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要读《道德经》(一):无为而治的当代启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017-11-04

《道德经》作为道家圣典,从对中国人的文化灵魂的铸造,到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影响,甚至于对中国历史的走向,都是全面覆盖的。

具体来说,包括心学、礼义社交、管理、政治,以及宗教、医学、武术、军事、艺术,等各个方面

下面重点谈谈政治、礼义社交、管理、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可能对当代人带来的启示。

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要读《道德经》(一):无为而治的当代启示

1.政治(或宏观管理):无为而治对当代的启示。

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所面对的时代问题是西周封建秩序的礼崩乐坏,所以,基本上都是根据如何重建天下秩序建言的,老子也不例外,因此,《道德经》首先可以被当成一本政治学著作。

就政治主张来说,老子的两个观点最为著名:一个是“守柔不争”,一个是“无为而治”

(1)“守柔不争”:统治的基础。

所谓的“守柔不争”,所涉及的实际上是统治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统治者凭什么能够上位成为统治者?又凭什么能够发号施令?

就此而言,我们需要借助“权威”和“权力”这两个概念,对老子的思想展开分析。

如孟子所下的定义:所谓的权力,就是以力服人,可以包括威逼和利诱;而所谓的权威,则是“衷心悦而诚服之”,就是百姓自愿归顺,自愿服从。

在对中国政治的理论建构影响最大的道法儒三家中,法家和道家的政治主张,分别居于两个相反的极端。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两家的比较而看清道家的思想。

法家,强调的是权力一极,要求君主对权力进行绝对垄断,也就是所谓的“君主专制”。

君主把所有资源,所有权力全都垄断了,“利出一孔”,那全国人民就只能听他的,否则没法活。

但是法家思想有个麻烦,就是动用权力的话,不论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是需要消耗执政成本的。

以权力为后盾发出的指令,与民心越是向背,百姓越是会反抗,或者阳奉阴违,则行政成本越高;行政成本本身就来自百姓(徭役赋税),搜刮越多,则越是民心向背。所以,就容易陷入权力的恶性循环。秦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而且在后世还在不断重演。

与此相比,老子代表的道家,与法家的思路可以说正好相反,就是统治者不应该把统治的根基建立在权力(尤其是暴力)上,而是应该建立在权威上。

百姓对你“衷心悦而诚服之”,那就会“不召而自来”,自愿地、主动地配合你,那就不需要付出什么执政成本,或者至少执政成本轻微。

但是怎样能做到让百姓“不召而自来”呢?

那就是模仿水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根据笔者对老子思想的理解,说白了,就是对天下责任的承揽。

人类社会里,不论是个人,集体还是国家,所有的社会行动,都必然有收益和风险损失两个一体两面的东西。

一般人的思维就是,争先恐后地争抢收益,而又力极规避成本和风险。可是,如果不敢承担成本风险,如何可能会有收益呢?

所以,谁要是敢于“处众人之所恶”,主动地承担成本风险损失,它就是天然的权威,谁都乐于跟着他混。

这就是老子“守柔不争”的道理。老子实际上道出了中国统治基础的真谛:责任权威。任何统治的根本权威,都来自于对责任的担当。

在后世统治者中,实际上是通过儒家的调和,把道家一极(强调权威),和法家一极(强调权力专制)柔和在一起的。但是法家一极比较显扬,人们很容易看到君主专制及其在后代的不断加强,而往往容易忽略道家一极,而这才是中国政治统治的隐含根基。而且对历代统治具有永久性的启示,谁忽略了这一点,就会陷入权力的恶性循环。

(2)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涉及到统治的基本方略,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层涉及统治者的欲望:一个是物质欲望,一个是精神上的欲望,归结起来就是名利欲望。对此,老子主张“少私寡欲”。

人人都有名利欲望,但是统治者的名利欲望,尤其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从无知的欲望来说,统治者的物欲多了,自然就会大肆聚敛,税收多了,百姓就不足了,社会怎么可能安定?(如第75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这个,至少从道理上很容易理解的。

稍微难于理解的是:精神上的欲望。简单地说就是“名”,表现为好大喜功,控制欲,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不听从,就要动用暴力,引起天下骚动。(如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作为统治者,私欲少了,才可能从出发点上,实施得当的统治。

第二个层次,就涉及到直接的“无为而治”:

即使是从善良的主观意愿出发,老子也主张“无为而治”,类同于今天西方的自由放任主义,或者不干预主义。

老子相信民间社会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具有内在的相生相克、内在平衡的能力。如果人为地进行干预,进行所谓的“隐恶扬善”,反而打破这种平衡。

对美善的倡导,反而打破美丑、善恶的内在平衡,造成恶果。(如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唯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又如第3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一味地施以善意,或者寻求公平,反而造成恶果,每个人的前途,应该首先由他自己把握,统治者不是上帝,他实际上无力逆天而行。(如第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对此,可以想象当代西方福利主义给西方社会造成的弊害。

如果一个统治者硬要模仿上帝,为人间安排一个所谓公平美好的仙境,那他收获的只能是百姓的抱怨。(如第23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信不足言,有不信焉。)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什么都不干,也就是不作为。所以往往很难被人接受,但实际上,《道德经》里有很多地方明明说了君主是需要作为的。

比如第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又如第77章:“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又如,78章:“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又如,第81章:“圣人不积,既已与人己俞有;既以为人已居多。天知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根据笔者的理解,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只是老子认为,统治者的作为,应该是做在暗处,做在“于无声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结合下面一节老子的管理思想再详细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