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此汤主治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升也。升阳益胃汤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升阳益胃汤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所制订的方剂,该方由六君子汤加羌独活、防风、柴胡、黄芪、白芍、黄连、泽泻、茯苓组成,全方有补有通,升降相得,清温并施。
正在加载升阳益胃汤
方名:升阳益胃汤(补养之剂)出处:《内外伤辨惑论》总结:升阳益胃编号:028类别:补益类
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9克) 防风(9克) 白芍药(9克) 羌活(9克) 橘皮(6克) 茯苓(5克) 柴胡(5克) 泽泻(5克) 白术(5克) 黄连(1.5克)
一.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
二..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
三.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升也。
归经:足太阴阳明药也
方义:1.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加黄耆,以补肺而固?;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而升清阳;茯苓、泽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少佐黄连,以退阴火。
⒉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气足阳升,则正旺而邪服矣。
来自: 財富金主 > 《健康养生篇》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升阳益胃汤――主治脾胃虚弱
升阳益胃汤――主治脾胃虚弱。此汤主治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升阳益胃汤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养胃;升阳益胃汤为金元...
李东垣传世名方——升阳益胃汤
李东垣传世名方——升阳益胃汤组成: 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9克) 防风(9克) 白芍药(9...
升阳益胃汤——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证
升阳益胃汤——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证。原文:“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干舌干,饮...
升阳益胃汤-铁杆中医
升阳益胃汤-铁杆中医。升阳益胃汤----转帖 升阳益胃汤升阳益胃汤(《脾胃论》)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柴胡9克、人参30克、白...
【李东垣《脾胃论》健脾胃、去痰湿、清湿热的良方】
【李东垣《脾胃论》健脾胃、去痰湿、清湿热的良方】那就是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中的升阳益胃汤,它的适应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脾胃虚弱,临床常见怠惰嗜卧的症状;可见,升阳益胃汤相比...
名医论方 二十二、补气 升阳益胃汤方论
名医论方 二十二、补气 升阳益胃汤方论名医论方 二十二、补气升阳益胃汤方论 明·吴 昆:湿淫于内,体重节痛,口干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饮食不消,洒淅恶寒,面色不乐者,此方主之。(...
升阳益胃汤功效主治/药物组成/化学成分/用法用量/临床应用/药理作用 - 一叶知秋的日志 ...
脾胃論 2009-06-13 17:14:09 阅读9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升阳益胃参术芪 黄连半夏草陈皮 苓泻防风羌独活 柴胡白芍姜枣随 【组成】黄芪二两(20克) 人参 半夏 炙甘草各一两(各10克) ...
(32)升阳益胃汤
〔黄芪二两,人参、半夏、炙甘草各一钱,羌活、独活、防风、白芍(炒)各五钱,陈皮四钱,白术、茯苓、泽泻、柴胡各三钱,黄连二钱。陈皮辛而温,可用之以平胃气,乃人参、黄芪、甘草,用之以益胃。是...
升阳益胃汤及案例分享
升阳益胃汤及案例分享。升阳益胃汤。组成: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9克) 防风(9克) 白芍药(9克) 羌活(9克) 橘皮(6克) 茯苓(5克) 柴胡(5克) 泽泻(5...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