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年,上海电影译制厂中那些难忘的“好声音”,有些已远去...

 晓芜书屋1982M 2017-04-02
2017-03-30 最美老电影

上海电影译制厂有限公司成立于1957年4月1日,是我国唯一一家拥有独立建制的译制外国影视片的国有企业。


左起:孙渝烽、程晓桦、赵慎之、戴学庐、曹雷、狄菲菲、苏秀、童自荣、刘广宁。

1950年6月,刚刚成立不久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迁至万航渡路618号(当时叫梵皇渡路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他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将一间十五六平方米的旧汽车棚权当放映间,一台三十年代的老放映机,墙壁刷白加一木框就成“银幕”,又在大楼的楼顶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墙改装成一间录音棚,安装了一台放映机和一台苏制光学录音机。“上译人”就是靠这些装备,在厂长陈叙一带领下,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创业之路。 1976年上海电影译制厂搬迁到永嘉路383号。在这里的一栋小楼里,缔造了80年代译制片的辉煌。《佐罗》、《追捕》、《虎口脱险》等一批译制片经典在这里诞生,邱岳峰、李梓、苏秀、赵慎之、毕克、童自荣、刘广宁、乔榛、丁建华、曹雷、尚华、富润生、杨成纯、于鼎等新老配音演员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明星。上影厂那一代配音演员是无数人青春的美好记忆。然而那些美好的声音正在一一与这个世界告别,带走那个永不再来的黄金时代……

刘广宁、程晓桦、赵慎之、曹雷、苏秀、童自荣(从左至右)


上译厂演员1980年代初合影

后排左起:杨晓、杨成纯、曹雷、胡庆汉、严崇德、翁振新、毕克、杨文元

中排左起:程晓桦、周瀚、苏秀、王建新、丁建华、尚华、施融、陆英华、富润生

前排左起:孙渝烽、刘广宁、伍经纬、赵慎之、于鼎、乔榛、童自荣

  

左起:邱岳峰、尚华、赵慎之、毕克

上译厂旧照

邱岳峰
 用嗓音写诗的人


邱岳峰:(1922-1980)   在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配音演员中,已故的邱岳峰配戏最多、成就最高、最受观众拥戴。他在整整30年的译制生涯中,参与译配的外国影片约200部,所配角色上至总统、下及平民,包括小偷、奸商、神甫、幻想者、杀人谋财的“英雄”、风度潇洒的白军中尉、忧郁怪癖的英国绅士等等,可谓林林总总、洋洋大观;而所创造的声音形象无不独具神韵、特色各异,达到与原片中的人物水乳交融、相映生辉的境地,其艺术感染力至今无出其右,赢得“上译第一男声”之称,被誉为“嗓音的诗人”。


经典配音:《简·爱》罗切斯特先生、《王子复仇记》中老大臣波洛纽斯、《追捕》唐塔大夫,《佐罗》威尔塔上校,《警察与小偷》小偷、卓别林的《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中的凡尔杜,《巴黎圣母院》中的克罗德神父,《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雷兹上校、《白夜》中的幻想者,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齐天大圣等。

毕克
中国的“高仓健”


毕克: (1931-2001)毕克1952年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开始了电影译制配音生涯。1957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成立,毕克成为开拓者之一。2001年3月毕克因肺功能衰竭在上海病逝。高仓健得知后给上译厂发来唁电:“突闻噩耗,一时竟无言以对。未能再度相见,不胜遗憾。衷心祈祷冥福。


经典配音:《追捕》高仓建、《海狼》路易斯普尤格中校、《阳光下的罪恶》波洛、《尼罗河上的惨案》波洛、《老枪》朱利安·丹迪、《音乐之声》冯.特拉普上校、《幸福的黄手帕》勇作等。


童自荣
中国的“佐罗”


童自荣:童自荣的声音明亮而帅气,潇洒中带着风流。那样华丽的音色使得不少少女仅凭声音就对他迷恋不已。1973年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2004年童自荣从上译厂退休。一对儿女现在都在国外。


经典配音:《佐罗》中的佐罗、《黑郁金香》中的黑郁金香、《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的王子、《伦敦上空的鹰》中的陆军上尉保尔·斯蒂文斯、《铁面人》中的国王路易14菲利普、《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中的瓦西里耶夫、《少林寺》中的觉远等。


李梓
厂里的“当家花旦”

李梓:(1930-2014) 原籍河北栾城,生于石家庄。中学时代在北平求学,1948年赴山东解放区 、入华东大学。1952年毕业山东大学艺术系,从1954年从事配音工作,她的丈夫任荣魁是《新民晚报》的高级编辑,夫妻俩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1987年离休,2014年1月离世。


经典配音角色有《英俊少年》小男主角中的少年海因策、《巴黎圣母院》中的艾丝美拉达、《简·爱》中的简·爱、《叶塞尼娅》中的叶塞尼娅、电影《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等。



赵慎之

      1951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组、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演员,先后为《华沙一条街》、《彼得大帝》、《一个人的遭遇》、《父与子》、《科伦上尉》、《鬼魂西行》、《广岛之恋》、《神童》、《望乡》、《运虎记》等三百余部译制影片配音。


杨文元


杨文元:(1928—2001)河北人。1950年进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任配音演员。年近50才结婚,不久还有了一个儿子。但因他的妻子一直没有工作,家庭经济很困难,身体也一直不好,因病不幸去世。


经典配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动画片《变形金刚》中的威震天、《英俊少年》中的外公和《虎口脱险》里的大胡子中队长。

尚华
 

超水平“学霸”

尚华:(1922-2005)祖籍山东黄县,16岁的尚华中途辍学,进了哈尔滨的一家五金店当学徒。19岁考进上海电影话剧演员专校,1950年8月,通过邱岳峰的介绍,来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正式开始了他的配音生涯。退休后由于居所拆迁搬到离上译厂很远的地方居住。2005年四月二十二日凌晨,著名的配音表演艺术家尚华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经典配音:《虎口脱险》音乐指挥家斯坦尼斯拉斯、《悲惨世界》里的警长沙威、美术片《阿凡提》里的阿凡提、《爱德华大夫》中的心理学教授、《冷酷的心》中的胡安、《追捕》中的长冈。


乔榛

乔榛:1942年11月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75年正式调入上海电影译制厂。1984年至1986年任该厂厂长。从1986年开始乔榛就忍受癌症的折磨,生命一而再再而三的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并担任中国影协主席团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影协主席团委员等职,他和老搭档丁建华几乎可以被称为完美组合。


经典配音:《叶塞尼娅》里的奥斯瓦尔多、《魂断蓝桥》里的罗伊上尉、《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圣克莱尔、《阳光下的罪恶》里的帕特里克、《尼罗河惨案》里的多尔等。


丁建华

丁建华:山东诸城林家村镇人。高中毕业。197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文工团 任演员。1976年转业任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员,1985年获“上海青年艺术十佳”的光荣称号。中国影协理事、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理事、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艺术学校校长,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现任该厂配音演员兼译制导演。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


经典配音:《追捕》里的真由美、《茜茜公主》里的茜茜、《远山的呼唤》里的民子、《伦敦上空的鹰》里的德国女间谍希拉、《水晶鞋与玫瑰花》里的辛黛瑞拉、《西北偏北》里的伊芙、《老枪》里的克拉拉·丹迪。


刘广宁

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1960年考进上海电影译制厂,参与配音的中外影视片(剧)约千部(集)。她用声音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曾获第五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其参与配音的影视片(剧)及录制的广播电视文艺作品多次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白玉兰奖。录制各类有声读物音带、光碟数十套。


冷艳的“埃斯苔拉”、阴险毒辣的“杰基”、魂断蓝桥中纯真的“玛拉”、受尽苦难的德伯家的“苔丝”,抑或是中国影片《天云山传奇》里的“冯晴岚”、顽强拼搏的“沙鸥”……刘广宁在角色里享受着自己的快乐,所配的声音,永远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个个都令人拍案叫绝。

 

富润生

配音界的“艺术派”


  “配音艺术,是还魂的艺术。还人物的气息,还人物的神。”已逾八十岁高龄的著名配音艺术家富润生在做客电视台节目时,曾如此畅谈他曲折的配音路上令人难忘的点滴和他对配音艺术的心得和领悟。

  从唱京戏到演电影,再到排话剧,富润生在艺术的舞台上辗转奔波,终于在1950年踏进了译制配音的神圣之门,这一干就是50多年。

  他八十年代配的《金环蚀》中的石原,应该是他的杰作之一。石原表面看起来土里土气、猥琐不堪,像个小杂货店老板,可他实际上却极精明、有魄力,是个能左右日本政坛大人物命运的巨富。富润生既配出了他出身寒微的小市民气,又配出了他叱咤风云的大将风度。

  1981年,突患喉癌的富润生一声叹息:“我想我不能再配音了。”可是他从来没有停止在配音路上的跋涉,依然活跃在配音界的各个领域,坚强而执着,只为他一生挚爱的配音事业。

 

盖文源


精湛的“分音术”

       盖文源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中配音演员中的“实力派”人物之一;他的声音深沉豪爽又极具力度,参与配音的国产、国外电影共约800多部,其中近百次担任主配;他用声音塑造的《斯巴达克斯》中的斯巴达克斯、《少林寺》中于海扮演的昙宗师父、《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叔叔、《王中王》中的卡瓦利埃(贝尔蒙多饰)、《野鹅敢死队》中的肖恩、《现代启示录》中的克斯上校(马龙·白兰度饰)以及电视剧《交际花盛衰记》中的纽泌根等正反派人物形象,虽个殊异,但均各具风采。

  对于配音演员来说,用多变的声音驾驶各种角色,避免千人一腔,无疑是最高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着实难点!盖文源在电视剧《还给大地》中为老演员李炎所饰角色配音。李炎的声音是大家十分熟悉的,较难模仿。盖文源寻其前鼻音的“亮点”作为“突破口”,配出的效果几乎乱真。李炎听罢他的配音大为惊叹。

  盖文源在国产电视剧《追捕贼王》中一个人为“黄瘸子”和“沧州鹰”两个角色配音,其中有两个同场对话的场景,震住了导演,瞒过了观众。又在英国电视剧《女领队》中“估计重演”,担任了5、6个人物的配音任务,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盖文源倒是没有什么“分身法”,不过,我们却领略到了他精湛的“分音术”。

 

苏秀




苏秀  1926年出生于长春,籍贯河北。1931年迁居哈尔滨。中学毕业后,曾两次去北京、天津读大学。1950年起先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和译制导演。1984年退休后在上海电视台和上海电影资料馆任译制导演,现居上海。


译制导演代表作有《阴谋与爱情》《中锋在黎明前死去》《远山的呼唤》《我两岁》、《天鹅湖》《虎口脱险》《冰海沉船》等。

 

关于上海电影译制片,对于经历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来说,是不可磨灭的声音记忆。那些金石之声,让那些千变万化的面孔拥有了同一的音质,却一样富有变化,和更幽深的神秘莫测。 伴随着上译那些细腻、传神而又不乏勇敢的声音,我们仿佛听到整个世界,另一种呼吸的节奏以及韵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