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947期:《道德经》与浑圆养生的源流关系(上)

 tjboyue 2017-05-09


作者/王安平 ⊙ 编辑/张宏婉


导读:近日小编确有些事情,误了几天的文章,会尽快补上!兑现每天至少一篇文章的承诺!



《道德经》与浑圆养生的源流关系(上)

 

浑圆养生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是养生学的专家,在世110多岁。据《黄帝内经》介绍,黄帝与岐伯谈话时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其大意是,听说上古时代有称真人(神仙)的人,能够掌握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调节自己的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是因为做到了精神内守,使身体筋骨、肌肉高度协调一致,生命与天地同存,这是他修道养生的结果。简言之,若做到独立守神,精气神心合而为一,就能把握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实现自然人生。我们今天提倡的浑圆养生说的心法“独立守神”即来源于此,而“肌肉若一”所指就是精气神心合而为一。黄帝在曾向修行大家广成子请教养生问题,广成子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心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后来传说彭祖活了800岁。这位帝颛顼的孙子,可谓中华民族长寿的代表、养生学的大家,可惜典籍对于他的养生理法缺少翔实记载。

 

真正称得上中华民族养生文化理论体系的,操作方法程序性强而又能理法合一、法理圆融一体的代表宝典就是《道德经》了,《道德经》堪称养生大全,本文拟从拙著《修真心语》《浑圆养生大讲堂》《中华浑圆功》等重点阐发的七个方面,探讨《道德经》与浑圆养生的源流关系。

 

从'善于摄生'  看两者的关系

 

浑圆养生理论及其实践的核心就是通过先内后外、先静后动、积柔成刚的锻炼,经由神形合一、以神带形、形神通融之途,实现修身养性、性命双修、文武兼备,达到健壮体魄、祛病延年、修为通达的目的。显然,这种养生观直接从《道德经》移植而来。

 

圣人在《道德经·第五十章》提出了人不能死的观念。“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意思是:善于“摄生者”,即今人所说的善于修身养性之人,在路上行走遇到犀牛(雌性)、老虎也不会受到伤害,在两军交战中也不会被杀伤。为什么?因为善养生的人已修养到精神不死的境界,行动时有质而无形,所以伤害不到他。

 

在这里老圣人为什么用“善摄生者”而不用“善养生者”呢?“善”字含义广泛,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所言,则“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利天下万物不害天下万物,同时也不害自己。该做的事情去做,该说的去说,不说长道短,不争是非荣辱。这就是善字的诠释。

 

在“善摄生者”中,除了这个善字,“摄”字更妙不可言。《古代汉语词典》对“摄”字列出以下义项:“拉,牵引;收拢、收紧;吸引;保养;整理、整顿;统辖;辅佐;代理;通慑;安静、安定;维护、巩固;收拾、聚拢;养生、调养;维持生命等。归纳起来的意思是:当人性命一体的时候,除了自身养化合新的能量以外,能吸收天地万物的精气充实益补自己,与自身能置又化合生成新的生命能量;新生成的能置又继续衍化高一级的能量,实现阶梯式的能量升华,最后达到形消而精神独立于天地,行无形,自然人生不受有形的物体所伤害。

 

怎样才能成为“善摄生者”呢?

 

老圣人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中教诲我们:“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指身体);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意思是说“善摄生者”农民种庄稼,讲究耕耘、下种、浇水、施肥、管理、收割、保藏;人的生命、生活犹如农夫一样,要关爱自身,才能健康长寿。养生与“治人事天”道理相通,须顺应天地万物大自然的规律。“莫若啬”,就像农夫那样一方面管理好自己,节省收敛自己的精气神心,另一方面重视积德行道,言行举止始终不离开道,便可以健康长寿。这就是“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善摄生”理论一经提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有志之士,前行后随,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长生久视”者,为后人树立了楷模。浑圆养生学愿为此添砖加瓦。

 

从养生实践  看两者的关系

 

“摄生”说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学习者须学理、明理和知法,而养生者普遍存在着不学理、不明理、不知法的现象。为此,笔者在著作、文章、访谈和历年授课中,反复宣讲“三个相信',即相信老师的水平,相信功法的先进性,相信自己能修炼成功;从圣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教导出发,反复强调“时间代表一定的运动量,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务求知行统一。这与《道德经》的“摄生”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老圣人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指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一章回答了什么是“善摄生者”。“致虚极,守静笃”,即无思无想大脑清虚,自然,不能再清净谓之虚;静者无为,顺应客观而行,到了自然而为时又不受诱惑叫作笃。清静自然到了极致,称为“致虚极,守静笃”。这一句既是理论又是方法,理法合一。到了清静无主观行为时,心灵可感应到万物的变化,眼睛可看到大千世界生养成藏的循环往复,回到了原初。只有静,才能完成复命。复命有三层意思:一是出生就要入死;二是本来身体健康,因生活违背节律,得了病甚至重病,借助清静修为又恢复了身体健康;三是本从母道中来,因善摄生又回到了母道的怀抱,这叫复命。

 

“复命曰常”,能做到复命叫作常道。能知其母道、常道、非常道的人,称作神明;不知常,妄作曰凶,就会生病、受到伤害。

 

 “知常容,容乃公。”知道常道的人会包容一切,不伤害自己,同时又把自己容纳于万物一体,这是天下公认的道理。“公乃王”,是天下第一的大道理。天下的理,就是道理,永恒的道理。这样知理又身体笃行,就可以健康长寿,实现自然人生。

 

怎样才能做到虚极静笃呢?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抱一为天下式。”清静是个平台,还要有原则、方法。“抱一为天下式”就是清静心灵的纲领、统帅。“抱一为天下式”既是法又是理,法理一体,指明了人的生命、生活的生化道数。

 

“抱一”是说修为者要有专一的志向,真心真意,一心一意,不可三心二意;“抱一”要求修为者做到身心一体,心法不可断断续续,有时有、有时无。修炼时不可分心、胡思乱想,这样才能清静下来。如果没有“一”作为规范,心是静不下来的。

 

“抱一为天下式”要求以天下为公,抱着一个思想为人类社会服务;对人如同对己,当众与独处一致,不能当面为公,背后为私。

 

“抱一为天下式”,要求自然而为,不认识的人同亲人、朋友、熟人一样对待,没有两样心。“抱一”的理法是古今修为人的行为灯塔,遵循的经络。

 

工作、事业、修为、家庭须统筹兼顾,妥善安排,在时间上做出规划,各司其职,同样对待、尽心尽力,互不影响、互相促进。

 

老圣人关于“善摄生”的理法,到了今天就是浑圆养生文化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生宝库。

 

从入静标准  看两者的关系

 

浑圆养生观认为“万动不如一静”“静为万法之宗”,故我在著作和教学中以“静”为核心概念,主张一心静修为基石。静是什么呢?静是一种心态,在一定时间内不思不虑身心状态;静是人们心灵的港湾,性命双修的平台。在静中,染病之体转化为健康之躯,虚弱之体转化为强壮之躯,人的心志实现由识 之甚少到识之甚多、由低智能到高智能、由忧伤烦躁 狂乱到和谐融洽包容的升华。总之,守住这个静字,一切都在慢慢升华之中,精气神心在静中凝集、凝聚、凝结、凝化。

 

《道德经》主张静养,“致虚极,守静笃”,只有以“一”为统领、静为平台,方能进行有效的修为。那么,入静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达到静的要求?请看《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孔德之容”——孔德为大德之说;孔德又为一孔之德。一孔之德谓之静德。修为人静下身心之后,胸中只有一志之心。这就是“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第三章》)。平时人们所说的若有若无,若无又若有,绵绵若存,是为“孔德”。当人们心态安静之时,方可逐渐地认识道,体会道就在身心灵敏处,体会道与精气心神同存。

 

“惟道是从”一一当精气与心神相交、阴(精气)阳(心神)处于相对平衡之时,道气相冲就在自身。浑圆养生中的“麻、热、胀”体感就属于道冲之气的感受。心越静下来,神越定下来,“麻、热、胀”的体感便越强烈,越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不知不觉几十分祌几个小时过去了,这就叫作“惟道是从”。进入这种“惟道是从”的恍恍惚惚的境界中,外界的一切均抛诸脑后,只有“灵光”一点存在。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一当心神处于“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时,修炼者体认到身体的变化,这就是道的变化,物的存在。这个道的物化过程,平时人们是认识不到的,只有心神进入“惟恍惟惚,静笃虚极”状态才能体验此种无为的妙境,即《道德经·第一章》论述的修为人此时的感应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人体生命生物这时被激活了,反映到人的神经感应点。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从事浑圆养生桩修炼闯过“40关”的修为者,均体验过“雾触”、“光触”等气象万干的变化。这是未曾经历者永远也想象不到的人体佳境。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当修为者进入身心虚静状态时,从自身的生物变化,进而认识大千世界的物质形成。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在静态下经过“惟恍惟惚”,又经过“惚兮恍兮”,再经过“窈兮冥兮”这一更深层次的心神的锤炼,虚之再虚,静之又静,修为者的精神又称阳神被养育得能独立于体外,来往于空间。这是人们常说的精生灵,灵极而为神,神无往而不灵。举凡高级生命,一般都能具备这种能力。如大象、虎、狮、豹、狼、龟、狐狸等动物,都具备灵异的能力。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千多年前老圣人所总结的人类生命的灵异现象,已被今天的科学家证实为真实的生命现象,值得依赖。能够达到高级生命的精神独存是需要修为的,其道理方法又必须科学、可操作,能变成现实。需要爱好者认真实践。在修为中从自我生命中能体悟到物、象、精、真、信,说明静态已达到高层次。

 

从静态检验  看两者的关系

 

浑圆养生观认为“静极见哲理,浑圆得天真”,主张静修者练静功时间占整个修为时间的70%—80%,动功训练只占20%—30%,当然须根据修为者的年龄、体质进行适当调整。在《浑圆养生大讲堂》中,笔者论述了静为理、静心、静形、安静、 平静、守静、定静、正静等观点。这些均受惠于《道德经》的摄生术。

 

圣人认为“恍兮惚兮”是修为者静态的表现。那么用什么表征去检验它呢?《道德经.第十章》是这样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依笔者之见,圣人于此阐述的是修为人检验静态的六项要求。

 

修炼,“营”在这里指“魂”,作心神讲,“魄”作身体讲,“魂魄”合起来作心神与身体讲,即当心身讲。民间说法有所谓“三魂七魄”。浑圆养身文化讲“精气神心”,又可以称为“心身”,总的讲就是人的心神与精气。这句话的意思是精气神心或心身要抱成一团,形成一个整体,不要分开。民间有这样的说法:“魂”如果离开了人的身体,人就如同行尸走肉。浑圆养生桩修为的心法要求“独立守神”、“抱圆守一”。“抱圆守就来源于《道德经》。

 

为什么提“独立守神”,而不说“独立守身”呢?因为身体是受心神支配的,神为主导,心为开关。“守神”抓住了关键。“抱一”,则把心神、精气凝集、凝聚、凝结化为一体,所以叫作“抱圆守一。”精气神心四者是互相影响的,不论其中的精、气、神或心哪一个具有正能量,就会使其余三者也增补正能量,反之则皆消耗能量。所以,要“抱圆守一”。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一一人守一志生一气,二志分散气,无志就乱散气。“专气”者,抱一之气也。专心致志之气,能使长期修炼者骨质增加密度、提高强度;肌肉柔软、皮肤光泽而又润滑,两眼炯炯有神,所谓面如桃花,这是浑圆养生文化长期修为者的实践体会。“能婴儿乎?”说明经过长期修炼可返老还童,像婴儿那样天真无邪并非虚妄之言。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一一洗刷污垢谓之涤,清理尘染谓之除。“玄”为道,道法自然;“览”为看,即审视自身。当身心修为到“虚极、静笃”心灵清洁无污染时,站在道或自然的高度,用“六理”的眼光看待生命、生存与生活。“能无疵乎?”“庇”指瑕疵,这句话是讲检査自己是否清除干净了自大、自见、自是、自矜、自伐等思想和行为。如果尚存在,则要反省、自悟。只有做到了,无主观而自然的心态,才能“玄览”天地万物及人事。换句话说,修为者真正进入了“抱圆守一”之境界,则天地万物自然自明如心境。

 

“爱国治民,能无知乎?”——老圣人把身心修为比喻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欲实现身心健康,得知道身体生命的结构。从大的方面讲,指精气神心等四大系统,从身体外部生理讲分头部、两耳、两眼、鼻孔、嘴、躯干、四肢(手脚)、前后阴等,从身体内部讲有骨骼、筋、肌肉、气、血液、“五脏”、“六腑”等。这是“爱国治民,能无知乎?”的一知;精气神心四者的关系、相互作用、功能特点,这是二知;“五脏”的功能作用、相互关系,这是三知;人的情志主要来源于“五脏”,“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五脏”与外“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互关系,这是四知;天地万物的阴阳变化与身心的阴阳感应关系,这是五知? 一为纲纪,静为平台,心为开关,修齐治平为精气神心的行为总路线,这是六知。如果能按照“六知”修为上路是可行的,一马平川,否则,艰难险阻将在前头。“六知”归纳起来为知理明法。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的头顶心是“百穴”聚会的地方,故称为“百会穴”。人头顶天、脚踏地,头部在人身居高处,故头顶中心又称为“天门”;人之精气心神中,“神”出入的门户,因之又称为天门开阖(合)、精神往来之通道。当修为人精满浑圆身的时候,精神可以自由自在地出入“天门”与自然大道相合,无形无相之时,道神圆交、圆通又圆融一体。这就是平时修为人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修道”与道为虚。道为母,母为雌。“能无雌乎?”即是说。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四达”指上下左右。心虚极无碍能明,行无妄自然为白。对于上知古、下知今,左右中外皆知为“四达”。修为人既然以身体证道,以精神合道,又明白“六理”,以后还干什么呢?修为人的健康和谐为宗旨,个人修行到了高层次,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文化应为己任。只有天下人都健康和谐了,才能无其锐,少纷争,和其光,同其尘,共庆太平之日。所以,担着福拫感、责任感、义务感、奉献感、使命感的双肩不可懈怠。


[本文来自《武当》2017年1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太极禅话慧馆   丁酉鸡年四月初十94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