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暑 | 今则热气犹小,此见暑之渐也

 恶猪王520 2017-07-07

 



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

太阳到达黄经105°

时间: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 (丁酉年(鸡年)六月十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三候



温风至

蟋蟀居宇

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

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


二候:蟋蟀居宇

蟋蟀,一名蛬,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鬬。


三候:鹰始鸷

鸷,勇猛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鸷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小暑习俗




晒伏


“六月六”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百索子撂上屋


相传牛郎星和织女星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没有渡船,怎么办呢?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



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给牛改善饮食


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养生




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饮食清淡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


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防暑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勿贪凉


天热了,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


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小暑诗词




《小暑》

左河水


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



《登沃州山》

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小暑六月节》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