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钱没时间,开发商你凭嘛玩社群?

 昆明房地产档案 2017-10-30

最近两年,有个互联网界的舶来词在地产圈特别火,那就是“社群”

特别是随着阿那亚、奥伦达、聚龙小镇等社群神盘的巨大成功,更吸引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跃跃欲试,纷纷打造各自的社群,展开所谓“社群营销”。

之前,姜Sir与阿那亚的负责人,以及对社群研究得比较深入的自媒体人倪哲迟、路应刚、黄章林等,就社群搭建、运营等问题进行过深入交流。前些天,参加了路劲组织的一次社群研讨会,才发现现在天津已有几个项目开始尝试社群之路。

地产行业一个全新的风口已经到来了吗?

1

其实,社群根本就不新鲜。古时候,是酒馆的老客、武林的门派、各省的商帮;上大学时,是学生会的各种社团;前些年,是泡各种BBS认识各种趣味相投的朋友。

只不过,最近这些年,伴随着自媒体、电商、网红经济的兴起,“社群”的概念才又成为焦点。最具代表性的,如小米的粉丝社群,罗振宇、吴晓波的读者社群。

如何比较严谨地定义“社群”这一概念?姜Sir认为,社群就是基于某一空间(线上或线下)形成,拥有清晰的目标愿景,能实现任何人的连接,为成员创造价值的微生活圈。有清晰的定位,有共同的目标,能持续输出优质内容,能帮成员解决问题。

如果延伸到房地产行业,地产社群则是基于人们所居住的物理空间所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线下群体

前些年,很多开发商高喊“圈层营造”,但实际上社群完全不同于圈层。前者更多依据人的社会地位、财富能力来划分,后者则依据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来划分。

2

为何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举起“社群”大旗?当然不是因为追求情怀,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能卖房!而且是低营销费、高溢价的卖房!

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地产社群做得最好的几个项目,要数北京奥伦达部落、河北昌黎阿那亚、福建惠安聚龙小镇。三个项目,老客户带新客户的比例均超过90%!

这样的老带新比例,也决定了他们可以极有效地压缩营销费用。目前,大部分开发商营销费用控制在1%-2%。而阿那亚2015年营销费占比0.36%聚龙小镇为0.12%

而且,由于产品可以复制,社群无法复制,因此也决定这些社群神盘根本不存在竞争对手,溢价率极高。阿那亚、聚龙小镇的均价,比周边同档次产品高出至少1倍!

当然,以上仅是地产社群最直观的作用。如果放在大行业背景下,姜Sir认为,社群将有可能改变地产开发的常规模式,调整开发商与客户的关系,甚至重建开发商的商业模式

也许有朝一日,开发商干的再也不是“拿地、盖房、销售”的活儿,而是依托庞大的业主资源,由地产营销盈利转向业态运营盈利。

3

太多房企想做社群,但不得不说,现在90%以上的开发商并不理解“社群”二字的真正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