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连苦口利于病,用对剂量是关键

 新浪跃春江 2016-08-01
黄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剂量及用药经验



黄连
为临床常用药,常规应用剂量差别较大。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带领的医疗与研究团队对黄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剂量进行了长期地探索与实践。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用药经验吧。
根据糖尿病的不同阶段
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郁、热、虚、损阶段:

1)糖尿病早中期多处于郁热阶段,以实证为主,虚证不甚,火热偏盛,表现为火热内盛之象,故治疗应以清泄火热为主,黄连用量宜大,一般30~45克。对于血糖极高甚至出现糖尿病酮症的情况,黄连用量可达60或90克,甚者120克,方能迅速消解火势,缓解危急。

2)糖尿病中晚期多处于虚、损阶段,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火热不甚,黄连用量不宜大,一般15克左右即可。而阳虚征象明显者,黄连可不用,或配伍辛热之品,如干姜、吴茱萸、肉桂等,去其苦寒之性而取其降糖之用。

3)无论早中期或晚期,血糖控制达标后,痰热、火毒等病理基础基本已清除,故以小剂量长期缓慢调理足矣,此时一般改汤剂为丸、散剂,黄连平均每日用量3~6克,意在长期维持治疗。

糖尿病杂病黄连用量不同
黄连用途颇广,除用于降血糖外,亦常用治胃肠功能紊乱、失眠等糖尿病并发症:
调理胃肠一般用3~6克
若治疗糖尿病汗证,一般用9~12克
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一般用3~9克

因此,黄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剂量主要取决于黄连所主治病证,用于降血糖,剂量须大,治疗杂病,小剂量足矣

脏腑热经络寒仍可重用黄连
临床中,不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表现为口干、口苦而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疼痛等寒热并存之证,属于脏腑热经络寒。对于此种情况,黄连等苦寒清热药与制川草乌等温经通络药同用并不相悖。实际应用中,两类药物各司其职,清热与温通互不干扰。因此,如寒凝经络,甚则寒入骨髓,若存在脏腑内热,仍可用黄连。

黄连性味苦寒,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有“苦寒败胃”之虞,且其口感甚苦,不少患者难以坚持服用。这些也是影响黄连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通过配伍、服法、煎煮等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黄连的临床应用问题。
应用黄连的技术问题
1)巧妙配伍,去性取用。
为避免黄连苦寒伤胃之虞,可配伍一些辛温的药物,如干姜、生姜、吴茱萸、肉桂等。一方面,以辛温佐制苦寒,是谓去其性而取其用;另一方面,辛温与苦寒并用,是辛开苦降之意,对于开畅气机,燮理中焦尤为合宜。因姜擅走胃经,故临床尤其常用干姜或生姜与黄连配伍。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黄连与干姜的常用比例为6:1黄连与生姜的常用比例为4:1,脾胃虚弱的患者可增加生姜或干姜的用量,使黄连与姜比例达到2:1甚则1:1。

2)服法讲究,少量多次。
服药方法也是保证大剂量黄连用药安全的重要技术。一次服用大剂量黄连,尤其是黄连用量超过60克,一般采取一剂药分4~6次饭后少量频服的方法服药,这样平均单次服用黄连的剂量相对较小,从而避免了因一次性服用大剂量黄连可能造成的急性毒性反应。同时,少量频服,也保证了一定的血药浓度,对于维持药效也有重要作用。对于部分脾胃相对虚弱的患者,少量频服法还可减轻药物对脾胃的刺激。

3)浓缩煎煮,饭后服用。
黄连口感甚苦,为了减低服药难度,一般建议患者将黄连汤药浓缩煎煮至60~100ml,每次服用30~50ml,并尽量保证饭后服用。浓缩药液后,患者每次服药的液体入量大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服药负担,易于被接受。并且饭后服药,有助于缓解汤液口味的苦感,同时对胃粘膜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