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级你的精神世界,重新认识自己

 为什么73 2017-08-05



我们的身心之间是如何关联?

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身体的疾患往往受思想格局的影响

打破这种格局

不但可以治愈身心病患

更可以提高自我修养


我们现阶段最需要的就是探索我们的身心世界,它属于我们却难以被我们支配。比如身体会生病,情绪会难以把控,而我们只能依靠医生、药物等等外物来摆脱现状,但从未真正考虑过这些病症和忧患来自于哪里?


身与心的平衡


我们的躯体是极其脆弱的,它会时常提出许多要求:饥欲食,乏欲睡、如此等等。如果不去满足它,健康便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企图同身体的极限相抗争,随之而来的不适必然波及身心。

在当今社会中,疾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某些病症是由“内能”(内在的能量)引起的,如若我们内在的能量在非正常的轨道中运转,便会引起疾病。这些疾病,例如癌症,就是同“内能”失调相关的。


就西医法定的医理而言,即使能判断出病症的症候,却因为缺乏对内能作用的了解而无法指出产生疾病的根源。而某些一般医疗手段不能生效的病症却可以通过念诵咒语或其他手段来调节并治愈。咒语可以通过声音与呼吸去影响并协调病人内能的状态。除此之外,在禅定或动态瑜伽中,也可以通过呼吸和精神集中来重新建立内能的正常状态。


不要强迫改变自身内能的状态,如果某一时刻你并不愿意静坐禅修,那么就不应该强迫自己。这种不情愿的背后可能隐藏了某些我们不自觉的能量失调。此种情况之下,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放松,如何给予自我足够的空间而使之不至于阻碍了修行。很多问题,例如孤寂、抑郁、思想混乱等,通常都是由于“内在能量”失衡导致的。


意影响我们的身与内能,同时又依赖这二者而运作。某些时刻,意完全为内能所奴役,故不调节失衡的内能则无法达至意的平衡。了解意与内能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修行者若是练习冥想,其呼吸必然调节得舒缓深沉,以便有助于冷静的思维状态。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一个紧张的、处于激动焦虑状态的人必然呼吸急促。有时通过禅修与观想尚且不能使头脑平静;此时则需要修炼动态瑜伽(或太极等)与调息,以便重新调节自身的能量。


自身能量平衡后,我们的身心就会处在一种相对喜悦的状态。


自我思想格局的树立


自我的思想格局是如何树立的呢?


我们每个人被认为是一只锁闭之中受到笼子保护的小鸟。笼子象征了对我们身语意的一切限制。我们并不自知所处的真实状况,甚至害怕去发现这一现实,这是由于我们从小便在这笼子中长大的缘故。

以一个孩子为例。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一个孩子并不知道如何去推理或说话。兴高采烈的父母把他抱在怀里,在他耳畔低声呢喃一些甜美的话。然而一旦孩子开始行走并想要去触摸一些事物时,父母却喝止了他:“别碰那个!不许去那儿!”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便被迫限制自己的表达方式,桌旁的坐姿,吃饭的姿态等等,直到他成为一个模范孩子。父母将会以此为傲;然而事实上这可怜的孩子已经完全被迫采取了父母的思维方式与意识形态,从此受困于笼中。


在五六岁以后,他将去学校就读,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条规与他人的期望。一开始孩子会觉得难以克服这种种限制,然而后来也就逐渐习惯这个笼子。


现在这个对于我们在社会上生存必不可少的笼子,需要花上许多功夫才能去完成它,其次还有许多限制,例如政见、信仰、友情、工作等等以及其它种种束缚。当这个笼子建构的足够完好之后,我们已经准备好在其中居住,并且感觉到拥有保障。这就是个体面临的条件限制,我们必须通过自我观察去发现它。


我们身心的疾患就在这种格局下开始滋生、蔓延。


认识心性


一旦看清到自身的局限,我们便可能去克服它。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破除二元对立、破除感官局限,回归到一种自由的状态,回归真实~一旦打破我们自身的格局,我们的身心困惑都会得以解决。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心性”。


“心性”即心的真性,它超越了时间和理念。《心经》中的“空”,指万象皆无本质,无自我空性。空是一切存在之真实的、内在的状态。当所指的是个体时,这种状态便被称为“心性”。


“空”,即是个体与世间万物的真性。无论是悟道之人或是深陷轮回,也无论个体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都是一切众生的状态。体相被认为是一种“本初的清净”,这是因为它如同朗朗长空一般,不受碍于任何负担,并且是一切现象界显现的基础。


另一方面,原始状态在其一切方面,亦即其明净之中的显现被称为自性。它被认为是“自性圆满”的,因为它从本初起就俱生地存在着,如同光耀天空的太阳。明净是一切思维与所见万象的清净本质,不受思考判断的玷污。比如说我们看见一枝花时,初视其形的那刹那,我们思想上并未作出任何判断。然后在下一阶段中,思考判断开始起作用。看花人会将其分类,认为“这是一朵花,是红色的,具有某种芳香……如此等等。”至此,一切贪着与厌憎、接纳与拒绝的情绪皆生发出来,而其后果便是产生业果与轮回之因。明净指那观物活波生动、而头脑意识形态尚未介入的当下。这是自性状态的自发显现。思维亦如此:如果我们不追逐思维,不堕入于理性判断之中,则思维亦是我们自身明净的一部分。



如果你认为你的疾患来自于身体,你可以寻求治愈身体的办法;如果你认为你的疾患来自于内心,亦可以寻求疗愈内心的办法。因为“你认为”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格局,最重要的是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思想,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从中体悟,便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