分享

第667期:论太极拳之通

 tjboyue 2016-07-30


作者/谢远基 ⊙编辑/张宏婉


导读高层次太极拳修炼,关健在于通。如何实现太极拳之通呢?主要是抓住如下“八通”。



论太极拳之通

一、理通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拳论云:“学拳须明理,理明则功进”。太极拳博大精深,分别吸收了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兵家、力学、医学等古老文化之精髓,并受道教吐纳、导引、炼丹行气之术的影响,是一种真正的文化拳、哲理拳。太极拳强调“本理以造势,即势以行气,借气以生机,行机以达理”。“学理炼理、理通法遂,知道练到,做到得道”,这是修炼太极拳的要法守则。“不知理而徒练势则势不真”。只有掌握功理,才能学一式准一式,练一式牢一式。太极拳的功理主要包括:以“无中生有、静极生动、无为而为”、“太极者,阴阳也,乃是动静开合,刚柔之分,混元之气,意形之修炼法焉”为核心的道家太极内丹功原理,以“重力平衡”、“杠杆原理”、“力学原理”、“圆弧原理”、“电磁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太极拳技击原理,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劲为主要炼法和用法,以“进、退、顾、盼、定”为主的身法理论和练法,以张三丰的《拳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陈王廷的《拳经总歌》、陈鑫的《用武要言》、陈长兴的《太极拳十大要论》、武禹襄的《身法八要》、孙禄堂的《太极拳学》、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等经典为主的太极理论专著。对于太极拳基本功理,习拳者要认真学习,融会贯通,用以指导修炼,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形通

   

形通是在准确规范的基础上,达到熟练贯通的境界。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形通。形通包括基本手型、步型、身型,基本手法、步法、身法等各方面综合性的融会贯通,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张三丰云:“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这里强调的就是形通的主要特点。他又云:“用意不用力,太极圆转,无使断绝。当得机得势,令对手其根自断。一招一式,务须节节贯穿,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这种“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连续性,是进行拳架修炼至精通的显著特点。如何达到形通呢,一要精准规范,每种太极拳,都有其相应的动作标准和规范,虽其拳架和要求不一样,但都力求达到准确规范;二要意领息随,即以意念引导,呼吸配合。拳论日:“人之运动,以意为始,以形为终。”三要刚柔相济,做到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刚柔相济、外柔内刚、刚柔互用。四要动静相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辅相成。五要松而不懈,腰懈则身瘫,胯懈则身倾,膝懈则站立不稳。六要自然舒适,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通,顺乎自然,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达到阴阳调和。七要力意相宜,“用意不用力”不用拙力、僵力、硬力、直力,而使用活力、松沉力、柔力、螺旋力。以上七点,是太极拳形通的要义。   

 

三、意通

   

意通指的是意念的通畅。太极拳中所有经、论、歌、诀的诸般要点,都离不开意念的正确导引。如太极拳练习中“提顶、敛臀、吊档、松肩、沉肘、合胸、拔背、塌腰、松胯、沉气”这十个要领和“松、沉、柔、匀、圆、稳、正、实、灵、健”这十个准则,都只有通过正确的意念才能实现。还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内外相合、相随贯串、连绵不断、粘连私随、用意不用力、探动静快慢之机、寻柔中寓刚之妙、感天人合一之道、运超然物外之虚神……”,都需要意念的正确导引。要达到意通,关键是做到三点:一要意念先行,“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股”。太极拳每一拳势必须分“起、承、开、合”,只有做到意念在先,四字之间才能连贯自如,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真正实现意、气、形的统一;其二,要意念适度,不能过于执着,要纯任自然,做到适中放松,松而不懈,这样才能“运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其三,要注重层次,在初学阶段的意念主要是看清示范,记忆动作要领。在套路熟练、动作规范阶段,意念主要求动作协调、周身放松、内劲连绵不断,贯串始终。在气沉丹田阶段,意念要引导内气下沉丹田,要有技击合义的导引和表现。之后着重用意念体会开合虚实变化,对每个动作的意念进行发挥和升华。在“劲断意不断”阶段,劲断而非断,主要意念放在酝酿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在炉火纯青阶段,刚复归柔,以意念变手,达到“炼神还虚”境界。在登峰造极阶段,意念若有若无,入干变万化之神道,意念使用到达空而不空,形神俱妙,天人合一,与道合真的境界。

   

四、气通

   

气通是指通过调息,让呼吸之气和修炼出的内气可以通畅到达全身肢体各处。调息是人体的一种机能,是运用意识调整呼吸,通过规范的吐纳动作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达到调和人体阴阳和激发人体潜能目的的操作工具。《庄子》云:“吹呵呼吸,吐故纳新。”古籍《养生四要》指出,“人身之气,以一出一入为一呼吸。一呼一吸,则为一息”。“息者,气也”。调息作为一种操作手段,几乎横跨于任何一门中华传统武术气功的修炼,存在于武术气功修持的每一过程。它是中华武术气功修持的核心部分,它与调身、调心相辅相成、相互联动,在整个气功修炼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云:“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这里强调的就是要气通,也是要求呼吸与动作当求其互相合拍,应呼则呼,应吸则吸。吸为虚,呼为实,知之然后身体自能灵活。要实现气通,要注意四点:其一,阶段不同,则采用的调息方法不同。在初学阶段,应当主要采用自然调息法,要求做到顺其自然。在动作规范、套路熟练后,就要采用腹式呼吸。待功力上升后,再依次采用胸式调息法、技击调息法、化境胎息法等。其二,调息要灵活自然,呼吸的长短、轻重必须根据现实的具体条件灵活而适当地有所变化。其三,要注重意形相随,根据自身情况,正确选择和运用调息方法,掌握调息要素,遵守调息的规律和原则,明了调息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把意念活动和气息的出入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基本动作与呼吸结合起来,并使呼吸达到深细匀长。其四,呼吸活动要适中,不能过于执着,要纯任自然,做到适中放松,松而不懈,在放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内劲才能“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达于四梢”。太极拳家陈鑫说:“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识运行。”按照以上原则进行调息,则气通可实现。

   

五、劲通

   

劲通是在练习拳架和运用招法时,自上而下,由外而内,以静为本,节节松沉,以意导气,最终气沉丹田后可随时运发于太极点,由此打通手指、腕、肘、肩、腰、胯、膝、踝、脚趾这九大关节,并贯至双脚,脚底生根;同时,又通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在太极点形成强大的太极劲力。这是太极功夫上身的一个显著标志。太极拳的内劲是指以“调心”、“调息”、“调身”为主要形式修炼出的以气为主要载体,全身骨节经络灵通,心意贯穿而获得的一种能随意转换方向、变化大小的劲力。孙禄堂在《太极拳学》指出:内劲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传统各式太极拳虽然招式动作各有不同,但其内劲却是万法归一合于气,是人体内部精、神、意、气、力之间的和谐统一。劲通是如何形成的呢,其一,劲通是修炼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当熟练了拳架并练到一定程度后,内功由量变的积累达到了质变的突破,太极内劲豁然贯通。随着功力加深,骨节和经脉畅通,内劲在身体内运行不再受阻,通过趾、踝、膝、胯、腰、肩、肘、腕、指等九组关节实现的自由传递。其二,劲通是意念充分作用的结果。内劲是人体活动中通过意识调控的一种具有电磁波性质的能量,可以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它的存在。《十三势行功歌》说:“势势存心睽用意,得来全不费工夫。”“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李亦畬也云:“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其三,劲通是丹田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

   

六、穴通

   

穴通是指修炼太极拳时,激发人体穴道势能的活性,并保持人体各种经络畅通,是修炼太极拳的玄机。穴道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经脉、人体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其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修炼太极拳强调“通则顺,不通则滞”,就是指穴通之理。人体穴位有720个,修炼太极拳本质上就是确保这些穴位和十二经络、七经八脉等人体经络畅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修炼时,要应用穴位解决修炼遇到的问题。比如练习杨式太极起势、云手动作时,两脚如果迈步大了,就会歪斜而失去尾闾中正,如果迈小了,就会形成夹档之病而致气血运行不畅。若知道了穴位和经脉的知识,就可以很好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开左脚时,用意念调整着右肩的肩井穴和右脚的涌泉穴上相互上下对齐;开右脚时,用意念调整着左肩的肩井穴和左脚的涌泉穴上相互上下对齐。左云手时,必须等重心移到左边上,让左肩的肩井穴和左脚的涌泉穴上下垂直相通,才能转腰、云手。如此,则可达正确规范的动作标准。太极拳的养生功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穴通。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即是此理也。太极拳通过中正安舒、起落展转的动作和开合鼓荡的内气配合,使人体206块骨头、十二经络、七经八脉和720个穴位有规律、有节奏的收缩舒张,这种导引方法使内脏得到了“自我按摩”,同时也导引了气机的升降出入,调节了人体经络气血,使之运行流畅无滞。常年习练,可使内气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程度,并由经络一经筋一皮部,由里及表,由表至里而无微不至。久而久之,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和脏腑之间的联系,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实现穴通的关键在于准确规范地练好拳架,并真正做到

松沉到位。松沉到位,才能实现人体穴道和各种人体经络保持畅通。

   

七、情通

   

情通就是指习练者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忘记世俗中的一切烦恼,忘记所有不好的情绪,以达到情绪的内外平衡、平和、舒畅、愉悦。要达到情通,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要注重武德修养;三是要正确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切矛盾,做到荣辱不惊,处变不惊,达到心绪平和、镇定、平衡、放松、专注的精神状态;四是要专心致志进行练功。

   

八、神通

   

神通是太极拳修炼至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此乃太极拳修炼的至高境界。太极拳术修炼熟能生巧,形成条件反射,方能随心所欲,神妙高明。“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八门五步灵活运用至粘、连、随、听、化、拿、发、擎、引、松、放、截、扣、抓、闭、敷、盖、对、吞等技击手法中,才能达到“妙手无处不混然”的程度。在练习太极拳炉火纯青之阶段,刚复归柔,以意念变手,意念若有若无,达到“炼神还虚”境界。此时,气遍于身内,神通于天地之时,内气会自然在体内鼓荡游弋,形成自在于肉体(五脏六腑、筋骨皮肉血、经络)之间的自由运转,意念则是不用而用,神便不领而领,此种境界,拳味必出,所谓出神入化,阶及神明至矣。

   

修炼者如能专心修炼,做到上述“八通”,则传统意义上的太极真功可成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