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创正压通气指南

 秋水i5k6sd71sj 2018-01-14

特殊干预 A:急性呼吸衰竭


1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病 急 性 加 重 ( 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议 (GOLD)指南建议, NPPV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呼吸性酸中毒;降低呼吸频率、减少呼吸做功及减轻呼吸窘迫;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长;帮助避免气管插管,因此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率。
NPPV 的建议评级: AECOPD 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使用 NPPV 进行呼吸支持 [证据水平Ⅰ,建议 A 级]。
2 哮喘
目前,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被视为哮喘发作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很多研究提示, NPPV 可有效用于哮喘发作的呼吸支持,其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改善呼吸困难和呼吸功能、避免气管插管及缩短住院时间。但是,在突发的哮喘加重过程中,如果插管延迟,则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发现有进行性加重的征象,则医务人员应果断放弃 NPPV 治疗,转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虽然 NPPV 治疗可用于哮喘发作期间的急性呼吸衰竭的处置,但是经验不足的单位不应常规使用 NPPV 治疗。

NPPV 的建议评级:哮喘发作期间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使用 NPPV 进行呼吸支持 [证据水平Ⅱ,建议 C1 级(经验不足的单位为 C2 级)]。
3 限制性胸部疾病 (RTD)加重
在 NPPV 治疗包括肺结核后遗症的 RTD 患者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性方面尚未得出结论,这是因为这方面有记录的重症患者极少。根据少量欧美国家报道的数据显示,只有约 50% 的病例能够避免插管和使用有创机械通气。但是日本报道的 RTD 患者的预后则更好。因此强烈建议熟悉该治疗的单位可将 NPPV 作为一线治疗,用于 RTD 加重患者的呼吸支持。
NPPV 的建议评级:建议 NPPV 作为 RTD 加重患者的一线治疗 [证据水平Ⅳ,建议 A 级]。
4 间质性肺炎
罹患间质性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会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肺炎的风险增加。 NPPV 治疗可免去插管,因此有可能使此类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下降。目前尚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因间质性肺炎而出现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NPPV。但是,因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不良, NPPV可作为此类患者的研究性治疗,应在获取知情同意后使用。

NPPV 的建议评级:间质性肺炎患者在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时可使用 NPPV 进行呼吸支持 [证据水平Ⅳ,建议 C1级]。
5 心源性肺水肿
有研究者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患者应用 NPPV 的临床预后进行了多次荟萃分析,结果均证实了该治疗的有效性。与吸 氧 治 疗 相 比,持 续 气 道 正 压 通 气 ( CPAP) 可显著降低呼吸频率,加氧合指数,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减少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需要强调的是, NPPV 能够快速改善心动过速。CPAP 和双水平正压通气 (BiPAP)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急性肺水肿的治疗,只有心源性休克例外。

NPPV 的建议评级: NPPV (特别是 CPAP)应作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一线治疗 [证据水平Ⅰ,建议 A级]。

6 胸部损伤
有一项系统综述和三项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 NPPV 对胸部损伤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此外还有诸多的病例总结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NPPV 可以加速呼吸功能的改善、预防并发症、降低插管率。但是,应对患者进行监测,以防与正压通气有关的气胸的出现。在不熟悉应用 NPPV 治疗损伤的单位,很难建议其使用 NPPV。给患者使用 NPPV30~60min 后,应对 NPPV 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如果未发现改善,医务人员应果断给患者换用有创机械通气。
NPPV 的建议评级: NPPV 可用于因胸部损伤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证据水平Ⅱ,建议 C1 级 (经验充分的单位为 B 级)]。
7 有创机械通气的序贯撤机
根据基础疾病, NPPV 作为支持方法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撤机的建议级别也有所不同。根据荟萃分析,对于 COPD 加重的患者, NPPV 有创机械通气序贯撤机是一种有价值的支持方法,而且能够降低病死率、减少入住ICU 和医院的时间,同时也能减少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大多数此类研究都通过 COPD 加重的患者完成,而患有其他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还尚不明确。

NPPV 的建议评级: NPPV 对有创机械通气的 COPD 加重患者的序贯撤机治疗具有价值 [证据水平Ⅰ,建议 B级]。
8 围手术期间的应用
在围手术期间,因为麻醉和手术应激,呼吸和膈肌功能会受损;因此也常会出现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炎和缺氧。已有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对腹部、胸部或心血管手术后呼吸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评估,并证实围手术期间使用 NPPV 能够改善氧合,并降低术后再次插管和肺炎的发生率。对有指征的患者进行这项操作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并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NPPV 的建议评级: NPPV 可用于围手术期间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证据水平Ⅱ,建议 B 级]。
9 免疫功能不全和免疫抑制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两项随机对照研究和一项大规模的回顾性研究对NPPV 干预用于下列患者的急性呼吸衰竭治疗的价值进行了验证,因恶性血液病或实体瘤而接受大剂量化疗并导致免疫抑制的患者,以及骨髓移植、器官移植或使用激素后免疫抑制的患者,使用 NPPV 可防止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因此,该技术的使用应该会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NPPV 的建议评级:建议 NPPV 可以作为存在免疫缺陷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 [证据水平Ⅱ,建议 A级]。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和重症肺炎根据荟萃分析的结果, NPPV 治疗对大约半数的 ARDS患者无效。因此, ARDS 患者应慎用 NPPV。一般来说,开始 NPPV 后 1h 氧合指数无改善的患者也应考虑插管。对于重症肺炎患者, NPPV 治疗的建议级别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并发重症肺炎的 COPD 患者可使用NPPV,原因是 NPPV 可缩短在 ICU 内的住院时长,并降低插管率和病死率。但是,没有证据支持 NPPV 可用于基础疾病非 COPD 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在流感病毒感染后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过程中, NPPV 治疗的失败率很高,因此,除了轻症病例外,不建议此类患者使用。
NPPV 的建议评级: ARDS 患者应慎用 NPPV [证据水平Ⅰ,建议 C1 级];轻症 ARDS 和其他器官受损较轻的患者可使用 NPPV [证据水平Ⅱ,建议 B 级]。

NPPV 的建议评级:建议患有 COPD 的重症肺炎患者可使用 NPPV 治疗 [证据水平Ⅱ,建议 B 级];未患有 COPD的重症肺炎患者使用 NPPV 治疗的价值尚不明确 [证据水平Ⅳ,建议 C2 级];除了轻症病例,不建议流感后发生重症肺炎的患者使用 NPPV 治疗 [证据水平Ⅳ,建议 C2 级]。
11 疾病终末期、拒绝插管 (DNI)、恶性肿瘤及老年患者的应用在患者或家属拒绝气管插管或老年患者等特殊条件下进行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处置时,如单纯给氧不能稳定患者的病情,则常会使用 NPPV。即使对此类患者来说,也主要推荐于 COPD、心力衰竭和与这些疾病有关的并发症的患者。然而,对于其他疾病来说,提示 NPPV 具有有效性的证据还很少。同样,只有极少的证据证实 NPPV 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或疾病终末期患者的急性呼吸衰竭。但是,已经证实,患有终末期实体瘤的患者以姑息性治疗的形式使用 NPPV 时,其在减轻呼吸困难方面较单纯的吸氧治疗更有效。
NPPV 的建议评级:建议可使用 NPPV 对患有 COPD 或心衰但拒绝气管插管的患者及此类老年患者的急性呼吸衰竭进行治疗 [证据水平Ⅳ,建议 B 级];只有极少的证据证实 NPPV 可有效治疗未患有 COPD 或心衰但拒绝气管插管的患者及此类老年患者的急性呼吸衰竭 [证据水平Ⅳ,建议 C1 级]。NPPV 可用做患有终末期疾病或恶性肿瘤的患者的呼吸衰竭的姑息治疗 [证据水平Ⅱ,建议 C1 级]。
12 儿童的应用
只有少量小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患有急性疾病的儿童应用 NPPV 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这些研究提示, NPPV用于病毒性肺炎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后,气管插管率会降低,而且能够使症状短期改善,并有助于稳定生命体征;NPPV 治疗能够使急性哮喘的症状获得短期改善,并能够稳定生命体征; NPPV 有助于降低拔管后呼吸衰竭患儿的

吸衰竭的免疫功能不全患儿的插管率和病死率。因此,建议使用 NPPV 对患有此类疾病的患儿进行处置,但要结合每个个体病例的临床条件来判断。根据随机对照研究中报道的 NPPV 的使用情况及治疗的有效性, BiPAP 可作为基础的 NPPV 模式,吸气压起始设置 10cmH2O (1cmH2O=0098kPa),呼气压起始设置 5cmH2O。在启动治疗后 1h内,根据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对 NPPV 治疗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NPPV 的建议评级:患有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患儿使用 NPPV [证据水平Ⅱ,建议 B 级];哮喘发作的患儿可考虑使用 NPPV [证据水平Ⅱ,建议 C1 级];NPPV 对非以上所述的原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患儿根据对每个个体病例的临床判断,可使用 NPPV 治疗 [证据水平Ⅳ,建议 C2 级]。 BiPAP 可作为基本的 NPPV 模式,其中吸气压起始设置为 10cmH2O,呼气压起始设置为 5cmH2O [证据水平Ⅱ,建议 C1 级]。在启动治疗后 1h 内,应根据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对 NPPV 治疗的初始效果进行评估 [证据水平Ⅱ,建议 C2 级]。


特殊干预 B:慢性呼吸衰竭


1 限制性胸部疾病
队列研究及欧美日等国开展的相对大规模的回顾性研究证实,长期 NPPV 治疗对因肺结核后遗症和脊柱后凸侧凸等 RTD 所致Ⅱ型呼吸衰竭有效,且均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强烈建议对符合条件的 RTD 患者使用长期NPPV 治疗。
NPPV 的建议评级:具有使用 NPPV 的指征的 RTD 患者应使用长期 NPPV 进行治疗 [证据水平Ⅳ,建议 A 级]。

2 COPD 缓解期
采用长期 NPPV 对 COPD 所致的慢性Ⅱ型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可 改 善 生 存 率,使 呼 吸 肌 得 以 休 息,还 可 改 善COPD 患者在睡眠时发生的异常呼吸。因此, NPPV 可改善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并能降低再入院和疾病加重的频率。但在决定是否进行 NPPV 治疗前,最好应进行完善的药物治疗。此外,在开始 NPPV 治疗 3~4 个月后,应对血气分析、睡眠时的呼吸状态、生活质量和对 NPPV 的依从性进行评估。
NPPV 的建议评级:具有 NPPV 使用指征的 COPD 患者可使用 NPPV 治疗 [证据水平Ⅰ,建议 C1 级]。
3 慢性心力衰竭时的潮式呼吸
慢性心衰患者发生潮式呼吸后预后不良。在涉及潮式呼吸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中, NPPV 不会使长期病死率发生改善。但是短期的随机对照研究提示,抑制潮式呼吸的治疗可改善心功能。因为此类患者的潮式呼吸为慢性心衰所致,因此对慢性心衰的治疗应作为一线治疗进行优化,随后可使用 CPAP 等专门针对潮式呼吸的治疗。如果 CPAP无法充分降低呼吸紊乱指数 (AHI),或者患者无法良好耐受 CPAP,则应考虑使用 BiPAP 或适应性通气 (ASV)模式。如果正压通气无效或者无法耐受,则应考虑吸氧治疗。

NPPV 的建议评级:如果有指征,可首先使用 CPAP 对存在潮式呼吸的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治疗 [证据水平Ⅰ,建议 B 级];如果 CPAP 疗效不明显,则应使用 ASV [证据水平Ⅱ,建议 B 级];如果 CPAP 疗效不明显,则应使用BiPAP [证据水平Ⅲ,建议 C1 级];如果正压通气无效或者无法耐受,则应考虑吸氧治疗 [证据水平Ⅱ,建议 C1级]。
4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常见于因重度肥胖 (体质量指数≥30kg/m2)和高碳酸血症 (PaCO2 ≥45mmHg, 1mmHg=0133kPa) 导 致 重 度 阻 塞 性 睡 眠 呼 吸 暂 停 综 合 征( OSAS)(AHI≥30)的患者;因为肺换气重度受损,因此此类患者的预后不良,而且该疾病常会伴有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提示,单纯 CPAP 即可提供有效治疗, BiPAP 的治疗效果不优于 CPAP。因此, CPAP 和降低体质量是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因为这些患者需要的CPAP 压力高于通常的 OSAS 患者,因此高压所致的不适会导致治疗难以持久。如果单纯 CPAP 无法纠正睡眠期间的低通气和低氧血症,则需要使用 BiPAP。

NPPV 的建议评级: CPAP 应作为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治疗 [证据水平Ⅲ,建议 B 级];如果 CPAP 疗效不明显,则应启动 BiPAP 治疗 [证据水平 Ⅲ,建议 C1级]。
5 神经肌肉疾病
近年来,各种国际指南均建议将 NPPV 作为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通气支持的一线手段。证据提示,使用 NPPV和咳嗽辅助的设备对各种神经肌肉疾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窒息和气管切开的机率,并能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在睡眠及全天的清醒时间内均可给予 NPPV 治疗。如果发现吞咽功能显著下降,而且虽然使用了咳嗽辅助设备,但是仍无法保持气道清洁者,则 NPPV 治疗联合咳嗽辅助设备的使用对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有限。

NPPV 的建议评级:因神经肌肉疾病导致慢性呼吸衰的患者应将 NPPV 作为一线治疗使用 [证据水平Ⅱ,建议 B 级];如果吞咽功能显著下降,而且很难维持气道清洁者,则不推荐使用 NPPV [证据水平Ⅱ,建议 D 级]。
6 儿童的应用
儿童可使用长期 NPPV 治疗的疾病有:神经肌肉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颅面畸形、囊性纤维化、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及脊柱侧凸。队列研究的结果提示,NPPV 对神经肌肉疾病的患儿尤为有效,可改善通气不足及睡眠时的异常呼吸,减轻主观症状,降低住院频率及维持生活质量。国际指南考虑将 NPPV 作为因神经疾病导致呼吸衰竭的患儿的一线治疗。但是,此类疾病患儿使用NPPV 有效性的信息有限,而且对于罹患慢性呼吸衰竭但是原发病不详的患儿,在确定 NPPV 的适用性时需谨慎。

NPPV 的建议评级: NPPV 可有效治疗神经肌肉疾病患儿所患的慢性呼吸衰竭 [证据水平Ⅳ,建议 C1 级];非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患儿在使用 NPPV 时应谨慎 [证据水平Ⅴ,建议 C1 级]。
7 康复
学者们对 NPPV 用于肺部康复进行了研究。康复运动期间使用 NPPV 进行通气支持能够使呼吸功能重度受损的患者在更长的时间内进行较高强度的训练。这种治疗方法对接受 4~8 周运动训练方案的重度 COPD 患者尤其有效。有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将日间进行运动康复与睡眠期间的NPPV 相结合能够改善运动的耐受性。

NPPV 的建议评级:运动期间使用 NPPV 可增加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对呼吸功能重度受损的患者尤其有效[证据水平Ⅱ,建议 B 级];将运动康复与夜间使用 NPPV结合起来可有效改善重度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的运动耐受性 [证据水平Ⅱ,建议 B 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