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丁口论第三章之五

 感通天下 2017-07-04

    第三章,老子给治国者也就是统治阶级支招,提出三无四有办法,企图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使民无知无欲,无私心杂念。便于统治和管理。在阶级社会便宜于少数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第二使智者不敢兴风作浪、提倡异端邪说、创造新奇玩艺。从根本上断绝了知者与民众的关系。使知者只能为统治阶级服务,否则只能作顺民百姓。最后老子高兴地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为无为,则无不治。

    什么是为无为呢?对于统治者而言,大体有以下几条。

    第一,就是提倡三无,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所欲。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

    第二,从政治上讲,寻找动乱的根源,在发生之前和之初就全力消灭之,这样费力少而效果好。让官员们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

    第三,从经济上讲,民以食为天。丰年就想到欠年,来一个耕三余一,使以丰补欠的作法深入民心。一点也不敢侈奢浪费。提倡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固本抑末。

    第四,从军事上讲,重视和平时期的强军观念和备战措施,始终保持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态势。总比战争来了才仓皇应对容易得多。

    第五,从文化艺术活动上讲,提倡民众自娱自乐,提倡为民众服务,限制黄赌毒之类。限制统治阶级的奢糜之风。形成健康的民风民俗。

    第六,从财政上讲,始终有备用的保险资金,有备用的人力物力,这些表面上无用的资源,才能够确保不时之需。

    第七,在税收上,实行轻瑶薄赋。总是与民生养休息。才可以开辟更大的财源。

    中国历史上那些大有作为的帝王,修长城修运河打大仗,目的都是强国,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心太急,用力过猛,总是想毕其功于一役,结果都事与愿违,伤民无数,落下了不好的名声。都是为无为的反而教材。

    从以上各条看来,为无为倒还真有几分道理,是不是能够达到无不治的目的呢?未必。因为天体世界的大旱大涝,自然生命世界里的传染病,社会中兴起的新的生产力因素,总是无穷无尽的,人们对之认识总是难以穷尽的,还有外敌和内部阶级矛盾的激化,总会导致社会平衡被打破,进入新的动乱和战争时期,使整个社会国家得以重新趋向稳定和平衡。从这一条讲,为无为则无不治,仅仅是一种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