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汉市中心医院 曾慧琳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产物,当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我们即称为高尿酸血症。 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盐以结晶的形式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导致痛风。 高尿酸血症 VS 痛风
痛风的药物治疗一、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此类药物是痛风急性发作期首选推荐用药。 服用时需注意: (1)NSAIDs需要及早、足量使用,见效后逐渐减停; (2)避免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NSAIDs,否则会增加不良反应; (3)注意服用方法,口服药可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4)有过敏反应、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胃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炎症性肠病和严重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此类药物。其中有消化道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选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不亚于非选择性NSAIDs。 2、秋水仙碱
服用时需注意: (1)秋水仙碱对一般疼痛及其他类型关节炎无效。 (2)对血中尿酸浓度及尿酸排泄无影响,因此对慢性痛风无效。 (3)痛风急性发作期,对NSAIDs有禁忌症的患者,建议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一般是口服给药1.5mg-1.8mg/d,24小时总量不超过6mg,48小时内用药效果更好。其不良反应主要是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细胞损害、过敏、神经毒性等。中毒时可出现水样腹泻、血便、脱水和休克,需注意识别。 3、糖皮质激素
二、慢性痛风治疗药物
1、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1)别嘌呤 别嘌呤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服用时,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当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能够使血尿酸达标时,尽量不增加剂量。使用期间须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对骨髓的抑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其中需要密切监测其超敏反应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最初使用的几个月内,最常见的是剥脱性皮炎,与HLA-B*5801基因密切相关,建议用药前进行相关基因筛查。 (2)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推荐剂量为 40mg 或 80mg,每日 1 次,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在服用非布司他的初期,经常出现痛风发作频率增加,这是因为血尿酸浓度降低,导致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动员。为预防治疗初期的痛风发作,可遵医嘱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 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1)苯溴马隆 苯溴马隆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及痛风结节肿等。本品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但它可加速肾脏对尿酸的排出,有肾结石、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禁用。成人开始剂量为每次口服 50mg,每日 1 次,早餐后服用,用药 1~3 周检查血尿酸浓度,3个月后检查血常规以防止出现粒细胞减少。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定期监测尿液的酸碱度,为促进尿液碱化(pH6.5左右),可酌情给予碳酸氢钠片口服。 (2)丙磺舒 丙磺舒无抗炎和镇痛作用,治疗初期由于尿酸盐自关节部位转移入血,可是痛风症状暂时加重,治疗期间大量饮水并同服碱化尿液的药物,保证尿pH值6.0~6.5,以防肾结石。对磺胺类药过敏者的患者不宜使用本药。 服用药物注意事项
2、痛风发作时,如果尿酸值发生变动,疼痛症状可能会加重。服药后,疼痛症状缓解甚至消失都请不要随意停药,要谨遵医嘱! 痛风的饮食注意
预防痛风的方法
2、科学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 3、有效的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 4、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病情进展和评价治疗效果。 。 |
|
来自: 昵称48503472 > 《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