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腹血糖那么高,咋办?

 伊悠帆123 2017-08-01

导致空腹血糖高的原因很多,关键是如何应对

作者丨陈泉峰 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提到空腹血糖,大家都不陌生,这个血糖值主要反映患者自身胰岛β细胞的基础功能,以及前一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次日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空腹血糖高在临床较为常见,原因有很多。作为糖尿病医生应该先搞清楚引起空腹高血糖的具体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处理。

今天要谈的两位患者,同样都应用胰岛素,同样是空腹高血糖,血糖监测结果却不尽相同。究竟是为什么呢?

病例1

王女士,65岁。患糖尿病15年,应用胰岛素5年。

目前每日应用预混胰岛素30R,早上20单位,晚上16单位,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没什么不舒服,因此平时很少监测血糖。

最近儿子给她买了血糖仪,心血来潮地测了起来。这一测不要紧,测出来吓一跳!空腹血糖居高不下,连续3天血糖都是11-13 mmol/L。

医生建议王女士监测睡前和凌晨的血糖。结果发现晚上9点的血糖常达到13 mmol/L,凌晨2点的血糖也在12.5 mmo/L左右。

王女士睡前和凌晨血糖均高,可能是控制整个夜间的胰岛素量不足而导致空腹高血糖。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通过增加睡前胰岛素的用量来控制空腹高血糖。但王女士的血糖变化一定是胰岛素(或降糖药)用量不足造成的吗?

事实不然。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考虑如下几种因素:

1. 饮食因素:一些患者前一天晚餐进食过多、摄入食物能量过高,或者用餐时间较晚、进餐持续时间较长(如聚会就餐等),都有可能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小对策:定时定量进餐

糖尿病患者应该科学进餐,定时定量进餐,晚餐时间不宜过晚,尽量让饮食规律起来,并避免暴饮暴食。

2. 药物因素:某些患者漏服或少服降糖口服药,未足量甚至忘记注射胰岛素,势必导致空腹血糖水平受影响,本例王女士血糖“告急”就很有可能是胰岛素用量不足造成的。

小对策:关注用药细节

当面对空腹高血糖的患者时,临床医生一定要仔细询问其用药情况。特别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容易出现漏服药的现象,这当中少不了家属的配合。

另外还要注意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是否规范、保存是否合理。这些用药的细节问题都有可能左右药物疗效,影响血糖控制。


针对王女士的情况,建议她继续监测几天。如果血糖顽固,就是胰岛素用量不足。这时候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将晚上的胰岛素用量适当向上微调,并注意监测。

3. 运动锻炼不到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除了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和接受糖尿病教育之外,适当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治疗措施。一位平时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在某天晚餐后运动量减少或直接卧床休息,也可能导致次日的空腹高血糖。

小对策:坚持规律运动

如果是因为运动方式的改变而导致晚餐后血糖控制不佳,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运动时间及方法。同时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晚餐后即躺下休息的做法。

4. 病情进展:糖尿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病程的延长,必然会使病情进展、自身胰岛功能减退、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空腹高血糖。

小对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结合临床各项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常用的针对基础血糖控制的药物有二甲双胍、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5. 黎明现象:排除了以上几种因素,还有一种情况:睡前或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且无低血糖发生,在黎明时段(通常是凌晨3~8点)血糖逐渐上升,致使空腹血糖升高,即所谓的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午夜过后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分泌逐渐增多有关。为了对抗血液中增多的胰岛素拮抗激素,机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因此空腹血糖升高。

小对策:增加药量应对黎明现象

针对黎明现象的成因,对这类患者应加大胰岛素或降糖药的剂量,以缓解胰岛素拮抗激素带来的负面效应。且应保证药效维持到第二天早上,使空腹血糖达标。

病例2

赵先生,58岁。患糖尿病10年,应用胰岛素6年。

目前每日应用预混胰岛素30R,早上18单位,晚上16单位,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平时比较重视血糖监测的他,最近也发现空腹血糖总是偏高,连续监测三天都是10-12 mmol/L。

赵先生听从建议,加测了睡前和凌晨两个时间点的血糖:晚上9点的血糖约为6.5 mmol/L,凌晨2点的血糖则只有3.8 mmol/L左右。

老赵困惑了,我这老老实实地睡觉,夜里又没加餐,本来低的血糖怎么又蹿上来了?

赵先生睡前正常,凌晨血糖偏低,我们的身体有着特别奇妙的系统,在发生各种变化时,具有自我调节机制。赵先生很可能是在入睡期间出现了“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苏木杰现象,这是人体自身针对低血糖的保护性反应。

以低血糖为例,当血糖降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会自动减少,而升高血糖的激素会立刻增多,通过糖原分解等途径释放储存的糖,从而提高血糖浓度。这是一种自救行为。入睡时,低血糖引发交感神经兴奋,虽然心慌、手抖、出汗等反应并不明显,但是升糖激素的活动仍在进行。正是它们,静悄悄地就“抢救”了我们自己,也导致了次日早晨血糖的升高。

小对策:减少夜间降糖药量,谨防凌晨后低血糖

不难得知,苏木杰反应和黎明现象应该用相反的处理方法。为免夜间低血糖导致反跳性高血糖,应当减少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的用量,并注意睡前适当加餐。睡中低血糖的发生,对任何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讲都非常危险。

为明确病因,应建议赵先生连续监测数日,包括晚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加测凌晨2或3时血糖,或至糖尿病专科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如果结果仍然如此,就需调整用药方案,将晚上的胰岛素用量适当向下微调,并注意监测。

参考资料:

[1] 何亦生. 糖尿病患者早晨空腹血糖高的原因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2011,(05):26

[2] 吴静波. 糖尿病黎明现象28例分析及对策[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04):46.

[3] 黄柯. 糖尿病“苏木杰反应”与“黎明现象”[J]. 环球中医药,2008,(03):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