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老子笔下的圣人是什么样?

 水木年华138 2017-08-01

作者:杨本枢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六十四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老子笔下的圣人是什么样?

第49章经文开篇点题,提出了圣人没有私心,圣人以百姓心为己心的观点。接着老子就从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圣人如何才能够“以百姓心为己心”,一是用自己的善良使天下人都得到善良,二是用自己的诚信使天下人都能够坚守诚信。我们设问,圣人为什么要“以百姓心为己心”?此章经文的结尾处揭示出的原因是圣人要治理天下。老子的语言就是这样严谨,环环相扣。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大意是圣人没有私心,圣人对待百姓没有先入为主的个人情感,圣人总是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

此句话的理解重在“圣人”一词,《道德经》全文出现了几十处“圣人”,重在说明圣人做了什么,圣人应该怎么做,彰显出老子的人道观。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老子笔下的圣人是什么样?

黄帝头戴冕旒无为而治的情景

老子笔下的圣人具体有哪些含义呢?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一国之君。君王治理天下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非常重要,所以老子针对君王提出了诸多治理措施,最有名的就是“无为而治”。第3章的“不尚贤,使民不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2章的“圣人执一为天下式”等诸多语句都是有关君王应该如何治理天下的。

二是能够为一国之君出谋划策的高官。这样的高官具有极深的人道主义思想,懂得如何使用自然和谐的理念帮助君王治理天下,这样的高官也可以称得上圣人。历史上较为有名的有辅佐周成王使西周逐渐强盛的周公旦,辅佐并帮助太甲成为一代明君的殷商宰相尹伊。

三是大隐隐于世的“隐士”。历史上有名的陶朱公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退隐而去,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 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宋代大儒苏东坡也算得上圣人。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大意是善良的人,我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不是良善之辈,我也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使世人皆成为良善之辈。“德”取其本意“得”。

老子在此处表达了大爱无疆的思想。什么叫“以百姓心为心”?使世人都成为善良之人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圣人要有包容之心,要善于发现百姓的优点,用其所长,使其成为有用之人。因此,老子说,“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大意是诚信的人,我以诚信之心对待他;不是诚信之人,我也以诚信之心对待他,使世人都坚守诚信美德。此句也是“以百姓心为心”的主要内容,其所包含的思想同上句。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大意是圣人治理天下要少干预,多收敛一些,要用天人合一思想治理天下,老百姓是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圣人则犹如孩童,保持纯朴之心。

“歙”是闭合的意思,此处引申为圣人治理天下实施收敛性政策,无为的策略,而非政令繁多,极度扩张。“浑其心”就是回归到最纯朴的状态。

“百姓皆注其耳目”是指老百姓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是社会变得复杂,产生争名夺利,存在坑蒙拐骗的原因所在。正是因为百姓都在各用其聪明才智,作为一国之君,才需要有治理办法,防御措施。最好的措施莫过于回归于朴,大智若愚才是最好的办法。老子多次运用孩子来比喻圣人,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如婴儿之未孩”等等。

这句话对于现代社会有很好的提醒效应。防微杜渐和科学预判是现代政府治国理政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都是,我们现在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领导人或者管理者事先没有考虑到导致的,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开始解决问题,总是跟在问题的屁股后面去想办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综合考虑病症做到对症下药,这样的治理方略怎么能够彻底治愈病人?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老子笔下的圣人是什么样?

49章通行本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帛书》甲本原文

【聖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屬耳目焉,聖人皆咳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