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念的根基

 汐钰文艺范 2017-10-21

    自从牛顿的动力学大行其道,人类对科学的信赖就与日俱增。科学来源于人类对经验的总结,实验、推理成为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探索科学奥秘的法宝。到了19世纪后期,达尔文的进化论(如今更多的人愿意将其称为演化论)又一次颠覆了人类的认知观念,甚至动摇了基督教信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达尔文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并非上帝的宠儿,而是自然演化的偶然产物,这种观点可能使多数人失去对“人生具有意义”的信心,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的认知发生了全新的改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动摇了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绝对性的理念,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更让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确定性存有一丝忧虑,甚至有些理论物理学家根据弦理论认为我们生活在多维空间的世界里,也有人将我们所处的世界理解为不过是一台计算机上的虚拟环境,我们不过是上帝在虚拟世界设定的实验品或玩具而已。以上的论证似乎模糊了唯物与唯心,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也许才是真理。现代人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非但没有使世界变得越来越清晰,反而变得更加模糊不清,我们不仅要问,人类的理性是否真的像我们认为的那么可靠呢?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历来是人类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身心二元论成为哲学史上的重要观念,世界是物质实体,还是幻像一直成为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自柏拉图以来的理念世界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将世界理解为某种精神外化的产物,然而由于现代科学的的发展,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物质组成的。那么人类精神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这可能是困扰哲学家最大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逐渐接下哲学家的接力棒,试图掀开精神世界的奥秘。如今认知科学、神经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对人类大脑的结构做了深刻的剖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并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实践,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科幻影片中的机器人将成为我们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同时也伴随着对人类的精神世界的进一步思考,英国物理学家彭罗斯在他的《皇帝新脑》中试图告诉我们,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会越来越完善,但这不代表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他们永远也无法理解人类的心智、情感,无法理解人类的精神世界。就是说人工智能永远有别于人类,他们是无生命的机器。但美国科学哲学家丹尼特在他的《意识的解释》中却告诉我们,不要沉迷于精神的幻觉,其实根本不存在意识,所谓的精神世界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丹尼特的观点被塞尔称为强AI(强人工智能),这种观点越来越被现代认知物理学家所接受,因为科学家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通过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意识,似乎强AI的观点可以让现代人一劳永逸,将人类看作大自然造物主创造的一部机器。这样我们就和人工智能没有了区别,人类将会制造出与自身无异的智能生命体,也可以将自己的意识思想塞进机器中获得永生。那么强AI是如何被确信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丹尼特等人的逻辑。我们知道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尽管如此科学家一点点地发展了它们的内在规律,即神经系统的运行规律。以对颜色的认知为例,我们以牛顿的光谱理论加以说明,光的颜色是由于色光的不同波长引起的,物体之所以具有颜色是因为物体只反射某一波段的色光,这些色光进入人眼产生了一系列光电反应。那么人类最终看到的红色,是否是物体的自然属性呢?洛克将其称为第二属性,就是它并非物体的自然属性。人类能够看到红色,是人类大脑接受外来刺激后所承认的一种反应现象,这种现象只停留在人的脑海之中,而非客观、真实的存在,即红色在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客观世界只存在不同波长的光。这种接受外来世界的信息,而最终在人类大脑中留下的印记只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幻觉,这也就是丹尼特所宣称的意识并不存在的理由。当然这种不存在只是作为实体的不存在,并非所有的哲学家或科学家都认可这种观点,因为它并没有解决人类为什么会有自我意识。物质与精神割裂的二元论是现代哲学家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现象学在20世纪中期大行其道。现代科学哲学试图否认精神来消除二元论,但丹尼特的强AI将人类变成一部机器显然也是一部分人所不愿意承认的。因此塞尔将意识理解为一种生物现象,即它和消化、生长或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是生命体的组合部分。但显然这只是一个折中的观点,并没有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意识到底是什么呢?可能在现阶段,我们是无法用科学的方式加以解决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依靠我们的头脑去思考,并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即使真如丹尼特所言我们只是一部机器,所谓的意识如计算机中的软件一样,并不存在实体,而只是由数据信息形成的幻觉,也不影响我们追求理想,寻求存在的意义。

  在人类的认知中,感性让我们直观的感受世界,而理性将感性材料进一步处理上升为人们的智慧。在现实世界往往需要两者共同努力,缺一不可。例如数学往往被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智慧结晶,但不要忘记,基本数学原理往往建立在人类的直观之上。关于1 1=2的认知绝不是人类经过精密地分析,通过逻辑思维而得到的,而只是人类对客观物体的基本认知经验而获得的,但它却是所有数学运算的基础。欧几里德通过几个基本原理建立的欧式几何中有一个公理是“通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而罗巴切夫斯基否定了这条公理,而创造了非欧几何里的罗氏几何。可见通过人类的直觉经验显而易见的“事实”却并非是真的客观事实,人类认知获得的真理也并非绝对真理,而是随着人类的认知水平的扩展而形成的相对真理。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对科学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并非是线性的,延着对真理追求的道路一路前行的。而是通过一个个科学范式建立起来的,作为范式的科学也并非最初就被人类普遍认可,而是通过长期努力,通过少数科学家的信念而建立起来的。如在人类的感观中哥白尼的日心说是那样的不切实际,而如今几乎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地球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我们知道人类的感性认知是不可靠的,理性思维由于建立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也必然不可能把握绝对真理,人类的知识大厦是建立在一个虚幻的地基之上的。那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让人类走到今天,并成为地球的主宰者。是信念,是信念支持人类构建了庞大的人类世界。古代人类通过宗教信仰、道德规范构建了人类社会。而到了近代,科学和人文主义以及意识形态作为范式成为了社会的核心、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观念,都建立在人类的强大信念的基础之上。

  在今天,人们陷入了相对主义的世界观之中。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受到地域、历史、社会、文化差异的限制,无论是道德还是审美,都明显的具有相对性,受着不同环境的影响。在近代,科学似乎成了社会的标准范式,一切以科学作为行事的基本法则。但随着相对论的出现,随着达尔文主义的盛行,人们意识到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只是偶然的产物,科学也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因为它同样是相对的。随着科学中心主义的失势,相对主义倍受关注。相对主义虽然更接近真理,但不得不说它会让人类陷入迷茫,丧失前行的方向。多元文化成为相对主义在社会层面的现象显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相互尊重成为我们的追求目标。但不得不说,这种多元性带来的结果就是无标准、无原则,最终只能使冲突加剧。我相信一元的文化大同应该是人类的最终归宿,尽管需要时间。在这里必须为自己找到一个能支撑下去的信念,现在来看这种信念就是以尊重个体的自由、平等为依据的普世价值。相信在普世价值的信念下,人类将获得社会、文化的大同。这种信念不是建立在宗教或科学的信仰之上,而是建立在人类对自身命运掌控对共同幸福的渴望的基础上的。

  信念并不是来源于人类的理性思维,它不可能是一种缜密的思考,而是基于感性的直觉。之前已经说过,感性与理性没有高低之分,而是各司其职。以科学为范式,认为理性可以解决一切是荒谬的。科学成为人类理性的重要成果。而艺术却是感性的奇妙结晶,用理性的方式来创作,欣赏是可笑的。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来源于艺术家的人生体验、直觉灵感,而非逻辑推理,分析考证。艺术的感性为艺术的评价带来了麻烦,也丧失了绝对的标准。与艺术相同道德伦理、宗教信仰也都具有不同层次的非理性。它们共同来源于人类的历史文化,来源于人类自身为了生存而构建的共同信念之上。无客观标准的宗教、道德、艺术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建立在共同信念的基础上。人类通过建立在某种共同的文化基础之上,生成了共同的信念,而这种共同信念又构建了人类社会,最终使我们得以安身。不要轻视感性直觉,它可能真的是我们存活的基础,它在人类的大脑安放了一种叫信念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