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明教授:在临床上碰到'但头汗出'的病人要如何辨证!

 岚岫斋 2017-04-11

栀子豉汤证——陈明教授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渴主之。”(228)

 

栀子豉汤证这两条,不详细讲,在太阳病变证中已经讲了。

那么阳明病中,也有栀子豉汤证,

见于阳明病的初期,主症当然仍是虚烦不得眠,甚至心中懊憹。病机仍是无形邪热扰于胸膈所致。

前后两个栀子豉汤证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发病过程不一样罢了。



前面我们讲栀子豉汤证,是属于太阳病误治造成的,

太阳病误治,邪气人里化热,停留于胸膈这个位置。

那我们说本证已经离开太阳表了,但是还没有完全人里(阳明),可以看做半表半里的这样一个阶段。

若再往下跨一步,就是阳明了。


所以栀子豉汤证,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阳明病的前驱期,可以由太阳病转变而来。

既是阳明的前驱期,就可以在阳明的早期看到,阳明病篇的这两条,就是讲的在阳明病初期所见到的栀子豉汤证。

也就是说,阳明病一开始发作,有可能先表现为本证。


所以前后两个栀子豉汤证是不矛盾的,

只不过一个是太阳病误治变化而来,一个是直接见于阳明病,发病途径不同而已。

但是不管是从太阳病过来,还是直接从阳明病出现,只要是无形的邪热扰于胸膈,出现虚烦不得眠,出现心中懊侬,就可以使用栀子豉汤治疗。

 


第228条中特别讲到本证可见有'但头汗出'这样一个症状,

我就此说一下'但头汗出'一症并非只见于本证中,

《伤寒论》里有数个证中都提到了它,比如我们前面学的大结胸证,也有这个'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这就需要辨证了,

也就是说,临床见到只是头部出汗的患者,你要进行详细的辨证。


从栀子豉汤证而言,为热郁胸中所致,所以这种热是属于郁热。

正是因为热邪郁遏,不容易往外发散,所以才表现为只是头部汗出。

还有一些情况,就是当无形邪热与有形邪气结聚在一起的时候,这个热也不容易向外发散,也容易出现'但头汗出'的情况。


比如热与湿合形成湿热,湿热为病,往往是身热不扬,这种发热很难受,

湿郁热遏,不得发散,就像夏天遇到桑拿天的那种热,很难受,汗出不来。即使出汗,也只是头部出汗。



像《伤寒论》中湿热发黄的茵陈蒿汤证,本篇后面我们将学到也有'但头汗出'的表现。


还有刚刚说到的大结胸证,属于水热互结,热不得散。

湿热也好,水热也好,都是无形的邪热和有形的邪气结合起来,才会出现这种'但头汗出'.的现象。


再有一种就是火逆病中,也有出现'但头汗出'

是因为火热伤阴,残阴被阳热上蒸所致,也就是说它没有足够的阴分来表现为全身出汗,只是勉强头部出汗。

由此看来,我们如果在临床上碰到有头汗出为主要表现的病人,要考虑到什么呀?

是不是这个热有郁滞的现象?

是不是这个热跟有形的邪气有结聚的现象?

是不是这个热已经伤阴了?

要从这几种情况来进行分析和区别,去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热门文章

 《伤寒杂病论》学术传承工作委员会成立通知!

陈明教授:通俗易懂话“阳明”

糖尿病患者自述【90天康复经历】

如何用三剂中药得到患者的信任?

扫码关注免费观看教学视频

观看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