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伤寒病

 简兮 2016-12-31

再说伤寒病

(2016-09-21 19:42:37)

我们已经写过《伤寒病的生成和伤寒病与寒热病的区别》,看来能看明白的人没有。为什么看不懂呢?其原因只有一个,看不懂《黄帝内经》中说的五运六气的运转。具体地说,是看不懂《热论三十一与虐论三十五》的区别,《伤寒论》是《热论和虐论》合在一起用真实的脉像,真实的病症,真实的方剂的实践和验证,佐证了人身中,气血的流动是完全应合天地间五运六气运转的。唐·王冰把伤了真气定为伤寒之类的病为《卷第九》与把寒热相伤,阴阳相战之类的病定为《卷第十》,已经说明王冰对五运六气运转的精通,无人可比。而明·马时把《热论三十一与虐论三十五》都归为《卷四》,说明马时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没有完全精通;南北政分不清;真气、正气分不清;造成了解释得不准确或出现错误,让后人还是看不懂。张仲景是王冰的前人,马时是王冰的后来人。虽在伤寒论书中,看不到对五运六气的说明和描述,但是它把寒热相战中正气和真气能分开,把巨大的热邪伤了真气的寒气和伤了正气的寒气分开,单独用脉像,病症,方剂详细的说明,就说明张仲景不愧是医圣。但是,张仲景把伤寒病与寒热病又混在一起论,在后人不懂五运六气运转的情况下,又无法区分。所以后人又叫《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说的“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是说的伤寒病。“并治中”,“并治下”说的是热邪自胜的正邪病。再说明伤寒病之中,又用寒热病与伤寒病做了比较,这就又加大了看不懂伤寒论的神秘性。说看不懂《黄帝内经》的人,写《伤寒论白话解》都是为了一己衣食之计,并不是为了存心济世,炳明日月。写《白话觧伤寒论》的人,都把寒气克伤了热气,把“阳气遭受损伤,或阳气运行遇到阻碍了”“寒为阴邪,伤寒即是被阴邪所伤”,叫伤寒病,正好解反了,扰乱了中医界的医术,而会使良医缺乏,错误的解释使中医日见衰败,失去传术。除了张仲景写的《伤寒论》以外,还有近代的《医宗金鉴》,都足以把伤寒病说透了,说细致了,说明白了,再没有写的必要了。张仲景和吴谦把伤寒病的生成,脉象,病证,变化,方剂写的都非常到位。尤其是清·吴谦把阳毒的热邪与阳合,与阴合的脉象都写出来了,难道还用得着后人再写吗。在自己看不懂《素问》五运六气的天理之时,你不可能看懂《伤寒论和难经》。更不可能认识亢害承制,淫胜郁复之理。总是说其辞古奥,义理幽深,条目繁多,字词微妙,不易领会,而且讹错多,故而又重新述始,故意做作。他们那里知道《黄帝内经》中讲的天理是大道,而医道只不过是大道中的小道,人身中营卫气血的运行完全上应着天地间五运六气的运转,运转中的道理只不过是苍天为自治,而人,是人治,去顺天。天下苍生性命攸关,不像《易经学》中说的那样,依着生克制化就能治病,《易经学》中说的生克制化与人身中阴阳五行中说的生克制化没法相比,更不是诸艺术可比的。所以在解释天道时,《黄帝内经》是用诊脉,治病的医理为实例,来解释天地间五运六气运转的大道理。这是伟人的事业,没法用人的意志所代化,与天奋斗是顺应天道,而不是改天换地,人要顺着天道调整人身营卫气血的流动,以便活下去。

不懂就会瞎解释,不懂就会乱猜测。笑话也多,比如说:“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于上”;“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于中”;“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于下”。把上,中,下解释成了《伤寒论》的上篇,中篇,下篇,他们只知道太阳是寒气,不知道太阳也是热气。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攻了本根,再去解释本质,不是笑话吗。“太阳”是何意?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是太阳寒气在泉,寒行于地,热气不生或少生,上承着司天的太阴湿气,阴气临太虚之中,一切的阳气都从着阴化,阴行阳化,这是天道。在这里,指的是统帅六经脉的寒气,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是在泉的气,是代表承天的真气,是尺脉,为沉脉。上还承着太阴湿气,为寸脉,为沉脉。在南政年是患者右手的尺脉,在北政年是患者左手的尺脉。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是当节令行到末候之气的时间,太阳辰星代表着寒气,为本气。六经脉里当然代表的是足太阳经脉,是用阴寒固密全身皮毛的表气,“太阳之上寒气主之”,阳气不能入,也叫本气,故叫上,脉为沉脉;当节令行到中候之气的时间,太阳辰星代表着阳气,为中气少阴热,为正阳,“太阳之上火气主之”, 是用热气固密全身的中气,中热,外也热。阴气不能入,脉为浮脉。在六经脉里当然代表的是足太阳经的正阳经脉,也叫中气阳气裹在身上;当节令行到初候之气的时间,太阳辰星代表着阳气,为标气,为少阴热,也为正阳的气,三阳的气。太阳经脉里的阳气比少阳一阳,阳明二阳的阳气还多,“太阳之上阳气主之”, 阴气不能入,脉为浮脉。太阳的中气与标气相同,所以书中说中气兼之。六经脉里当然代表的是足太阳经脉,是用阳的热气固身的气,也叫中气阳气裹在身上。所以说“并治于上,中,下”,是说太阳的气留居在经脉上边的工夫,叫“并治于上”,即上工。同理,太阳的气留居在太阳经脉中间的工夫,叫“并治于中”的气,即中工。太阳的气留居在经脉里边的工夫,叫“并治于下”的气,即下工。把并治于一条经脉一端的气,留居在一条经脉上边工夫的时间,中间工夫的时间,下边工夫的时间,不能进行瞎解释。把“本”解释成本质,把“标”解释成表面现象,即治标又治本,好像唯有他们想到的最全面,最周到。要么解释成上等大夫,中等大夫,下等大夫,随心所欲,以代天化。连标,本,中,都不懂,都用文学的政治俗语套在气血的运转上。让后人怎样学习呢?“辰戌之岁,上见太阳”,为上见少阴火,为三阳,为正阳,内热外也热,所谓标也。“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外寒内也寒,所谓本也。在“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中说,“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中见少阴”,中为少阴热,内外都是热。这些“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书中不是都告诉了吗?寒暑燥湿风火,是天的气,为本气;三阴三阳,即阴阳为标气。五行中的五气分成了阴阳正反两种气,为寒和热。阴阳分成了五种气升腾在天地间。这些天道都忘了吗?,诊尺脉时,太阳有三部,上部天,为寒,为沉;中部天,为阳,为浮;下部天(也叫地)为阳,为浮。诊脉的三部,不是说寸,关,尺。这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于上,中,下”,都辩不了,更无法辩其它经脉的本、中、标的病了。再去写白话论伤寒,难道还不是误导吗?

什么叫伤寒病,《金鉴》说“热病皆伤寒之类 也。非谓类乎伤寒,乃谓与伤寒同乎一类之病也。伤寒因伤时令之寒而得名也,温病,热病,亦随时而易其名耳!”这就是说,热病皆伤寒一类,但不是一般类型的伤寒,不是一般热寒阴阳相战的伤寒,是热损伤了时令的寒气为伤了寒。在人的营卫气血流动中,六经脉中当太阳经脉的寒气处于在泉尺脉之位时,寒气阴气是阴令主运的气,代表肾脏时的气,叫当其位的气;当太阳经脉的寒气处于在泉尺脉之位主气时,叫当其时的真气。唯有在此时,热气,暑气胜了阴令,胜了真气,胜了主运时令的气和肾脏的气叫伤寒病。由此可以看出论伤寒病,首先说的是尺脉,并不能在寸脉上论伤寒病,因为当太阳寒气司天时,不会有任何阳气热气能胜过布天的气,阳气热气最大也就是与天的寒气平齐,一旦阳气胜了,天的寒气会反侮了阳的热气。然而论伤寒论时,偏偏有人以手经脉的寸脉论伤寒病,岂不是更说明他们不知道伤寒病是热伤了寒的病,还是寒伤了热的病吗。然后就去著书,用白话解伤寒,全都是替天“行倒”去了。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人用阴爻的卦像去遮掩阳爻的卦像,来表示伤寒病的生成和治法,更是乐死人。《黄帝内经》中,是有用五运六气来描述六十四卦的,描写的非常细致,但是没有一句是用卦象描述五运六气运转的。天道只有顺行推其天地,没有逆定理,时光只有进,没有退。病情在《易经学》里是无法彰显气的。少阳是火,离是火,火是2,又是7,什么时间用7,什么时间用2,都无法确定;太阴是土,坤也是土,土有湿土和干土,什么时间用10,什么时间用5,也无法确定。河图洛书中的生、成数还没有在具体条件下固定,不能想当然而认定。在《黄帝内经》中,知其要者,生数或成数,一看便知。书中说,物之生荣有常时,脉至有长期,气有余岁早,气不及岁晚,都依时令,按时间到。“-------复行一步,木气治之------”这就是初气风分时间,春分之前六十天而有奇的卦象。自大寒中气的第一天开始,天度至此,风气流行,风的号令为雷,雷为震,震为厥阴。六气的少阳为火,为离,离居雷之上,为火雷噬磕,瘟疫至,卦象上看不出来;阳明为燥金,金为兑,为乾。上为兑,下为雷,为泽雷随,天雷无妄,为清风,卦象上看不到;太阳水居厥阴雷上,为寒风霜雪至,卦象上也看不到;等等,六种天气不管哪一气至厥阴雷上,都有五运六气运转的时光,这些时光在六气分治中,都依着时令的候气,候气也是变化的,备于天下,司岁备物,所主无遗略也。《易经学》中的卦象理论,还没有办法把天地间五运六气的运转说明白,还没有准确的答案,易经中的那些知识,不像《黄帝内经》中说的天道,有像可见,有物可验,有数可定,数字相同,气的多少也不同。能把气行在人身中,用脉象彰显出来。学了《易经》不能用个人的理解牵强符会地塞到天道里去。所以说用卦象的阴阳互相掩盖,论生克来说明伤寒论的道理,就成了笑话,阴爻,阳爻的遮掩有哪一句是真的呢?有那哪一句符合《黄帝内经》中说的天道呢?长此下去,中医将失去它的本来面目。

辩太阳病的脉,要用诊脉的方法,知病在标气位,还是在中气位,还是在本气位,“知标知本,正行无问,“不知标本,是谓妄行”,怎么说出来的话不按照做呢!偏要说用望闻问为之神圣。诊脉知病在何经脉,在何脏器,在人身的何处、何病、何症状,没看到经脉中来了何气,也没诊到经脉中是五邪气的哪一种邪气,只凭望闻问的病症,以及药性的理解来治病。比如说,张仲景说的伤寒病症,主要说了三种情况,而又扩展到了其它的病情。所以叫辩太阳病,而且是先用“脉”来辩病,而不是用“望闻问的病症”来辩病,故叫辩太阳病脉。=======

仲景论伤寒首先说病脉,“太阳之为病,脉浮”。病症为“头项强痛,而恶寒”。为什么太阳病脉为浮呢?太阳的本气是寒,是真气寒气主表,为一身的外藩固密全身,应该为沉脉。因为书中说,太阳寒气在泉,热气不生或少生,生了阳气也是阳气从着阴寒,这是不能违背的天条。正常脉象为尺脉,为沉脉,这就是正常的脉象。但是当外界巨大的阳气,(巨阳,不是指太阳)热气侵袭入了督脉,留于风府。足太阳经以寒气主身通过风府的时间,被热气侵袭,寒热相感,真气的寒气从热化,故为热气阳气伤了寒气,固身的阴气不能固身,为失了守,当营卫气流动时,热邪损伤了寒气,成了阳气外藩固密全身,人之伤了寒则为热病,这叫伤寒病,尺脉变成了浮脉。伤了太阳的寒气,经五步一右迁,又伤了三阴阴分的阴气,阴从阳化。不出三日,两感于寒,即巨阳伤了太阳寒气,又伤了太阴湿气,精气尽,必然不免于死。如果伤太阳寒气的热气,经五步一右迁,又两阳相感,即巨阳并于阳明燥或并于少阳火,阳毒邪气就会更盛。三日又转到阴分,六日后阳邪必减退。其愈在十日后。人身的肌肤被巨阳固密着,寒气没法入,故恶寒。

太阳的本气寒气在泉,火气阳气一定是生在它前边,左边,前边的厥阴风的经脉上。不要忘了五运六气的运转图,太阳在泉为开,是通天的气,厥阴风的经脉是属于枢脉,枢气位的风气又生成了龙火,与寒的真气在同一体中。这时不要忘了生成的龙火,是得湿而焰,得水而燔,流水不冰,所以火多火盛克了阴寒的真气,也使太阳经的阴寒之气阴阳相战,寒从阳化,成了热多寒少,由寒,变凉,由凉变温,沉脉变成了浮脉,所以人伤了寒,为热病,故由寒气固密全身变成了诸阳布身,附于皮毛,热甚,怫结于肌肤,巨大的阳气为病气,成了浮脉彰显病气。

伤了真气的开始,为太阳的寒气受阳邪气克,使太阳经脉的尺脉先变,由脉沉变成脉浮。阳气的增多,是固身的阴气变成了皮毛发热,气多会使脖颈发硬,阳邪的增大从颠入络脑,会使太阳经末端因为发热而头痛。又因为热胜于真气寒气,成了大的阳气布身,所以拒着阴寒,身热为心烦,寒不能入,故恶寒,用寒药也攻除不了。这就是开始得了伤寒病,病已经生成,阳气处于待发,还没有爆发,还没有转移的时间。因为阳邪还都在肌肤,阳邪是上升的,应该向外发散,但是真气的寒气还在,阴阳两感,阳邪被阴气拘禁住,想发散,又散不出去,所以用“桂枝汤”可帮助肌肤再发热发散,故发汗可除热邪。不要忘了,在泉之位为“开”之位,是通天之位,气是通天的。太阳经前的厥阴经脉是本气风温为枢气,是与通天的气连在一起的,故出汗一起能够散发。

病在肌肤,不治将易深。也就是阳邪随着营卫气的流动,像五运六气的运转一样,气血的流动有上升下降和出入,进行五步一右迁换经脉。故阳明经的燥气受阳气火气相感,是燥热相随,两气相感,燥为阳,不是热同主气燥化,而是燥同热邪化,两阳相感,为大明,热更盛,成了两气相求,涩脉变浮脉。书中说,自太阳经入阳明的“巨阳”,是太多太甚的阳邪气入阳明经,脉先变,然后说阳明主肌肉,肌肉痛,鼻干,眼痛。阳明是燥热,阳明经在太阳经的右边,后边,也是枢气位。故太阳之病,头痛,脖子硬,再加上阳明之病,胃中也干燥,大便干燥,阳明也连着通天的太阳经脉,要想发汗除燥邪,用桂枝汤,不能发汗,故要用白虎汤。换经脉也要换汤药,发汗才能一起随汗发散。足厥阴经,足阳明经,都是足太阳经的枢气脉,病症是合的病症。

阳邪的病气至肉里,不治将易深。五步一右迁换经脉,至少阳经脉,少阳经脉为火气主,正好是同气相求,两感非常容易使经脉更热,浮脉更甚。少阳经的本气正主在胸中,循胁络耳,太阳之病,头痛,脖子硬。少阳之病,口干苦,咽干,目眩,两经并,故胸痛,耳聋。不要忘了足太阳在泉,尺脉为准,少阳经在上,是太阳经的阖脉,是来的气,是结脉独盛。阳邪已经走过了三处阳的经脉,阳明的经脉,少阳经还连着肝脏,所以要散除热邪,要用青龙汤。

阳邪在三阳经传遍,阳经都受病,阳邪还没有入于脏,只是病在三阳经,而后必将由阳分的阳邪换入阴分,阳邪入于阴经。

至太阴经脉,巨阳入于阴,阳邪不从阴化,反是正气阴气同阳化,阳阴相感,阳邪盛,太阴经是司天的阴气,为寸脉,沉脉变细变轻变浮脉。病症,太阳之病,头痛,脖子硬,又与阳盛胃中络于嗌,腹满而嗌干合到一起。因巨阳之气胜于主气的气,即使阳邪有减,还是依浮脉而彰显在寸脉。

至少阴经脉,阳阴相感,阳邪盛。左上关脉,脉浮,太阳之病,头痛,脖子硬,又贯肾络于肺,口燥舌干。

至厥阴经脉的风中,热温相感,阳邪得生更盛,厥阴脉浮。太阳之病,头痛,脖子硬,又循阴器络于肝,烦满而囊缩。

以上是三阳三阴都被阳邪受了气,寒的真气渐尽,营卫不通,如果阴气尽,所以人死在五六天。如果是太阳寒阴的真气不尽,五六天不能死,都要以脉为凭。离开了脉,张仲景医圣也没法分清是热伤了寒,还是寒伤了热。用脉定病,就是张仲景称其医圣的巨大贡献。因为是足的六经脉环周,两气相感,不都是两阳相感,克了真气的阴寒。还有阳邪入于阴分,阳阴相感,虽然是阳邪大盛,阴的主气正气从阳化,是正气真气渐衰,正气渐衰。尤其行于阴分,有三天固身的阳邪渐退,阳邪在五步一右迁的升降和出入中,入于阳明,又出于阳明;入于少阳,又出于少阳;入于少阴,又出于少阴;入于太阴,又出于太阴。阴阳相感,阴阳渐和。所以说两阳相感,为大明,为阳邪独盛,再不能与阴相和。但是在后三天,阳邪行于阴分,还是有减。如果是阳邪先交于阴分,使主气的间气经脉正气阴气也从了阳化,是阳邪两感了太阳经和太阴经两条经脉,都是主气阴从阳化成阴厥,为绝了阴,人必亡。这也就是在五运六气运转中,生成的阳毒,成为郁气,只能逆着正气反行。在阴阳相感后邪气胜了,必然要再克正气。如果是邪气不胜,邪气从正气化,邪气一少,自然是真气乘着邪气少,来克它。阴阳相战在天地间,邪胜只是暂时,天道是顺四时,违四时天理不容。而人的营卫气,顺四时节令行,当然大昌。违了天道,要么需人治,轻者自治,重者必是身中的五行散开,归入天地间大化中去。

以上都是太阳的寒气为本气,为在泉,为尺脉,伤了真气寒气的病,叫伤寒病,也叫《正理伤寒论》,脉大浮数,病在表,可发汗治。脉细沉数,阳邪在里,也可治。但是脉证是自胜而实的阳邪,是太阳中气少阴的热为真气,这样发汗的方法就不同了。

所以在《热论》中讲完了伤寒病之后,又说:太阳在泉,当是中气行于地,即“辩太阳病脉证并至于中“主持人身的时候,是正气热气包在人身。“满三日可汗,未满三日可泄而已”有热病在表,脉浮,在肌肤,出不来,可汗。这就是说太阳的中气少阴热司地为在泉的气,为真气。为尺脉,为浮脉。热气上承着太阴的中气阳明的燥气司天为寸脉。人身之中是热燥合德,阳行阴化。

脉细沉数,病在里,可下,可用邪气生化的方剂泄气而已,只要是随着脉显示的证像可用发汗和泄出的办法都行。这也是治伤寒病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经验,真是大圣的伟业。

当太阳的中气少阴热的真气固密人身时,遇到两阳相感得病时。张仲景把“辩太阳病,脉证并至于中”,的病拿到了“辩太阳病,脉证并至于上”的实例来做以比较。看到这一条后人更疑惑了。仲景说:“(a)太阳之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b)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自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c)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d)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险,时螈;(e)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在张仲景写的伤寒论中,《辩太阳之病,脉证并治于上》的第一条,第二条,说的是伤寒病。第三条,第四条,乃至于第五条,是在脉中诊到了伤寒病,病气还没有移动,不管是发热,还是没有发热,浮脉都是俱甚之脉,乃至于第五条中,阳明和少阳经脉还不见,这都是病虽已经生成,但是还没有向阴经阳经传罢了。这传与不传,与五运六气的生成天理一样,如太阳寒气在泉为尺脉,客气“戊寅”,在厥阴经生成的“丙戌”,寒水不冰,脉为浮甚,还没有流传到少阳热的经脉上。客气“戊申”在厥阴经生成的“丙辰”, 还没有流传到阳明燥的经脉上。说明阳邪还在肌肤,只用桂枝汤就可立治伤寒,非常关键。所以说伤寒病是阳邪伤了当其时的寒气成了热病。

而第六条的(a)正是说当太阳的中气少阴热主气,上奉着太阴的中气阳明的燥气寸脉一起外藩固密人身,又来阳邪,真气失守,形成了两热相感,自身而病,发热而渴,尺脉也是浮甚。这就难以“辩太阳之病”,是热伤了寒的病,还是两阳相并“自热之病”。张仲景只说与伤寒病的区别是“恶寒”和“不恶寒”的病症,而脉像并没说。但是伤寒之病,阴阳脉俱浮已经讲过了。而太阳的中气少阴热,热邪相并,脉虽浮甚,但是热邪的气一交于阴分,必然阳同阴化,立时就成为不及的热气了。或用寒药攻它,微小的寒气必消阳光,浮甚的尺脉马上会变成正常的浮脉。《气交变大论》也说,火太过炎暑流行,雨水霜寒,上应辰星寒水,水气折之。《至正要》也说火淫所胜,焰明郊野,治以咸寒。所以说不恶寒也。是热邪的病,但不是伤了真气寒气的病。在(b)“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显然说的是热伤了寒的病,因为在脉中说“阴阳俱浮”,说的是热邪流至阳分,流至阴分都是浮脉,故不用怀疑,是太阳之病,一定是伤了寒的风温病,才会有阴阳俱浮的脉像,才会有这样的病症。所以说诊病脉象是第一位的“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说的就是不能废除诊脉,另想别的办法。百病的生成,都生于寒暑燥湿风火之化之变,《黄帝内经》中说“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诊脉“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在人有病时,“工”就是在这个时间老天赐给了一个非常技巧的方法,就是诊脉——工巧神圣。脉象不会,辩太阳之病,辩阳明之病,辩太阴之病,辩少阴之病,辩厥阴之病就是空话,想分阴病,阳病,是不可能的。连一条经脉的标,本,中,都不知道,大谈伤寒病,必定是妄行。一个中医不知道在五运六气地运转中有太过的气,太过的气中有独盛,太过,不及和平气;有不及的气,不及的气中也有独盛,太过,不及和平气;有正交的气,正交的气中也有独盛,太过,不及和平气。《至正要大论》中的“六气相胜”,“六气之复”先论其不胜的气,后论其来盛的气,都没弄懂论发汗,或没发汗,辩阳损伤了阴的阴病,辩阴损伤了阳的阳病,都是天大的笑话。在(c)“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中就说出了太阳的中气少阴火气热在在泉,为尺脉,来的热邪又并在尺脉上,这时,如果分不清是热损伤了真气寒,还是寒损伤了热气阳,就会治错。其实被下者,是说阳交于阳,就会阳从阳化,两阳相并,是两阳相感,为大明。脉浮甚,必然会小便不利,排泄失去作用,这一定是热邪自胜的病,不是伤寒的病。若被下者,常便,不能入房,阳气衰微,传六经为病,是阴盛阴病,一定是沉脉。在(d)“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说的是太阳的中气少阴火在泉,尺脉为浮脉,天上风的寸脉是太阴的中气燥气,来的客气是火与少阴的热气并,热甚形成的病。这不叫伤寒病。在(e)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把(a,(c), (d), (e) 都是自热病,脉是浮脉与 (b)的伤寒病,脉是浮脉作比较,所以医者必须学会五运六气的运转图,根据何年,知道六经脉的加临,在六气分治中知道在泉,尺脉是何气。然后才是知标,知本,知脉,这就是辩太阳病和脉最根本的办法。不知道南北政,不会诊脉,找不到尺脉和寸脉以哪个为准,分不出脉的三部,如果是伤寒病,若火熏之,误了发汗的时间,又逆阴经助热,使人夭亡。如果是热毒的自胜病,若火熏之,必然是以火助火,加速患者的死期。

看病诊脉非常关键,在《黄帝内经·评热病论》说“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汗出来了,但是浮脉还是大甚,为一死;汗虽出,但是真气脉不胜,为二死;肾脏脉失去脉象,狂言乱语者,是热邪还在,故死。这就是在诊脉中,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伤寒愈,也必然要死。必须是脉正常,这都是从脉中诊到的。

拄其间   锷未残

2016.9.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