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继柏谈经典与临床

 古道岐黄 2016-10-31

史上最精彩好听的演讲:熊继柏谈经典与临床

讲述:熊继柏 

熊继柏,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讲《内经》课,并主讲过《难经》、《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和《中医内科学》。先后8次被湖南中医药大学评为优秀教师、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近几年来更是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全国20多所中医药院校、医院讲学、会诊,听众逾万人,是一位真正的名师。

[熊继柏教授2007年在湖南省医药研究院讲座录音整理]

朋友们大家好!我今天来就碰到很多的老朋友七七届如今挑大梁的来了很多人我们难得见面啊!我是1979年进医学院教书今年是2007我们相隔应该是28我都老了头发已经白完了说话也没有原来那么利索了我今天来美其名曰讲座倒不如说来跟大家见见面是很高兴的件事

我今天讲的题是“读医经典重临证实践”这个题既可以分而言之也可以合而言之分而言之我们学要熟读医经典第二要重视临床实践为什么要熟读医经典呢?医经典是医学理论的基础理论基础是我们医学的基座就好比建高大厦这个基座建得牢不牢固就标志着房能不能建高座如果建得不牢固这座房最多建到三层,不能建成高大厦我们医学就是如此你基础很牢固、很扎实你的水平肯定会越来越高我们要想当名医如果不读医经典那恐怕是办不到的

我们过去讲医经典习惯地讲第部是《黄帝内经》第二部是《难经》第三部是《伤寒杂病论》第四部是《神农本草经》这是习惯讲的四大经典可是《神农本草经》是讲药的是药物学的起源、基础我们作为临床医来讲《神农本草经》可以不把它列为医经典

个经典《黄帝内经》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医的理论体系来源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面构成了医学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十大学说现在也有人讲九大学说——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疗、养生、运气其实还有大学说就是针刺学说所以这样归纳起来还是十大学说这个十大学说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毫无疑问《黄帝内经》是我们医学的第部经典

第二部经典过去讲是《难经》这个《难经》主要是解释《内经》的而且《难经》解释《内经》主要是讲两个方面,一个是脉学,一个是经络它并没有全面地解释《内经》所以作为医来讲实际并没有把《难经》作为经典

因此第二部和第三部经典应该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两部书,一部是《伤寒论》,一部是《金匮要略》《伤寒论》表面是讲外感热病实际它提出了对于外感病的病机、辨证的认识和论治的法则而且它把《内经》理论贯穿到临床中,付诸实践有了大量的方药,一这就是“辨证论治因证遣方”提出了这样的法则;而《金匮要略》恰恰是我们最早的内科学对于内科杂病提出了比较系统也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的法则这两部书既是我们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指导临床的最早的教科书

还有类书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肯定因为它对我们临床特别有指导价值这就是温病学的书它包括很多本书最主要的应该是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叶天士的《温热论》叶天士提出了系统的“卫气营血”辨治法则吴鞠通提出了系统的“三焦辨证论治”法则,更重要的是列出了大量的方、证它对于我们临床治疗急性病、急性热病特别是治疗传染病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实用价值特别高因此作为医来讲我个人认为《温病条辨》《温热论》应该升为医的经典之作

所以我讲的读医经典是指的这四部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主要的四部书这是定要读熟的如果你能读熟四部经典理论基础就相当牢固了当然我们不可能把四部经典都通背至少我是办不到伤寒论》我背过《金匮要略》我在很小的时候背过但现在你让我背我也不能全部背下来不过你提到哪我可能不生疏《温病条辨》我也背过现在你要我背我也背不了那《黄帝内经》就不用说了那么复杂背不了的但是重点的东西要熟所以我说要熟读医经典的就在于打好我们扎实的理论功底这是我讲分而论之,一要读医经典

二要重视医临床实践为什么我们定要注重临床实践?我们现在的同志绝大多数都是注重科研不是注重临床实践这有没有问题啊?我最近发表了个观点就是“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为什么我讲这个话?我本人从事医工作是从1956年开始的1956年到今年2007年应该是52年了我当医生是从1958年开始的从事临床应该是整整50年了我有个基本的体会就是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如果不会搞临床谁认识你这个医呀!

为什么我们湖南省出了个“张功耀事件”张功耀他不了解医啊!但是我们自己要反思我们医自身有没有问题呢?有问题啊!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临床搞虚的不搞实的临床搞西化不能发挥医的特点没有发扬医的长处恐怕这是我们当前的通病啊!如果医临床没有绝招没有过硬的本领老百姓怎么相信你啊?西医怎么相信你啊?如果医没有过硬的本领你光走出国门讲几句外国话最终人家还是不相信你因为你解决不了问题

我去年出过次国原来没有宣传因为是要保密的阿尔及利亚的总统得了病在法国没治好开了没治好回国以后他的国家的反对派就开始造谣说这总统不行了得了癌症了治不好了再后面是什么呢?从政治的角度讲这个后面不言而喻就是说他的总统不能当了可是这个总统是通过民主选举高票当选任的而且台以后他们国家的建设真是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大部分的国民非常拥护他当总统但现在又确实病了不能动了我们国家位领导和他关系特别好去看他对他说:“你这个病治不好我在国给你请个人来可能治得好”这个领导回来以后就跟我打招呼我开始没同意我为什么当时没有同意呢?人家是国的总统而且是得了在法国没治好的病那我跑去治好了还差不多我如果治不好呢?我哪有那个把握?要治不好就不仅仅是我熊某人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湖南医药大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湖南省的问题那是我们国家的问题因此我说我不能去我当然还讲了些开玩笑的话我说我不懂外语要是把我丢了我找都找不回来我找谁去?再说我看了也是白看那儿没有那不白搞了

个月以后北京来人又找我了于是我还是去了这个阿尔及利亚的总统跟我们国家有特殊的关系1971年我们国家加入联合国的时候得益于“两阿提案”这个“两阿”其阿”就是阿尔及利亚这个总统当时就是他们国家的外交大臣所以他跟我们国家的关系特别亲密

我去给总统看病之后首先确定他的病不是癌症让他放心然后给他用药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大有好转三个月后基本痊愈这个总统的病总算被我给治好了没有白去后来我们国家召开非首脑会议的时候阿尔及利亚的总统来参加会议了

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也放心了总算没有给我们的国家抹黑算是为国争了次光为我们医争了次光现在回过头来想如果我是个纯粹搞理论的我去跟那个总统讲三天三晚的理论大家想想解不解决问题啊?他相不相信你啊?不会相信的你再跟他夸夸其谈他也不会相信你如果我确实临床本事平平看了跟没看样的怎么样?他会相信你吗?不会相信的只有给他把问题解决了在他的心目中才确实相信国的医了我相信他不定记得我是谁虽然和我拍了很多的合影但他只知道是位给他治好了病的国的所以我说我们现在要出国要让老百姓相信你要让西医相信你只有条——临床过得硬你在临床有硬本事你能解决问题西医治不好的病你给他帮得他服不服你啊?服你老百姓有病痛治不好的特别是在大医院解决不了的你能给他解决他就相信医了你给外国人看病看好了他就相信医了

近几年我给外国人看病看得比较多我发现外国人的病还蛮好治他从来没吃过但效果快得很所以只有只有靠临床的本事才能提高我们医自身的威望因此我提出“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而不是脱离临床去搞科研科研要不要搞?要搞要搞真的不要搞假的临床确实有实际疗效的你就拿出来搞不要搞那些虚的从来天都没搞过临床居然出来什么秘方、验方美其名曰是祖传的有人说自己的祖宗八代都是当医生的谁去调查呀?就算祖宗八代都当医生也不代表你就是名医呀未必祖宗是名医后人就定是名医张仲景的后人是不是名医啊?李时珍的后人是不是名医啊?张景岳的后人是不是名医啊?叶天士、吴鞠通哪个的后人是名医啊?没听说过所以我们不能有这样的观念——爷爷是名医孙子就定是名医没有这个道理祖宗是当医生的你就有验方秘方我看不是本来祖宗八代就没当医生的哪还有什么验方秘方无非是闭门造车、随心所欲,只能欺骗自己这叫自欺欺人所以我讲我们的科研要打假榨水分我说话是不好听的大家不要有反感我不过是说几句真话而已

所以医要搞实打实的东西要搞临床如果不搞临床类似张功耀的事件会我们的威望会日益下降因此我说:要熟读医经典二要注重临床实践这就是我今天所讲题的意义所在

合而言之——读医经典要注重于临床实践我们读医经典的不在于去搞表面功夫不在于去夸夸其谈不在于去做几场报告、去写几篇而是在于指导临床、搞好临床读经典的最终的只有就是当个好的医生所以要注重落实于临床实践

医经典有五条标准也可以讲是五条要求我就按照这五条要求讲:

:读医经典要读懂

这个读懂包括两个方面:个读懂是辞要弄懂也就是它的理要弄懂这是个“懂”因为医经典辞古奥包括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在内《温病条辨》很深奥前面《原病篇》全是《内经》的话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王冰曾经有过个这样的描述叫作“简意博理奥趣深”这个“简意博理奥趣深”是针对于《内经》讲的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又何尝不是如此呀?

清代有位医家名叫姚止庵曾经讲过句话他说读《内经》“读之不能解解之不能明”意思是读了以后不能解释解释也解释不明白这就说明读《内经》是很难的

在我刚进湖南医学院的时候连续召开了多次77级同学座谈会因为当时要让我来教《内经》我首先做调查77届的同学代表开座谈会就是谈对《内经》课的印象是什么整个77届得出的结论是四个字,大家没想到对于《内经》课的反映是四个:第“不懂”第二“没用”他们说我们对《内经》课就是两个印象:个不懂二个无用你看看《内经》课搞成这个样子你说怎么办?这说明什么?说明它难读、难懂学生难读老师当然就难讲所以这个《内经》课是最不好学的那《伤寒论》《金匮要略》呢?稍微浅显点其实也挺深奥的

所以我们面临的第个问题是:读医经典定要读懂。一个是辞要读懂二个是意义要读懂条经文,段经文,是什么意义要读懂我这随便举几条子:比如说《金匮要略》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个大家都熟这个话从哪儿来呢?这个话是从《难经》来的《难经》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难经》又是从哪得来的?从《内经》来的《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五脏之间的传变是传其所克之脏这是般的规律:肝属木脾属土木病就可以传土于是乎就举出这样子——肝病会传脾这就是意义我们要弄懂弄懂那个意义之后我们还要思考肝病为什么要传脾为什么要先实脾?而且仅此还不够是不是肝病就定传脾呢?脾病定要传肾呢?肾病就定要传心呢?心病就定要传肺呢?肺病定要传肝呢?是不是成不变的?不是所以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定要把意思弄明白《素问·玉机真脏论》讲过“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五脏接受病气于己之所生之脏所生者子也这就叫母病传子比如肝病传心这就是个不同的传吧这就不是传其所克之脏吧“传之于其所胜”这就是传其所克之脏比如肝病传脾“气舍于其所生”某脏的病气还可以留给它的母脏比如木之母是水肝木之病又可以传给肾水母病传子子病传母子母可以相传“死于其所不胜”死于谁呢?死于克我之脏肝病传到肺了以后对于肝病就有严重的影响

看看这些这就复杂化了吧所以我们读《内经》定要把它的意义弄明白读懂经典要弄懂两个方面,一个是辞要弄懂二个是意义要弄懂由于时间关系我不重点在这举

第二条就是要读熟

熟到什么程度?大家知道医是要有点背功的背书的功夫那是要的我们并不提倡医经典要通背你也背不了但是有两个东西定要背的:个是重要的基本理论的原那是必须背的你不背就不知道它的基本理论这是定要背的;第二个就是我们《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乃至于《温热论》大量的证和方是必须背的《伤寒论》113方我们不讲全都常用它实际只有112至少有大半它是实用的我们如果要讲打折扣就打八折;那《温病条辨》就不能打八折了至少只能是九折

我们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时候要以方测证这个主证和主方你是绝对要搞清楚的你不搞清楚你将来怎么用?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五个泻心汤大、小陷胸汤小柴胡、大柴胡乌梅丸、吴茱萸汤、四逆汤什么情况下使用要知道吧!怎么知道它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必须把它的药物背清楚这首先是背功“口苦咽干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饮食心烦喜呕”这是小柴胡汤的主证;它还有或然证“或胸烦而不呕或渴或腹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你不背原文,就不知道用现在有些人说医的汤方是没有重复作用的那是你不会用啊张仲景的小柴胡汤到现在一千多年了《内经》的半夏秫米汤到现在两多年了照样有作用如果你不会用那什么方都没有重复作用;如果你会用古方几年以来直有着可靠的重复作用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准确运用怎么才能准确运用呢?只有首先把原背熟没有这个功夫是不行的

我近年带的学生不少现在越来越多大家都在想:“熊老师看那么多的病人那么能看病,一定是有很多的秘方、绝招”他们说我有绝招说要跟我抄方抄我的秘方固然有秘方不错确实有秘方但我的秘方都是古人的只是古人的方在我这用得多了少则用成百上千多则用成千上万次于是乎我对古人的这些方开始有所认识有点新的变化也可以说有点发展但是我从来不会说是熊氏方因为都是古人的来自《伤寒论》的来自《金匮要略》的来自《温病条辨》的来自张景岳的来自陈修园的来自《医宗金鉴》的我用的都是他们的原方只是在我这儿略有变化而已这个方你抄去吧绝对是秘方不错但是你能不能用呢?不定能用因为我是辨证使用的使用的前提定是辨证,一定是因证选方没有准确的辨证这个方子就不可能准确地应用这个辨证处方的法则从何而来?就是从医的基本理论而来的所以我经常讲:“作为个临床医生你的脑袋至少要装500个汤方”其就有人提出来:“熊老师500个方怎么背的不会背死人了?”有个博士生这样讲当时我就生气了我说:“国历史死了多少个人啊?没有哪本书有记载有人背书背死了”我用这个话对付他我们学医恐怕光背500个方子还不行啊!这只是个最基本的要求,中医的经典很多东西都是要背的我们诊断学很多的要点是要背的岂止背个方剂啊?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很多的原则性的东西也是要背的个病的主症特点是要背的岂止500个方啊?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所以读医经典第要读懂第二就是要读熟

第三要掌握

读懂、读熟为了就是掌握它的理论原则掌握它的学术思想我们学习经典的的就是掌握它的理论用它的理论去指导临床你光背但没有掌握没有理解没有领会没有掌握它的理论原则那背了也等于白背那就是读死书了凡是经典面的重要理论法则我们都是必须掌握的因为它直接指导临床比如《金匮要略》讲:“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看起来这话是很简单的也好背但是你背下来如果没掌握定能够运用“浮者在前”寸脉浮主表《脉诀》面也是这么讲的因为寸脉属阳故寸浮主表那么尺脉浮呢?尺脉属阴为肾所主尺脉浮就不是表证了特别是尺脉浮大而芤这是肾气极衰《金匮要略》原讲:“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用西医的话讲就是肾衰肾气虚衰肾气将脱像这样的原你如果不明白就是仅仅理解“尺脉浮其病在”的这样的含义没搞清楚就不行所以对于医经典的理论原我们不仅要背不仅要读懂,更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理论法则

第四要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是要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前面两点是读懂第二是读熟在这两点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融会贯通这个融会贯通是极不容易的只有在相当熟练的情况下才能做到但是融会贯通又是个方法是我们读书的个方法在没有融会贯通的时候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要努力学会融会贯通比如我们读《伤寒论》要和《金匮要略》联系起来因为它是个人的著作我们读《伤寒论》要和《温病学》联系起来因为它们都是治疗外感病的读《伤寒论》《金匮要略》要和《内经》联系起来为什么?因为它们是源于《内经》这就叫融会贯通

读了理论还要跟实践联系起来这也叫融会贯通比如我随便举在《内经》面我随便举条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面有条原:“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痉”就是痉病“项强”就是颈项强直就是指痉病出现颈项强直是与湿相关的这是《内经》面的原内容联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伤寒论》面讲了很多的痉病它所描述的痉病是头动摇、背反张、口噤这讲的是抽筋;可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面讲的痉病是些什么痉病呢?出现的痉病有刚痉和柔痉都是风邪所伤;“新产妇人有三病痉病、郁冒、大便难”第个就是痉病它是产后失血、伤津然后受到风邪所致;还有个阳明腑实的痉病用大承气汤主之;还有个发汗过多引起的痉病但是它就是没有讲属湿的痉病《内经》偏偏讲的是“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而张仲景讲了这么多痉病却没有个属湿的于是乎吴鞠通作为医大家他便讲了句话:“似湿之一字,不能包括诸痉似风之一字,才能包得诸痉”他讲得很婉转他说好像《内经》面讲的湿不能包括诸痉好像只有风才能包括诸痉为什么只有风才能包括痉病因为“风胜则动”张仲景讲那么多的痉病都是属风所以吴鞠通就讲了这么句话而且《温病学》面就确实记载了痉病如春温发痉暑温发痉都是属于风有实风有虚风,更重要的是水不涵木的虚风热甚动风也是肝风的它也是风所以吴鞠通认为这个“湿”要改他只是没有这么直截了当地讲其实他要讲的是这个“湿”要改改成“风”最好这就是说后世医家对这个“湿”有争议有怀疑认为是前人搞错了是不是错了呢?我们如果读《内经》的话就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做学问定是要严谨的而且要有理有据不能说谁的名气大我就听谁的他讲错了也跟着他讲那不行的特别是学问不能随便讲一,《内经》不是讲所有的痉病都属于湿“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它是讲许多痉病都与湿相关而不是讲许多痉病全属于湿这是它的本意所在这是第一。第二有没有属于湿的呢?“因于湿首如裹”这句话出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拘是什么?拘是抽筋、痉挛怎么导致痉挛呢?“湿热不攘”是湿热导致的痉挛这不就很清楚了吗?湿热可发痉这就说明《内经》的理论面有湿热导致痉病我们再看看后世薛生白的《湿热篇》讲了两条,一条是“湿热证发痉”直接讲湿热发痉;还有“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这不就是讲的痉病吗?三个特点三个主要症状全讲清楚了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口噤这是湿热侵入了经络、脉络所致的痉病这就从临床角度证实了“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理论有依据临床薛生白有明白的条文,“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就得到解释了这是什么功夫呢?这就是融会贯通的功夫所以融会贯通定有个前提就是深度和广度我们读书要讲究深度和广度

再比如张仲景的《伤寒论》讲:“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陷胸汤包括黄连、半夏、瓜蒌这三味药后世对它的解释是痰热结聚于胸膈之证温病学家认为舌苔不黄腻黄滑者小陷胸汤不可用为什么呢?痰热结聚个是有热第二个是有痰,一定要有这两个没有这两个就不可以用小陷胸汤因为小陷胸汤是解决痰热结聚于胸膈的吴鞠通认为胸痛呕水者胸痛有饮饮后呕水者小陷胸加枳实汤主之脉象和舌苔与张仲景讲的是他加了个呕水、胸痛后世解释这不叫痰热结胸而叫水热结胸其实水热结胸是后世讲的这就是痰热结胸再加痞闷过度用小陷胸汤加枳实为什么加枳实呢?辛开苦降它是用降的作用治痞闷、降逆气这不就进化了。一个小陷胸汤,一个小陷胸汤加枳实两者比较什么情况下用小陷胸汤什么情况下用小陷胸汤加枳实这不就清楚了吗?《通俗伤寒论》把小陷胸汤搬过来如果有胸痛、胸痞闷、舌苔黄腻、口苦、脉浮滑等主症再加个寒热往来(小柴胡汤的主症有寒热往来痞闷默默不饮食口苦)也就是小陷胸汤证再加个寒热往来就用柴胡陷胸汤

我们总结张仲景的小陷胸汤是发源到吴鞠通发展到小陷胸加枳实到《通俗伤寒论》又出现柴胡陷胸汤这些都是名方我们应该想想这三个方有什么区别如果这三个方都掌握了那就知道该怎么用这就是融会贯通

又比如张仲景《金匮要略》讲肾气丸他讲了五证:“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脚气少腹不仁肾气丸主之”“短气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还有个“妇人……转胞不得溺……肾气丸主之”还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小便肾气丸主之”虚劳腰痛脚气男子消渴短气微饮还加妇人转胞这根本就不是个病啊?他为什么都用肾气丸?把这五个肾气丸证归结起来尽管它们的病症表现不但病机都是个——肾阳虚衰气化不利你把这个抓住肾气丸就“抓在手”了肾气丸就是专门治肾气虚衰、气化不利的不管出现什么症状皆可以用肾气丸主之这不就是融会贯通吗?

我曾经跟方剂学的袁振仪教授讨论过方剂教学问题她问我教方剂要怎么讲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学方剂要怎么走捷径?我说教方剂要善用类比法这类比法就是演化法说得好听点就是融会贯通我就举子:张仲景有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桃核承气汤吴鞠通有增液承气、宣白承气、导赤承气、牛黄承气、新加黄龙和桃仁承气汤都是个承气汤演化出来的我们要进行类比思考什么时候用宣白承气汤什么时候用导赤承气汤什么时候用牛黄承气汤什么时候用增液承气汤什么时候用新加黄龙汤什么时候用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和桃核承气汤又不是回事这几个承气汤张仲景的也好吴鞠通的也好你把它搬到就如同花生米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把它们搬到对比下区别在哪儿这不就很容易辨认出来了吗?这就是类比啊!若没有这样的功夫就不可能学得好方剂

我当时还举了我说思考下李东垣的补益气汤系列有多少方有补益气汤、调益气汤、顺气和汤、益气聪明汤、清暑益气汤李东垣自己还有升阳益胃汤、麦味益气汤张景岳还有举元煎这都是个类的方个类的方要如何才能掌握?将来要如何运用?比较下这些方看看补益气汤治什么病益气汤治什么病顺气和汤治什么病益气聪明汤治什么病清暑益气汤治什么病这不就清楚了这就是类比也就是要融会贯通

我们运用古人的东西并不能生搬硬套有人说医用什么方剂方剂不就是死的吗?大错特错!方剂到我们手绝不是死用,一定是活用

我再举个吴鞠通的大定风珠是治什么的?是治疗虚风内动它是治热邪久羁、吸灼真阴而脉虚神倦、时时瘛疭并且时时,一个大虚证这个时候用大定风珠治疗因此大定风珠就是治疗津液亏虚、真阴不足而出现的虚风内动水不涵木引起的身体抽搐吴鞠通用此方是治疗温病阴虚动风的我就想如果是别的原因出现的津液亏虚真阴不足虚风内动可不可以用呢?也可以因为他并没有讲定是大热伤阴大定风珠针对的病机不是热盛而是真阴不足虚风内动想到这个道理之后我就用大定风珠治愈过个非常特殊的病

这是件传奇的事情化大革命”期间我天天在农村出诊。一到了个公社的杨家村那村党支部书记拦着我他说:“我村里一个女人死了死的现在还没有冷呢”我看快午了走到病人家中,许多亲人就在并且看到木匠在那急急忙忙赶制棺材就这么个局面看病人昏迷不醒躺在那里,手足僵硬状如死人摸她手的温度却和正常人是样的我说:“什么时候昏死的?”他们说:“早死的”我说:“她怎么死的?”他们回答:“抽风死的”她手指是硬的扳都扳不开但是皮肤是热的我说:“你请过医生吗?”他们说:“医院的医生都已经来两次了都说人已经死了”我摸脉没有脉我说:“给我拿个镜子来”他们家就拿出面小镜子来我拿到她鼻孔那里,大概就放了几十秒再把镜子拿看有热气我想应该人还没有死但是我没有摸到脉呀?农村不比城市城市的人可以把衣服解开摸她的心跳但那个时候农村不行于是我就摸她的趺阳脉,一摸居然有脉我说:“没死啊!”大家听就哄起来了我把她妈喊过来我说:“你女儿结婚了吗?”她说:“结婚了”我又问:“你女儿抽风吗?”她说:“抽了个月了天天抽天天抽结果就抽死了”我说:“她怀孕了吗?”她说:“不清楚好像很久没来月经了”我说:“病人呕不呕?”她妈说:“又呕又抽筋”这不就是个子痫吗?个痉病就把她抽昏厥了实际是个假死

我赶紧叫人捣生姜汁烧竹沥汁并且用针扎人、合然后撬开牙齿就灌姜汁和竹沥汁接着就开药方舌质舌红无苔的阴虚证开什么方呢?就是大定风

大概是十到十五分钟病人就开始哼了就哼了哼意味着什么呀?意味着人没有死后来就用这个大定风珠十剂药把这个病治好了最后小孩生下来了这不是个奇迹吗?这就是大定风珠的灵活运用

后来我用大定风珠治疗了很多子痫1970年又有个姓吴的患子痫她除了抽风以外就是两只眼睛突然视物不清看不见了当地医院就让她引产因为她是农村的不愿意引产我又是用大定风珠给她治好了这就是大定风珠的灵活运用

这个功夫在哪呀?这个功夫就在于融会贯通理论运用到实践是必须要融会贯通的否则你就不能对号入座就是我说的方证要合拍方证不能合拍就肯定治不好病这是个典

第五重点是运用

医经典的理论是用以指导临床实践的应当明确,中医的理论付诸实践必须有个过程二者有段距离书读得好不等于就定会看病我们在医大学读了五年再读三年硕士再读三年博士读了十年书这个书应该读得差不多了你出门看看会不会看病呢?不定会看病的为什么呢?因为理论和实践它是有距离的只有通过段实践之后才会初步认识到这理论和实践有区别的通过长期的实践才会初步地学会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只要正轨你的实践水平就会明显地提高所以我们要养成这种习惯要善于运用理论指导临床要学会运用理论去指导临床这样在临床就可能达到得心应手的水平和程度当然医生治病不是百分之百都可以治好的我们的《内经》面提过要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讲“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仔细琢磨下古人的这个标准其实这个标准挺高的我感觉工十全九的要求很高了我经常讲能够十全八就很不错了!我定的标是看病定要争取达到十全八这就很不错了我今天看百个有八十个应该很见效的;我次门诊看六十个应该有四五十个是很见效的我看这样的要求应该是挺高的不动脑筋那是不行随便应付是绝对达不到的

下面我就举说明我们怎么运用医经典的理论去指导临床我在临床经常碰到些棘手的病症列举其几个病例,通过这几个病看怎么运用医经典理论去指导临床、指导实践、指导治疗

子是奔豚案这个病人不是现在治的是早年我在农村当医生的时候治的这个病人当时40女的农村妇女她在房子,一个小黑屋自己关了四年为什么要关到这个房子面呢?她有三个症状:第个症状是心害怕特别害怕但是确实不是精神病;第二个症状是见不得光为什么见不得光呢?她说自己只要见到光线眼睛就要裂开了就要胀出来她形容说见光眼睛就要爆炸;第三个症状就是人不能动她说不动的时候感觉有水整天就冲击她的心脏如果心脏就受不了感觉快要从口蹦出来了就好比水枪打了又像是大水撞石头样地撞心脏

她自己描述就这三个症状所以她就躲在那个黑屋子四年多没有出房门那个房子是农村的土房子窗户本来就很小她用破棉絮把窗户都给堵死了门是农村的木门还有缝隙她就用报纸塞紧了好在土房子是通风的关不死

这样个病人却思维清楚语音洪亮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全部是个正常人但就这么三个症状不能出房门周围的老百姓都知道说她是鬼招的为什么?不能开房门啊和鬼住在起了她老公对她还是不错也是老实农民啊但后来也没办法了她解手在房子里,吃饭在房子里,她又不能动恐怕从来也没洗澡也没梳头那衣服换没换恐怕也很难说那时农村也没有几套衣服

那时我的师傅已经有九十岁了农村没有公路又没有车子只好用轿子把他老人家抬去看过三次其他当地的医生也找了几十人了包括西医在内每个医生的结论都认为是怪病每个老百姓口讲出来的话都认为是鬼捉她了就这样个结论

那时我在农村当医生要巡逻每天都到处去跑听说我来了她在房子就叫:“快点把熊医生喊来给我看病”我到她房子她丈夫点个灯放在我背后我问为什么他说病人看不得光所以定要躲开光我说没有光我看不见人没办法看病她说:“我告诉你我就这么几个病我看不得光,一看眼睛就要炸我动不得,一动水就要撞心脏我很害怕所以屋门要关得死死的就这么三个病再没什么不好了”我说:“不行你要出来我要把你抬出房门”她说:“那不行,一出这个屋门我就会死”我说:“不可能怎么会死?”她说:“我死了就会找你”于是责任就推到我身来了说死了就找我我说:“死了就找我我就负责”我想她不可能死定要让她出来为什么让她出来呢?因为我要望面色要望舌色要望神态望诊是绝对不能少的我现在在屋子只能看脉而且是摸黑看脉

其实还有重要的原因大家没在农村当过医生孙思邈讲过句话意思是当医生要不怕脏但病人的床边就是屎桶、尿桶屎尿都在那你想她四年面洗过澡没有换过衣没有梳过头没有?那股秽气你再受得了都难受啊那样会影响我的思维影响我看脉这是第二个原因

我决心把她弄出黑屋来她坚决不干但我坚决要抬她出来我说不出来我就没办法给她看病最后她让步了当时农村的劳力都住在农村不像现在都外出打工去了于是我就喊了四个大汉要求把她平平稳稳地抬出来并把外面的床铺好我还要有所准备呀我就捣些生姜汁水放在那;我是个空手医生但是我有针灸针我立即做了消毒准备然后就开始抬人,一抬她就叫:“哎呀!我的心脏要炸了抬出房门她又喊:“我要死啦!”就突然不吭声了偃旗息鼓地突然不吭声了她丈夫马就说:“她死了”我摸她四肢厥冷看只见她脸色惨白呼吸很弱了真的象死了我也紧张了于是把手放在她鼻子那里,还是有呼吸没死我知道是昏厥,一抬出房门见到光就昏厥我们马把她扶给她扎合谷灌生姜汁病人大概分钟就苏醒了只见她脸色惨白无华团糟十分脏我又开始看脉弦而五至按之还有力是弦而略数舌苔灰白根部还有点点黄苔病人有点干呕但除了有点干呕的兼症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我就在那思考这是个什么病呢?大水撞心她口又不嗳气又没有吐水不像个阴证啊?怎么会大水撞心呢?她形体消瘦又不咳又不气喘不是悬饮怎么会大水撞心呢?我突然想到她说撞心她讲跟水枪打的这不跟奔豚有点相近吗?我猛然想到奔豚可是我们张仲景祖师爷讲的奔豚是“气冲咽喉发作死”这是张仲景的描述并且又接着讲“气冲胸”“气从少腹至心”那就说明这个奔豚主要还是气冲胸严重的才冲到咽喉这个病人不是说冲心吗?哎呦这个病跟奔豚是样的这可能是个奔豚当然我没有绝对把握

我就想到张仲景治奔豚是三个方:第个方是桂枝加桂汤这是治阳虚寒气逆;第二个方就是苓桂甘枣汤是治疗“脐下悸,欲做奔豚”这是治水饮泛的;第三个方就是奔豚汤张仲景讲的是治疗“气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张仲景祖师爷讲话讲得很简单所以我们读他的书要以方去测证因为他并没有讲这是个什么证而且他对症状写得很简单就只有“气冲胸腹痛往来寒热”那我就要分析这三个方哪个方合适桂枝加桂汤是治疗阳虚寒气逆的苓桂甘枣汤是治水饮犯的奔豚汤是治肝气逆的要比较下这个病人属于哪个?在房子关了四年弦脉当然弦脉不仅可能是肝气水饮也可以是弦脉这是她没有往来寒热但有个最突出的问题——眼睛胀遇光则这是什么病呢?这是肝气就冲这个特点我马确定这是肝气逆的奔豚那个时候我年轻思维很敏捷现在回过头来想这个病要是在现在我可能不会看因为现在我的思维比过去慢了我当时就定下来用奔豚汤有没有饮呢?有饮因为舌苔灰白那就要加茯苓就是奔豚汤加茯苓于是处方开出来了

所以我讲读医经典要熟如果不熟我不会想到奔豚如果我对张仲景的方不熟我也开不出奔豚汤——当归、白芍、川芎、法夏、葛根、黄芩、甘草、生姜味茯苓;还有味最重要的药——“李根白皮”就是李子树根的白皮在农村到处都是李子树可以自己挖我开了五付并嘱咐家属吃完五付了告诉我因为这个病特殊而且我动了脑筋

吃完五付药病家没告诉我原来病家又取了第二个五付药第二个五付药吃到第三付的时候奇迹出现了病人自己从房子面走出来了

那个时候的药比现在的药好得多点大家要清楚那个时候的药铺整个院子周围都有药香现在的药铺闻到药香没有?没有闻到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当年看病三付药可以相当于现在十付药这个因素我们做医生的应该要清楚八付药后这个人走出房门了十付药吃完她也不吃药了这个病人好了!

通过这个病我得出个重要启示就是理论和临床实践是有距离的病人的表述不是按照书来的病人没有读过《金匮要略》她绝对不会讲自己是“气冲胸发作死”她没有这个表述她说自己是水撞心脏心脏都快炸了我们作为学医的来讲应当明白这个道理理论和实践是有距离的同时我还得到了个很重要的启示:医经典的理论在临床是靠得住的看你怎么领会、怎么掌握、怎么运用这是

第二个子是位女病人40患月经前大便下血20年不愈并且大便泄泻之后即下血每于月经前周即发作月经下血、泄泻均止

问题就在于她是经前便血张仲景祖师爷讲便血有两种,一种远血,一种近血先便后血者为远血黄土汤主之;先血后便者为近血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先便后血为什么称为远血这个“远”是指它的部位的距离而言这是胃来的血不是肠来的因为大便在前所以相对而言它出血的部位就远如果用黄土汤说明这是焦虚寒不能收摄引起的;先血后便者为近血这是肠来的血赤小豆当归散治什么?是治肠湿热张仲景讲的近血是肠湿热讲的远血是焦的虚寒这个病人是先便后血应属于远血经前泄泻是脾虚现在又出现远血不是焦虚寒吗?我再把舌和脉证实这个诊断舌苔薄白脉细正是个标准的焦虚寒也就是脾虚夹寒所以我就用个标准的黄土汤想这个方推这个理我根本没有花多少力

我后来又马想到个很严重的问题在长沙到哪去找灶心黄土我立刻就起身那病人也跟着我走我进药房把柜长找来我说:“你们这儿有没有灶心黄土?”他说有

门诊有个特殊要求就是对药品要求特别严药铺的药如果不讲质量我第次会好好讲第二次也会好好讲第三次我就会翻脸骂人。中医看病看得再准药不好也不行啊好比我们打枪瞄得准不准这是我们医的本事我瞄得再准你的子弹是哑的我怎么打?药就好比子弹啊!现在的药铺不注重药品质量的特别多我当医生当得提心吊胆因为药品在那被搞了名堂我也不知道药不好不仅治不好病还有副作用所以我最怕药铺的药品质量搞名堂因此我门诊特别要求药的质量我经常提倡我们学医的定要懂药,中医和药是不分家的李时珍是个药物学家同时他也会看病;孙思邈是个医学家他也炼丹、制药从我们的古人可以看到这医都是懂药的所以药铺的药和门诊部的药是要把关的还有我开药绝不是每天只开个处方几种药因为我开药的原则是辨证选方、因方遣药所以要求药店的药品种齐全

正因为有要求在先问柜长居然有灶心黄土我问他在哪儿搞到的他说是在平江县山区搞到的你看看还真就拿出了灶心黄土来这个病人在外面说:“哎呀我的运气真好呀!”不久这个病就这么治好了

本来对于经前便血傅青主有专门的方叫“顺经两安汤”是专门治经前便血的主要是用些补气、补血的药;张景岳有个“约营煎”在《景岳全书》这个“约营煎”是清热凉血的这两个都是直接针对经前便血而设的方可是这个病人她恰恰是焦虚寒引起的便血所以在临床是绝对要辨证的我们用古人的方绝不能生搬硬套这个病人就是通过经典的理论通过经方来治好的如果不读经典这个病肯定治不好

第三个病个肿胀重症这个病人是从湘雅医院抬到我门诊去的抬去的时候病人就摆在候诊厅里,病人不能起坐躺在担架上,上面盖有床被单没有穿裤子为什么?穿不肚子胀“腹胀如山”我们医学有这么句形容词病人确实肿得很厉害阴囊肿大如球全身已经肿得快要“炸”了我都担心他皮肤裂会流水;同时还有呼吸急促大便溏泄

病人通身皆肿而且肿势如此猖盛医院已经发了病危通知我问家属医院通知的是什么病家属告诉我说叫克隆病而且后面打了个问号这下我就蒙了大家知道我是个真西医我只学了点皮毛虽然化验单我看得懂但是讲到克隆病我就蒙了因为我没听说过

克隆病是什么病啊?我没搞明白我可以先不管西医的病名严重的水肿胀满这肯定是水;四肢厥冷舌苔和脉象都是派的寒象舌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水肿、腹胀、气喘这个水就非常严重是典的阳虚水饮泛滥

我们医治水有个基本的原则张景岳作过归纳他说:“水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这个归纳是根据《内经》的理论来的《内经》讲:“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内经》又讲了:“肾者水脏主津液”《内经》原告诉我们人体水气的输布也就是津液的输布、排泄是三个脏起作用,一个肾,一个脾,一个肺所以张景岳归纳“本在肾标在肺制在脾”也就是说我们治疗水肿病不外乎此三脏

这个病人是典的阳虚他阳虚在哪?肯定个是肾、个是脾究竟是以脾为主还是以肾为主呢?大便溏泄肯定是脾;阴囊肿大如球肯定是肾所以这个病人是脾肾阳衰同时并重选什么方呢?因为这样个病理机制就取用了张仲景的真武汤真武汤有白术、附子、茯苓、生姜、白芍治水是不错但是它没有治急、治标的这样种作用不能用于救急我在治本(阳虚水泛)的同时还必须用点急药用什么急药?那十枣汤你敢用吗?不敢用啊这个病人病危啊不能用十枣汤而且现在十枣汤药铺没药甘遂、大戟、芫花在城市基本就不能用我们现在当医生的还要稳重要学会保护自己我们既要治好病还要学会稳重所以我劝大家十枣汤不要随便乱用虽然我在农村用过但进了城以后很少用只用过几次那都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后我基本不用三物白散我也从来没用过所以尽量要避免用毒药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要急于逐水要搞个救急的办法于是我就用了朱丹溪的禹功散有小茴、丑牛我还嫌药力不够再加两味药从五皮饮面调两味药出来,一味是茯苓皮,一味是大腹皮所以这个处方看起来很杂实际还是有章法的

我用真武汤合禹功散加茯苓皮、大腹皮大概是半个月病人基本消肿,一个月这个病人就完全康复了当天我下了门诊回家件事是翻书翻什么书呢?翻《西医内科学》对于克隆病我要搞清楚所以我们讲活到老、学到老查《西医内科学》才知道克隆病就是搞不明白的肠胃病我说原来西医比我们聪明呀!搞不明白就给它取个名叫克隆病

现场提问:

问:熊老师您好我想问下关于附子的用法对于使用大剂量附子的看法

熊老:关于附子的用法我简单地谈关于《伤寒论》用附子的方剂有附子汤、真武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这都是张仲景的用法都是的——温阳温哪儿的阳?附子和干姜有个区别:干姜是温附子是温肾的干姜和附子比较干姜叫“守而不走”附子称之为“走而不守”什么意思呢?干姜是温不是到达四肢的;当然脾主四肢也可以到达四肢这只是和附子比较而言;附子是温肾的主要是治肾阳虚衰的四肢厥冷所以称之为“走而不守”这是后世最简单、最简略的高度概括同样是温阳的干姜是“守而不走”附子是“走而不守”这是关于附子的认识

我对你要讲的还不是这个我们学医不能产生偏差我刚才为什么讲“温病学”应该升为经典我们即使不把它当经典也要把它当成经典来学习为什么?因为临床的病人绝不全是寒证而且现实证明大量的病人是温热的尤其在我们江南这个地区长江以南是温热地带、湿热地带往往温热病比寒湿证要多就拿痹证来讲据我的临床总结痹证看了千千江南的痹证约百分之七十是湿热证百分之三十才是风寒湿证我们临床所看的病人绝大部分是湿热性质的寒湿的是少数真正阳虚阴寒的是极少数这是第个方面——地域关系第二个方面是气候关系现在地球气候逐年地增热我原来经常讲运气学但现在运气学我不讲了气候天天变热运气学你怎么算啊?你算不了了天天变热逐年增温这样看来温热的病人能不多吗?所以我们学医的不能完全跟古人古人有温热派、清凉派绝不能机械地用某个派的观点去指导现在的临床

我开始学医的时候第位老师是清朝的秀才《伤寒论》他背得这我是知道的他为什么逼着我背《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因为那个时候老师他就背这个他就逼着我背我就背了当时我还有怀疑那时候我十三四岁那时候真背得天昏地暗《伤寒论》前面几十条每条开头都是太阳病让人背得头昏啊我当时还有怀疑不知道老师用心良苦现在才知道这老师是真正的好老师1958年我去当医生时治不好病我就问当地的个老医生我说:“你怎么治得好我怎么治不好病?”他说:“你读什么书?”我说:“我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当然我还读了其他的些书但他回答居然说那些书没用我说:“我的老师是常德地区的名老医呀读的书怎么没用呢?”他说那些书都是讲理论的后来我才明白别的医生根本没读过什么《伤寒论》《金匮要略》他看都没看过我又问:“你读什么书?”他说:“就读《医宗金鉴》的《杂病心法要诀》就可以了”他就读这个书于是我把《医宗金鉴》的《杂病心法要诀》借来读了原来绝大多数内容都来自《金匮要略》

后来我又拜了第二位老师他问我:“你读了哪些书你老师是谁?”我告诉之后他说:“原来你读的书与你老师有关系你是走正道了”他说:“你读过温病学没有?”我说不知道;“《温病条辨》《温热论》和《湿热篇》读过没有?王孟英的《温热经纬》读过没有?”他又问我我如实回答都没有读过他说:“你老师怎么没告诉你学温病呢?”我说我也不知道他说:“你读过《内经》没有?”我说没有后来他教我读《内经》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我第老师《内经》是读得很好的他为什么不教我呢?他觉得我太年

我跟了第二位老师学了温病学以后临床疗效高了很多我才发现临床使用价值最高的就是温病学以后我回过头来想才知道我第位老师就没有读过温病学他是个典的温热派

我们学医的绝不能只当温热派或只当清凉派必须既懂温热也懂清凉张仲景是不是标准的温热派?不是白虎汤是干什么的?黄连阿胶汤是干什么的?白虎加人参汤是干什么的?黄芩汤是干什么的?三个承气汤是干什么的?这就不是标准的温热派吧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有偏见

我知道现在有人大力倡导附子功用我认为第这是个读书不全面的人;第二可能也是地域关系处于西北寒冷阴湿地带可能阴寒病证较多;第三我可以斗胆地说这些人的临床功底远远不全面至少不够全面他不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我们临床看到的病人大多数应该是属于温热性质的病很少有真正大寒凉性质的而且附子大量地用往往会出差错我怎么知道的呢?次广州医药大学请我会诊,一个白血球减少的病人发紫癜血小板减少白血球下降有人居然开附子30我问他为什么用这么大剂量的附子?他说是听别人讲的结果这个病人病情严重了

我当时就说我们当医生、学医不能产生偏颇,一定要全面如果我到西北去当医生很可能与现在有些区别也就是那个地方寒凉多寒冷的病证多些那你在江南当医生恐怕就不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