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聂桥文章:谈《红楼梦》中的三个无解典故的准确答案(四)

 快乐老年435 2017-07-25

聂桥文章:谈《红楼梦》中的三个无解典故的准确答案(四)

二、“天上人间两渺茫”,一段红学公案

对于这句诗,红学界并不陌生,在权威的百度百科里《灯谜诗·天上人间两渺茫》的条目里写道:

首句就用的是南唐李煜《浪淘沙》词“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和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中的词语和意思,都是说男女死别。

一段红学公案就此拉开了,一个叫土默热的红学研究者指出:此句是出自唐代诗人曹唐的《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

此语一出,立即引来另一种声音,某知名教授为百度百科上的观点辩称,曹唐诗也是根据白居易和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而成的。在一些场合下,这种强词夺理的说法在红学界还是很有市场的,可惜是曹唐为唐朝诗人,生于白居易之后,借鉴白居易的可能,但李煜为南唐后主,生于曹唐之后,曹唐怎么能借鉴一个还没出生之人的诗句呢?

那为什么学界会在一首诗的出处上如此的纠结呢?文学考证,出处是哪就是哪,没什么可说的。至所以人们否定“天上人间两渺茫”之句是一个现成的诗句,是因为土默热考证出这首诗同时也出现在《长生殿》中,为《尸解》一出的下场诗,诗的出处也标注得一清二楚:

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天上人间两渺茫。曹唐

由于土默热红学的强大体系,主流红学根本就见不得土默热红学的任何观点,总要从各个方面去阻击,但实践却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土默热红学的分析总能在《红楼梦》与《长生殿》的关系中找到交集点。

《长生殿》中《尸解》一出的下场诗“天上人间两渺茫”也把宝玉灯谜诗锁定在了《长生殿》的背景之下,此诗也是《红楼梦》诗词中众多隐写《长生殿》传奇的诗作中比较明显的一处。

三、“上帝垂旌”,一段故事

“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这是宝玉《芙蓉女儿诔》中的一段话,表面上是说玉帝封晴雯为芙蓉花神之事。但“上帝垂旌”是指道教的最高规格仪式罗天大醮中的“扬幡”。具体描述就是:通过宝幡高举挂长杆,灵风鼓舞。这和百度百科在解释垂旌时话几乎一样:“用竿挑着旌旗,作为使者征召的信号”在道教中所用旌旗实际上就是幡,这种用“用竿挑着旌旗”。这种仪式,在《红楼梦》中我们没有看到,但在《尸解》一出里却真的有过“上帝垂旌”的一幕。天孙织女奉玉帝之命主持杨玉环的登仙仪式:

(副净上)“天边传敕使,泉下报幽魂。”(见介)贵妃,有天孙娘娘赍捧玉旨到来,须索准备迎接。吾神先去也。(旦)多谢尊神。(分下)(杂扮四仙女,执水盂、幡节,引贴捧敕上)。

除了写有玉旨的“敕”外,玉帝的使者天孙织女只从天上带了两件东西,水盂和幡节。水盂里装着尸解用的“金水”,当尸解完成后,水盂也就完成了使命,在重新登仙的蓬莱玉妃回归路上,就只剩下了幡一样物件了。

音乐、幡幢已备,候送玉妃归院。

《红楼梦》里说不清的事情,到了《长生殿》中就一目了然了。

四、“锦囊收艳骨”,一大悬念

大家都以为黛玉《葬花吟》中的“未若锦囊收艳骨”之句就是指的第二十三回黛玉把落下的桃花装进花囊那件事。其实这并非是作者的本意,你只要仔细看一下第二十三回黛玉葬花那段描写,就会知道,黛玉挂在锄头上的花囊实际上是一个“娟袋”而非“锦囊”。“锦囊”和“娟袋”在用料上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的,绝不能混为一谈。也就说,二十三回黛玉埋在土里的花囊和《葬花吟》里的锦囊并非是同一物品。那么,这个锦囊是什么呢?《尸解》一回为我们解开了这一大红学悬念。在“上帝垂旌”后,杨玉环“尸解”登仙,就连随身的衣物和被服都因沾上“金浆”而一起升天了。杨玉环的坟变成了一座空墓,为了给日后一定会为她改葬的唐明皇留下一点信物,杨玉环想到了一直随身携带的锦囊:

哦,也罢,我胸前有锦香囊一个,乃翠盘试舞之时,皇上所赐。不免解来留下便了。(作解香囊看介)解香囊在手,解香囊在手,(悲介)他日君王见收,索强似人难重覯。

(将香囊付副净介)土地,你可将此香囊,放在冢内。

锦香囊也好,香囊也罢,都是装着香草的“锦囊”。当唐明皇挖开妃子墓葬时,看到的除了一个当年赐给妃子的“锦囊”外,别无他物,在唐明皇的眼里,“香气袭人”的锦囊里装的就是妃子的玉骨,正所谓“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