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发明太赞了!以后去做呼吸内镜的麻醉就用它了!

 昵称35412541 2016-10-25
麻醉小发明

自制纤支镜诊疗专用三通呼吸通路


纤支镜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项基本诊疗方法,目前在临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操作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器械的发展,原本一些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纤支镜镜下即可完成治疗,而且损伤小,患者恢复快。


纤支镜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

例如纤支镜下可以完成气道内肿瘤切除、局部肿瘤的冷冻、肿瘤内放化疗药物注射,气管内异物取出、气道内支架置入、肺减容术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等等。


而伴随着纤支镜诊疗范围的不断扩大及操作难度和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纤支镜诊疗术需要麻醉医生的参与。

全身麻醉,可以为操作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操作条件,整个诊疗过程基本无痛,患者接受程度高。

然而这种呼吸内镜下的操作,对于麻醉医生来说却是挑战,因为诊疗过程中呼吸内科医生与麻醉科医生共用一条气道,怎么管理好气道成为很多麻醉医生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特别是怎么既不影响内镜医生的操作又不影响患者的通气。相信国内很多的麻醉同道或者一些医院的麻醉科都有自己的方法或小窍门。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设计制作的一种简易纤支镜诊疗专用三通呼吸通路,供大家参考,欢迎拍砖,也欢迎大家能够提供更好的想法和方法


上图为柯惠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呼吸回路,相信很多科室麻醉中都会用到,一般术中需要行纤支镜检查可以通过上面的白色橡胶帽进镜而不影响术中通气。


笔者一开始也是用这种三通呼吸回路来做通气,但随之发现一个问题,呼吸内科的纤支镜有粗细不同的多种型号,不同的检查和治疗需要用到不同型号的内镜,但是这个三通的进镜孔直径却是固定的,特别是粗一点的内镜根本放不进去,而且有些气道支架置入术术中需要纤支镜和支架推送器同时放入,这样一个固定孔径的三通管肯定不行。于是笔者做了一个小小的改进。


改进之后

如上图,沿着原来固定孔的周边每隔120°画一条线,根据检查所用纤支镜的粗细,沿着红线用尖刀片将橡胶帽割开一定的距离。这样不同粗细的纤支镜都可以自由进出,而且不会太多漏气。这个设计思路来源于心脏的瓣膜结构,主动脉瓣、肺动脉瓣都是三瓣式结构,这个三瓣式结构应该可以很好的闭合。经过我们科室的临床验证,使用这种三通(我们大概做了有三十多例的患者)确实麻醉过程中通气良好,基本不会有漏气很严重的现象。


(上图即为使用这种自制改良的三通呼吸回路行全麻下的无痛纤支镜诊疗术,右边为一例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可以看到通过这个改良的三通回路,纤支镜和支架推送器可以同时进出)。


作者:王加芳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