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海拾贝

 琼瑶玉宇 2016-11-19

每周一招[6]必要条件探路(新高三)

2016年08月16日 meiyun 数海拾贝

数学中的问题通常探究的是充分必要条件,比如求参数范围的问题.但对于有些复杂的问题来说,先通过必要条件探探路,有时会给解题带来便利,比如可以缩小讨论的范围或者需要考虑的情形.


例题一 若关于x的不等式x2?mx+m+2>0x[?2,4]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cover分析与解 因为不等式对于x[?2,4]恒成立,所以当x=?2x=4时不等式一定成立,即m满足下面的不等式组{4+2m+m+2>0,16?4m+m+2>0,解得m(?2,6),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即m一定在此范围内.于是得到二次函数f(x)=x2?mx+m+2的对称轴x=m2(?1,3)?[?2,4]内.即二次函数f(x)[?2,4]内必取到最小值,要保证不等式成立,必须有判别式Δ=m2?4(m+2)0,解得m(2?23,2+23)


例题二 (2015年北京西城高三期末理科)D为不等式组{x+y?1,2x?y??1,x?2y?1,表示的平面区域,点B(a,b)为坐标平面xOy内的一点,若对于区域D内的任一点A(x,y),都有OA?OB?1成立,则a+b的最大值是________.

分析与解 一方面,取平面区域D内的一点A(12,12),由题意可得12a+12b?1,于是a+b?2.另一方面,取点B(1,1),则此时OA?OB=x+y,根据D的不等式组表达,有x+y?1,于是a+b可以取到2

综上所述,a+b的最大值为2


每日一题中涉及到必要条件探路的题常常会引起一些读者的质疑,可能是因为这与我们通常的解题思维区别较大.由必要条件得出的范围是必须满足的范围,所以讨论只需要限定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就可以.而如果我们同时又证明了这个范围内所有数都可以取到,那么这个过程在逻辑上就是严密的.


最后给出两道练习:

练习一 设函数f(x)=x2?ax+a+3g(x)=ax?2a,若存在x0R,使得f(x0)0g(x0)0同时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

答案    (7,+)

提示    本题中要使得f(x0)0成为可能,必须有Δ=(?a)2?4(a+3)>0从而有a>6  a?2.结合图象知,无论a>6还是a?2,都只需要f(2)0,从而得到结果.


练习二 若a?0b?0,且当{x?0y?0x+y?1时,恒有ax+by?1,则P(a,b)所形成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_____.

答案 1

提示 因为(1,0)(0,1)都在区域内,所以0?a?10?b?1为必要条件.又当0?a?10?b?1时,恒有ax+by?x+y?1,所以这就是(a,b)的约束条件.

更多相关问题见每日一题[468]必要条件探路

关于数海拾贝

“数海拾贝”由中国最顶尖的高中数学教研老师兰琦和金叶梅主编。第一个栏目《每日一题》,每天精选一道高中数学好题,从破题的思路,图文并茂的讲解到精辟到位的总结,同学们每天只要花上10分钟认真阅读和思考,一定能在两三个月获得明显的进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觉得有意思?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