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甩手掌柜”,练不好太极拳(练陈拳者不可不看)

 黄果树861 2017-06-13

如果盘点太极拳的核心要领,掤劲不丢绝对算得上一个。

什么是掤劲不丢?

就是周身上下时刻保持一种饱满外撑的张力,如同一个气球。

说着简单,做到却非易事。

能周身上下掤劲不丢的,十里挑一。

能整套拳架周身上下掤劲不丢的,说百里挑一,都有些夸张。

对于下肢的掤劲不丢,老六在之前的文章没少啰嗦,本文重点解析一下手臂的掤劲。

许多人练拳,手臂毫无张力,软塌松懈,甩来甩去,姑且称之为“甩手掌柜”。

之所以“甩手”,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受毒鸡汤“松松松,太极功”的戕害(可参阅文章《练拳这么松,为什么没有丹田气》),不敢使劲;二是明知非故犯——知道掤劲不能丢,却一不留神就给忘掉。

有人可能会问:没有掤劲又会怎样?

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练出丹田内转的可能性极小而已。

所以,掤劲不能丢,丢掉的也一定要找回来。

怎么找呢?

首先,脑子里得绷紧“掤劲不丢”这根弦。

怎么绷?

陈鑫、郝少如等前辈早就告诉我们了——身肢如弓,要把后背和四肢想象成弯弓,时刻保持张紧状态。

第二步,需把握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屈!

第二个:屈!

屈、屈!

这可不是蟋蟀的昵称,是要屈肘、屈腕的意思。

只有屈肘屈腕,才能做到手臂如弓,不丢不顶。

“甩手掌柜”,练不好太极拳(练陈拳者不可不看)

需要说明的是,“屈屈”不是太极拳术语,老六只是借用一下,它的来历,有一个小插曲:五一集训时,有一个学员是健身教练,老六提醒他注意屈肘折腕,他问:“是屈屈吗?”然后解释说,健身也讲屈肘屈腕,目的呢,是拉筋——与太极拳抻筋拔骨的要求如出一辙。

屈肘不用解释,屈腕这个概念,估计许多拳友不太清楚,就是手掌和前臂不要在一条线上,手掌要么前俯,要么后仰。屈腕还有几种叫法:塌腕、坐腕、折腕等等,老六更习惯于叫折腕,易于理解。

有些拳友戴“松松松”这个紧箍咒多年,对于折腕可能难以接受。没关系,如果你哪天突然发现松了这么多年,丹田依然空空如也,再来尝试一下“紧”也未尝不可。

最后是两条建议:

1.折腕时,手掌手指不能用力!

2.如果你练陈氏太极拳,需要明白:折腕是手臂上产生缠丝劲的前提,一刻不能松懈。

逆缠时折腕的幅度要大一些,顺缠折腕的幅度要小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