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保赔协会近日称,受季风、潮汐和淤泥浅滩的影响,船舶在孟加拉吉大港外锚地发生碰撞的风险大大增加。
吉大港位于孟加拉湾东北岸,卡纳福利河畔,是孟加拉国最大的港口。吉大港外锚地船舶密集,不少船舶在此抛锚,或在此过驳减载,导致锚地十分拥堵。受季风、潮汐和洋流的影响,船舶会经常走锚,引起安全隐患。在这里大部分船舶的相撞都是因为没有考虑潮汐和洋流的急速变化造成的。
为减少碰撞风险,美国保赔协会给出以下建议: 进出港口时船长都要对当时的操纵条件有充分的认识。抛锚后,驾驶台要安排不间断值班,密切关注船舶是否走锚。 对周围船舶也要密切关注,以确定其是否走锚。主机处备车状态,确保随时可用。锚机也要保证随时可用,紧急时刻能够快速把锚收起。 强烈建议大家考虑潮汐、洋流、天气状况、风速和风向对船舶的影响。进行过驳作业的船舶要满足港口的吃水限制要求,过驳作业两船间要有适当的防护。紧急情况下,船员能迅速解缆离开驳运船。 主机备车保持随时可用非常重要,尤其在spring tide时。航行缓慢或动力不足的船只在经过锚地时,更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与吉大港务局及时联系,了解最新的潮汐、洋流和风况。建议船长不要在Patenga灯塔南面不到55度地方抛锚,尤其在spring tide时。 严格遵循《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早在2016年6月,吉大港港务局就船舶锚泊作业发布一通函,主要内容如下:
和其他船舶保持安全距离抛锚。 在富余水深小于两米是,会存在走锚风险,尤其在spring tide和季风时,潮流将达6-7节/小时。 当进行过驳作业时,走锚风险更大。 当使用更多锚链抛锚时,主机需全程备车,并将驳船数量控制在最少。 做好防盗工作并雇用watch man. 当进行抛锚或接引水上船时,不要试图近距离过船头,因为强大的潮流会使你的船舶骑到他船的缆绳上。 当深吃水船在Alpha锚地过驳减载至港口当局要求吃水时,应移泊至Bravo或Charlie,以便给新到达的深吃水船留给泊位。 不要完全依赖ECDIS,要和最新版的纸质海图相互核实。 船舶至少要有12根缆绳以确保安全系泊。配备钢丝缆绳的油轮,至少应有4根聚丙烯缆绳。 要平稳操作。船长应遵循港务局要求,让驳船或淡水供应船和本船靠在一起。 船舶至少要保持0.2m吃水差,以便拥有良好的舵效。 锚泊时确保系泊缆或系泊装置牢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