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16-08-08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唐﹒齐己



立秋,七月节。每年公历的8月7日或8日驾临。此时正值二伏与三伏之交,暑热一时难退,夏日高亮的光团依然声势浩大。但早晚已获凉意,不时天高云淡,间或风肃气清。山间层林,次递变色,摇落飘零,由此而始。暑溽虽尚在,清凉已不动声色蔓延而生。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此时阳气趋弱,阴气萌生,凉风从西而至,扫郁蒸,惊侯虫,催赶草木,日夜赴衰;二候白露降,昼夜温差使然,清晨外间,草叶之上,莹莹蒙蒙,白露初团。三候寒蝉鸣,“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文人总愿把寒蝉的末日悲鸣与自身遭际相连,或寂寥或凄切,纵对秋水长天,难奈黯绪层叠。



梧桐更兼细雨,是秋标志性景象。宋时立秋日会把盆栽梧桐移入殿内,待“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高声报奏“秋至”,毕,梧桐叶一片两片应声而落,以寓报秋。所谓“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常见,却显贵。在诗歌中总作为高洁忠贞的意象,白居易赞其: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因梧桐虚怀若此,故“凤翱翔于九天兮,非梧不栖”。而东坡先生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只此二句,高洒脱俗之静气已扑面而来。




秋总是更准确地落实在农家田院。瓜藤蓠下,沉红跳绿,一派锦绣。蔓连葡萄,压枝蜜桃,缀垂红李。更兼,扁豆如钩,玉米饱唱,南瓜满月。从旦及暮,不怠苦暑,辛勤奔忙,终获不负。此时,硕果累累,农人小憩院中,片风微斜,茶汤正甘,丰收之悦实在难藏眉眼。




虽已立秋,实则仍是夏暑。阳消阴长中,燥气逼人。情志上宜宁和收伏,以应秋之肃飒。饮食上,尤其注意滋阴养肺:白木耳补肺润燥,梨则解热生津,又有百合、杏仁可煲粥,莲藕、山药、胡桃、蜂蜜亦是安肺上品。此时,苦夏渐尽,食欲得复,中医则一再提醒,立秋以润燥为主,忌辛辣煎炸,宜瓜果菜蔬,多饮水,加运动,慎贴秋膘。


晚明《酌中志》记载“立秋日戴楸叶,吃莲蓬、藕,晒伏姜,赏茉莉、栀子、兰、芙蓉等花。”读之,心怀素淡,而秋色满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