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一太监墓中,意外发现一行字,专家很激动:这下老外该闭嘴了

 伟天英 2017-09-13

明朝航海业发达,史书记载,明朝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但外国学者对此表示不服,认为单凭史书记载,没有佐证,不可信。直到我国在南京一太监墓中,意外发现一行碑文,彻底让外国专家闭嘴。究竟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明朝是一个大气磅礴的朝代,也是继汉唐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明成祖时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在这种礼尚往来的朝贡制度下,中国的航海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大明与各藩属国之间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28年间,七次下西洋,出访过30多个国家,远至红海和非洲东海岸,史无前例。

南京一太监墓中,意外发现一行字,专家很激动:这下老外该闭嘴了

明朝的航海技术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郑和的宝船船队堪称世界之最。为什么叫宝船呢?这要先了解下郑和下西洋的初衷,首先这是一种海外贸易行为,与各国相互交换商品,但这不是重点,它更是一种官方行为,是出去宣扬国威的,将各国的进贡的珍品带回,将大明皇帝赏赐的宝贝交给各藩属国。所以这些船上运送的大多是各种奇珍异宝,因此被称为宝船。

既然是国家级水平,又是宣扬国威的,船上的随行人员必不能少,据记载郑和每次出使,人数都在2.7万以上。当时西方航海中人数最多的要数麦哲伦航海,也才仅有265人。

南京一太监墓中,意外发现一行字,专家很激动:这下老外该闭嘴了

人多,船也必定大。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当时郑和宝船最大的船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换算成今天的尺寸,也就是长151.18米,宽61.6米,并且高4层,堪比一个海上足球场。

对此外国学者提出质疑,首先明朝所造之船都是木质结构,以当时的水平不可能造出那种长度的船。另外,即使造出那么庞大的船,终日在海上航行,以人力也驾驭不了。因此,这些外国专家们认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应该是英国的卡拉克船,此船于1416年建造,排水量1400多吨。

南京一太监墓中,意外发现一行字,专家很激动:这下老外该闭嘴了

这些外国学者认为,单凭史书描述,没有佐证,不可信。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的造船资料以及图纸都被人为毁掉,无从考证。但是之后在南京一太监墓的发掘中,有一意外发现,终于解开上述谜团。

南京一太监墓中,意外发现一行字,专家很激动:这下老外该闭嘴了

此墓是明朝太监洪宝之墓,也是郑和下西洋的副使,在墓中一块碑文中有一行字,让中国专家们大为激动: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

料是古代船舶的计量单位,五千料相当于至少2500吨的排水量,这比1416年卡拉克船的1400吨排水量要大得多,有力地印证了史书的记载,让外国的专家们彻底闭嘴。之后洪宝墓也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