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昵称41082923 2017-12-30

忠恕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所讲的忠恕之道也是中国人伦理生活当中重要的原则。孔子说什么叫忠恕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那就首先不要这样对待他人,我们中国人多能替别人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往往能够以他人为中心,想他人之所想,及他人之所及,对待他人就仿佛是对待自己一样,这是忠恕之道的一个体现,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的品格。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父母对待子女上,同时也表现在朋友之间的交往上。中国人共同的这些伦理生活原则,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情,而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我们伦理生活当中特别看重的,我们中国人希望过一种有温情的日常生活。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短短的八个字,却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相当普遍,大都人都学过。我们都明白它的意思: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替别人想一想。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作为现今社会的人士,无论是还在求学中的学生还是已经进入社会的工作人士,都同样有许多的抱怨和不满,总是对别人的表现和成绩予以言语上的讽刺和批评,而被训的一方往往都会因为和对方的关系原因而忍气吞声,进而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其他人身上,这种恶性循环可以说是无止境的。那么我们现代人可以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中知道些什么来帮助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当然,中国人伦理生活当中重要的这些原则,尤其是忠恕之道,不仅仅被自己重视,同样被世界重视,在世界伦理大会上,他们就提出面对当下世界各民族的各种文化、各种宗教的一种冲突,我们能否找寻到一种共同的原则去避免各民族的冲突?那就在世界伦理大会上,他们发现我们能够共同接受的是孔子所讲的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的很多宗教领袖和伦理学家看来,如果我们各个民族之间能够按照这样一种原则去做事的话,那就会把今天世界上的民族冲突、宗教冲突降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利于我们整个世界和平。这个是忠恕之道所具有的一种世界意义,不仅仅在我们自己的伦理生活当中发挥作用,同样也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一种伦理贡献。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有个长发的白人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启示: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生在世,要处理好两个基本的关系:一个是与物的关系,一个是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与物的关系,就是要乐于享受有限的财富,做到知足常乐,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以牺牲自己人格换取物质的人,不论他拥有多少财富,处在多高的地位,都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人,因为他已经背离了做人的底线。处理好与人的关系,要记住三句话,“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