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崩漏不止,别急用止血,试试通因通用法

 龟镜 2017-10-16



中医书友会第148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崩漏一证,瘀血尤多,切不可一见出血就盲目止血,应据不同情况,采用通因通用法加强活血,疗效方佳。(编辑/俞立丰)

经血淋漓久不止,通因通用下瘀血

编著/张喜奎


月经淋漓久不止,忽而增多者,中医谓之崩漏。其原因众多,既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证,治疗较为棘手。

 

对于崩漏之治,观古今医家之论,多主张急则治标,尤于明代方约之提出塞流、澄源、复旧以降,遂为后世医家所遵循。现行高等院校《妇科学》诸版教材皆沿用此法,并将塞流放于首位,即当即用止血之法,以救其急。此无疑对崩漏之治提供了借鉴,对一般崩漏,确有效验。然就临床而言,诸多崩漏患者,首用止血之法,血非但不止,反如泉涌,愈治愈烈。究其病理机制乃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故。尽管这一结论被诸多医家认可,但果遇久久崩漏不止者,多责之血热、肾亏、脾虚,宁愿凉血、固涩、补气、健脾以求“无过”,而不敢径投活血以求有功,殊不知对瘀血之患,误用凉涩固补非但无益,且常可招致崩漏久不止,—脱不复。

 

崩漏久治不愈者,其病机概有数端:一则妇人每易七情所伤,冲任郁滞;二则在月经期及产后余血未尽,或人流刮宫后房室不节、不洁,或复感寒、热,以致成瘀;三则罹患崩漏之后,医者误用寒凉固涩,亦可致瘀。瘀血既成,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

 

由此可见,瘀血所致崩漏者比比皆是,故治当以化瘀为先,但化瘀之法,绝非单行。因崩漏之疾,常经年累月,每有血虚、气虚、脾虚、肾虚、血热相杂之机,故治当依具体情况,灵活配以他法,疗效方佳。

 

  • 案一


1996年12月10日曾治刘某,女,45岁。患者于10个月前因经期冒雨,遂致月经量多不止达19个月之久。曾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中西药物迭进,并经妇科行刮宫术,未收寸功,慕名来诊。现症:月经淋漓不断,时多时少,色暗,量多时夹有血块,目胞下方色青,舌边疼痛,苔薄,脉沉。

 

检视前医方药,或以苦寒凉血止血,或纯用炭药,或为固肾收涩,或为健脾益气收摄等。

 

据症辨属瘀血阻络之证。治当以祛瘀为主,瘀去络通则经自净。

 

处方:全当归12克,杭白芍15克,细生地15克,川芎6克,五灵脂10克,益母草10克,桃仁10克,制香附10克,贯众炭10克。水煎服,日1剂。


服上药1周,月经即净,云唯舌边仍痛。药已获效,嘱其再服1周,并于上方加生蒲黄10克,炙甘草6克。

 

1997年1月7日来诊;服上方数日后即自动停药,月经昨日又来潮,感腰酸,小腹痛,下肢乏力,皮肤发痒,苔薄脉沉。

 

上法增入益肾养血之品。

 

处方:怀熟地15克,当归15克,川芎6克,白芍15克,鹿角片10克,炙甘草6克,五灵脂10克,生蒲黄10克,桃仁10克,香附10克,贯众炭10克。日1剂,水煎服,7剂。


上药未尽,月经于第5天已净,腰腹疼痛全已。追访,自上次服药后,月经按时潮止,病未再复发。

 

本案患者漏下达10个月之久,屡医乏效。接诊之后,据其目胞下色青、脉沉、舌边疼痛、经行有块等瘀血之征,结合前医用药多为苦寒凉止、固涩收敛之品,而断为络瘀冲任。故以四物汤养血活血,加五灵脂、益母草、桃仁、香附等活血化瘀,通行经络,兼用贯众炭一味,清经止漏,可防诸药活血太过,引发出血;以活为主,佐以清止,使活中有止,活血而不动血,结果7剂尚未服完,经血已止,足证瘀不去则经血不止之论之确切。

 

二诊之时,唯有舌痛,故加入生蒲黄以疗之。

 

三诊之时,月经再潮,但久患崩漏,虚象已现,故在上方中加入鹿角片以益肾气,攻补兼施,取效尤良。

 

  • 案二


1994年12月22日曾治庄某,女,33岁。月经淋漓不断伴腹泻年余。患者于1年前因刮宫引起月经淋漓不断,时多时少,多时夹有血块,并每在经血多之前腹泻。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为“左侧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增生”、“胆结石”、“浅表性胃炎”等,屡医乏效而来诊。现症:月经淋漓不断,夹有血块,大便稀溏,手足心热,喜饮水,面色萎黄,舌红有瘀斑,苔薄,脉细弱。

 

证属瘀血内阻,肝经蕴热,脾虚失统。遂施化瘀活血、疏肝健脾之法。

 

处方:党参15克,山药15克,白术10克,白芍12克,生地15克,花粉12克,云茯苓15克,地骨皮12克,薏苡仁15克,莪术10克,香附10克,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


以上方为基础,间断服至1995年4月6日,月经基本按月来潮,每次提前3〜5天,经量正常,唯稍食油腻即便溏,上方去地骨皮,加菟丝子15克。继服30余剂,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基本在正常范围,嘱其服八珍益母丸以善后。

 

本例患者妇科检査为子宫内膜增生症,左侧卵巢囊肿,临床又见月经淋漓不断、出血量多有血块、舌红有瘀斑等,同时伴有面色萎黄,大便稀溏,口渴喜饮,手足心热等肝虚脾热之征。综观诸症,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是其主要矛盾,故治疗以莪术、香附破瘀行气,通络除瘀;佐以生地、白芍、花粉、地骨皮养血调肝,清热除烦,柔肝调经;加党参、山药、白术、云茯苓、薏苡仁健脾除湿,强健后天,补益气血生化之源,气足自能摄血。因是证日久,不宜速攻,宜采取坚者削之、攻补兼施之法以扶正祛瘀,终获良效。

 

至于瘀血而兼有肾虚者,可在化瘀之同时佐以固肾。

 

  • 案三


1992年9月28日曾治华某,女,43岁。自诉两年前因行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不止,经用西药始止。此后每届月经期即淋漓漏下,并少腹疼痛,选用中西药物效果不彰。此次已历月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此乃肝肾不足,瘀血内阻之证。治拟活血理气,调补肝肾。

 

处方:桃仁泥10克,红花10克,制香附10克,全当归12克,细生地30克,赤白芍各15克,炙甘草10克,枸杞子10克,川续断15克,桑寄生15克,重楼片15克。日1剂,水煎服。


此药服5帖,月经已止,腹痛消失。此后每月月经来潮时即服3帖,如法调治两个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基本正常,诸症平复。

 

该案因人流而起,瘀血内停在先。历经两年,月经淋漓,已损及肝肾,故治以桃仁、红花、香附、当归、生地、赤芍、白芍等养血活血,疏肝理气为主,经通瘀去,自无淋漓腹痛之苦,佐以甘杞果、川断、寄生补肾气,填肾精,肾充则冲任可调,机体复原。加入重楼片,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和于诸活血之品,活血而不动血,止血而不留瘀,故收全功。

 

鉴此,崩漏一证,瘀血尤多,切不可一见出血,即盲目止血,应据不同情况,加强活血,以体现通因通用之思想,疗效方佳。

 

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