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开窍剂
【概念】 凡用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 【分类】 温开 ── 寒闭(中风、中寒、气郁、痰浊)蒙敝心窍 ── 苏合香丸 凉开 ── 热闭 ── “三宝” ──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使用注意事项】 1.首先应辨别病证的虚实。 2.次要辨其证候属寒属热,正确使用凉开与温开。 3.表证未解,热盛神昏,治宜解表透热为主,使邪有出路。 4.阳明腑实,因热邪薰蒸,而见神昏谵语者,治宜寒下,此“泄可去闭也”。 5.开窍之品大都气味芳香,辛散走窜,只可暂用,不可久服,宜中病即止。久服则伤元气,临床上多只用于急救,神志清醒后则停止使用,然后根据不同证候表现,辨证求因,以治其本。 6.有碍胎元孕妇慎用,如麝香等。 主证窍闭神昏证。
第二,运用开窍剂,要注意区别属于寒闭还是热闭?那就相对的用温开和凉开,两类不同的开窍法。 另外开窍剂在神志昏迷病变当中,可以发生于多种具体的疾病当中。比如凉开法,可以用于温热病邪,侵犯人体由表入里,热盛阶段,造成热病内陷心包,或者用于温热病邪,和痰相结以后,痰热蒙闭心包,所以大的分类,有邪热蒙闭和痰热蒙闭两类。除此之外,可以用于像中风这类病证,中风发生之后,有 神志昏迷,而属于实热这种证型的,也可以用凉开法。另外在实热引起的神昏当中,兼有肝风内动的,往往也结合开窍。特别像小儿的高热惊厥,往往结合清热开 窍,或凉肝熄风凉法配合。在温开法当中,可以用于寒邪、痰浊、秽浊,这类的蒙闭心窍,导致突然昏迷,形成窍闭神昏。除此之外,像温开法也可以用于中风一类。它反应出来是一种寒痰、秽浊蒙闭,这个类型可以用温开法。 所以首先在用开窍剂,先要了解临床使用当中要区分,是闭证还是脱证?是应当用凉开法?还是用温开法?我们这里先看看大的寒闭、热闭,两类的一些特点。 在邪闭心窍方面,邪热、痰热蒙闭心窍,那是属于热闭证的两个不同的类型,两者虽然不能截然区分,往往相互影响,但往往在病变当中,发生的具体病证当中,有一定侧重。寒闭呢,这是寒湿、痰浊、秽浊,蒙闭心窍。这个就要温通开窍。 先看看热闭证。热闭证 证候分析
热闭心窍首先是神昏,神昏它有程度的不同,神昏,极度的烦躁,邪热蒙闭可以躁扰。热扰心神,如果没有达到蒙闭这种阶段,可以一般出现烦躁、谵语,在 神昏的早期。高热、舌红、脉数反映出热毒较盛,前面提到热毒的概念的时候,热邪到一定程度,能够引起神昏,也是热毒的一类。称之热毒,需要清热解毒。热邪 灼津为痰,导致痰热蒙蔽,往往昏迷程度就深一些。提法上,有的方强调它邪热蒙蔽,有的方它的主治证,强调它痰热蒙蔽,这里所指呢,总体上都是由于邪热,再 看它夹痰情况如何。当然高热之下,由于热邪伤津,筋脉失养,可以引起神昏,还可以引起抽搐,高热引起肝风,我们叫它热盛生风,或热极生风。这是热闭症常见 的一些表现。 寒闭证 证候分析
如果突然感受寒邪,当然寒邪反应出一种脉迟苔白。寒邪闭阻气机,可以引起心窍不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更多的呢,痰浊、湿浊、秽浊这类蒙蔽,痰 浊、湿浊、秽浊可以闭阻心窍,使心窍不通,也可以发生,这个当中除了包括中风病过程当中发生的之外,还有这样几类情况。一个比如说山岚瘴气,都也湿浊、秽 浊的特点。感受了以后,可以引气闭阻气机。气机闭阻,心窍不通,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者有一类,像煤气中毒,或者像菜窖里,地窖里,也是秽浊、湿浊 之气。如果人呼吸多了,也可以导致闭阻气机。造成心窍不通。另外在临床上,有一些我们叫中气,中气情志郁结,突然的。 往往这一类本身有痰。痰湿之体。一下肝气不殊,痰气互结,痰气上逆,蒙蔽心窍。在大怒之后,痰气上逆,整个偏于寒的特点。从表现出来的见症里,反映出寒的 特点。面色可以青紫。这类我们把它也叫属于寒闭证的范围。寒闭证治疗就药芳香化浊开窍。这类用温开药的话,也可以治疗一些,寒性凝滞以后,痰气互结在胸部 造成的胸痹。通过它的型气、化痰、温通,能够解除胸痹。 第一节 凉开 凉开剂,适用于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的热闭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甚或痉厥等。其他如中风、气郁、痰厥及感受秽浊之气,以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证有热象者,亦可选用。 【常用方药】 常用芳香开窍药,如麝香、冰片、郁金、石菖蒲等配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为主组成方剂。由于热入心包,引起神志不安,故常配镇心安神药,如朱砂、磁石、琥珀、珍珠等;邪热内陷,每易灼液为痰,故宜适当配伍清化痰热之品,如胆星、川贝母、天竹黄、雄黄等。 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这三个方为重点。 凉开共同的适应病证: 适用病症邪热内闭心包证 尽管它的具体的方,在主治方面还有一点差别,有同中之异,但是共同的,首先用于邪热内闭心包证,其他比中风、惊厥、感触秽浊,属于热闭的, 都可以用凉开的方治疗。这里介绍一些常用的,在凉开法里使用的一些药物。这个作为参考。当然凉开的方剂构成,首先第一个应该说它是清热解毒和芳香开窍的结 合。这是最基本的凉开的用药结构。
麝香、牛黄、犀角(这里用水牛角代),这三个在一起就构成了凉开法的应用的最基本结构。凉开三宝当中,安宫牛黄丸和至宝丹都是以麝香、牛黄、犀角作 为他的构成的君药。因为我们等一下不是一味一味药分析,这个方的君臣佐使。本科同学学习这三个凉开三宝,掌握它的功效、主治的特点。从分类上了解,哪些药 类的一些特点就可以了。因为一般不做汤药。麝香、牛黄、水牛角,这三个构成芳香开窍,清热解毒的结合。清热解毒这类还要涉及到一个清热,清到哪个层次?气 分、血分?像水牛角擅长于清营血之热,特别它本身带有芳香特点,有能透窍,透邪。特别擅长于凉血保护心神。芳香开窍,清热解毒的结合应该说是凉开法的一个 主体。其他有些药,像郁金、安息香、冰片,这是开窍力非常强的,用这些药联用上去,肯定这个方开窍力量很强了。清热解毒方面,除了水牛角,黄连、黄芩、石 膏这些结合,黄连、黄芩苦寒的,能够清热清心,石膏能清热,它擅长清气分热。能清热同时能保护津液,所以有时说它清热生津,这是在不同的阶段,看它热型, 一般热病神昏都涉及到心神,涉及到血分。还涉及到究竟用哪一类呢?比如止血丹里有三石─石膏、寒水石、滑石。三石以甘寒为主。清热兼有保护津液的作用。那 要看他这个大热,高热,是气分?血分?气血两燔?还是气阴两燔?具体像犀角和这些气分清热药共用。像紫雪丹,这类热型的特点,除了芳香开窍,清热解毒,这 两组是凉开的,共性的药物之外,那还要考虑一类,开窍时醒神,热邪扰乱心神,在醒神同时还要安神,镇心安神的药。镇心安神的药也是这类方里常配的,作为辅 助的。 对于这类热病神昏,如果兼夹痰浊、秽浊,形成痰热蒙蔽,昏迷程度可以反应得较深。往往配一些清化痰热的药。本身很多芳香开窍的药物,它开 窍、辟秽、化浊,也有一定的袪痰作用。这里所说清化痰热药,像胆星、贝母、天竺黄。有较大的清热化痰作用。雄黄,说它截痰,也就是在袪痰开窍方面,力量比 较强。能够说截痰了。 这类方里,由于热邪灼伤津液,使得筋脉失养,有可能引起热极生风,热盛动风,所以配一些像羚羊角、玳瑁,熄风止痉药。这是大体用的配伍用药的规律。常用药物在凉开法当中,要结合这几个方面。 安宫牛黄丸 ▲▲▲ 主证分析邪热内陷心包证 邪闭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它的主证强调邪热内陷心包,这个时候,这种邪热夹秽浊,夹痰,往往还是有的。但是从这个方的比较来看,它是以热为主,热毒为主。 虽然它治疗方法里面,也有豁痰开,但是清热解毒(过去清热解毒都说结合豁痰开窍),现在豁痰袪痰,这方没有后面的方那么强。它是以清热解毒 为主。认为是偏于热。痰,不是很突出。所以邪闭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这个是特点。它兼夹一定秽浊的话,可以加重神昏。至于像舌謇不语、手足厥冷,那 都是热毒较盛,闭阻气机,影响心神,舌为心之苗,舌謇不语。或热深厥深,引起手足逆冷。 主治方面特点把握就是说,一般安宫牛黄丸证,神昏,但是神昏的程度不是太深。(比至宝丹来讲)。过去像二版教材,它区分时,安宫牛黄丸的主治,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而至宝丹过去主治:高热烦躁,神昏不语。不语说明神昏程度深。现在都叫神昏谵语,但是用热来区分。安宫牛黄丸的发热是高热烦躁,至宝丹的主治是身热。身热这种痰热的发热,不见得是那样,没有安宫牛黄丸证发热高。这个要区别。 〖方源〗 《温病条辨·上焦篇》十六条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神昏谵语者,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组成〗 牛黄 郁金 黄连 朱砂 山栀 雄黄 黄芩 各一两 水牛角 浓缩粉一两 冰片 麝香各二钱五分 珍珠 五钱 金箔衣 〖用法〗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3g),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兼治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方歌〗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 牛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主治〗 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干舌燥,痰涎壅盛,舌红或绛,脉数。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功用〗 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病机〗 本方为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清窍之证而设。温病热 邪炽盛,逆传心包,必扰及神明,心主失其清灵之常,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里热炽盛,灼津炼液成痰,或素有痰热,故多见口干舌燥等津伤以及痰涎壅盛之证。 《成方便读》说:“温邪内陷之证,必有粘腻秽浊之气留恋于膈间”。痰浊上蒙清窍,势必加重神昏谵语。中风痰热昏迷,小儿高热惊厥,亦属热闭之证。治宜芳香开窍,清解心包热毒,并配安神、豁痰之品,以加强清开之力。 〖方解〗
君药三味中,牛黄的清热解毒力较大。而且能作用于血分。凉血比较突出。麝香偏温,它擅长于芳香开窍,开窍力应该说在这里最大。牛黄麝香联用,开窍作 用很突出。所以凉开三宝里,只有紫雪,牛黄换成羚羊角。因为它要熄风镇惊。在至宝丹和安宫牛黄丸里,牛黄、麝香联合都开窍。水牛角是用来清热解毒,以解毒 凉血。也有些教材认为应该牛黄、麝香联合作君。水牛角作臣。强调既然是开窍,水牛角开窍力量不大。从主要功用来讲,清热解毒,开窍醒神。水牛角过去用犀 角,犀角牛黄联用,清热解毒凉血作用很强。加上有些人认为现在用水牛角,拿犀角来讲,犀角本身有清香,能够透窍,透邪。 臣药两组。黄芩黄连栀子这一组,主要是增加君药的清热解毒力量。通过增加清热解毒力量,清心,保护心神。像冰片、 郁金,加强麝香、牛黄的开窍。雄黄袪痰,有助于开窍,但这方里袪痰力量不是很大。朱砂珍珠镇心安神,是考虑清心,芳香开心窍,清心解毒,这个基础上药镇 心。现在一般金箔不用,从《中国药典》上,这个方都不用金箔了。整个结构清热解毒是非常突出的。清热力量很强。以芳香开窍。有一定的袪痰作用。 配伍特点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与芳香开窍并用,以清热解毒为主。所以对君药的理解,应该说牛黄和麝香,肯定是君药,犀角也应该做君药的。它清热解毒是为主的。实际上,芳香开窍治标,根本还是热毒造成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概括起来就是清热解毒,清热泻火一般是气分火热的提法, 凉血解毒是涉及到血分的热的提法。清热、芳香、开窍并用。 运用
服用方法 (供参考)加强清心解毒之力,以清宫汤送服。 若兼腑实,或有时不兼腑实,配一点大黄的末,或一点大黄的汤送服,结合釜底抽薪,清解热毒更快。当然转向脉虚这种情况,要注意它是内闭外脱,开始由于这个正气消耗,造成内闭外脱可能性,所以要家人参汤送服。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因为这方有镇心重坠这类东西。 《温病条辨》:“此芳香化秽浊而 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之方也。牛黄得日月之精,通心主之神。犀角主治百毒,邪鬼瘴气。真珠得太阴之精,而通神明,合犀角补水救 火。郁金草之香,梅片木之香,雄黄石之香,麝香乃精血之香,合四香以为用,使闭固之邪热温毒深在厥阴之分者,一齐从内透出,而邪秽自消,神明可复也。黄连 泻心火,栀子泻心与三焦之火,黄芩泻胆、肺之火,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朱砂补心体,泻心用,合金箔坠痰而镇固,再合真珠、犀角为督战之主帅也。”安宫牛黄丸:错吃就是毒安宫牛黄丸的主要功用为清热解毒、镇惊开窍,在民间一直被奉为中风急救"神药",不少家庭都备上一两颗,以期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起死回生"之功效。 正因为长久以来人们对安宫牛黄丸的神奇传说,1993年之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在网上一度被炒到上万元一粒。但中医专家称,有关安宫牛黄丸的疗效、用法,在 民间存在许多误区,需要特别澄清一下。误区1 凡中风必用 有人认为,既然安宫牛黄丸"主治中风昏迷",那么,当家中老年人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楚、肢体麻木无力时,就赶紧给患者吃一粒,再送医院。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幸宇坚说,安宫牛黄丸虽对中风急性期有治疗作用,但由于药性寒凉,要注意辨证使用,对于素体脾胃虚寒者尤 其要慎用。痰热神昏的患者可以服用,但对于痰热不明显或脾胃虚寒的患者却不适合,用之反而会加重病情。如:同是昏迷的两名中风患者,一名可能要用清热化 痰、醒神开窍的中药,而另一名则须采用温化痰湿、醒神开窍的中药。这些是普通人无法辨明的,必须由中医师辨证处理。 幸宇坚说,只有热闭中风,即出现"突然昏迷、面赤气粗、口眼歪斜"才是安宫牛黄丸的适应证,其他类型的中风都不是安宫牛黄丸的适应证,比如中风脱证神昏(包括舌苔白腻、寒痰阻窍者)就不宜用安宫牛黄丸,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误区2 作为心血管疾病预防用药 安宫牛黄丸一直是中医用于治疗急症的必备要药,是急救用药,而不是预防用药。幸主任指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对症治疗。比如高血压病要服降压药,血脂高要服降脂药等,服安宫牛黄丸作为预防,不但价钱贵,降压的作用还比不上一般的降压药。 更何况,安宫牛黄丸含朱砂和雄黄等有毒之物,据药典记载,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其含量比例不同,大致含汞86.2%,硫13.8%。含有朱砂成分的中成药,不宜超量或持久服用,尤其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更不宜服用,以免造成汞中毒而加重病情。 因此,安宫牛黄丸不可久服或过服,即神志清醒后当停用。 误区3 中风后遗症也用安宫牛黄丸 中风急性期后,多数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这段时期被称为中风后遗症期。幸主任说,中风存活患者命是救回来了,但运动、语言功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此时应尽早进入康复治疗。 在康复期,中风患者可以进行各种康复训练和治疗,包括中医药治疗以及按摩、针灸等。此时,再服安宫牛黄丸不但无效,体质差的还会出现眩晕、腹泻等症状。 误区4 越过期越金贵 中药也有保质期,中成药一般是2-3年,最多是5年,中药饮片一般是1年。当然,像"中药六陈"(六种宜陈久使用的中药———枳壳、陈皮、半夏、麻黄、吴萸、狼毒),陈放使用,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安宫牛黄丸属中成药,药中的天然麝香、牛黄属易挥发的芳香药,存放太久会影响疗效。网上所谓的安宫牛黄丸年代越久远越好,价格甚至高达数万元一盒纯属商业炒作,没有科学依据。 误区5 按摩也用安宫牛黄丸 按摩推拿主要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效果。 把安宫牛黄丸当做"精油"一样,作为按摩推拿的递质,不但浪费,也不会收到安宫牛黄丸应有的效果,只会增加患者的医药费负担。"按摩也用安宫牛黄丸"实在是一些所谓"按摩大师"哗众取宠的手法而已。 〖附方〗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安宫牛黄丸与牛黄清心丸的鉴别应用 牛黄清心丸;清心化痰,镇惊祛风.用于神志混乱,言语不清,痰涎壅盛,头晕目眩,癫痫惊风,痰迷心窍,痰火痰厥. 安宫牛黄丸:风温,春温,暑温疫毒,燔灼营血,热陷心包,痰热上蒙清窍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以及中风痰壅,突然昏迷,面赤气粗,口眼□斜;小儿外感,热极生风,风痰上扰,高热烦躁,喉间痰鸣,神昏谵妄,惊厥抽搐者. 二方都可以清热开窍,解毒,用治温热之邪,内陷心包,身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 安宫牛黄丸——由牛黄清心丸加味而成。 主要是清心开窍,泻火解毒,起凉开作用。 适用于温热病,如小儿急惊风、中风昏厥,亦治高热蒙闭心窍、神志昏厥、抽搐等症。 牛黄清心丸——由牛黄、朱砂、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组成。 主要是清热解毒、安神定志。 适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烦躁、惊厥等症。其清热开窍、安神祛痰的作用稍逊于安宫牛黄丸,适用于热闭之轻证。 紫雪 主治仍然是温热病的热闭心包,以及热盛动风。 和安宫牛黄丸比,它们主证区别有两点。
〖方源〗 《千金翼方》(公元682年)卷18:只差滑石一味,余皆相同,主治“金石毒发猛热”。黄金用量为一斤。 《外台秘要》(公元752年)卷18:黄金用量为百两。 〖释名〗 霜雪紫色,其性大寒。 《千金翼方·卷十八》还有一方名“玄霜”,药味大体相同,“经一宿,为凝为雪,色黑耳”。 〖组成〗 石膏 寒水石 滑石 磁石 各三斤 水牛角 浓缩粉 羚羊角屑 沉香 青木香 各五两 玄参 升麻 各一斤 甘草 炙,八两 丁香 一两 芒硝 制,十斤 硝石 精制,四升 麝香 五分 朱砂 三两 黄金 一百两 〖用法〗 以水一斛,先煮五种金石药,得四斗,去滓后,内八物,煮 取一斗五升,去滓,取消石四升,芒硝亦可,用朴硝精者十斤投汁中,微炭火上煮,柳木篦搅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内成研朱砂三两,细研麝香 五分,内中搅调,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强壮者,一服二分(1.5~3g),当利热毒;老弱人或热毒微者,一服一分(1~2g),以意节之。 〖方歌〗 紫雪羚牛朱朴硝,硝磁寒水滑石膏, 丁沉木麝升玄草,不用赤金法亦超。 〖主治〗 热邪内陷心包热盛动风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斑疹吐衄,口渴引饮,唇焦齿燥,尿赤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或弦数,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功用〗 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病机〗 热邪炽盛,内陷心包及热动肝风所致。 热邪内陷心包扰及神明 ── 神昏谵语 烦躁不宁。 热邪炽盛,充斥内外,热邪伤津 ── 高热口渴唇焦。 尿赤便闭实为气营两燔之候;热极生风,肝风鸱张,则抽风痉厥。 【方解】 水牛角 ── 清心热,凉血解毒 ├ 为热传心肝两经之良剂 ┐ 羚羊角 ── 凉肝熄风止痉 ┘ │ ├ 清心凉肝,开窍熄风 │ 麝香 ── 开窍醒神 ┘ 生石膏、寒水石、滑石 ── 大寒清热 玄参、升麻 ── 清热解毒,且玄参能养阴生津,升麻清热透邪。 木香、丁香、沉香 ── 行气通窍,与麝香配伍,以增强开窍醒神之功。 朱砂、磁石 ── 重镇安神。 芒硝、硝石 ── 泄热散结,釜底抽薪,使邪热从肠腑下泄。 甘草 ── 益气安中,调和诸药,以防寒凉碍胃之弊。 黄金 ── 镇心安神。
这个组合,突出反应在两个方面,(1)熄风镇惊,清热解毒开窍方面是类似的。(2)清气分大热,像石膏、寒水石这一类。和血分清热凉血的水 牛角、玄参,这一类结合使用。针对气血的邪热。气分、血分之热同时都比较高。也就是说不像安宫牛黄丸,以营血分为主。所以有的说是气营两燔。所以它在使用 到石膏、寒水石这类的药。 这是紫雪和安宫牛黄丸主证的不同方面,从功效上来看,都是清热开窍,安宫牛黄丸清热力很强,紫雪突出在熄风镇惊上。 配伍特点清热开窍与熄风止痉并用。既开上窍,又通下窍(去邪途径)。 运用《温病条辨》:“诸石利水火 而通下窍,磁石、元参补肝肾之阴,而上济君火,犀角、羚羊泻心、胆之火,甘草和诸药而败毒,且缓肝急。诸药皆降,独用一味升麻,盖欲降先升也。诸香化秽 浊,或开上窍,或开下窍,使神明不致坐困于浊邪而终不克复其明也。丹砂色赤补心,而通心火,内含汞而补心体,为坐镇之用。诸药用气,硝独用质者,以其水卤 结成,性峻而易消,泻火而散结也。” 实验研究:紫雪散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作用时间快而持久;能明显对抗戊四氮及硝酸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延长小鼠惊厥发生的时间,降低惊厥率和死亡率。在镇静作用方面,本方与巴比妥类药物无协同作用 【附方】 至宝丹 主治的证候,痰热内闭心包证。这就是强调的是“痰热”,不是邪热。邪热结合痰了。所以痰浊、秽浊比较突出,这个方就拿临床来讲,用于像流脑,乙脑这个方 面,用得是比较多的。用再中风的神昏,用它开窍,用得也相对比较多的。用在中风这方面,要比前面所说的安宫牛黄丸用的机率高,也涉及到痰浊问题,它的豁痰 力量较突出。所以在主治证候方面,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这里一般都用身热。过去五版以前,教材曾经提到过,身热,神昏不语,不语就说是你蒙蔽程度更深了。 过去我曾经提到过,这种昏迷,神昏来讲,有实有虚。实证多病邪,或者是偏寒证的秽浊,寒邪秽浊这些痰浊蒙蔽,或者热证,邪热蒙闭,痰热蒙闭,都是蒙闭心 窍。夹痰的往往蒙闭程度较深,因为心属于虚灵万应,虚灵万应最怕秽浊,所以昏迷的程度,往往跟痰浊兼夹程度成正比的。至于这里痰盛气粗,反映了痰重,也就 是说,呼吸气粗,可以兼夹有痰气互结的声音。同时小儿惊獗属于痰热内闭证。从至宝丹主治,除了这种热闭神昏这个阶段,小儿高热惊厥属痰热内闭之外,中风, 它属于痰热类型的,也可以使用。 〖方源〗 《局方·治诸风》 疗卒中急风不语,中恶气绝,中诸物毒暗风,中热疫毒,阴阳二毒,山岚瘴气毒,蛊毒,水毒。产后血晕,口鼻出血,恶血攻心。烦躁气喘吐逆。难产闷乱,死胎不下。 已上诸疾,并用童子小便一合,生姜自然汁三五滴,入于小便内温过,化下三圆至五圆,神效。 〖释名〗 “方中犀角、牛黄皆秉清灵之气,有凉解之功;玳瑁、金箔之出于水;朱砂、雄黄之出于山,皆得宝气,而可以解毒镇邪。拯逆济危,故得谓之至宝也”。 〖组成〗 水牛角 浓缩粉 朱砂 研飞 雄黄 研飞 生玳瑁屑 研 琥珀 研,各一两 麝香 研 龙脑 研,各一分 金箔 半入药,半为衣 银箔 研,各五十片 牛黄 研,半两 安息香 一两半,为末,以无灰酒搅澄飞过,滤去沙土,约得净数一两,慢火熬成膏 〖用法〗 将水牛角、玳瑁为细末,入余药研匀,将安息香膏重汤煮,凝成后,入诸药中和搜成剂,盛不津器中,并旋圆如桐子大,用人参汤化下三丸至五丸。每两岁儿服二丸,人参汤化下。 〖方歌〗 至宝朱砂麝息香,雄黄牛角与牛黄, 金银二箔兼龙脑,琥珀还同玳瑁良。 〖主治〗 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以及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 〖功用〗 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病机〗 本方所治各种病证皆为邪热亢盛,痰浊内闭心包所致。小儿惊厥用此,机理亦同。《绛雪园古方选注》说:“热入心包络,舌绛神昏者,以此丹入寒凉汤药中用之,能祛阴起阳,立展神明,有非他药之可及。” 【方解】
┌ 冰片(龙脑)、安息香 ── 芳香开窍,辟秽化浊,与麝香合用,开窍之力尤为显著。 臣 ┤ └ 牛黄、玳瑁 ── 清热解毒,且牛黄豁痰开窍,熄风定惊,与水牛角同用,可增强清热凉血解毒 之效。 ┌ 朱砂、琥珀 ── 镇心安神 佐 ┤ └ 雄黄 ── 豁痰解毒 使 金箔、银箔 ── 与朱砂、琥珀同用,加强重镇安神之力。 君药还是麝香、牛黄、犀角,体现清热开窍相结合,牛黄还有凉血清热解毒之外,还能化热痰。安息香、冰片配麝香,芳香开窍开窍力量较大。芳香类的,有 化浊作用。全方从清热力量来讲,也没有用三石,没有用前面我们说石膏、寒水石、滑石,也没有用黄连、黄芩、栀子一类的(安宫牛黄丸的内容),所以清热解毒 力量,比前面两个方小。但是化浊开窍力量,要比前两方强。所以化浊开窍放在第一位。琥珀玳瑁来能入血分,兼有化瘀作用。 至宝丹的特点,清热解毒力量肯定比前两方小,豁痰开窍力量强。针对的神志昏迷,程度较深。夹痰以后神昏的程度较深的。 配伍特点:一是于化浊开窍,清热解毒之中兼能通络散瘀,镇心安神;二是化浊开窍为主,清热解毒为辅。因清热之力相对不足,故《绛雪园古方选注》云:“热入心包络,舌绛神昏者,以此丹入寒凉汤药中用之……。”【运用】 至宝丹与安宫牛黄丸、紫雪的鉴别应用 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合称“温病三宝”,是凉开法中的常用代表方剂。 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 紫雪——长于镇痉安神; 至宝丹——长于芳香开窍。 至宝丹与安宫牛黄丸、紫雪均可清热开窍,治疗热闭证,合 称凉开“三宝”。就寒凉之性而言,吴瑭指出“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但从功用、主治两方面分析,则各有所长。其中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 毒,适用于邪热偏盛而身热较重者;紫雪长于熄风止痉,适用于兼有热动肝风而痉厥抽搐者;至宝丹长于芳香开窍,化浊辟秽,适用于痰浊偏盛而昏迷较重者。 凉开三个方都是很好,都有针对性。主要把它临床上针对的证候,体现的治法,能区分开来。 这三个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运用问题,安宫牛黄丸是一种针对高热神昏,可以说一个基础方,首选方。它的特点是以高烧神昏,开窍一般都首选它,有突出的动风,那用紫雪丹,紫雪丹更适合小儿。历来小儿用得多一些。 过去这三个药都有成药,现代研究,也在像现代剂型靠拢。比如安宫牛黄丸,现代有醒脑静,70年代醒脑静,到后来的清开灵一类,都类似这种结构。把里面一些药简化了。醒脑静大家还是公认70年代研究出来以后,包括《中国药典》都确定它的疗效不错。但是人们有个看法,真正传统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力量,比现代剂型来得大。现代作的剂型,有什么特点?好用。它有肌肉注射的,静脉注射的,比如说醒脑静,使用方便。但是发现使用时,在神昏的早期,神昏不深,效果比较好。高烧、高热到神昏早期,昏迷程度不深,用在像流脑、乙脑、肝昏迷这类,一直用的还是不少的。现在包括清开灵,用得较多的是什么?感染性疾病,高烧的阶段退烧,那是把握比较好的。如果用在神昏开窍,要早,因为它对于神昏一段时间以后,从现代研究,影响到脑子了,脑细胞的问题了,对本身脑细胞,干细胞,这类的一个作用,这功能恢复不明显。也就第一个是退烧,早期发现涉及到心神,就该早用。早用的同时,他神昏程度不深,现代一般看法是这样的。 安宫牛黄丸是作为一个常规,当时我们在医院工作,自己 都配过,外面有时买不到。加工,当时加工量不少,遇到高热、高烧,有昏迷趋向,神志似醒非醒,这时候赶快用,它退烧而且醒神,这个作用是肯定的。安宫牛黄 丸成为大家的首选。有的时候也不是细去分它痰浊多少,紫雪小孩用,特别对小儿高热,退烧很好。有很多不一定他动风,不一定他神昏,吃少量紫雪,对清热,保护心神,是很好的。成为小儿高热常用。至宝丹适应面更宽一点。从实践当中看,开窍醒神作用是比前两个方好。我们防治脑炎,曾经到处找了用这个方,至宝丹很难找,好不容易找到一批,这一批年数多了,里头有些坏,一个个检查,好的使用,小孩子昏迷了,用胃管,因为那种情况下,西医药醒神的方法不多,而且往往治疗后,他昏迷的时间长短,和他最后的后遗症,影响很大。所以及早的使用,好的能够用了这个以后,一天左右,开始就能中西结合了。开始能够神志有反应。这类 例子,八十年代,用于脑炎这类,是比较用得多,那时候治疗甚至乙脑,秋季,夏秋时候。现在这类方法,有时候有中医特色。 行军散〖方源〗 《霍乱论》 〖组成〗 西牛黄 麝香 珍珠 冰片 硼砂 各一钱 明雄黄 飞净,八钱 硝石精制,三分 飞金 二十页 〖用法〗 上各研极细如粉,再合研匀,瓷瓶密收,以蜡封之,每服三分至五分(0.3g~0.9g),凉开水调下,或点眼、搐鼻。 〖方歌〗 诸葛行军痧胀方,珍珠牛麝冰雄黄, 硼硝金箔共研末,窍闭神昏服之康。 〖主治〗 暑秽。吐泻腹痛,烦闷欲绝,头目昏晕,不省人事。并治口疮咽痛。点目去风热障翳;搐鼻可避时疫之气。 〖功用〗 清热开窍,辟秽解毒。 〖病机〗 由于中焦气机逆乱,清浊相干,升降机能失常,故吐泻腹痛,甚则烦闷欲绝;暑热与秽浊之气蒙蔽清窍,故头目昏晕,不省人事。治宜芳香开窍,清热解毒,行气辟秽为法。
【文献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