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的愚夫愚妇可学与三教观

 昵称41082923 2017-11-15
大心学 2017-10-29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三教互相吸收、斗争,到了明代,三教的关系更纠缠,“佛道两家与儒家的关系”是大儒们必需面对的问题。作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大儒,王阳明和湛若水对儒家和佛道的关系有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回答。

据湛若水的《奠王阳明先生文》记载,他与王阳明对儒家和佛道两家的关系有几次重要讨论,或面对面或通过书信。在两人早期做邻居的时候,王阳明试探性地向湛若水提出佛老是圣学枝叶,三家同根。事实上,儒家道家是本土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改造为中国佛教,在中华文化的角度来说,说同根是没问题的。湛若水则坚持儒家正统,认为是三者不同根。

王阳明自然也是坚持儒家正统的,他曾拟《谏迎佛疏》。在此疏中,王守仁没有说佛教不好,而是以解释儒学的博大精深反衬出佛学的种种不足。王守仁在教导学生时曾说:“圣人之学明,则仙、佛自泯。”因此,王阳明和湛若水这是“弘扬圣学二人组”内部的讨论,而且不是单纯学术或三教关系的讨论,而是因为古代能读书识字的人比较很少,而佛道两家在民间有广泛信仰,王阳明希望把佛道两家纳入自己的教学体系。换句话说,王阳明主要是在教育推广上接纳佛道。从学术角度,王阳明对待佛道两家则是“用”,儒家的厅堂不能分给佛道两家,他曾说:“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儒者不知皆我所用,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自处中间,皆举一而废百也。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湛若水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不如专心传播儒学,让更多的人学习儒学及通过乡规民约教化一方就好。

湛若水出使安南时,王阳明前来送行,一路上还论学。王阳明认为佛来的高明之处与儒学差不多,湛若水不同意,认为两者根不同,有所别,而且圣学的范围广,佛学所无的圣学也有。两人说了一夜,王阳明不能否定湛若水。这是两人的第二次讨论。

两人的第三次重要讨论是通过书信。湛若水在丁忧期间(1515年—1519年),南海人方献夫来探望,提到王阳明推崇佛家的“空”之说,希望湛若水与王阳明辩论。王阳明对“空”的推崇也引起湛若水的忧虑,湛若水于是去信王阳明说,天理流行是实,从宇宙万物到精神境界都没有空。王阳明对好友的观点保持沉默,自己还是校对勘正佛道两家,希望纳入他的教学体系。这时湛若水去信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天理二字,岂由此出?”(天理两个字,难道是由空、由佛道两家而来的?)王阳明没有回答湛若水,不过,笔者认为湛若水的问题深深引起王阳明的思考。“天理”之说是程颢的承前启后的大贡献,此说为后人提出两个问题:天理在人身上还是在人之外?人应该怎样求天理?

正德十六年(1521年),五十岁的王守仁在江西创“致良知”之教,并在第二年春天告知湛若水。致良知,是《大学》“致知”和《孟子》“良知”的结合。笔者认为,“致良知”的提出,有王阳明长期的思考和总结,也有湛若水“天理二字,岂由此出”之问的激发。在“龙场悟道”到“致良知”提出这期间,王阳明以“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教人,不过他一直希望提一个个人特色的学术宗旨,可以超过好友的“随处体认天理”。

天理从何而来?心!心即理,然而心又是什么?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良知,圣门之正法眼藏、千古圣学之秘。——王阳明自此找到一个无论士大夫还是愚夫愚妇,所有人皆可学可用的法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