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子光:庞安时益气阴通阳法的临床运用

 杉木轩 2016-12-19

作者:郭子光

编辑:李邦源



庞安时益气阴通阳法的临床运用


阳气闭阻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一般表现为手足厥逆、脉微细,其病机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张仲景认为这类病证当用辛通阳气的方法,如用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白通汤“葱白之辛,以通阳气”(《注解伤寒论》)。


但对于热病气阴两伤,阳气阻闭的证候,仲景并未给出治疗方法。庞氏创造性地运用生脉散加少许麻黄辛通阳气,应该说,这是一个发挥和独到经验。


庞氏对此证的具体描述是:“因发汗时,汗出如水漏下,还复汗少,喘促不止……若脉浮,手足微厥,面垢唇青,昏聩而喘者”,即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喘促、汗多面垢、手足微厥、唇青、昏聩,脉浮,认为是“阴阳未和,尚阻升降”,即气阴两伤,阳气阻格,肺气不利所致。患者“脉浮”,似有表证,但并无头痛、身痛、恶寒等症,且已经发汗,可知并非表证之象,而且伴有“手足微厥”,提示阴阳有内外格拒之势。“喘促不止”,正是阴阳内外格拒,导致肺气壅滞之象。“面垢唇青,昏聩,汗出”乃是气阴不足使然。


此证多见于肺心病伴心衰,偏气阴两虚的患者,症见心累气短,咳喘有痰,肢冷脉细数,舌红少津等。治疗宜用顺阴阳五味子汤,该方由麻黄、生姜、大枣、杏仁、陈皮、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其中人参、麦冬、五味子即生脉散,益气阴;麻黄通阳气;杏仁、陈皮利肺气;生姜、大枣和营卫。


值得一提的是,其后清代叶天士在治疗温热病过程中,遇见阳气阻格的证候,尤其是湿热交混之时,热处湿中,湿蕴热外,使热邪不能宣透,阳气不能开达,若用仲景辛温通阳又必助热,从而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治法,补充了临床上通阳的方法。


总之,庞氏顺阴阳五味子汤的主体结构即是麻黄与生脉散配伍,体现了庞氏益气阴通阳的思想,从而与仲景的辛温通阳、后世叶天士的利水通阳等通阳法在中医学术史上先后辉映。


病案举例


案一

陈某,女,53岁。初诊日期:1994年12月11日。

 

病史:患者10天前因受凉,出现恶寒、头痛等症,在某医院诊断为“感冒”,治疗2天后恶寒、头痛消失,但出现咳嗽,服药效果不佳。3年前因心累、心悸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

 

现症:咳嗽,喘促,胸闷气紧,喉中痰鸣,咯白色水样泡沫痰。口干不欲饮。心累,汗多,乏力。察其面色?白,精神不振。脉沉细而结代。舌质暗红,苔白燥。

 

辨治:痰饮内停,胸中阳气不通,兼心肺气阴不足。治以顺阴阳五味子汤加减。


处方:

炙麻黄6g,红参15g,五味子10g

麦冬15g,干姜15g,细辛5g

法半夏15g,茯苓20g,葶苈子15g

瓜蒌壳15g,地龙15g,炙甘草5g

1日1剂,水煎服。


1994年12月14日复诊:服前方3剂后,诸症减轻,动一下不易出汗,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效则守法,继以上方略事加减与服。又服8剂后病情缓解。


案二

罗某,女,66岁。初诊日期:1995年2月26日。


病史:患者1个月前因发热、咳嗽,在某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炎”,经用青霉素等输液治疗,发热、咳嗽缓解,但出现胸闷胀疼痛,放射到背心。医院怀疑“胆囊炎”,但作B超排除。近10余日症状有增无减,遂前来求治于中医。


现症:胸部胀闷疼痛,伴背心轻微隐痛。胃脘时有气上逆,打嗝后舒适。痰多,色白而黏稠,易咯。口干不欲饮。气短乏力,动则汗出,四肢不温。察其面色红润,精神不振,气息不平。苔白厚燥。脉弱。


辨证:痰湿化热,阳气不通,气阴已虚。


处方:

炙麻黄10g,太子参30g,麦冬30g

五味子10g,瓜蒌壳20g,法半夏15g

黄芩20g,青皮15g,白蔻(后下)10g

苏子15g


1日1剂,水煎服。服5剂而痊。



摘自《彭宪彰叶氏医案存真疏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