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是儿科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性疾病。人体内的钾 98% 位于细胞内,正常血清钾为 3.5~5.0 mmol/L,细胞内钾浓度约 150 mmol/L。当血钾浓度低于 3.5 mmol/L时为低钾血症。 小儿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如下图所示。另外,某些白血病患儿,由于白细胞较高,静脉血标本如果放置过久,钾可因白细胞摄取而出现假性低血钾。
由于钾离子与细胞静息电位有关,因此低钾血症患儿细胞内外液钾浓度差距增加,使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加,从而影响细胞的除极化,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表现。
低钾血症患儿症状轻重与血钾高低及缺钾发生的快慢有关。当患儿血钾短时间内降至3mmol/L以下时即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功能障碍(骨骼肌、呼吸肌、平滑肌、心肌等无力)、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低血压、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心衰等。正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儿出现低钾血症时,更易于引起洋地黄中毒,故应予以重视。
长期慢性低钾患儿虽然血钾可能很低,但临床症状不一定严重。患儿可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甚至出现肾硬化、纤维化等,导致肾浓缩、稀释功能障碍,出现多尿、夜尿等,甚至生长发育障碍、酸碱失衡。
低钾血症心电图的表现如下图:
典型心电图特点为:ST段下降,T波低平、增宽,甚至双向倒置,U波明显,QT间期延长。可出现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案与其程度有关。治疗的目的是祛除引起低钾的病因,并纠正低钾血症,预防和治疗严重低钾血症引起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心律失常、瘫痪、横纹肌溶解症、呼吸肌无力等)。
低钾血症的处理原则及步骤: 1. 确定是否为低钾血症。 2..尽可能明确并治疗低钾血症的潜在原因 3.确定是否需要补钾?通过何种途径补钾?(口服或静脉) 4. 原则上所有低钾血症患儿都需要监测心电图,尤其是有症状的或正在使用药物的患儿。 低钾血症患儿补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 补钾总量一般为3mmol/kg.d,严重低钾者可给以4-6mmol/kg.d。
注意下列换算关系: 1 mmol 氯化钾= 75 mg氯化钾 = 10% 氯化钾 0.75 mL 13.3 mmol氯化钾 = 1 g 氯化钾= 10% 氯化钾 10 mL 10% 氯化钾 15 mL = 20 mmol氯化钾 10% 氯化钾 30 mL = 40 mmol氯化钾
2.纠正低钾血症不要过快,尤其是较严重的低钾血症时不要快速将钾补足,以避免更难以处理的高钾血症。
3.相对于静脉补钾,口服缓慢补钾更安全。
4.由于肾功能障碍可导致少尿、无尿,影响钾的代谢,因此应在补钾开始前6小时内见尿再补钾。
5.常用补钾药物有:氯化钾、磷酸钾、柠檬酸钾、碳酸氢钾、枸橼酸钾、葡萄糖酸钾等。儿科最常用的补钾药物是氯化钾,尤其适用于伴低钾血症或代谢性碱中毒的患儿(此类患儿常伴有低氯)。
磷酸钾常用于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如 Fanconi 综合征或胱氨酸贮积症、糖尿病酸中毒恢复时的补钾,这时钾和磷常常同时缺失。但糖尿病酸中毒患儿酸中毒好转后患儿进食增加,也可增加磷的摄取,因此也可以采用氯化钾。
柠檬酸钾、枸橼酸钾、葡萄糖酸钾以及碳酸氢钾等通常用于低钾血症伴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如肾小管酸中毒。
6.对于轻中度低钾患儿,可用10%氯化钾液稀释后口服,剂量约为200-250mg/kg.d,分4-6次,每4-6小时一次。
7.不能进食或者胃肠道吸收障碍的患儿,或症状严重,或有明显心律失常的患儿可采用静脉补充氯化钾。一般速度<0.3mmol>,浓度<40mmol>(0.3%)。 本平台精彩文章导读(点击即可阅读): 【推荐】不同病原体(细菌、病毒、结核、真菌及支原体等)脑(膜)炎的鉴别 【最新最全】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时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指南 【专题推荐】手足口病诊治之三:图文精讲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与治疗 【最新/权威】儿童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连载】NICE儿童发热:针对5岁以下儿童的评估与初步诊疗指南(全文解读3) 【最新】2015AHA最新小儿心肺复苏指南-PBLS部分(附:我国原卫生部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标准) 【连载】NICE儿童发热:针对5岁以下儿童的评估与初步诊疗指南(全文解读2) 【经典原创/图文】小儿12对颅神经病变定位(1)(绝对收藏) 【连载】NICE儿童发热:针对5岁以下儿童的评估与初步诊疗指南(全文解读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