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莲生八戕》中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光景进入了农历四月,此时槐香暗渡,青梅待采,绿帷柳浪中虫声日盛。正是: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何 为 立 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其中“立”是意为“开始”,“假”,即“大”的意思。 一候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又称土狗,还有一说蝼蝈是蛙属。 二候蚯蚓出,又五日,地上可见蚯蚓掘土松田。 三候王瓜生,再五日,王瓜的藤蔓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立 夏 杂 说 【池立鸢尾】 暮春时才露出个头,立夏一到,林缘、水泽边可见到鸢尾婀娜的姿态,仿若清丽佳人涉水独立,是夏季庭院中时常可见的盛景。鸢尾一开,蔷薇紧跟其后,就此拉开了灿烂繁盛的炎日帷幕。 【尝三新】 立夏之日,民间有“尝三新”的食俗,主要流行在江南一带。南京人三新指的是“玄武湖的樱桃、高淳的青梅、镇江的鲥鱼”;苏州的“三新”则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无锡就更讲究了,分“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是指蚕豆、苋菜和黄瓜;树三鲜是樱桃、枇杷和杏子;水三鲜是海蛳、河豚和鲥鱼。 【挂蛋】 “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又称苦夏,是一种由于素体虚弱、复感暑热之气而引起的以乏力倦怠、眩晕心烦等为临床特征的外感热病,小孩尤易疰夏。据说立夏这天,大人便用茶叶末或核桃壳煮成“立夏蛋”,放进用彩线编织的兜兜里,挂在孩子胸前,便可避免此病。 立 夏 风 物 【青梅】 “江南以三月为迎梅雨,五月为送梅雨。”梅是传统的观赏果木,冬季开花,有白色和淡红,味道清香,四五月结实,未成熟时为青梅,成熟后称作黄梅,均可食用。此时正值梅子青青,其味酸美,令人垂涎不已。 【 青梅酒 】 酸脆的青梅加上冰糖,可制成青梅酒,观之通透清澄,食之酸甜醇厚,可消除暑意,调理肠胃。 步骤: 准备食材:青梅2kg,35度烧酒 1.8L,冰糖500g—1kg; 青梅泡水一晚,去掉涩味。然后用竹签挑去果蒂; 一层梅子一层冰糖交替铺在瓶中,注入35度烧酒; 等梅子变成琥珀色,表面皱巴巴的,就可喝了。 立 夏 养 生 【午后小憩】 入夏以后,白昼愈长,人们起来更早,使得睡眠时间也相对减短,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养成午休的习惯十分必要。且正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容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对中午不方便午休的上班族,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 【少进凉食】 立夏前后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人体免疫机能随之逐渐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强,肠胃抗病功能较弱,感冒发烧、肠胃不适等病症多发。所以在此期间,不要贪图冷饮凉食,尤其是刚从冰箱取出来的食物,不能急着吃,应该放一会再吃。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注意。 【舒心去火】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失去;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保持平衡和稳定,心绪也易受到影响,所以常出现“上火”的症候,此时可多喝水,多食新鲜蔬菜和多汁水果,同时可通过静坐、深呼吸等做法,静养身心。 食谱制作方法选自《造物的日常》,早川由美著 ◆ ◆ ◆ 编后记 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这或许是小时候朋友间问得最多的问题 夏天,每次我总是这样回答 你呢? 更多立夏养生讯息,敬请收听乐活电台 立夏时节:宜进稀食 静以养心 来自LOHAS乐活杂志 00:00 04:05 环保 | 自然 | 简单 | 健康 如果你也是乐活族,可以点击下方蓝字,阅读更多 看看“美食届的奥斯卡”里最富“乐活精神”的几家餐厅吧。 性格影响喜好,喜好影响进食,你的性格是什么味道呢。 人生自是有情吃,此味不关风与月。 不仅仅“看上去很美”,更教你实践健康环保的香草生活。 放下包袱,轻装简行,去感受旅途中的自然力量。 一起看看,这个迟迟春日,能领略哪些展览、拜访哪些场馆吧。 气温多变,正是“乱”穿衣的绝佳时节。 不只考虑一己之需,逐渐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 趁春天给花翻盆,为居室中的“小自然”添些备不时之需的中药。
|
|
来自: Cathyny2ek3aqu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