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物致知—泓燊堂吉金 (一)

 RK588 2017-11-14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大學》提出“八條目”,“格物、致知”居于其始,是立身興業之根本。“致知在格物”,北宋朱熹《大學章句集注》:“格,至也。物,猶事也。 致,推極也,知,猶識也。”即若要獲得真知,必須 推究事物的原理。


青銅彝器,初成之時,稱為吉金,耀眼奪目,千 年光陰使其翠衣裹身,化身青銅,沉靜肅穆,王者之威,仍森森然,巍巍而致。格物致知,推究其因,商崇質,周尚文,其制器亦然,此為承華夏之根脉,千 年繼之,勃勃而不衰。


何之謂美器?優雅之形,精膩之紋,溫潤之澤, 質樸之色,此皆然爾。彝器冰冷,而遇 慧眼明眸者, 識其美之時,器則動情而重生。藏,是青銅禮器的必 然屬性,而藏者,無言的 陪伴,久長的相視,則是話 不盡的情緣,綿綿無期,溫暖歲月。


商自盤庚遷殷迄于帝辛,朝代更替至西周昭王 止,千餘年的蹉跎漫長時光,將青銅器自過度期發 展至鼎盛,無數的藝術珍品亦層出不窮,歷經層層磨 難,滄海桑田至今仍熠熠生輝。商周青銅器物鑄造精 良,紋飾華美流暢,器型亦萬千變化。在鑄造的過程 之中,無數未名的工匠,用熾熱的情感化銅為液,將 先古的信仰、觀念及思維方式,裹挾著敬畏之心虔誠 的融入彝器之中,“節約”、“規矩”、“權衡”、 “爐火純青”等因鑄造及用途而來耳熟能詳的詞匯 沿用至今。青銅時代亦是古人一絲不苟的“模範時 代”,期間創作的藝術珍品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具象 載體。


上古匠人鑄器,先祭祀天地,澄澈其心,再開始 制模、翻範,而後屏氣凝神,銅液澆鑄入範,冷却成 器,幽幽千 。今人觀之,如與古人對話,格物致知, 賞其形,查其色,聽其聲,乃感其誠,而通其心,終 佳器之精神。









公元前十二至十一世紀

通長17.2厘米 刃寬11厘米


鉞體呈扁平斧形,刃作弧形,略斜,刃角外侈。長方形內略偏一側,中 部有一圓孔,平肩上有兩長方形穿,鉞內頂端飾饕餮紋,鉞身上部飾獸 首紋,二者皆以浮雕形式表達。此鉞紋飾鑄造極為深竣,鉞身所飾獸面 粗眉凸眼,直鼻巨口,凜然含威。




青銅鉞最早出現於二里頭文化期,流行於商代及西周 時期。整體造型是由原始石斧演化而來。其形體有大小之 分,樣式又有銎鉞和直內鉞之別。此件小型直內鉞主要流 行於商代晚期,它與河南安陽殷墟郭家莊東南M5商代墓 葬發現的青銅鉞(M5:6)為商代晚期此種類型青銅鉞的代表之器。


商周時期,青銅鉞被賦予了濃烈的王者氣質,金文 中亦將“王”和“皇”都做斧鉞的形狀作為兵器,它是掌握在古代帝王手中威重一時的信物,是政治及 軍事權利的象徵。無論是軍事征伐還是朝覲典禮,這一時 期文獻中記載的鉞總是與帝王形影不離。西周宣王時,虢 季子白盤銘文中就有:“賜用鉞,用徵蠻方。”之句。 《史記·殷本紀》載:“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據 史料記載,周武王伐商誓師於牧野時:“左權黃鉞,右秉 白旌。”討伐紂王後入商宮時:“周公旦把大鉞,召公把 小鉞,以夾武王。”商周時期,帝王以通過向臣子賜鉞的 方式表示賦予以軍事統率權。《禮記·王制》載:“諸侯賜 弓矢而後徵,賜鐵鉞而後殺。”這種以鉞作為權利象徵的 現象一直持續至隋唐。宋以後,鉞只在祭祀等特定場合才 會出現。


青銅鉞的另一個主要用途便是作為刑具,用以斬殺 俘虜,獻祭祖先鬼神。史載紂王兵敗後,武王以黃鉞斬紂 頭,以玄鉞斬紂二嬖妾之顱。西周時期,青銅鉞的象徵意 義具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周禮·春官·冢人》記載在有人 亡故下葬時,墓地官員要“執斧以,遂以藏兇器”。《周 禮·春官·司幾筵》載“凡大朝覲,大饗射,凡封國命諸侯, 王位設黼依”。






公元前十二至十一世紀 

通高20厘米 流尾长17厘米


公元前十二至十一世紀 通高20厘米 流尾长17厘米 曲形管狀流,寬尖尾,直腹圓底。下呈三稜錐狀實足,足高且外撇,腹 部有鋬,上端鑄有獸首,鋬內鑄有銘文“祖丁”兩字。口沿近折流處立 兩帽形長柱,杯頸環飾四組夔龍紋,以雲雷紋填地,此件爵杯形制規 整,器形高挑,器身所覆碧色銅鏽古意盎然,局部所呈“泛金”形態使 整件器物尤顯華貴。當為此類器型中之上品。





公元前十二至十一世紀 

高26.5厘米 口徑15.5厘米


喇叭形敞口,長頸細腰,腹部稍鼓,器腹上端飾有兩條凸起弦紋,下 端所飾兩條弦紋間有對稱的十字形鏤孔,圈足外撇,周邊下切。觚 頸光素無紋飾,器腹飾獸面紋與雷紋,獸以腹兩側凸起齒狀扉稜為獸 鼻,圈足飾夔紋與雷紋,獸面與夔龍皆以錐狀乳丁為目。圈足內壁鑄 有圓渦紋及焦葉紋。整器紋飾皆作單層細線淺浮雕表達,近乎無主地 紋之分。


此件青銅觚,器形峻挺端莊,紋飾鑄造規整致密,一絲 不苟。纖細遒勁的線條與高凸的乳丁及扉稜形成強烈的視覺 發差,器表所呈墨綠色形態,光潔似玉,柔和而深邃,格外 迷人。而其圈足內壁所鑄飾紋飾尤為特殊。


商代晚期的青銅觚,其圈足內壁一般不做裝飾。偶有銘 文出現已屬罕見。而此件銅觚圈足內壁所的鑄焦葉紋與圓渦 紋,鑄工十分精細,應屬刻意為之。




公元前十二至十一世紀 

通高19厘米 口沿直徑25厘米


敞口深腹,口緣外侈,收作圓唇,腹壁斜直向下,近底處急劇內收,與平 底相接。圈足高起,足沿下折呈邊圈。器表紋飾自上而下分三段排列,頸 部以三個凸雕獸首及三道稜脊為界,內飾二組彎角鳥紋,亦有學者稱之為 夔鳳紋。鳳鳥身體較長,喙向下勾,足向前伸,長尾上卷。簋腹環飾斜方 格乳釘紋。圈足飾四組獨體彎角鳥紋,以六條扉稜做間隔。整器主體紋飾 均以雷紋為地。通觀此件商代青銅簋,寬深的器腹結合高挺的圈足,凸起 的扉稜配以繁密的乳丁,使整器於沉穩厚重中顯得娟秀挺拔,立體感十 足。其上所飾鳥紋鑄造精細,生動傳神,為整器平添幾分生氣。而器物表 面所呈現出的鉛灰色包漿,頗有幾分雅致幽深之感。


簋是青銅禮器中重要的一類粢盛器,常與鼎搭配使用。從古代 文獻與大量考古實物中可以得出,銅簋在青銅禮器中的地位和作用, 絲毫不遜於銅鼎。上世紀八十年代,學界對青銅簋的研究取得了豐碩 成果。綜合各家觀點,依據銅簋足部接地形態,可分為圈足簋、附足 簋及方座簋等。根據外部形態又有無耳式、附耳式、環耳簋、獸首銜 環耳式之分。而碗鉢形簋,盆盂形簋,罐形簋,豆形簋的劃分所依據 的則是器腹形狀。總體來說,簋這種始於商代,延至戰國的青銅器類 別,在整個青銅文明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圈足簋是簋的最初式樣與基本形式,出現於商代早期,其它簋 均由此演變派生而來。此件高圈足折腹無耳式青銅簋,器腹寬深,頸 足所飾鳥紋及腹部相對高凸的乳釘紋均為商代晚期典型特徵。


乳丁紋又稱百乳雷紋,流行於商代中期至西周早期,常用作 鼎、簋及罍的腹部裝飾。從乳釘紋簋發展的規律來看,商代早期的乳 釘細小,微凸器表,排列稀疏。晚期乳釘開始變長,根部粗壯,高凸 器表。至西周時期則接近立柱狀。採用此種紋飾裝飾器物概源於古代 先民的生殖崇拜。




公元前十世紀 

通高11.5厘米 口徑15.4厘米


侈口,寬平緣外折,束頸短直,淺腹外鼓,圓肩弧襠,底部近平,三柱 足,器身三面出脊,腹部飾大波帶紋。兩件器物口沿上部均鑄有銘文5 字,為:“相姬做齍鬲。”大意為:相侯夫人名字稱姬的做了一件祭司 時用於盛放穀物的銅鬲。此對青銅鬲,器形規整,鑄製精良,保存完好 且能成對示人,異常難得。




相,古國名。青銅器銘文稱其是周朝的“南國”,見 藏於日本出光美術館的靜方鼎。有學者認為相國即湘國。 可能是在今湖南的湘水流域。姬,姓。中國古代的人名, 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典籍和青銅銘文皆同。相姬,即夫 家為“相”的姬姓女子,當時相侯的夫人。


鬲,古代用於烹煮的炊器,最早現於新石器時代晚 期,多為陶製。《漢書·郊祀志》謂鼎之“空足曰鬲”, 可見其形狀像鼎且足部中空。青銅鬲出現於商代二里崗下 層時期,流行於商代至春秋。其形制有分襠與連襠兩類。 商人重酒輕食,故而作為食器的青銅鬲並不重視。西周時 期,由於宗法制度的確立。“列鼎列簋”制度逐漸形成, 一個全新的區別於商人“重酒”文化的青銅禮制文明產生 了,即周人“重食”文化。青銅鬲進而被納入禮制系統, 成為青銅禮器組合中的核心之一,多用於宗廟與祭祀。西 周中期後,鬲常成組出,且每組紋飾大小及銘文相同,其 組合制度與列鼎及列簋類同。





公元前十世紀 

通高35.5厘米 耳徑32.5厘米


斂口方唇,束頸,口沿上置雙立耳寬厚且微侈,腹壁斜外張而下垂,腹之最大 徑於下部。腹底近平,下承三粗壯柱足。頸部環飾變形獸面紋,以凸起扉稜相 隔。下飾兩條凸起弦紋。柱足上部飾浮雕狀下卷角獸面紋,均以扉稜作鼻。獸 口闊張,獠牙畢現,氣度威嚴。鼎內壁近口沿處鑄有四字銘文,譯為“公作寶 鼎”。此件青銅鼎,體型巨大。造型魁偉。高聳外侈的雙立耳配以向下傾垂的 腹部,再結合三隻粗壯的柱足,使整器呈現出威嚴沉重,氣魄雄渾的審美觀 感。器身所飾紋飾疏朗暢達,充滿張力。為西周中期鼎器之典範。




青銅鼎作為三代青銅禮器系統中,最為重要的核心器 物。其影響力在整個青銅文明體系中無有出其右者。早在 上古時期,這種被用來烹煮食物的用器便被賦予了重要的 政治宗教功能。《史記·孝武本紀》記載:“黃帝作寶鼎 三,象天地人也。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上帝 鬼神。由此可知,黃帝時期,鼎便具有了“象天地人”的 意味。


在商周禮樂制度中,青銅鼎被視作具有“別上下,明 貴賤”的意識特徵載體。多出現於巫術與祭祀等重大禮典 中,享有主旨地位。在這裡,青銅鼎的社會功能遠遠超越 了器用功能而成為禮制的承載物。對內象徵王權與等級, 對外代表國家政權,被視為立國之重器。歷商至周,把定 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國興則鼎存,國滅則鼎遷。 《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 於周”。 《周本紀》中也曾載有楚莊王伐陸渾時陳兵周郊 (洛陽)派人“問九鼎”之事。 


西周時期,原有的青銅禮樂制度日臻完善,鼎的數 量、大小都有著嚴格等級劃分。儘管此時所出現的列鼎制 度至戰國時期已逐步瓦解,但鼎的權力地位與象徵意義卻 保存下來。





公元前十一至十世紀 

卣通高20厘米 口徑9厘米 

枓斗通長21厘米

勺高4.5厘米 口徑3厘米


卣為直口,長頸圓肩,器腹隆起,高圈足,器肩上有一對半圓形鼻,上連繩索狀提 梁,蓋頂隆起,頂部有喇叭狀捉手。器身通體無紋飾,器內底部鑄有“魚父丁”三字 銘文。此卣配一青銅枓,枓首為深腹圓罐狀,直口微斂,圓底恰可穩置於卣蓋喇叭形 捉手上。枓柄於枓首近底部出,呈曲體狀,曲柄後呈圭形。此套青銅提梁卣,器型圓 渾持重,素雅簡練。設計者將器物的實用性與美感和諧統一。其通體碧綠的鏽色,如青似翠,渾然天成。西周早期成康之治時中原地區以外封國之器,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據考證,“魚”是古代一個氏族名,源自商湯後裔, 其祖先原本生活在秦嶺以南巴蜀地區,商周交替時遷移至 關中西部現寶雞一帶生息,後被周王室冊封為非姬姓諸侯國。先秦史籍《逸周書 ·王會》載:“其西,魚 復(獻)鐘鼓、鐘牛。”可知,周成王之際,魚國人參加 了洛邑盛會。從文王晚年的魚伯至昭王晚年的魚伯知,魚 國歷經四代君主。此件“魚父丁”提梁卣應為魚氏家族為 紀念他們的父親“日名丁”而鑄造,其意與目前所見到的 “魚父乙”鼎,“ 魚父魚”尊等類同。


研究發現,青銅卣是從貫耳陶壺演變而來,其發展過 程中受到圈足器的影響。最早的青銅卣出現在商代二里崗上 層文化期,是供王室及上層貴族所使用的重要盛酒器。孫炎 註解《爾雅 ·釋器》云:“卣,中尊也”。其意為卣代表的 社會地位是介於尊與罍之間。古文獻與銅器銘文中常有“秬 鬯一卣”之說。“秬鬯”是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由此 可知,卣在當時也被用來當作祭祀用的禮器,有著很高的地 位。商代時,尊神重鬼及重酒風氣盛行,青銅鑄造工藝的提 高使得青銅卣開始流行,直至西周後期,才逐漸消失。枓是 古代的一種挹酒器具,本作斗,因有別於量器之斗,故取名 枓。多流行於西周時期。《詩經 ·大雅 ·行葦》中曰:“酌 以大斗”,為形似斗狀之物。《儀禮》又云:“司官設罍水 於洗東,有斗。”這裡的“斗”即“枓”。商周青銅挹酒器 作小杯狀且有曲柄,如北斗七星之形。《詩 ·小雅 ·大東》 中有:“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之句。意為北斗星似枓 而不可挹酒取漿。在考古過程中,偶爾發現枓與盛酒器卣、 尊、壺共出,並置於卣等酒器內。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及湖北 省博物館均有此類枓入藏。




公元前十世紀 

通高15.6厘米 口沿直徑22.3厘米 腹深13厘米


此件青銅簋為侈口鼓腹雙獸耳式,侈口束頸,圓鼓腹,圈足外侈,足沿下折。兩側 分鑄有虎首雙耳,耳下有長方形珥。頸部環飾四隻長冠分尾鳳鳥,鳥垂喙,長卷 尾,兩兩相對,以雲雷紋為地。鳥紋間增飾虎首,腹部光素,圈足飾兩道弦紋。 簋內底部鑄有銘文5行42字,釋文:隹(唯)四月王執 (魏)駒,至於翼,內 (入)光 宮休。無 (尤)。 敢對楊天子光,用乍(作)朕文考日癸寶簋,其 子子孫孫萬年永寶。 

銘文大意為:夏曆四月,周王到魏地參加執駒典禮之際,路過翼國,光臨了名字叫 這個國君的宮室休息,接待過程中, 沒有甚麼過失和差錯, 稱頌周天子對自 己的光寵,為紀念這件值得榮耀的事,所以做了一件簋用來祭祀日名為癸的父親。 希望他的子子孫孫一萬年永遠作為珍貴的簋寶貝。




此件青銅簋,器形及紋飾與1975年陝西長安兆 元坡出現的輔師嫠簋基本相同,均屬於西 周中期青銅簋的典型風格。其銘文內容中所描述西 周時期的“執駒”之禮更是為研究西周馬政及我國 古代畜牧史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據,殊為珍貴。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漢族農事曆書《夏小正》 經文四月:“執陟攻駒”,傳云:“執也者,始執 駒也。執駒也者,離之去母也。陟,升也,執而升 之君也。攻駒也者,教之服車數捨之。”


所謂“執駒”之禮就是古代幼馬升級成為役馬, 成為周王財產的一種儀式。早在原始社會晚期,我國 就已開始養馬。馬在戰爭、交通、儀禮和耕墾等方面 都發揮了重大作用。歷代政府都對馬的牧養,訓練, 使用和採購有著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設有專職機構 及管理人員。這被稱之為馬政。而“執駒”這種殷商 時期就被人們掌握的馴馬形式到了周代成為馬政中的 重點。古時王者就有考牧簡畜的制度。每逢行“執 駒”之禮,周王必親自主持,其他等級的貴族皆不可 替代。在1955年陝西眉縣李村出現的盠駒尊(圖四) 及1985年陝西長安張家坡西周中期M152井叔墓的 “達盨蓋”青銅銘文中,都記載有周王親自參加執駒 之禮的史實,足見西周時期王室對馬政的重視。《周 禮·校人》中記載:“春祭馬祖執駒”。以此推斷 古時行執駒之禮應在春季。此簋銘文中所提及的“四 月”,時間恰可與史籍所注相互徵引,因此具有極高 的研究價值。




公元前十二至十一世紀 

高16.8厘米 腹深14厘米 口徑16厘米


斂口方唇,束頸,圓肩鼓腹,腹下部急收,底近平。矮圈足略外侈, 圈足上端有間距相等的三個鏤孔。頸飾凸弦紋兩周,肩部飾夔龍紋九 組,以雷紋為地。夔龍短身卷尾,首尾相接,鈎喙。器腹飾鈎連雷 紋,圈足飾一周雲紋。此件青銅瓿造型敦厚沉穩,肩與腹所形成的圓 形弧線使整器自上而下渾然一體。所飾夔龍紋與鈎連雷紋疏密有致, 動靜相宜,於對比中尋求和諧統一,是商代酒文化的典型器。


青銅瓿最早現於商代二里岡上層時期,只流行於商 代一朝,於商代晚期前段逐漸消亡並被青銅罍所取代。 在先秦典籍中沒有“瓿”這個字,因此關於瓿的功用, 學術界一直存有爭議。儘管在《說文解字》中,將瓿的 功用解釋為食器,即《說文·瓦部》:“瓶,甂也。” 又云:“甂,似小瓿,大口而卑,用食。”但因其造型整 體寬矮,口大腹鼓,帶圈足且有鏤孔,故而對於其作為商 代酒器的定義一直是考古學界的主流認知。目前已知的青 銅瓿初始大多與觚、爵、斝等酒器形成相對穩定的禮器組 合,也從側面印證了此類推斷。考古資料顯示,青銅瓿大 多出現在商代高等級貴族墓葬中,並且作為重要的青銅禮 器組合貫穿於殷墟前後四個時期,而與鼎的搭配更顯示出 其非同一般的身份與地位。最早關於青銅瓿的著錄見於北 宋金石學家呂大臨的《考古圖》中,該書第五卷所收錄的 兩件斂口圓肩,鼓腹帶圈足的無自名器物,均被呂氏定名 為瓿。史學界對於此類青銅器物的研究也自此展開,新中 國成立後,對於青銅瓿的研究方向趨於多元化。馬承源先 生按照青銅瓿的基本形式將其劃分為八種類型。也有學者 依據肩腹部紋飾將青銅瓿分為獸面紋、雷紋、肩部飾獸首 或扉稜、帶蓋瓿及素面瓿等六種類型。由此看來,這件青 銅瓿根據其造型與紋飾特點應歸類為斂口圓肩扁體式雷紋 瓿,其器形與紋飾具有殷墟一期末段至二期前段的顯著特 點,時間應為商武丁時期前後。這一時期的瓿,隨著商人 對器物的喜好程度及使用習慣的改變,器型從早期的高體 長頸逐步向寬矮轉變,多為短頸鼓腹,圈足矮短,紋飾也 較早期更為繁復華美。流行於商代晚期的鈎連雷紋被廣泛 的運用於腹部的裝飾中。




公元前五至三世紀 

通高13厘米 耳距16厘米 腹深8厘米


器身成扁圓形,有蓋,微隆,上設三環形鈕,子母口,器腹兩 側設長方形附耳,附耳內外與側面均飾貝紋。器腹做袋足狀, 蹄足矮粗,連檔。器蓋中心飾圓渦紋,以雲紋環繞,蓋下部 及器腹分飾蟠螭紋樣,腹部中央有一周凸起繩紋界帶。此器雖 小,然造型豐滿圓潤,紋飾細密規整。扁圓形的器身結合袋足 狀器腹,再配以矮短的蹄足,給人以敦實可愛之感。



此類覆蓋扁圓體深腹矮足式敦鼎流行於戰國中 期,附耳為常規設置,亦有環耳式。此件鬲鼎尺寸較小,實用意義不大,推知應為古 時供人賞玩的“弄器”。其功能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 藏君子之弄鬲類同。《說文》釋:“弄,玩 也。”《詩·小雅·斯乾》中有:“載弄之璋(一種玉 器),載弄之瓦(原始的紡錘)”之句。以此為知, “弄器”猶如玩具。春秋末期,原有的商周禮樂制度逐 步崩塌,青銅禮器的至高地位也隨著整個奴隸制度“禮 崩樂壞”而大為下降,此時出現了一些尺寸很小,實用 功能有限且鑄造精良的青銅器物,專供上層貴族賞玩所 用。綜合目前考古資料顯示,此類青銅弄器多現於高等 級的貴族墓中。2005年,陝西梁帶村芮國墓地M26曾現 一組六件青銅弄器,分別為鏤空龍紋方盒、雙層龍紋方 鼎、竊曲紋圈足匜、龍紋小鍑、垂鱗紋罐、單把罐。這 些器物高不過11厘米,重不超過1.2公斤。皆為芮桓公 之妻仲姜生前所把玩之物,她生前高貴的地位與奢侈的 享樂生活可見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