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上国学

 扫地僧一一 2017-08-28


00:00 / 00:00
重新播放
0:00:00
上次观看至{$min}{$sec},正在为您续播
跳过广告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跳过该剧广告 广告剩余: 10
【剩余 则广告】 您是尊贵的QQ会员 秒后跳过此广告
详情点击
应版权方的要求,好莱坞会员无法免除该部电视剧的广告,请您谅解!
我知道了!
分享
10广告详情

治理天下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是要让人人都有“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精神状态;领导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要让你的团队成员产生“我自然”的自我认定和自尊、自主、自由的精神。

老子把治理状态分为哪四种等级?为什么说最优的治理状态是“下知有之”?“亲而誉之”,“畏之”,“侮之”,分别是什么样的治理状态?详情请收看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第十七章。我们同时奉上音频,方便您在不同场景使用。

大家好,这是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今天讲第十七章。这章很有名,我先念一遍。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呵其贵言也!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

我们先看第一句:“太上,下知有之。”治理天下最好的状态,就是下面的民众知道有君王朝廷的存在,但并不怎么关心君王朝廷。“太上”是“最好”的意思。怎么理解?就像我们知道有空气,空气虽然很重要,但空气不干预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不怎么关心空气的存在。再举个例子,我们知道有法院存在,但有纠纷时才找法院,平时不会关注法院。法院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很重要,但法院的工作是被动的。这样“太上,下知有之”的君王朝廷,是像法院一样、像空气一样的君王朝廷。

这句有版本问题。流行的《道德经》的版本多是“太上,不知有之”。这个版本是元代吴澄改的,吴澄本这样改不对。帛书的甲乙本和王弼本,都是“太上,下知有之”,这才对。“太上,不知有之”,意思是最好的治理,是民众根本就不知道有君王朝廷。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无政府社会了。《道德经》是有政府的,是有君王朝廷的,只是要求这个政府是无为而治的。所以元朝人吴澄改的是不对的。

理解“太上,下知有之”这一句,我们可以参照《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指的都是君王朝廷。大家看,君王朝廷是“无事、无为、好静、无欲”,这样的朝廷对百姓没有侵扰、没有干预。百姓知道有个君王朝廷在维持秩序,但不必去关心君王朝廷,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这就是无为而治,就是空气之治、法院之治、自由之治。

下一句:“其次,亲而誉之。”上一句讲了最好的治理民众知道有个朝廷,但民众完全是自立、自足、自由地去干自己的事,朝廷只是维持秩序。这句讲次于最优状态的治理就是“亲而誉之”。“亲”是亲近、亲爱,“誉”是赞美。民众热爱君王、赞美君王,君王是民众的大救星。

这样的朝廷是行“德政”、行“仁政”的朝廷,百姓热爱和讴歌君王。但老子认为,这只能算是次等的治国之道。治国能够让百姓“亲而誉之”,这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老子为什么这么反常识,认为民众热爱朝廷、讴歌朝廷,只是次等的执政水平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有一些百姓爱戴和歌颂君王,一定是君王给了他们好处和恩惠。但是君王朝廷本身不是财富的生产者,它能给出好处和恩惠的前提就是君王朝廷控制了社会的财富。也就是说,君王朝廷能够行“德政”和“仁政”的前提,就是它成了社会财富的重要控制中心。利用控制的财富来搞一些社会公共工程,同时极少量地向贫困者转移支付。在中国历史上转移支付其实很少,更多的情况,是以平均天下的口号去占有社会财富,但实际上却是君王官吏们以权谋私变得很富裕,升官发财。所以,在老子看来,当一些百姓讴歌君王朝廷的时候,就意味着君王朝廷的权力已经很扩张,大量的社会财富已经被君王官吏控制,民众的自主权已被大肆侵占。

召公像

召公执政很得百姓拥护,他曾在棠梨树下判断案件、处理政事。《诗经·召南》作有《甘棠》一篇,称颂此事。但在老子看来,受到百姓讴歌的治理,只是次一等的治理。

《道德经》三十二章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次,亲而誉之”这一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天地相合,降下甘露,没有人命令,甘露均匀地分布给万物万民。这讲的是自然规律。老子认为均衡是自然规律,财富的生产和分配,在没有干预的状态下,最终会自然趋向均衡,趋向和谐的状态。也就是说,“自均”是个自然过程,不需要朝廷的命令来平均天下,不需要君王朝廷进行大规模的财富的控制和转移,长期的自由,天下自然就会走向公正与和谐。

所以,当百姓对朝廷“亲而誉之”的时候,意味着“自均”的规律已经被人为打破、被人为扭曲。人们对朝廷“亲而誉之”,百姓的眼睛都看着朝廷,意味着朝廷已经成为社会财富分配的中心。朝廷成为社会财富分配的中心的前提就是朝廷要收重税来攫取财富。一些老百姓的眼睛看着朝廷,靠歌颂朝廷来换取生存,他们最后就会失去了自主生存的能力,要依靠朝廷活着,整个社会也就此丧失了活力。

中国历史上比较好的朝廷,大多热衷于“德政”和“仁政”。这不是君王朝廷心地善良,而是基于他们权力控制的需要。《周礼》讲得很清楚:“以王命施惠。”要以王的命令向百姓施恩惠。孔子在《论语》中讲得更直白:“惠则足以使人。”你给一些人恩惠,这样就可以支使他。所以,通过施恩惠来支使人、支配人,这是基于权力的考虑。在老子看来,这就是权力对百姓的自然生命和自然生活的干预和侵扰。

老子反对“亲而誉之”,反对朝廷行“德政”、施“仁政”。他认为朝廷施恩惠于百姓,会破坏老百姓的自主、自立,其实质是弱化了百姓。一个国家长期弱化百姓,使百姓不得不依附于朝廷,这样的国家其实非常虚弱。

下一句“其次,畏之。”再次一等的治理,第三流的君王朝廷,是百姓都畏惧的,这是依靠暴力、威吓进行统治的状态。这种朝廷既不搞无为而治自由社会,也不搞以德治国福利社会,而是搞暴力至上的恐怖统治。既无自由也无福利,只有恐怖和恐惧。将统治建立在百姓恐惧的基础上,这是第三流的治理。

《道德经》七十四章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暴力恐惧的统治难以长期维系,为什么?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民众是上天的子民,长期暴力统治必遭天罚。

下一句:“其下,侮之。”最下等的一种统治,就是民众侮辱君王朝廷。这样的朝廷民众不尊重它,也不畏惧它。君王做的事,百姓既不感恩,也不畏惧,内心蔑视、嘲弄这样的君王朝廷。

大家看,老子把治国状态分为了四种等级:第一是“太上,下知有之”,这是无为而治,百姓自立自主的自由之治;第二是“亲而誉之”,这是一种以德治国的福利社会,百姓的生存仰赖朝廷的救助和恩惠;第三就是“畏之”,这是暴力治国、恐怖治国,百姓畏惧;第四是“侮之”,治国就像演戏,民众瞧不起这样的朝廷,内心蔑视、嘲弄这样的君王。

《道德经》里有些话是重复的,老子经常用不同的话来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把三十八章和十七章对比起来,就能更好地理解第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这样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去了以道治国,就开始以德治国。“失德而后仁”,失去了以德治国,就搞以仁治国。“失仁而后义“,失去了以仁治国,就开始以义治国。“失义而后礼“,失去了以义治国,就开始以礼治国。对老子来说,这是一个逐级坠落的过程。对比第十七章,来看一下。

“太上,下知有之”,其实就是以道治国。朝廷无为而治,百姓自为自治自由。

“其次,亲而誉之”,其实就是“而后德”,以德治国,“失德而后仁”,就是以仁治国,这就是“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指的是“失仁而后义”,以义治国。所以,百姓“畏之”。什么是“以义治国”? 《周易》中说:“禁民为非曰义。”禁止民众做坏事,做非法之事,这就叫做“义”。指朝廷全然以惩治为统治手段,以惩罚来威慑百姓。以义治国,就是以惩罚来治理国家。通俗文化中,“义”是凝聚帮会的精神纽带。所谓“义”,就是哥们义气,有饭同吃,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如“桃园结义”、“梁山聚义”。“义”这种精神的特点是内外有别,只认内部关系,不管公共规则。对内讲兄弟情义,对外同仇敌忾。靠义气治国,对百姓来说,这就是黑帮朝廷,流氓朝廷。

“失义而后礼”就是放弃了以义治国,而是以礼治国。对应着第十七章就是“其下,侮之”。这是最下等的治国办法。老百姓都瞧不起这样的朝廷、侮辱它。这种“以礼治国”是通过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说教来建立等级秩序,将朝廷的控制之手伸到百姓日常生活的礼仪之中。以礼治国表面上冠冕堂皇、仁义道德,实际上自私自利、虚伪可恶。百姓对朝廷的行为,发自内心的蔑视。君王朝廷的威信丧失殆尽,就是“其下,侮之”。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是说如果老百姓已经不敬畏你的威严,不害怕你的威胁,你真正的大危险就来了。百姓要反叛、抛弃这样的朝廷了。

下一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果君王朝廷诚信不足、信誉不足,百姓就不信任君王朝廷了。这个“信不足”是指君王朝廷的信不足,“有不信焉”指下面的百姓就不信他了。这是一个层面的理解;另外一个层面,这句也指不仅朝廷是不可信的,百姓也不可信了。这就形成了一个上下都无信、上下都溃烂的社会。溃烂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从朝廷“信不足”开始的。上面先溃烂,然后流毒到社会,造成了整个社会诚信的崩溃。这样溃烂到极点,就会爆炸。

老子经常是先讲宇宙观,再讲执政观。本章主要是讲执政观,作为一种宇宙观的“信”,像《管子》里面说的:“如日月之明,如四时之信”,一年四季是必然来的,这是一种确定的运行规律。《吕氏春秋》上说:“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如果上天气候的运行没有规律的话,就没办法成岁了,没办法种粮食,没办法去丰收。如果大地的运行,没有规律,草木也没也办法长大。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吕氏春秋》上说:“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

中国古代习惯把人间之信归源于自然之信,也就是说,我们人间的法律、人间的政策,应该像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一样有规律,让人可预期,这就是“信”。作为政治治理的“信”,指的就是法律政策的稳定性和可信性。如果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朝廷的法令政策轻易变更,没有稳定性,这就是不信。朝廷不能无“信”,如果朝廷无“信”,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无信,整个社会的不可信。如果天地无信,整个生态系统就崩溃了。如果朝廷无信,社会秩序就混乱了。

下一句:“犹呵!其贵言也”。“犹”就是犹豫,对自己的言论、非常小心。“贵言”就是指重视自己的言论。老子时代,君王之言即为朝廷政令。所以,君王得“贵言”,不能轻易表态下令。君王多言就相当于朝廷的政策法令繁多,这会侵扰百姓。

唐太宗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每句话都可能对民众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轻易不说,这就是“犹呵,其贵言也”。

我们可以通过唐太宗的一个故事来理解这句话。《资治通鉴》上面记载:“上曰”,“上”就是唐太宗。唐太宗说:“朕每临朝,欲发一言,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是以不多言。” 这是典型的“贵言”的态度。临朝说话三思而行,怕给百姓带来祸害,尽可能不多说话。给事中知起居事杜正伦说:“臣职在记言,陛下之言失,臣必书之,岂徒有害于今,亦恐贻讥于后。”史官杜正伦说:“我的职责就在于记录君王所说的话,如果您说了有过失的话,我肯定会记下来。您过失的话不仅仅是对今天有害,也可能为后代所讥笑。”“上悦,赐帛二百段”。唐太宗很高兴,赏了他两百段布帛。

这个故事挺有意思,这个史官讲得很清楚,我的职责就是记言,你的言论如果有失误,我一定会记下来。唐太宗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每句话都可能对民众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轻易不说,这就是“犹呵,其贵言也”

下一句:“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句的意思是当事情做成了,在讲述功劳的时候,百姓都说,是我自己干的,是我自己本来如此。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状态?其实容易理解。比如说,市场经济之中人人自主创业、自由选择,有了利润都会认为是自己和团队努力的结果。不是外人恩赐的,这个前提就是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是自由人。如果一切听令行事就不会有“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的心态。

“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前提是取得的这些成就,是我自由选择、自我担当、自我创生所换来的。这是我自己干的,是我自己的事。

这句有版本上的问题。楚简本,就是老子最古老的版本,上面是“成事述功”,所以杨鹏校订本取的是“成事述功”;帛书甲、乙本是“成功遂事”,王弼本是“功成事遂”,我认为“成事述功”更准确。因为,只有在讲述功劳的时候,老百姓才说“我自然”。所以,还是“成事述功”这个古本好。它想表达的是治国的最优状态,就是“太上,下知有之”。因为朝廷无为而治,所以百姓自由。

治理天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人人都有“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感觉和精神状态。这就意味着百姓人人自主、人人自由、自我奋斗,并且事业有成,有财富、有自尊,百姓强大的国家,才是真正强大的国家。

这种状态“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识。父母亲对待孩子就是希望孩子独立自主、事业有成。老师对待学生也是希望学生有上进心、学业优良、事业有成。所以,父母亲对孩子的态度,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其实就是最好的治国的态度。这是常识。就是要让孩子、让学生变得很能干、很独立。但是历史上的执政者往往不明白,或者说根本就不愿意去明白这种道理,也不愿意去做“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的事情。

《道德经》的特征一般是先讲宇宙观,再讲执政观,本章讲的全是执政观。老子为什么认为“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是最好的境界呢?这个确实与老子的宇宙观有关系。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漻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寂静无声,像大海一样的无边无际。就是这个天道的力量、上天的力量,它独立于万物,不会改变自己的运行规则。它是天地万物的母亲,天地万物的本源。后面还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独立而不改”,是自己本来这样,就是道的法则。

所以,“道”创生宇宙万物,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源,“道”在万物之中,也在百姓身上,所以,当百姓走向“我自然”的时候,意味着百姓走向“独立而不改”,这就是道的力量的自然释放。这样的百姓就是行道之百姓,就拥有“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创生力量。

所以老子才说最好的执政境界就是“我自然”。其实就是要以道治国,让百姓成为独立自在的力量,成为自然而然的存在,用他自然本性的释放,来支撑一个富强而繁荣的国家。

治国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就是使百姓独立自主,“独立而不改”,具有自由的能力。强化百姓自由的能力,他就会拥有创生的能力。

我们能从本章学到什么?这里提到了领导力哲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当我们治理国家的时候,首先要问的是“成事述功”,百姓是否能够说“我自然”。治理一个学校,“成事述功”,学生能不能说“我自然”,我的成绩都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管理企业,“成事述功”,员工能不能说“我自然”,员工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说企业的业绩都是我们员工干出来的。治理任何一个机构,“成事述功”,机构成员都说“我自然”,这都是我们自己干的。这样,这个机构,就跟机构中每个人的梦想、命运是融为一体的。这样的机构就会充满了活力,这样的国家就会是非常富有生命力的国家。

所以,最高的领导哲学,最了不起的治理哲学,就是让你的团队成员,让你的百姓产生出“我自然”的自我认定和自尊、自主、自由的精神

好。本课讲到这里。我再读一遍,算是一次复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呵其贵言也!成事述功,百姓皆谓:我自然。”本课讲完了,我们下节课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