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三位李晟祖源考辨(研讨版)

 红尘幻客 2017-03-23
                                                                           李道生
    (一)有史可考的唐代有三位李晟。
    其一,陇西房分房丹阳房之一支,即陇西李氏,后徙京兆李晟。李晟字良器,原家居甘肃临潭,生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逝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初是西北边镇裨将,唐广德初(公元763年)战党项有功,授特进,试太常卿。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为平叛魏博和田悦,迁升神策先锋,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兼魏府左司马。后朱、7此叛据京城,李晟回师讨平,收复长安,解奉天之围,因功拜晟司徒兼中书令,封千户,赐第永崇里,泾阳上田,延平门之林园。晟迁居该第,供职京兆。帝又拜晟为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兼行营副元帅,徙王西平郡(人称西平王)。贞元三年忪元787年)进拜太尉,中书令。贞元四年澄元’788年)诏为晟立五庙,追晟之高祖李芝以下附其主。晟逝后,册赠为太师,溢日:“忠武”。晟父李钦,左金吾卫大将军,晟祖思恭,洮州刺史,晟曾祖嵩岷州剌史。晟高祖芝。(详见表)
    其二,陇西房唐帝李世民第十子纪王房李慎之后裔李晟。世系是:纪王李慎第四子丹阳郡公宋州刺史李庄,李庄之子汴州节度使行祎,行秫第五子绵蜀等州刺史李渐,李渐之子犀浦尉李晟,李晟生二子,一为※州刺史李重,二为李垂。(详见表)
    其三,陇西房唐帝李世民第十四子曹王房李明之后裔李晟。世系是:曹王李明第五子右武卫大将军李偲,但之子昌,昌之子训,训之子挺,挺之子宗,宗之子长江令瑜,瑜第二子暱、暱第二子李晟,李晟生三子,竚,翊,立戈。(详见表)
唐代三位李晟的世系事载于史籍的主要有:后晋刘向等著《旧唐书》,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宋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十一李部》,江西赣西地区李氏诸谱,现代《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
(二)
       唐代三位李晟,最显赫的应为陇西房分房丹阳房的西平王李晟,次为陇西房分房纪王房的犀浦尉李晟,再次为陇西房分房曹王房李晟(无爵考)。
      笔者在读考诸多李氏家谱中屡见李晟的上溯世系混淆不清,或错承上源,或将此李晟释为彼李晟。
    福建上杭文史资料提供的从李明下延到李晟的世系是:明——偲——昌——训——挺——宗——瑜——暱——晟。按资料本世系是由唐室李明的曹王房下延的李晟,这本来就非常明确了,属曹王房后裔,但在李晟的身世事解中又说:“李晟,唐临潭人,字良器……平朱、7此,收复京师,封西平王,卒谥‘忠武’”。这就是把丹阳房李晟的履历误套在曹王房李晟身上。
    又如,湖南临湘桃林抄谱《湖茫李氏源流》载:“四十六世皋,字子兰,皋长子钦,字道古(笔者注:皋非钦之父,钦非字道古),四十七世钦,钦生子晟,四十八世晟生子宪,四十九世宪生子游,如本支确实是游的后裔的话,那么这位李晟应该就是丹阳房的西平王李晟,因为只有西平王李晟之一子中才有李宪,李宪之一子中才有李游,若是丹阳房李晟,其父钦的字就不是道古,其祖更不是李皋。因为道古是李皋之长子,李皋是曹王房李明的玄孙。显然是把唐代二位李晟的各一部分世系又混淆为一体了。”
    再如,湖北通城《李氏家谱》八修续谱在世原中载述:“曹王明上为太宗诸子之殿下,下为陇西百代之冠,生子三,曰杰,曰浚,曰备,杰子胤袭封曹王,J青l子戢袭封曹王嗣为左卫翠府中郎将,戢子皋字子兰,少补左司御兵曹恭军,袭封曹王赠尚书左仆射,谥‘成王’,寿六十,皋子钦为左金吾大将军,陇右节度使,赠太子太保,配王氏赠代国夫人,钦子晟,字良器,生唐开元十五年……改封西平王,生子十四……十日宪,即吾祖……”。
    因自南宋迁通城李氏之一支确系植的后裔,该谱准确系记了丹阳房西平王李晟自父钦至植的这段世系,但将钦父为皋,又错误照引入到曹王房李明世系中去了。而且接连又出现两个错误:一是鄂使是曹王房李晟,其世系也应为:明——
(明第五子)——昌——训——挺——宗——瑜——暱——晟。而不是,明——杰一胤一戢一一皋——钦——晟。二是李明第二子杰的下延世系是杰——胤——戢——皋,皋生三子:道古,象古,复古。所以,钦并非皋之子,曹王房李晟也非杰的后裔,曹王房之李晟更非是西平王李晟。
    还可以考证该谱这段世系的错误,从年龄结构上分析尤其明显。《旧唐书》载:“李皋字子兰,曹王明玄孙嗣王,戢之少子,少补左司御率府兵曹恭军……贞元八年三月暴卒于位,年六十,废朝三日,赠右仆射,赙吊有差,谥曰‘成’,子象古,道古,复古”。另查李皋生于唐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公元’733年)卒于贞元八年壬申(公元792年)(注:《辞海》及其他诸多文献均有记载)。该谱又载:“晟,字良器,生唐开元十五年丁卯五月初一(公元727年),贞元九年八月初殁(公元793年)”该谱将西平王李晟系为李皋之孙,从上述各自的出生年看,西平王李晟出生六岁后,李皋才出生,何以祖比孙小六岁之理。
    再看曹王房李皋和曹王房的李晟,如按他们的世系位次排列,实际上曹王房李晟,应是李皋的旁系玄孙,整整相隔四代。综上所述,李皋无论作为李晟的直系或旁系的祖孙关系都是没有历史依据,而且也是不能成立的。
    因通城李氏之一支出自植的后裔,且始迁自江西丰城(湖茫),为进一步证明发源地江西是否也存在李晟世系之误,笔者于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三日专赴江西宜春市彬江镇考查,所得西平王李晟后裔谱牒史料三种:一、《江东余庆堂·李氏族谱》。二、《平田李氏族谱·西平世系源流图》。三、《沔溪陇上光绪三十四年戊申重修谱世德堂·李氏族谱》。三部谱牒均为西平王李晟之子李宪的后裔,与迁通城李氏同属宪的后裔支。正因为李宪官任袁州(今宜春),迁居袁州,逝后事敕葬袁州,所以上三谱对晟上溯至高祖芒的世系统一明载无一纷杂。为此,丹阳房西平王李晟非曹王房李晟,最终得到证实。通城《李氏家谱》渭之“大唐至今珠贯绳联”和”一脉相承”实是失详考而讹误,若如此附会,以讹传讹则有害谱牒修编之忠实旨要。
(三)
       通过有关正史、文献、谱牒的互相印证,唐代三位李晟的世系及其关系可以结论为:
    一、陇西房分房丹阳房李伦之后裔的一支(即陇西李氏,后徙京兆)李晟,字良器,是平叛朱此,收复长安,屡立战功后封西平王的李晟。
    二、陇西房分房曹王房李慎之后裔李晟,是李慎的玄孙,犀浦尉李晟。
    三、陇西房分房曹王房李明之后裔李晟,是李明第五子李偲的第七世孙李晟,并非李明第二子李杰的曾孙李皋之孙,皋与本世系的李晟,仅仅是旁系高祖与旁系玄孙的关系。
    四、按总编世系位次排列西平王李晟为九十七世,犀浦尉李晟及曹王房李皋均属总编第九十六世,曹王房李晟为总编第一百世。
结束语:至于为什么一些谱牒非要将此李晟系成彼李晟,除部分是有失详考外,其另一个原因不外乎就是有些谱牒学者曾尖锐指出的一些郡望氏族的修谱思想,为显示先人荣光,而产生附会这实在是误导后人,而应以纠正。

关于如何认定西平郡王李晟先祖世系综考之我见
——李 世 慰——
“著其源,宗其近”,是盛世修谱不可忽视的两大主要任务:首先是查实先祖世系源流;其次是将后续繁衍情况与之相衔接。
西平郡王李晟公世系源远流长,从李利贞到李雍这一段世系,各地族谱记述虽有详略,但基本一致,都记到了45世李雍这个名字及其他的两个儿子。而从李雍的两个儿子(46世):李伦、李柔开始往后,就出现了不同的说法。
欧阳修在他的《历代世系源流序》中,是这样说的:“……艾生雍,字隽熙。… 雍生子二:长曰伦,丹阳房始祖。次曰柔,字德远,北平太守,柔生弇 → 生昶 → 生暠 → 生歆 → 生子八:…重耳…”。其中欧阳修还交代了一句:“雍孙盖,安邑房始祖也。”
在这段记述中,李伦的子孙是何许人等,欧阳修未作交代。与此同时,他还留下一个模糊概念:“盖”是雍的孙子。雍有两个儿子,“盖”究竟是谁的儿子呢?欧阳修也未言其详,后人只有去揣猜考证了。
首先,“柔”的后裔已有交代(儿子弇,孙子昶,曾孙暠,玄孙歆,来孙重耳);“伦”的身份是丹阳房始祖,“而盖”是安邑房始祖。根据欧阳修的记述推理,“盖”与伦、柔两边都构不成父子关系。尽管我也邂逅过来源不同的“考证”资料,说“弇”与“盖”都是李柔之儿子,属兄弟关系,只是谁长谁次,你颠我倒,说法不一。
第二,李伦被列为堂堂丹阳房始祖,有始祖自当有后裔,然其后裔如何,今在何方?估计在欧阳修以前就不太清楚,所以欧阳修也没法交代,只好成为一个“阙如”留于后人。自那以后,让多少治史人奋起考证,欲补空白,结果都成了瞎子摸象,各说各的,且见诸史籍而流传下来,让更多的后人莫衷一是。
在这里,我用一份来自广东南雄《南迁李氏族谱》编纂委员会整理的资料为版本,来看关于丹阳房后裔的介绍,尽管互证无稽,却也具有统览性。它是分两种说法来记述的:
一、四十六世伦→ 耿→(定)、向→(古仍)、古行→(旦)、奭→川清→ 承先→ 召禄→(芫)、蕃→ 有辉、(有采)→ 培、(塔)→(金驷)、金马、(金鸾)→绍、继
二、四十六世伦(伦以下至文度中间四世因改朝换代无法考证,即四十七至五十世四代失考)→ 文度→懽→ 崇义→ 诠→ 达节→ 端公→ 修行→ 元慎→ 芝公→ 嵩公→ 思恭→ 钦公→ 晟
上述第一则“伦”的后裔可以说是详述无遗,从儿子、孙子、曾孙、玄孙,直至13代都有人有名。而第二则的“伦”虽与第一则的“伦”同属一人,却没有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在玄孙之后才蹦出一个“文度”为雍公的五世孙,而且在“文度”之后,再也无一人与第一则的后裔相同,竟变成了懽、崇义、诠、达节……等一串人。两相对照,不难看出历史对丹阳房世系的编排和确认,存在怎样的随意和混乱!这就是历史现状。
正是出于这样的随意性,才有人把“文度、懽、崇义、诠、达节……”等人与西平李晟一支的高祖李芝作了“插队连接”。在这里,不仅把一个有史可查的李抚远远抛开不要了,还把本来与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同辈的李钦(707—?年)无辜地推晚了两代。请看下列对照:
伦—?—?—?— ?— 文度 — 懽 — 崇义—诠— 达节— 端— 修行—元慎— 芝 —嵩 —思恭—钦
柔—弇—昶—暠 —歆— 重耳—抚/熙—天赐—李虎—李昺—李渊—世民—李治—李旦—隆基
由此可知,丹阳房的后裔似乎从无确指。为了给丹阳房招募子孙,把西平李晟一支的先祖强接到丹阳房,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撮合!是一个由错误的出发点衍生出来的错误结论。我们说这是错误的结论,有人似乎不太信服,甚至还有要雄辩理论的。我们欢迎据理而论,这样我们就可以彻底揭开纷说的掩盖,直指内核,让大家看明白错误的萌发点,好从走了很久的弯路上返回正途听取答案。
这个答案,事实上我们的先人在很早以前就给我们留下了的,只是世事苍茫,阅者粗心,将其置之脑后,束之高阁,一味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作了许多缘木求鱼的“考证”,以致折腾了那么久,始终不见有人看出端倪,走出那个画地为牢的死胡同。
君不见,同为四十六世,与李伦同属兄弟的李柔的后裔原本就记得清楚而明白:柔→弇→昶→暠→歆→重耳→ 抚、熙。
——这里所写到的“抚”与“熙”两个人,对链接李晟先祖的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坐标意义!这个坐标,同时与另一个重要史实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西平郡王李晟的长婿张彧(剑州刺史,正议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唐·德宗时为李晟追封五庙写过一篇《忠武先庙碑记》,在这篇划时代的文献里,张彧明确地交代了他岳父的家世渊源:
“暠生歆。歆生重耳,苦沮渠蒙逊,奔江南仕宋,为汝南守;归魏,为弘农守。生抚,以大名之后,因为武川守而终于位焉。公即武川之系孙,今为陇西狄道人也。”
张彧生活在李晟身边,“幸忝姻戚,得陪戎政”,比欧阳修写《历代世系源流序》早了二百多年,据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定张彧所言是信史,是力证,不容置疑!
   李晟是重耳长子李抚的后裔,由此得以确认。而李抚与李熙是广为人知的同胞兄弟,同样也无可否定。李唐皇室是出自李熙之后,李晟这一支与唐皇室的关系是一源(重耳)之两支(抚、熙),由此条分缕析,一清二楚:是皇室的近亲,但不属于皇室。
既然李晟是李抚的后裔,其支系自然只能从李抚——而不应上溯六代到李伦——来进行分述,这样才顺理成章。“分支衍派宗其近”,这是史学界普遍遵守的一个原则。
    奇怪的是,在其实际过程中,竟有人背离了这个原则,毫无道理地把“丹阳房论”当做无根之游说,从李伦那里转移出来,横跨轨道,嫁接到了李柔已经下传了六代的李抚身上,进而再加延续,将西平李晟一支统统归入丹阳房。这些热衷“丹阳房论”的修史人,尽管钻劲执着,学识超人,却丢掉了最起码的清醒,竟没有一个人想到过要细心查对:李抚到底是李伦的后代,还是李柔的后代?一窝蜂随了大流。
长期以来,许多人之所以向壁而作,其根本原因可能是他们没有读过《忠武先庙碑记》这篇文章,以致不知道李抚是一个来历纵横分明的人,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把李抚跟李伦从两个斜角的位置扯成一条直系线,当做直系人?这种既不舍“抚”,也不舍“伦”的捆绑学术,看似“兼顾全面”,实际上是瞒天过海,“挖东填西”,不只是制造了“揽他人后裔而统之”的笑话,最大的危害是搅乱了世系的正统,使严肃的世系文化出现了一个意外而畸形的拐点!
    这个拐点走了很远,现在该是走出误区的时候了。人类文明,互存互修。讹误理应归顺史实,那就必须补以往所未逮:取“抚”务必舍“伦”。
    2011年12月24——25日,中华西平忠武王李晟当代后裔在湖北汉川市成立宗亲联谊会,一致决定要以晟公为一世祖恭修联谱,这是自唐以来从无先例的宏图大业!认祖续谱,重点在源流。天赐良机,自当从长计议,首先是对自己的先祖源流进行审慎梳理,做到正本而源出。为此,我和许多宗亲一样出于责无旁贷的使命,不惜用必要的时间和努力,资料共享,细阅交流,进行了本文所记述的有关探讨和研究,从中发现,所谓李抚~李晟一支属于丹阳房之说,明显存在逻辑前提与已知史实不相衔接的疑问,因此不能成立——不管此说已经散布了多久和多远,都被证明是移花接木的误人之说,必须加以澄清和订正,从而结束一目了然的混乱,统一源流,还我晟公后裔——陇西徙京兆李氏以正名,告慰先祖,扬眉后人!
抚、熙后裔世系对照
李抚—叔仁—李超—李景—世谟—李芝—李嵩—思恭—李钦—李晟
李熙—天赐—李虎—李昺—李渊—世民—李治—李旦—隆基—李亨
   李钦与唐玄宗李隆基同辈;李钦生于707年,李隆基生于685年,李钦比李隆基小22岁。李晟与唐肃宗李亨同辈,李亨生于711年,李晟生于727年,李晟比李亨小16岁。以上年岁差符合人类年龄生态常律。
此外,还有一点必须明确的,就是对唐朝三个李晟的区分。其中一位是西平郡王的李晟。这个李晟就是李抚的后裔,其高祖李芝与唐太宗李世民同辈;曾祖父李嵩与唐高宗李治同辈;祖父李思恭与唐睿宗李旦同辈,父亲是李钦(707—?年)与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同辈。李晟本人(727—793年)与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同辈。官到太尉中书令,西平郡王。他生有十五个儿子:侗、由(单人旁)偕;愿、聪、總、孫(心字底)、恕、慿、憲、愬、懿、其(心字底)、慇。
其他两位李晟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
唐太宗李世民—李明(曹王)—李偲—李昌—李训—李挺—李宗瑜—李昵—李晟(生子三:竚、翊、立戈);
唐太宗李世民—李慎(纪王)—李庄—李行玮—李渐—李晟(生子二:玺、垂)。
无论哪位李晟,只要从上核对其父亲的名字,再从下边核对其儿子的数量,就能泾渭分明,不致攀龙附凤,错投了家门。
                                                             2012年3月20日

中华李氏是一个名冠全球的大家族。大诗人李白曾经说过:“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在中国历史上,李姓很早就出现了雄踞史册的十三个郡望。其中陇西李氏后来又派衍出一个新支,她就是史称的徙京兆李氏族群。
我就是以徙京兆李氏为源头探寻先祖世系的。
大家都知道,陇西李氏徙京兆第一人——是岷州刺史李嵩,他的父亲叫李芝,是唐右翊府中将郎。李嵩自己生了洮州刺史李思恭,李思恭再生李钦。李钦为皇左金吾卫大将军、陇西节度副经略使,与王氏夫人生了西平郡王李晟(公元727—793年)——这就是我们的一世祖。
西平郡王晟公一族与李嵩一脉相连,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陇西徙京兆李氏唯一的代表群体。这个群体领数千万之众,发迹海内外,俊贤辈出,功业不朽,无论人口数量还是对历史文明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华李氏乃至世界李氏大家族中,都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力量。
族群所形成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在时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人们为了保持对先祖的追认,不致忘本弃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编修家(族)谱,将代际交替及其迁徙路线记录下来,成为后人寻根问祖的指南。从晟公下传至今天,领先的地方已经跨出了五十代,隔着如此遥远的时空距离,为什么我们还能互认为宗亲走到一起来,就是因为我们有先祖留下的族谱,起了知根知源的作用,这就是编修族谱的价值所在。感谢先祖把宝贵的人文遗产留给了我们,那我们将拿什么传给我们的子孙?回答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要用新时代的眼光和条件来编修我们的新族谱,这是我们必须接力的事业!
尊崇先祖,修好族谱,我认为最根本的任务和必须遵守的原则即是:
正视嫡派血统,以亲为本;维护晟脉泽后,源远流长。
当前,针对我们西平李氏各地谱载源流不尽一致的现象,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两大误区:
一、西平忠武王李晟后裔并非丹阳房而被说成丹阳房
而在此以前,有不少地方的西平李氏族谱的世系源流都被混为“丹阳房”。但也有部分族谱没有随大流,仍然保持了可贵的本正源清,如《赣西李氏族谱》、四川省安岳县《大母岩李氏族谱》等等。其中《赣西李氏族谱》编修于1996年,集中代表了江西省宜春、萍乡、分宜、新余、万载、上高等市县的旧谱所载世系,这是很难得的。在这里,决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已经发现,把西平李晟一支与丹阳房相对接的说法,摆到桌面上来进行分析,从根本上就经不起拆解和推敲!
众所周知,李雍生有两个儿子:李伦为长、李柔为次。欧阳修写《历代世系源流序》的时候,说明了李伦是丹阳房始祖,但没有交代这个始祖拥有哪些后裔?而对李柔的后裔却记述可考,直到他的五世孙李重耳生了李抚、李熙两个儿子也都能见诸史籍。李抚是武川守,西平李晟是李抚的系孙,自然他们也都是李柔的后裔。李伦与李柔是同胞兄弟,李柔的后代到李抚已经是第六代了,与李伦根本不搭界了,可为什么有人硬要把李抚~李晟这一支从李柔的后裔中挖出来,与李伦的丹阳房捆绑在一起?这本是一个一目了然的错误,可在那么多考证者面前竟成了“皇帝的新衣”,没有人从中看出端倪,没有一个人想到过要细心查对,李抚到底是李柔的后代,还是李伦的后代,一窝蜂随了大流,以致以讹传讹了上千年。这样做的结果,不只是制造了“揽他人后裔而统之”的笑话,最大的危害是搅乱了严肃的世系文化。到今天我们据理揭穿了,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加以修正。我们不能再蹈覆辙。知错不改,那就不只是昧了我们的良心,同时也愧对先祖和子孙,还有世人!
二、    西平李晟是李抚的后裔,与李熙的后裔(唐皇室)是嫡堂之亲,但绝不同属于皇室,这是一个天然无争的事实。
但是,从现存的西平李氏族谱中,我们还是不无遗憾地发现了,有不少地方让这个无争的事实“串了帮”,将西平晟公后裔接到了皇族世系中,造成祖源交叉,亲疏互混。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外乎两个诱因:
首先是,在大唐时代,为了不断扩大皇族规模,曾采取以褒崇功臣的名义,宠揽外族和旁族加入其族的做法。西平郡王李晟有大勋于唐室,所以唐宪宗专为他颁发了《诏编附属籍》,指令李晟的家谱要附属皇族谱中。皇恩如此浩荡而威严,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殊荣,也是一种压力。就这样西平一支被诏编进了皇室谱,其嗣裔在后来一直不能自拔,以致渐渐模糊了血缘意识,自遗其祖,而祖他人,把自己植为皇室人。
其次是,唐朝中后期相继生活过三位李晟,除了西平李晟外,另外两位李晟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第十二子的裔孙,他们的辈分都小于西平李晟。三个李晟的身份和地位虽然有明显差别,但时间久了,不少人对“此李晟”与“彼李晟”无法深究而区分不清,便以“沾上皇亲为荣光”挂靠于皇室,皇室当然不会拒绝的。在江西南城县上唐镇李氏族谱中,就是把西平李晟纳为唐高祖最小的儿子滕王李元婴的五世孙。为此,我与当地一位宗亲在网上进行学术交流。这位宗亲坦诚地告诉我,他也很想在有生之年能把晟公的真实身世考证清楚,好给后人一个交代。他已经在网上注意到了,我们在研究西平先祖世系中,提出了“西平李晟一支不属丹阳房”的新观点。他认为,晟公后裔能够否认属于丹阳房世系,确实是一大进步。但说到西平李晟与皇室是近亲而不属于皇室后裔时,他又觉得“古人比今人诚实,不会造假的。”说到底,就是明知有疑也不肯视其为错,很明显,在这里需要的是知错必改的理性和勇气!
类似的情况不只是发生在个别地方。这对我们坚守血统尊严的西平后裔来说,是一件闻之遗憾、思之不安的大事!事实上我们的直系血缘祖是十分清楚的。尊认直系祖,是由血统确立的伦理原则,任何人都不可以为攀附权贵而趋他人之鹜,也不可以因为自己的先祖是平民而弃亲不认。已经发生于先人的“世系穿帮”现象,从根本上说,是受时代外力所造成的,我们虽然无怪先人,但也无法回避而必须面对之!
能够发现错误,就应该纠正错误。为了不让历史的谬误传及后人,我们就不能辜负当代人的使命和责任,应该从尊重历史出发,有遗必补,有错必纠!西平源流盼统一。有宗亲在网上振聋发聩地提醒我们,听说要编纂《中华西平李氏通谱》,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他建议,事业一定要创新,希望我们千万不要再当“抄书匠”,对旧谱史料不辨真伪地照搬照抄,要不然,费力再大,花钱再多,得到的也是废纸一堆,没有意义!
应该说,历史已经为我们准备了成事条件。首先,我们有了以“西平忠武王”命名的宗亲联合会,加上当今通讯联络发达,从而逾越了长期存在的地域局限,大家能够相互沟通,走到一起来,使散存各地的谱载史料得以汇集、对比和互证,让我们对先祖的世系源流有了一个穿云破雾的透视。今天我们有幸迎来了晟公后裔大归宗,共同编纂《中华西平李氏通谱》的大好时机,自然也是我们为晟公世系统一正名的极好机会。
为晟公世系正名是一个严肃的历史课题,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为此,联谊会决定于今年6月成立了“忠武王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会将与全族贤哲一道努力,遵循“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科学推理,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着“统一认识,求同存异,拨乱反正,纯洁祖脉”的态度,对现有史料进行全面整理,深入研究,认真鉴别,去伪存真,以正本清源为目的,为恢复我西平晟公世系的本来面目创造条件。
历史已经把这个课题推到了我们面前,无可回避,我们自当正直面对, 秉承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决不再做那种放弃思考的“抄书匠”!
                2012.10.20.     ※     我的《关于西平郡王李晟先祖世系考之我见》一文已刊发在陇西李氏祖籍临洮联谊会《联谊与研究》第8期。

《关于西平王李晟上溯前祖源论述研究文》
李罗伟
        我族房前修族谱所载:“雍生二子,长伦、次柔”,这是没问题的。但“伦生重耳”,显然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载“柔生弇,弇生昶,昶生暠,暠生歆,歆生重耳”不符。前者所载李重耳是李伦的儿子,而后者所载李重耳成了李柔的六世孙,到底谁对谁错?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柔生弇,字季子,前凉张骏天水太守、武卫将军、安西亭侯。生昶,字仲坚,凉太子侍讲。生暠,字玄盛,西凉武昭王、兴圣皇帝。十子:谭、歆、让、愔、恂、翻、豫、宏、眺、亮。歆字士业,西凉后主,八子:勗、绍、重耳、弘之、崇明、崇产、崇庸、崇佑。重耳字景顺,以国亡奔宋,为汝南太守。后魏克豫州,以地归之,拜恒农太守,复为宋将薛安都所陷,后魏安南将军、豫州刺史。生献祖宣皇帝熙,字孟良,后魏金门镇将。生懿祖光皇帝,讳天赐,字德真。三子:长曰起头;次曰太祖;次乞豆。”另据两唐书《高祖本纪》,李虎是高祖李渊的祖父,虎生昞,即李渊生父。在这一世系中,也就是说李重耳是李歆的儿子、李暠的孙子、李昶的曾孙、李弇的玄孙、李柔的六世孙,是李熙的父亲、李天锡的祖父、李虎的曾祖父、李昺的高祖父、李渊的六世祖。前后清清楚楚,如果真有李重耳这个人,显然《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载李重耳为李柔的六世孙是正确的,而我族前修族谱所载李重耳为李伦的儿子是错误的。现在问题的焦点是:李渊的祖上到底有没有李重耳这个人?这也是包括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内的许多学者对《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载李唐先世为凉武昭王李暠提出质疑的关键点。
《册府元龟》、两唐书、唐太宗御撰之《晋书》及李百药《北史·序传》等典籍,都有关于李唐世系之记载,其中以《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序言者最为详备。对《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提出质疑的人都认为,在这一世系中,最关键的人物当数凉武昭王李暠,其次为西汉名将李广、先秦思想家老子李耳及据说是商纣时期的理徵。如果李唐先世确为李暠、李暠是李广后裔、老子李耳同时代的李氏为一家、以官得氏为理者只有一人,则这一世系可以成立。然而,李唐先世与李暠的关系,实为子虚乌有。他们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以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的考证为依据。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序言中关于李唐先世的记载,李渊的七世祖为李暠,暠生歆,歆生重耳,西凉灭亡后降宋,为汝南太守。后复归魏,拜恒农太守。然后为宋将薛安都所陷,任魏豫州刺史。重耳生熙,熙生天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则是天赐第三子。西凉亡于刘宋永初元年(北魏明元帝泰常五年即公元420年)。后魏进攻宋豫州之年为刘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即公元450年)。李重耳如果确实曾为宋汝南太守,则应在此30年之内。然而,这一时期前前后后宋之汝南太守其姓名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为郭道隐、徐遵之、陈宪诸人。“故依据时日先后,排比推计,实无李重耳可为宋汝南太守之馀地。”又,后魏克豫州,重耳“以地归之,拜恒农太守。”即重耳投降北魏后任恒农太守。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时任北魏恒农太守者为李初古拔,其子为李买得。李初古拔亦为宋将薛安都所擒(即上引《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陷”)。其子李买得亦为后魏金门戎主(即镇将)。据此,可以断定,所谓李重耳、李熙父子,实即李初古拔与其子李买得。《唐会要》卷1《帝号》云:“献祖宣皇帝讳熙(凉武昭王暠曾孙、嗣凉王歆孙、弘农太守重耳之子也)……葬建初陵(在赵州昭庆县界,仪凤二年五月一日追封为建昌陵,开元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诏改为建初陵)。”“懿祖光皇帝讳天赐(宣皇帝长子)……葬启运陵(在赵州昭庆县界,仪凤二年三月一日追封为延光陵,开元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诏改为启运陵)。”《元和郡县图志》卷17及《旧唐书》卷39《地理志》,《新唐书》卷39《地理志》赵州昭庆县条,也都记载境内有建初陵和启运陵。这说明李唐先人世代葬于此,也说明,这里就是他们的世居之地。种种事实表明,李唐先世实与凉武昭王无涉,而很可能是赵郡李氏子孙甚微之一支,“或者虽不与赵郡李氏之居柏仁者同族,但以同姓一姓同居一地之故,遂因缘攀附,自托于赵郡之高门,衡以南北朝庶姓冒称士族之惯例,殊为可能之事。总而言之,据可信之材料,依常识之判断,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至于有唐一代之官书,其纪述皇室渊源间亦保存原来真实之事迹,但其大部尽属后人讳饰夸诞之语,治史者自不应漫无辨别,遽尔全部信从也。”
陈寅恪先生以上观点及其通过论证后得出的“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的结论,也遭到了较大的质疑。质疑之一:如果李唐出自赵郡,为何赵郡李氏对此无动于衷,例如《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赵郡李吉甫都未提出过类似于陈先生的疑问?而反过来,为何唐太宗也称“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质疑之二:陈寅恪先生的证据之一是宇文泰曾下令功臣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重撰谱录,故李唐虽出自赵郡但改为陇西(李虎就曾由赵郡公改为陇西郡公),但为何入唐以后许多氏族都改回原望,而李唐不改?特别是研究李氏家史的资深专家、陇西李氏祖籍临洮联谊研究会副会长李风华先生,在《驳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一文中严正指出:正史明确记载的李唐先世,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不能推翻。他认为:陈寅恪先生坚持李唐出自赵郡李氏,判断称家于武川是附会伪托这两点,难得通解。陈先生认定李唐为赵郡李的依据,主要是《唐光业寺碑》,碑文为开元十三年宣义郎前行象城县尉杨晋所撰。县尉是从九品下的最低级品官,他的撰文中“维王桑梓”一句,是否能作为“其家世居住之地,绝无疑义”的证据,似尚不宜遽断。而建初、启运二陵,虽是李唐开国时设定,起先偶有祭祀,以后李唐皇室诸帝并不怎么把此二陵当一回事,唐玄宗时也只有杨晋这样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员来一下;且建初陵的主人李熙,即李渊的高祖,李世民的五世祖,是死在武川,“终于位”上的,并不死在昭庆。推测应是在六镇起兵失败后,李虎也被安置往冀、定、瀛州时,将父、祖迁葬附近的赵州昭庆,或仅是设衣冠冢以祭祀,因此二陵所在之地,并不能肯定便是世居的桑梓之地。接着的问题是陈寅恪也有疑问的:“李唐岂真出于赵郡李氏耶?若果为赵郡李氏,是亦华夏名家也,又何必自称出于陇西耶?”并对疑问进行回答:一是李唐先世并非赵郡李氏大户,而是“破落户”或“假冒牌”;二是“盖贺拔岳宇文泰初入关之时,其徒党姓望犹系山东旧郡之名,迨其后东西分立之局既成,内外轻重之见转甚,遂使昔日之远附山东旧望者,皆一变而改称关右名家矣。此李唐所以先称赵郡,后改陇西之故也。”这两点固不失为一种解释,然而却无法解释唐太宗为何一贯敌视山东士人,为何“太宗尝言及山东、关中人,意有同异”?为何要敕撰“专为摧抑中原甲姓之工具”的《氏族志》?为何要讲“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这样很生分的话?而且用定为“禁婚家”的办法,惩治包括晋赵郡李楷在内的最高门七姓十家。如果李唐果真出自赵郡李氏,唐太宗敌视山东人的情绪和下诏限制打击“禁婚家”,岂非和自己过不去。这是李唐出自赵郡说不可解之重点。上述两点得不到完满解释,李唐出自赵郡说恐卒难成立。李唐只能出自武川,更早的情况说不清楚,李初古拔与李唐即或有渊源关系,但至少从李渊高祖李熙就职武川开始,“遂家焉”。《册府元龟·帝王部·帝系门》和两唐书《高祖本纪》等正史上明确记载的这李唐先世出自武川的定论,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是不能推翻的。
     至于提出李唐先世是否有李重耳其人,陈寅恪先生在据史书上只有恒农太守李初古拔曾为薛安都所俘,其子李买得战死这一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李重耳此人可疑是令人难以信服的。湖北籍族人李风华先生认为:李重耳即是李初古拔,二人为一人。其一,据年龄来分析,李重耳与李拔应为同龄人,且生平履历惊人一致。其二,从历史环境来分析李歆之子国灭奔宋后又降魏,是符合历史与其家族史的。其三,李重耳奔宋时应不止孤身一人,应该和李宝一样率兄弟子侄举族而南逃。李重耳应不止一子,除李买得战死,应有李熙、李抚诸子。据唐书载,为彰显李晟再造大唐的功绩,德宗将李晟的容像,列于凌烟阁。李晟去世之日,德宗手诏“誓以存保世嗣,申告柩前”、“宪宗元和中,诏其家与属籍,以晟配飨德宗庙廷”、“以睦宗亲”。后天下动荡,僖宗逃避蜀地,命令“袁皓采晟功烈,为《兴元圣功录》,遍赐诸将,表励之”,希望他们都以李晟为榜样,无私无畏,效忠大唐。由此可见宪宗不仅承认与陇西李晟的同宗关系,而且将李晟附属籍,入宗正寺,以宗亲而睦之。因此,李重耳即是李初古拔是可信的。既然李重耳与李初古拔同是一人,那么,李唐即陇西之李,而附宗之论则为无稽之谈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的李唐世系是可靠的,我们追溯李氏之源流,仍不妨以《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为主要依据。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详细记载,才有今天天下李氏宗谱的完整存在,象李姓这样将其族源详细载入正史的,并不多见,这与其他姓氏多为家族传抄家谱、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为可靠、详细。既然如此,从李雍到李重耳的直线世系应为:雍--柔--弇--昶--暠--歆--重耳。

另据正议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张彧所撰《忠武先庙碑记》载:“……唐元臣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李公名晟字良器……始公之远祖出自颛顼,至咎繇为理官赐姓理,殷末有理徵以抗直获罪于纣,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李而免,改李氏。周有伯阳,为柱下史,秦有信为将军,汉有广为前将军,广十六代孙是凉为武昭王暠,暠生歆,歆生重耳,苦沮渠蒙逊,奔江南仕宋,为汝南守。归魏,为弘农守。生抚,以大名之后,因为武川守而终于位焉。公即武川之系孙,今为陇西狄道人也……我公器备之用,即以公之大王父皇左翊府中郎将讳芝,赠陇州刺史,为庙之昭也。妣张氏,赠清河群夫人配焉。曾王父皇同陇右节度副使左卫大将军讳嵩,赠泽州刺史,为祖之穆也。配刘氏赠彭城群夫人配焉。大父皇洮州剌史冀门军使讳思恭,赠幽州大都督,为孙之昭也,妣高氏赠齐国夫人配焉,考皇左金吾卫大将军讳钦赠太子太保,为亲之穆也。妣王氏赠代国夫人配焉。以公先夫人张氏赠萧国夫人付祖姑而配焉。公肇自大王父阐之,曾王父演之,大父修之,烈考府君田之,而太尉公周之。一门荷宠于圣朝。四代追荣于幽穸……”张彧为唐大历时人,与西平王李晟(李晟是公元727年出生的,其父李钦是左金吾卫大将军,官三品,与玄宗的大哥同为十八卫大将军)为同时代人,故其所撰《忠武先庙碑记》关于李晟先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而从其记载中,不仅可以得知李重耳还有一子名抚,是李晟一支的先祖;而且可以确定,李晟的父亲是李钦,李钦的父亲是李思恭,李思恭的父亲是李嵩,李嵩的父亲是李芝。则李重耳至李晟的世系为:重耳--抚……芝--嵩--思恭--钦--晟(此处李嵩至李晟的世系,也可参阅《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陇西李氏,后徙京兆。嵩,岷州刺史,生思恭;思恭,洮州刺史,生钦;钦,左金吾卫大将军,生晟;晟,字良器,相德宗,生愿、聪、揔、愻、憑、恕、宪、愬、懿、听、惎、慇”)。其中李抚至李芝之间的世系尚不明了,因张彧《忠武先庙碑记》只载“公即武川之系孙,今为陇西狄道人也”,也就是说,李晟为李抚的系孙,至于李抚历多少代至李芝,中间有哪些子孙,没有记载。但与唐皇族世系“重耳—熙—天赐—虎—昺—渊—世民—治—旦—隆基”对比,李抚与李熙为兄弟,属同时代人;李钦与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同为十八卫大将军,属同时代人;李晟在公元727年即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五年出生,也就是说,唐玄宗即位17年后李晟才出生,那么李晟至少比李隆基晚一代。因此,根据李熙历九世到李隆基推算,李抚至李钦也应历了九世,由此可知从李抚历六世至李芝,也就是说,李芝为李抚的六世孙。以此推之,李雍至李愬、李宪的世系为:雍--柔--弇--昶--暠--歆--重耳--抚(六世孙芝)--芝--嵩--思恭--钦--晟--愬、宪(此段世系,自柔而下的,还有嘉庆二十四年《西平李氏族谱》、乾隆十七《新化李氏族谱》、乾隆己卯《湘乡桥头李氏族谱》等众多谱牒资料可资佐证)。
    而据《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载:“丹杨房:晋东莞太守雍长子曰伦,五世孙文度,西凉安定太守,与族人宝入后魏,因居京兆山北。”其世系为:雍(晋东莞太守,生二子,长伦、次柔)--伦(五世孙文度)--文度(西凉安定太守)—权(后魏河秦二州刺史、杜县公)--崇义(后周雍州大中正、广和复硖殷五州刺史、永康县公,生二子,长诠;次伟节,隋司隶州刺史)--诠(隋赵郡太守、临汾襄公。生四子:长药王,即李端;次李靖,字药师,相太宗;三客师,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丹杨公;四正明,右卫将军。此处有不少族谱记载“诠传四世孙端”,应是族谱记载错误,笔者以《唐书》为准)--药王(梓州刺史、永康县公、代国公。生二子:长修志;次修行,汝州刺史)--修志--元慎(洺州刺史)。元慎之后到底为谁,他是否是李芝之父,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找不到记载,而诸多族谱所载“元慎生芝”与张彧《忠武先庙碑记》所载“李晟为李抚系孙”显然不符。故我族前修族谱、民国十年《新化李氏续修通谱》、民国十六年桥头河五修仲芹谱、民国二十年五修季八郎谱等诸多李氏族谱中所载“文度—权—崇义—诠—药王—修志(此处有的为修仁,但与《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记载不符,显然不是修仁而是修志)--元慎—芝—嵩—钦—晟—愬、宪”世系,是值得可疑的,可疑的关键之处就是李元慎与李芝的父子关系。
     综合以上考辨分析,从李雍至李愬和李宪的直线世系图有如下两种可能。其一为:雍--柔--弇--昶--暠--歆--重耳--抚(六世孙芝)--芝--嵩--思恭--钦--晟—愬、宪。其二为:雍--伦(五世孙文度)--文度—权--崇义--诠--药王(即李端)--修志--元慎—芝—嵩—钦—晟—愬、宪。但笔者更倾向于世系表一,因世系表一中,有张彧《忠武先庙碑记》所载“李晟为李抚系孙”这样有力的证据,只是李抚与李芝中间的世系,因手中缺乏资料而无法考证,暂时只能缺之。世系表二,虽为我族前修族谱、新化李氏续修通谱、桥头河仲芹谱、季八郎谱等诸多李氏族谱所采用,表面上也似乎很清晰明了,但实际上李元慎生李芝是没有史料依据的,而族谱上的记载,很难令人确信。比如我族前修族谱和民国十年《新化李氏续修通谱》世系所载“雍—伦—重耳--抚--文庆--权--崇义--诠--药王—修仁--元慎--芝--思恭--钦--晟--愬”,其中就有三处错误:第一,李重耳不是李伦之子,而是李柔之子;第二,李文庆是李伦的五世孙,而不是李抚的儿子;第三,李元慎的父亲是李修志,而不是李修仁。这些,有《新唐书》为证,前面已论述得很清楚了。既然错误这么多,在找不到史料依据的情况下,谁能相信其所载李元慎生李芝是正确的呢?所以笔者认为世系表一更为准确可靠。  (待续)

有史可考的唐代有三位李晟。
其一,陇西房分房丹阳房之一支,即陇西李氏,后徙京兆李晟。李晟字良器,原家居甘肃临潭,生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逝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初是西北边镇裨将,唐广德初(公元763年)战党项有功,授特进,试太常卿。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为平叛魏博和田悦,迁升神策先锋,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兼魏府左司马。后朱、7此叛据京城,李晟回师讨平,收复长安,解奉天之围,因功拜晟司徒兼中书令,封千户,赐第永崇里,泾阳上田,延平门之林园。晟迁居该第,供职京兆。帝又拜晟为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兼行营副元帅,徙王西平郡(人称西平王)。贞元三年忪元787年)进拜太尉,中书令。贞元四年澄元’788年)诏为晟立五庙,追晟之高祖李芝以下附其主。晟逝后,册赠为太师,溢日:“忠武”。晟父李钦,左金吾卫大将军,晟祖思恭,洮州刺史,晟曾祖嵩岷州剌史。晟高祖芝。
其二,陇西房唐帝李世民第十子纪王房李慎之后裔李晟。世系是:纪王李慎第四子丹阳郡公宋州刺史李庄,李庄之子汴州节度使行祎,行秫第五子绵蜀等州刺史李渐,李渐之子犀浦尉李晟,李晟生二子,一为※州刺史李重,二为李垂。
其三,陇西房唐帝李世民第十四子曹王房李明之后裔李晟。世系是:曹王李明第五子右武卫大将军李偲,但之子昌,昌之子训,训之子挺,挺之子宗,宗之子长江令瑜,瑜第二子暱、暱第二子李晟,李晟生三子,竚,翊,立戈。
其一西平王祖源争议最大,其二、其三祖源清楚。

【论中唐名将西平王李晟先祖世系】
    我是江西省南城县上唐中医诊所李强汉,是唐滕王李元婴第四十三代裔孙,我对西平王李晟的研究是在研究我们的家谱时发现晟公也是我们的旁系先祖,为了核实家谱中史料的真实性,所以对家谱中所有的旁系先祖也一并进行了核实、考证和研究。
      我们的家谱记载唐西平王李晟是我们的先祖唐滕王李元婴的五世孙,他的世系是一世祖唐高祖李渊——二世祖唐滕王李元婴——三世祖李修廷——四世祖千一宫使李震——五世祖七宫使李斑——六世祖西平王李晟。
    我们的始祖李威的世系是:一世祖唐高祖李渊——二世祖唐滕王李元婴——三世祖李修廷——四世祖千一宫使李震——五世祖八宫使李环——六世祖李威。
   下面我就把家谱中有关西平王李晟的记载和考证、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作一介绍。
    一、我们的家谱除了记载了李晟的先祖世系之外还记载了晟公子孙的十多代记载,前后一共有一十七代,当然这只是晟公子孙中历代与我们家族有来往的一个分支。里面记载了晟公的儿子宪公的子孙在吉水谷村子孙蕃衍,记载了吉安府罗田有宗亲游学盱城遂家。记载了晟公的子孙在我们八修家谱时与我们同志合修。
   二 、我们的家谱中记载了吉水宗亲李元鼎(清初进士、兵部侍郎)为我们家族康熙五年六修家谱时所写的谱序,在序中元鼎公肯定的指出吾祖亦系滕藩元婴公五世孙,可见在清初吉水谷村李氏晟公家谱中还记载了唐滕王的谱系,在几年前我与吉水谷村宗亲核对家谱时这位宗亲坦言元鼎公是他们的先祖,并拿出了家谱指明世系,他说先祖所说的应当是真实的,至于现在的世系为什么与我们的不同,他说他们的家谱在大约二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清朝中期被火烧了,可能在后来续修时接错了,我当时也觉得奇怪,即然被火烧了,那又怎么续修。不过没有说出来。现在看来问题就出在清乾隆年间在江西强制改修家谱。改修后就把古版本给烧掉了。
    三、在我们始祖威公的大哥武公的家谱中至今还保留有晟公、宪公、游公的画像。在武公、成公的家谱中都还可看到晟公家族的世系。另外我们家谱中还有很多谈及晟公的文字记载,
    四、我们的家谱编修于唐中和二年(即公元882年)早于旧唐书(941——945年),早于新唐书(成书1060年)近180年,家谱与史记、方志同为我国三大历史文献,具有同等的历史价值,而家谱则是专门记载一个家族历代先祖身世的史藉,这是史记和方志无法替代的地方。这就是中国家谱的独特价值。
    五、我们的家谱作者是我们的先祖,他们都生活在唐中、后期,是真正的当代人写当代事。因为是皇上恩准编修皇家金字族谱,为了保证族谱内容的严谨和真实,所以当时皇上还一定指派了史官参予了编修,也是昭宗皇帝鉴于当时的时势所做的善后之事。据说唐谱当时都是官修。所以我说这部金族谱其实也是唐史的一部分。我们家谱中的记载是旧、新唐书所无法相比的。
综上所述,如果晟公不是我们家族的至亲,可以肯定在我们的家谱中是不会有这些记载的,要知道编修家谱并非易事,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在高攀西平王家族,其实他们错了,不要说古人比现在人更为诚实,就以我们家族来说,我们家族在唐朝是皇室,先祖是唐高祖,在宋朝是国戚,宋太宗的妻子明德皇后、万寿公主的驸马李遵勖就是我们始祖威公的子孙。代代兴旺,本已荣耀至极,何来再攀高枝。

西平王李晟后裔家谱中之各种版本世系介绍:
一、宁都滕王元婴世系:(宁都石上、淋池晟公后裔楷公谱系)见于《宁都李氏大宗祠重光记》,
一世祖唐高祖李渊——二世祖滕王李元婴——三世祖李修琬(芝)——四世祖李嵩——五世祖李思恭——六世祖李钦——七世祖李晟。
——
李重耳——李抚——叔仁——李超——世膜——李芝——李嵩——李思恭——李钦——李晟。
三、丹阳房世系:(江西石城晟公裔谱系)
李伦——五世孙李文度——权公——崇义——诠公——达节——药王——修行——元慎——芝公——嵩公——思恭——钦公——晟公。
四、太宗李世民几个儿子中的晟公世系:(李恪、李泰、李慎、李明等晟公裔世系)
世民公子孙中只有纪王慎、曹王明二个后裔中有名晟者,但他们并不是西平王李晟,仅仅是同名而已,其他吴王恪、魏王泰后裔中连同名的也没有,可为什么会有这一世系也令人奇怪。
以上世系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前面的先祖各有不同,但后面的五代芝、嵩、思恭、钦、晟却惊人的一致,难道不令人深思吗?在宁都滕王世系中所注明的(芝)就是李修琬是不是暗示什么呢?

一个家族、一个先祖、一个世系,这应是千古不变的常理。可现在西平王晟公家族竟有如此之多的世系,其错在那里,为了探索其中的原因我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下面我就把我所研究的结果一一介绍。
一、宁都滕王李元婴世系:
宁都淋池李氏大宗祠重光记里面记载了晟公是滕王后裔 ,我也看到了其古谱中的世系,这个世系记载滕王唐滕王李元婴——第七子李修琬(芝),这里所注明的芝字意义非常重大,像路标一样向子孙说明李芝就是李修琬,是滕王子孙,也看到家谱中的滕王画像,这个世系和我们上唐李氏家谱中有关晟公世系是最接近的。
二、陇西郡李重耳——李抚、晟公世系:
西平王李晟在江西吉安、宜春的后裔以及外迁广东、湖南的子孙大都是这个世系,其先祖清初进士、兵部侍郎李元鼎在为我们上唐李氏六修家谱所写的谱序中肯定吾祖晟公亦是滕藩元婴公五世孙,可现在其子孙却推翻这一世系改为李重耳——李抚世系。今天晟公子孙为了证明这一世系,竟然推翻唐皇室的谱系,唐皇室谱系是李重耳生熙。为唐朝始皇帝献祖。是单传的儿子。而今日晟公的子孙根据《忠武先庙碑记》,李重耳生抚。并说是晟公的女婿张彧所书。殊不知,李重耳生熙是唐皇室铁定的世系。至少在唐朝应是这个谱系,而晟公的女婿竟然敢与皇上叫板,这可能吗?不过好在晟公后裔现在辩说李重耳有二个儿子,一个是李熙,一个是李抚,当年唐高祖、唐太宗都不知道李重耳有二个儿子,故而在唐皇室家谱、唐史记、旧、新唐书中都只有李重耳生熙这一记载,现在人又从何得此信息。李重耳还生了一个儿子名李抚。并且二人是同一简历,同在金门,同为镇将,同在金门遂家,这个李重耳生抚的世系不但推翻了唐皇室世系,同时也推翻了其先祖元鼎公所写的谱序。
三、丹阳房晟公世系:
这个谱系基本上是晟公后裔外迁后的世系,以江西石城李氏晟公后裔为例,石城李氏大部份都是从宁都外迁过去的,可他们的世系按照《江西石城客家李氏》一书的记载他们的世系竟然是丹阳房世系,这与先祖是陇西郡滕王世系截然不同,其中原因实在让人摸不清头绪。
四、唐太宗后裔中的晟公世系:
这个世系应当说是不成立的,因为唐宗室家谱中并无西平王李晟的记载,其后裔中的李晟仅仅是和西平王李晟同名同姓而已。晟公后裔附宗于太宗子孙一定有其他原因。

面对如此纷乱的晟公世系,我想其中一定是出了什么变故。后来我在我们始祖威公的另一支后裔家谱中看到了这样的记载
凤冈戴溪李氏威公家谱条例:
一、旧谱遵先代吊图以   唐高祖为始祖因   信公修唐谱之图故也但唐谱可以   高祖为始祖而后世修    威公宗谱当以    威公为始明有亲也礼云别子为祖以见诸侯不得祖天子大夫不得祖诸侯况
当今国令昭彰何敢越礼违制故酌将远祖吊图另立存考不忘也而谱牒必以威祖为始行派次序依旧故不敢有违于先人亦不敢有倍于时制后有知礼而继修者宜以是修为准
    联想起我们的家谱中载有清乾隆年间在江西改修家谱的告示,我终于明白了晟公家族的世系为什么会有那么的纷乱,原因就在这里,在清朝乾隆年间在江西强制民间改修家谱,所有民间百姓在家谱中看到有诸侯先祖的都不可祖天子,而我们家族因是唐谱,所以清政府允准在家谱中把唐高祖吊图另立存考,这也算是清官府当年对我们家谱的考核认证吧,,而晟公家族他们必须把先祖中的天子世系一代代删除,直至献祖皇帝李熙。这样一来晟公世系就只能从李重耳开始,既然不能写李熙,那么就用了一个李抚为托。毕竟还能以西平王晟公为始祖,这可能就是李重耳——李抚世系的由来。但外迁的晟公后裔就只能以外迁的开基祖为始祖,根据大夫不能祖诸侯,所以外迁的晟公后裔就连西平王的世系也不可用,结果就由官府统一用了一个丹阳房的世系,因为那个李晟不是诸侯西平王。不犯忌。也许这个世系就是旧、新唐书所记载的丹阳房李晟世系,而对于不甘使用丹阳房世系的晟公后裔很可能就附宗在世民公的子孙中了,毕竟还是唐皇室子孙世系。
而宁都淋池晟公的子孙家谱能记载为陇西郡滕王世系。据江西广昌(广昌与宁都相邻)成公(成公为我们始祖威公的弟弟)后裔说,当年宁都李氏因不改家谱世系而被关入大牢,后来因为跟他们借了家谱为依据才放了他们,这份家谱就是记载了我们家族的金字族谱的信息,据说当时的宁都的县太爷还对这份家谱进行了跪拜之礼。这也许就是宁都李氏家谱能保留滕王世系的原因吧。
根据这份改修家谱的清官府告示:改修由官府监督执行,由家族中的文人也就是秀才、举子、官员逐字逐句删改,然后在家谱前面写上族长、修谱人的名字。用与担责,对于没有文化人的家族则由官府官员代为改修。这次乾隆年间改修家谱在清史中也有记载。这次变故完全可以解释晟公世系乱象之根源。解释为什么谷村晟公先祖元鼎公确认晟公为滕王五世孙,而后裔却认李重耳——李抚世系。能够解释宁都晟公后裔为滕王元婴世系,而外迁邻县石城的子孙却认丹阳房为先祖。能够解释晟公家族为什么会有太宗世民公家族世系。能够解说为什么各种版本的晟公世系却有惊人一致的后五代世系。(我个人认为,这个就是当年清官府为晟公家族统一制订的谱系)也是旧、新唐书流传的说法。
以上考证不知晟公子孙能否认可,言词不当之处还望多多见谅。如有晟公子孙宗亲和专家学者对我们的家谱感兴趣,欢迎前来江西南城上唐考察。让我们在尊祖、敬宗、睦族的前提下共同探讨这段历史。
                     江西省南城县上唐镇中医诊所
                                      李强汉
                                  2013年5月2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