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翻译古文(第二课时)

 采菊东篱630 2017-03-02

怎样翻译古文(寒假补课讲义)

第二课时

三、补。补就是增补。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人说话比现代人要简洁,在古文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补上原文省略了的成分。古代汉语中有各种省略句。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还有省略介词的,或省略介词宾语的,有的时候为了翻译的准确、完整,还要补出必要的定语。总之被省略的不论是什么成分,省什么就被什么。如:三俊屡谳上,不称旨。(《明史·陆树声传》)当译成:郑三俊多次审讯上报,都不合皇上的旨意。“旨”前加上定语,才能补足意思。

省主语。古代汉语中省主语的现象非常普遍,除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承前省略(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可以不补出)以外,在多数情况下,为了使句子语法结构完整,表意清楚,通常都应该补出被省略的主语。特别是主语与上句的主语不一致的情况下(在现代汉语中就会形成暗换主语的病句),容易引起误解,后一个句子的主语尤其要补出。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妻还怪问,乃省(妻子回来后觉得奇怪,询问高凤,高凤才醒悟过来)。

在古代传记文学中,传主担任主语,因为经常出现,为了精简,作者常常在后续句子中把主语省略。当上文的人物关系复杂,主语并不是传主,或者开始了新的叙事,被省略的主语往往就是传主,而非他人。如:“他日,又造恺,恺使美人行酒,以客饮不尽,辄杀之。”(《·王敦传》)他日,是谁又拜访王恺呢?上文的故事情节很复杂,有多个主语,王恺是主要人物,当然不是王恺本人拜访自己,那么就应判断主语就是传主王敦。

并非所有省略了主语的都必须补出来,如果是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同类情况在现代汉语中也可以省略的,就不必补出。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度我至军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属于蒙后省,省去了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加了反而累赘。

古文中省谓语的情况较少,如遇到了必须补出。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杨子之邻人亡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路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也。《列子》

成语“歧路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省宾语分两种,一种是省动词宾语,一种是省介词宾语。

具告(之)以事。(省动词宾语)

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

介词“与”的宾语经常省略。如:竖子不足与谋;人不敢与忤视;荆轲有所待,欲与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欲呼张良与俱去。

使令性动词的宾语(即兼语)经常省略。如:使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太子自加元服,帝便使省万机(太子自从加冠以后,梁武帝就让他处理国家事务);令(其)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

省介词:(包括省略介词“以”和“于”)

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荆轲刺秦王》)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省定语一般不作为一种语法现象,但有时缺少必要的修饰成分,会影响表意的清楚,甚至不适合现代汉语的行文习惯。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这座山为褒禅山)。

注意:判断句一定要加上判断词“是”。如:此余之所得也。(这就是我的心得。)在“高凤笃学”故事的开头是:高凤,字文通,南阳人也。考试时有的同学翻译“南阳人也”这个判断句时没有加上“是”字。

文言文在交代人物的时候,有“称名省姓”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就应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将姓名补齐。如:“王敦,字处仲,司徒导之从父兄也。”(《·王敦传》)文中介绍王敦是司徒王导的堂兄。如果不补出王导的姓,会误以为此人的姓名是“司徒导”,而实际上司徒是官职,王导是王敦的堂兄,自然也姓王。(实际上,王导是东晋初年的权臣。)

对文言中人物姓氏的判断不是一件省心的事。仍举上文的例子:“东海王越自荥阳来朝”,学生很容易认为这个人是东海人,姓王名越,似乎顺理成章。而实际上是东海王司马越。因为这是东晋时的人,东晋皇帝是司马氏,若只是东海(地名)的普通人,就不会有文中所写的那么大的权力了。(历史上西汉刘邦封了不少异姓王,但后代很少封异姓王,只有在皇帝弱势的时候才封。)

    有时被省略的成分不只一个,就要逐个补出来。如:“其冬,请愈力,乃命乘传归。”(《明史陆树声》)“乃命乘传归”一句,开头省略了主语(“朝廷”),“命”后省略了宾语(兼语),故这句话应译为:朝廷就命令陆树声乘坐公车回家去。

古文中还有一种省略,不属于语法上的省略,而是省略了某些内容,难度更大,但更应补上。这主要从逻辑上判断。例如《游褒禅山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在“力足以至焉”后面省去了“而不至”之类的话,意思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却没有达到),这样的内容更需要补充,否则内容不完备。又如:“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如果将领难以控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的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强攻带来的灾难。)从逻辑上说,一个将领或少数将领怎么可能像蚂蚁一样向敌人进攻呢?所以在“蚁附之”前面省去了“驱士”之类的话。

再如:妻尝之田,暴麦于庭。(《后汉书·逸民传》)如果只译作“(高凤的)妻子有一次到田里去”,意思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最好补充出符合逻辑的内容:高凤的妻子有一次到田里去干活。(有的同学译作“到田里去割麦”或“到田里去耕田”,就显得根据不足,也没有必要了。)

四、删。

在古文中,文言虚词用的比较多,根本在意义上没实际用途,我们在翻译时不妨删掉它。如:有的虚词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有的只是发语词,还有的只表示停顿,有些语气词也可根据语境的需要删除。

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在翻译时可以不加理会。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行李之往来”中的“之”是用来间隔主谓语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可以不译出。《游褒禅山记》:“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这句话中,前一个“其”字是语助词,无实在意义,不必译出。又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了),“敢”是谦敬用语,是一种客气的说法,直接翻译出来不方便,现代汉语一般不用这类谦敬用语,教参就没有亦步亦趋地译成“怎敢烦劳您呢”。

用于句中停顿的语气助词一般不必译出。如: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句中“也”字不必译出。)只起衬音作用的虚词也不要译出。如: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今者”中的“者”是一个衬音助词,没有实际意义,不必译出。

文言文有一种发语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引起下文,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省去。常见的发语词有“夫”“盖”等。

例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专诸刺王僚唐雎不辱使命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②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

不过“盖”用在句首,有时可表揣测,相当于大概;有时作推原之词,相当于“原来是”。如《游褒禅山记》:“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段文字中哪些句子是省略句,分别省略了什么成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将下面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上元初,京师旱,斗米直数千,死者甚多。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州长,无几,摄行州事。岁俭,州有官粟数十万斛,皋欲行赈救,掾吏叩头乞候上旨。皋曰:“夫人且不可食,当死,安暇禀命!若杀我一人,活数千人命,利莫大焉!”(《旧唐书·李皋传》)

 

译:上元初年,京城大旱,一斗米卖几千钱,饿死的人很多。李皋估计自己的俸禄不能养活一家人,屡次请求做地方官,都没有被批准。于是故意犯了轻微的法律,被贬为温州长,没过多久,又主管州里的事务。年景不好,州里官仓有几十万斛粮食,李皋想赈济老百姓,下属官员叩头请求等候皇上的圣旨。李皋说:“百姓饭都吃不上,要饿死了,怎么来得及禀报!如果把我杀了,能使几千人活下来,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