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内经

 汇康天下图书馆 2018-02-02
按颈椎两边的坑,感觉涨到里边,到胸三椎的地方,5  6 7这一段,扎针可以从正面扎过去,也可以正中扎过去。用大针磨骨。

二,脊柱中间旁开一指宽到关节突上下磨五六下,手感是感觉骨膜上有颗料状的东西。趟平。感觉传到了麻痛的地方,就可以了。麻骨后,涨感向下传,向外侧,治疗坐骨神经痛。

三,上部痛在痛点扎针不好,要在经络的上方扎针,就是上边的气血下不来造成这痛。如果是涨的话,要在痛点经络方向的下边打痛点或硬节扎针。是下边过不去。比如膝关节痛,有积液,就是下方堵了。在足三里往下找,如果没有痛点,可以在胃经的回路脾经上找。处理了就不痛了。

四,根骨骨剌 ,脚跟痛,是膀胱经下不来,可能在申脉或在委中放血,也可能在肾经上,是表里。

五,痛风,可在局部最痛点放血。在公孙,太白处有结节用员利针扎,有的是疼的地方放血。

六,本经的痛取原穴

七,员利针扎筋,看哪里筋紧。在附着骨的地方筋的根部用员利针扎。

八,鸠尾穴,治心慌气短,提不起气,员利针扎一针就好了

九,手麻的病人,用锋针在颈六七节旁边开皮,大针下针磨骨,先用纱布把大针磨热,下针磨骨,也是碰到砂粒状的东西。趟平。就行了

十,腰阳关放血。腰俞穴员利针。治疗腰三四节的痛。

十一,大椎穴位紧,有福包,用大针向上方扇形剌

十二,膝痛,梁邱透血海。

十三,颈椎引起头晕,风池对穿,感觉涨到胸椎第三节、

十四,员利针找筋紧的地方扎,筋无左无右,无阴无阳。候病所在。

十五,如果分不清是涨是痛。敲几下如果感觉舒服。是经络方向的下边堵到,属于涨的范围。活动一下也好点,也是涨的范围。

十六,酸痛,血不足,麻木气不通、。风寒湿杂合为痹。

十七,剌腰痛,1膀胱经令人腰痛,特点是颈项背骶骨感觉很重,发涨,涨到脖子,委中放下血。

十八,足少阳胆经让人腰痛,不能俯仰,阳陵泉放血。最特别的症状是皮肤里象针扎一样的痛。没有固定的点。

十九,足阳明胃经使人腰痛,不能弯腰。左右环顾,扎足三里三次。

二十,足少阳肾经,痛时牵引脊柱深处内侧,应剌内踝 上的复溜穴,有结节扎一下最好。

二十一,足厥阴肝经让人腰痛,背象张开的弓一样,侧弯。在小腿肚和足根之间鱼腹 之外蠡沟,有小疙瘩,如果没有小疙瘩,去胆经上摸,表里关系。

二十二,骶卡关节大针可以治疗腹股沟痛。是痛放射到前边,病在骶卡关节。

二十三,在腰椎一到四节,只要不离腰椎距离太宽向里扎,扎到有露空感,就行了,就没事,里面是腰大肌。

二十四,腰椎什么突出,滑脱都不用管,调经络气血。

二十五,侧弯是筋紧,厥阴肝经腰痛。员利针扎筋根部。

二十六,周痹,痛在上下的,先把下面疏通,再打开上面的通路。有时扎针在经络拐弯的地方,根据自然现象来取。

二十七,足太阳膀胱经,引起颈项疼痛,到脊背很沉重,都是堵了,发紧就不要去委中放,皮下如针扎,跑来跑去地不可俯仰,阳陵泉剌血,有淤络放血马上轻松。

二十八,心脏病,颈椎头晕,僵硬,背心发凉,把督脉调一调,比如大椎,至阳,腰阳关,命门。风门,胃俞,心俞,肝俞,胆俞,大肠俞,天枢。枢字穴,有疏通的意思。

二十九,腰椎发软,身柱穴扎一针。至阳,阳气盛的地方,第七椎下,腰阳关,命门,天枢,长强,扎完晕的就好了

三十,筋缩穴,九椎,员利针管筋的短缩,命门二椎旁,两边肾俞,腰阳关四椎下,

三十一,向下弯不了腰,在后背,对着扎天枢穴,传导针法。

三十二,阳陵泉,得胆结石的人,会在阳陵泉那一段有淤血,放掉,效果相当好。膝中麻木,小腿不能抬,坐卧象老头,针六分,有神奇的功效。

三十三,失眠,心脏原因,在阳硚脉下边有淤血放一两滴。肾气虚也难睡,很多内脏引起的。阳气盛眼睁得大大的,阴气盛眼睛睁不起来,失眠,太阳放血,

三十四,问天气变化严重的话多是血的问题,放淤血

三十五,注意有没有医源性损伤,比如小针刀造成的疙瘩,有没有其他疾病,糖尿病,肝病,饮食,两便,生活习惯。

三十六,踝关节扭伤,在上方小腿外侧捏一两分,踝关节不痛了,肿了的话在经络前方疏通一下,内侧放血,眼看着肿就消了。

 

 ----------------惜气如金

今天我谈一下惜气的问题。毫针很细,但也要考虑这方面,大针就更不用说了。古代针出速掩其孔,恐原气流失,至患者脸色白,肢体发软之弊,诚是针者之错也。当然,去泻邪气就是另一说了。
    现在很多用大针的医生,针后不急掩其孔,或是创口贴带海绵之处贴之。其不想不能阻气之流失也。患者更不知其苦,手脚无力却不知道为何,问医生多日调气之故也。哈哈哈。 是掩已之大过也。
      说惜气,其他经之气可以不必太在意,虚了再补上。但肾气,先天之动力,失去了却无可补,是父母所给,非后天之气可为也。如有不同意见可以说。 我虚心受教。它是推动整个经络运行的动力。所以要惜气如金。除非你是在作泻法。其他经也应该这样,很多人作的不是补泻的,治局部的更应该注意这一点。我们要作的是调气,如果你不是在作补泻,那就要惜气如金,因为你的效果都会在这分秒之间流失了。比如你让患者回家养一星期,怎么能比不让它流失来得好呢?
      希望大家可以借鉴,只要在伤口多揉一会或让患者自己揉,然后迅速用医用胶布牢粘之,可保气之不失也。创口贴那种带海绵的绝对不行。而且要快,要迅速。惜气如金。如果失去的是别经之气还好,如果正是气头路过,那失去的就是原气了。失去无可补也。
     希望大家惜气如金,有时间再交流。

----------------杜建华:内经针法的奥秘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我相信很多人会惊讶地发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里所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原来与我们的针灸临床是那么的密切相关,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实际操作意义。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使我对中医尤其是针灸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我们“新概念针灸”关系较为紧密的有:

1)“素问”里很重要的内容是“五运六气”;

2)灵枢经为何也叫“针经”?实际上整本《黄帝内经》里很多篇章讲的就是针灸;3)若能深入学习、探索和临床验证的话,不难发现内经里很明确地有“调神”、“调气(气血、阴阳)”和“解结”三大方法;

4)判断针灸是否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看脉的变化;

5)有必要把分散在整本《内经》中的针法提炼出来,我称这一针法为“内经针法”。
   当我从《黄帝内经》中一条条挖掘、整理出这一针法时,我感到整个人被震撼了!可以讲自从我学习针灸以来(不管是跟师傅学,向老师学,看书或与同行交流等等),这是除我一个道家师傅教我的那套“天易针法”外,与“八字治疗法”一样,能让我极感震撼的一套针法。

       在给大家介绍这套针法时,我认为我绝对不会也没有刻意隐瞒什么!但我确实会给大家留下不少的思考题。如果你什么都只要现成的,连一点点的脑筋也不愿意动或不愿意经过临床的验证,说实在话,我觉得你根本就没必要来房间听我讲课,也根本不需要听我的讲课录音,那对你是一种浪费!对我也是不公平的,毕竟讲课是要花时间也要动脑子的。

       那么“内经针法”为何会让我感到震撼呢?我们回顾一下我已经讲过的内容(没讲的内容还请大家继续思考)

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我相信所有学过内经的人都知道,很多专家也论证这八个字是养生的法则。我不否认这些,但我更认为这八个字真正体现了“内经针法”的精髓所在。这套针法的一切法则及依据均是按照阴阳的变化和平衡来考虑的,同时在具体操作时,又完全可以用数来明确表达的(见下面的分析);

2)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三阳指阳明、太阳、少阳经,其盛衰在人迎处表现;三阴指太阴、少阴、厥阴经,其盛衰在寸口处表现。(人迎盛表示阳有余,寸口盛表示阴有余);

3)内经针法与三大回环系统紧密相关;

4)若阴有余而阳不足:

盛一倍,则用第三套回环系统,即:盛一倍,用足(补少阳胆经,泻足厥阴肝经);盛一倍而燥,用手(补少阳三焦经,泻厥阴心包经);

盛二倍,则用第二套回环系统,即:盛二倍,补太阳膀胱经,泻少阴肾经;盛二倍而燥,补太阳小肠经,泻少阴心经;

盛三倍,则用第一套回环系统,即:盛三倍,补足阳明胃经,泻足太阴脾经;盛三倍而燥,补手阳明大肠经,泻手太阴肺经。

5)若阳有余而阴不足,与上述所述相反。

6)先补后泻原则(若二者都虚则不能扎针,要先吃药);两补一泻或两泻一补,阳经上全部是“二”(个穴位),阴经上全部是:“一(个穴位)“。

7)针刺频率:“厥阴--少阳”回环系统:一天一次;“少阴--太阳”回环系统:二天一次;“太阴--阳明”回环系统:一天二次。

8)表里经是用来调节阴阳平衡的;手足各三对同名阳经是用来接通经气的。

9)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
三、进一步的思考

一)我们的脑海里一定要有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即:

1)太阴----阳明回环系统

      少阴----太阳回环系统

      厥阴----少阳回环系统

       明白了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你再去看内经,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不清晰变得易于理解了。

2)从三大回环系统又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别通的概念,而且一目瞭然,直奔主题,大道至简。

很明显从这张图里,我们马上就发现了六对别通关系:

肺与膀胱相别通(手太阴----足太阳);脾与小肠相别通(足太阴----手太阳);

心与胆相别通     (手少阴----足少阳);肾与三焦相别通(足少阴----手少阳);

心包与胃相别通(手厥阴----足阳明);肝与大肠相别通(足厥阴----手阳明)

       当我独自推导出这张别通简图时,自己也十分的惊讶,这图十分简明扼要地把别通的关系讲清了,且直指根本。

3)从三大回环系统里我们很容易明白为何“萎症独取阳明”在临床上常常不见效,并且我们明白怎么做才会更有效。

二)取穴的原则

       “内经针法”里主要是二补一泻或二泻一补,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个穴位间的关系,其要诀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话: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有人以络穴来划分所谓补、泻的说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但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我们以祝华英道长书中的那个病案来说: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公孙穴,三阴交肯定比公孙穴高,那为何还是错的?(道长后来改了穴位,就马上见到疗效了)就是要相互比较,这很重要。以络穴来划分的话,从理论上看似乎很对(大家可看络穴的定义),实际上是不对的,临床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再者,除非你的针灸手法很好,否则根本不行。我在讲座里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特意举了给金鱼缸加水和排水的例子,相信对大家会有启发。

三)这套针法里讲的内容一定要在临床上去验证,反复验证方可找到更多的问题,也能找到答案。

1)怎样把“寸口脉”、“人迎脉”?

2)盛一倍、盛二倍、盛三倍等等该怎样比较出来?

3)何谓“盛一倍而燥”?这个“燥”指的是什么?

4)人迎、寸口脉基本平和就一定没病吗?

5)当你通过“内经针法”基本解决了病人的症状后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培元、固本”的目的?

6)若你不会把脉的话,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法?该注意什么问题?

[] 读内经 / 何为十二经脉 / 何为精 / 何为营卫 何为酒 何为厥 何为痛+读伤寒 营卫气血+五十营卫

 

读内经——何为十二经
又要泄露天机了,罪过啊!!能少说一点就少说一点吧。
阅读本文的参考资料:
1
、内经中所有和经脉有关的内容。
2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应用》祝华英 著。
没有仔细研究过1中内容的,不建议观看此文。

1
、经脉:气所游行道路。
2
、穴位:任何时候,穴位中都有气,当其时则多,非其时则少。
3
、出入:所谓“出溜注行入”,气之浅也。入于合穴之后,气由浅转深。(个人理解,此答祝道长问题一)
4
、 注 :经气注于俞穴,俞者所藏气多,故取俞穴,易于调气。
5
、运行:祝道长著书,言内经所未言,是一个很好的运行模型。
6
、交换:十二经别,别走某经是也。
7
、交换:阴与阴经气交换,阳与阳经气交换,是何处交换?读内经自明。
8
、 病 :气机不畅,或不能上,或不能下,或不能出,或不能入,或聚或散,随之补泻,各有其法。

另外贴一些原文,已经标粗标红了,不多解释了。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也,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也,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也,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经也。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为什么根结篇这里只有六阳,没有六阴,我已经想通了,@無癡不深 ,关键就在于标红部分)
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
读内经——何为精   
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阴阳应象论:阴静阳躁,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化生精,气生形,精食气,形食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阳应象论: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以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宣明五气:五精所并,精气并于肝则怒,并于心则喜,并于脾则忧,并于肺则悲,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五藏政大论: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
五藏政大论:帝曰:其于寿夭何如?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熟读经文可知,后世所谓“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者,实在可笑。

何为精,何为伤精,现论如下:

夫精者,身之本也,腑化之,归藏于脏,肾主一身之水也,故曰藏精于肾。
精髓同源互化,故用脑所耗者,亦由精补之,即所谓“暗吸肾阴”。 
精藏于身不外泻者,其人精、神俱全,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精写于外者,其人精虚,必有不及之处,则邪居之,百病丛生,日久则神形俱损。
精多伤于此三者,酒色,喜怒,寒热。

今时之世,乱象丛生,妖孽横行,圣贤避而不教,世人昏而不知。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邪念扰之,则神明蒙昧,精不能守。
淫邪之伤人者,当以邪念为首,邪念不断,多伤其精,久而人失其志,不得善终。

愚非有过人之知,过人之德,但复言圣人之所言。
圣人之所教下,必谨从之。
读内经——何为营卫
前作《读伤寒——营卫气血》《五十营卫》《读内经——何为十二经脉》,可以配合观看。
下一篇将用热力学理论分析营卫气血、皮肤开阖与伤风寒。
1
、营卫本源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岐伯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小肠,而成下焦。
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于膀胱焉。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岐伯答曰:人气受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2
、营卫运行
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化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
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
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手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足太阴合,上行抵脾。
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往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欪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
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
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手太阴。
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伯高曰:岁十有二月,日十有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
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
其散者,别于目内眦,下手太阳,下至小指之间外侧。
其散者,至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
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次指之间。
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中指之间。
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次指之间,入掌中。
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为一周。
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
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

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

3
、营卫功用
帝曰:营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
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乃通,血气乃行。
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内者,为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
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
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命曰漏泄。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
此人之平常也。

4
、营卫为病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
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为何疾?
岐伯曰:营气虚,卫气实也。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疬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歧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使人佚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
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而分肉不解,则其行迟。
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
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

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流,不流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寒气化为热,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要点:
0
、营卫之气来自谷气。
1
、上焦肺是气海,宗气积于胸中,上焦所出者,即呼吸产生的能量,从肺散布全身,与营气并行,所以呼吸产生的能量是营气的来源之一。
2
、中焦取汁受营气,可以变化成血,所以血称之为营血,而营气是血的源头。
3
、下焦分清泌浊,清归上,浊归下,卫者气浊,从太阳之腑而出,膀胱与小肠也。
4
、营气行于经隧,即十二经脉的经气,一天运行下来最后还是回归寸口,所以手太阴候营气。
5
、卫气从太阳之腑出,傍三阳经脉走,一天运行下来最后还是回归风府,所以太阳主表。
6
、营气一天大概跑50圈,三阴三阳各一半。卫气一天大概也跑50圈,内外各25圈。
7
、卫气夜里走五脏,睡不着是阳不入阴,白天走表,瞌睡是阳不出阴。
8
、营血是滋养四肢五脏六腑关节的。
9
、卫气是管皮肤开阖的。
10
、营卫都是从中焦到上焦,再通往各处的。
11
、上焦不通会出问题,营卫稽留会出大问题。
读内经——何为酒
前作《读内经——何为精》宜配合观看。
前言——本篇打乱内经之言,恐又误导他人之嫌。未熟读内经者,建议先读内经。
1
、喝酒伤精,进而伤脑。
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入于胃中,无需消磨,便可先谷而出。
酒气剽悍,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肝胆得气令人勇。(因而大饮,则气逆。)
酒入于胃,酒气剽悍,可令血气充盈,血气充盈则络脉满,络脉者阳也,经脉者阴也,阴气虚而阳气入,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其病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布水精,肾主藏精,夫酒气盛而慓悍,因而大饮,其人数醉,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热耗其精,精不得散。故肾气日衰,阳气独胜,热遍于身,故手足为之热,内热而溺赤也。
谷气者,通于脾,液者,谷入气满,所以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滑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也。多饮酒者,热耗其精,髓不能余,脑为髓海,故脑为之不满。
2
、酒客不喜甘,得甘则呕。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令人柔润者也。
甘能缓急,饮酒者,气聚于脾不得散,脾气不能散精,又得甘之缓,胃中食不能下,热而上逆,故呕。
3
、酒治病。
寒闭内热可以药熨,邪客于络可以饮酒除之。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此营卫借酒气之剽悍而去外邪也。
4
、饮酒中风得病及治法。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帝曰:善。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酒家精常耗,不能存,热常多,汗常出,酒气剽悍而乱营卫之气。又遇风则伤其卫,卫伤不能敛,故多汗,热多则身热口干善渴,精虚则解堕,不能劳事。(四肢懈惰,此脾精之不行也)
治法:泻其湿热,补其不足,为治本之法。
读内经——何为厥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厥生寒热,寒热者,阴阳之气有偏盛也,或阳气之不生,或阴气之不藏)
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足之三阴三阳,皆会于足下)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
(阳降而阴藏,阴不藏,故足下热)
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
(阴升而阳出,阳不出,故寒从五指至膝上)
岐伯曰:阴气起于足五指之里,阳脉者,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
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厥之为厥,人体体内阴阳之气升降出入有偏盛,非必有风火寒暑燥湿之外袭)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偏盛之因为何?)
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精气滋下,下气上争,不能复,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亦阳气之本也,秋冬阴精本藏,夺于所用,下用精气,而与上争,不能回复,上之精气不足而邪居之也。至于春夏,阴精少,而阳气无发生之本,故阳气不足,而手足为寒。)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咳逆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甚则入肺。)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热遍于身,故手足为之热也。
(夫阳气者,亦精之本也,脾行津液,清阳升天,复降而生精,酒者气悍,乱其清阳,阴精日少,肾气日衰,而阳气独胜,手足为之热也。)
(此二者,皆得之饮食起居,而使阴阳之气不得互化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
歧伯曰:阳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腹满者,饮食不化也,阳盛于上,不得下,故饮食不化)
(阳本在上,降而化阴,阴本在下,升而化阳,或不得升降,或不得出入,则发为厥)
帝曰:善。愿闻六经之厥状病能也。
(十二经之上下升降不得,发为厥,足之三阳,从头走足,厥则阳气不得下,足之三阴,从足走胸,厥则阴气不得上)
岐伯曰:巨阳之厥,则首肿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所谓甚则狂癫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
阳明之厥,则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癫疾欲走呼,妄见而妄言。
(帝曰:善。其恶火何也?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桁不可以运。
(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
(所谓鸣者,阳气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太阴之厥,则腹满謓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腹满謓胀,支鬲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甚则入脾。)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女子同法)
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甚则入心)
(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所谓入中为瘖者,阳盛已衰,故为瘖也。内夺而厥,则为瘖痱。少阴不至者,厥也。)
(肾病者,胫肿腹大身重,喘咳,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阴缩肿,桁内热,好卧屈膝。
(此肝主疏泄之义,阴器不得足厥阴之经气,则阴缩而小便不利,病在阴器本身)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阳胜则腠理闭,汗不出,身热齿干,喘粗为之俯仰,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厥甚谓之逆)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踹肙,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治主病者。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阳急为惊)
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太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水,治主病者。(此处红字应为错简,上下对调)
少阴厥逆,(骨行)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胫纵而不任地也)
(二阴急为痫厥)
厥阴厥逆,足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
(厥为不利,厥逆为闭)
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三阴俱逆,阳无生机)
(厥者病轻,厥逆者重,厥仍在经,厥久则为逆,而腑脏亦病)
(厥在三阳病为轻,厥在三阴病为重,以阳在外,而阴在内,以阳气盛易泻,而阴气虚难补)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治主病者。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手少阴心主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内经中有厥之条文,选一些附录于下)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阳归春夏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气有多少,逆皆为厥。
问曰:有余者厥也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日。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

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皆得之气厥也。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胸胁,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以下为运气七篇中挑选的条文)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太溪绝者死不治。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心火受邪,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神门绝者死不治。
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革,木乃眚,火见燔芮,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口疡寒热胕肿。风行于地,尘沙飞扬,心痛胃脘痛,厥逆膈不通,其主暴速。
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黑起,水变革,火乃眚,埃昏云雨,胸中不利,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当其时反腰椎痛,厥逆,动转不便也。
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运火炎烈,雨暴乃雹,民病厥心痛,心澹澹大动,胸腹满,胸胁胃脘不安,鼽衄善悲,时眩仆,呕血泄血,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手热肘挛腋肿,面赤目黄,甚则色炲,嗌干善噫,渴而欲饮。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所谓动气,知其脏也。
太阳之胜,凝凛且至,非时水冰,羽乃后化,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腹满食减,血脉凝泣,络满色变,皮肤痞肿,筋肉拘苛,热反上行,胸项头顶脑户中痛,目如脱,疟发,寒入下焦,传为濡泻,或为血泄,痔,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
厥阴之复,偃木飞砂,倮虫不荣,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厥心痛,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汗发,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冲阳绝,死不治。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大雨时行,鳞见于陆,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呕而密默,唾吐清液,头项痛重,掉瘛尤甚,甚则入肾,窍泻无度,太溪绝,死不治。
少阳之复,大热将至,枯燥燔热,介虫乃耗,火气内发,心热烦躁,惊瘛咳衄,上为口糜,呕逆血溢,厥气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瞤瘛,发而为疟,恶寒鼓栗,寒极反热,嗌络焦槁,渴饮水浆,少气脉萎,色变黄赤,化而为水,传为胕肿,便数憎风,甚则入肺,咳而泄血,尺泽绝,死不治。
太阳之复,水凝而冰,阳光不治,地裂冰坚,羽虫乃死,心胃生寒,腰骓反痛,屈伸不便,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厥气上行,心痛痞满,胸膈不利,吐出清水,及为哕噫,食减头痛,时眩仆,甚则入心,善忘善悲,神门绝,死不治。
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踹桁足病,胕肿不能久立,瞀热以酸,溲便变,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膈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阳明在泉,客胜则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泻,主胜则少腹生寒,腰重腹痛,下为鹜溏,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民病寒湿,腹满身謓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
凡此少阴司天之政……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咳喘鼽嚏,血溢血泄,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
三之气,天政布,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客气少阴君火)
水郁之发,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雰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霜乃为杀,水乃见祥。故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腹满痞坚。阳光不治,空积沉阴,白埃昏瞑,而乃发也。其气二火前后,太虚深玄,气犹麻散,微见而隐,色黑微黄,怫之先兆也。

==========================
论厥=============================
厥者,阴阳之不顺也,而生寒热,此阴阳之气有偏盛也,或阳气之不生,或阴气之不藏。
厥之为厥,人体体内阴阳之气升降出入有偏盛,常得之饮食起居。风火寒暑燥湿之外袭,亦可使人厥。
阳本在上,降而化阴,阴本在下,升而化阳,故阳以下行为顺,阴以上升为顺,十二经之上下升降不得,阴阳不顺,则发为厥。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厥则阳气不得下,足之三阴,从足走胸,厥则阴气不得上。
厥在三阳病为轻,厥在三阴病为重,以阳在外,而阴在内。
十二经脉之气,气有多少,逆皆为厥。厥甚谓之逆,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十二经脉为病,气多则病盛,气少则病虚,气不顺为厥,腑脏久久不得此气,亦可发为厥。
厥之为病,亦可观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之关系。
==========================
论厥=============================
无扰阳气,勿泻阴精,以神守精,以气御形,避风贼邪,不妄劳作,则不病厥。
呜呼,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读内经——何为痛
(之前绞尽脑汁写了一半痛失文本,这里已经是第二遍搜集资料再写了)
====================
举痛论====================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
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寒则止,气不通,故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灵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灵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灵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挟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膜与募通。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寒气客于背腧之脉,则血脉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其腧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涩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小肠者,谷道也,热而谷渣留结,六腑者,泻而不藏,不泻则痛)(问:病热而痛者何?见后文)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
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青黑为痛,白为寒,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帝曰:扪而可得奈何?
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
帝曰:善。

====================
形气与痛====================
阳化气,阴成形。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偏胜,故有寒热)
重热则寒,重寒则热。(偏胜至极,而有往复,此天地自然人身变化之规律)
寒伤形,(寒伤形者,形不得气)(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热伤气,(热伤气者,气外散也)(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气伤痛,(气伤则痛,气不通也)
形伤肿。(形伤则肿,形不聚也)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气伤及形也,形伤及气也)

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
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这里是对上段的补充)
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
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芮亦然。
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芮亦然。
(总之,皮厚,肉硬,就耐痛,其实就是痛感传递慢)

====================
病热与痛====================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会病热,要么外邪使得人热,要么是体表或者体内某处不通而积热)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流,不流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
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
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病热而由阳入阴也,“阳胜则阴病”之意)
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謓胀而头痛也。(头为阳汇之处,腹为阴聚之所)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出血如大豆,立已。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颜青身热,烦心欲呕,热争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
肾热病者,先腰痛桁酸,若渴数饮身热,热争则头痛而强,桁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气逆二字,参考《读内经——何为厥》,五脏病热,病热甚则气逆,治法实则泻之,此处病热而痛,胁满痛、头痛、热争则卒心痛、热争则腰痛、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热争则头痛而强,同样可以认为是气不通而导致的痛)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
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
(病寒病热皆为不通,即所谓“不通则痛”,不通者阳气也,痛与痹、痒、不仁等概念的区别,还需要仔细辨别,义详后文)

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者何如?
岐伯曰:寒热内贼,其病益甚。
帝曰:愿闻无病者何如?
岐伯曰:无者生之,有者甚之。
帝曰:生者何如?
岐伯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腹满痞坚,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头痛,瞀郁鼽衄,瞤瘈肿胀,骨节变肉痛,痈疽疮疡,霍乱呕吐注下,血溢血泄淋闭之病生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

====================
病从外入与痛====================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
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
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
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病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之始入于皮也,溯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
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
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膕破,毛直而败。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巨阳者,诸阳之属也,故为诸阳主气也,其脉连于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
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
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者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
其入深,内抟于骨,则为骨痹,
抟于筋,则为筋挛,
抟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
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
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
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
气往来行,则为痒,
留而不去,则为痹,
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
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
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热。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
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
帝曰:善。

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
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子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四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
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
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
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
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
留而不去,传舍于腧,在腧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
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鸡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
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者俞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轨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
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
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
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
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
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
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不入于经腧,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命曰缪刺。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
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
如此者,必巨刺之,以中其经,非络脉也。
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邪客于络而病痛,而不入于经腧,是为缪刺之病,其治也,不取痛处,以左取右,以右取左。)
(入于十二经脉者,应当取十二经脉解,义详后文)
(病入五脏六腑者,亦可取十二经脉解,义详后文)

====================
十二经脉与痛====================
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七曰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
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

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
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
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
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

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
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痛者阴也,深刺之。
痒者阳也,浅刺之。
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
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
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
(黄元御曰:痛者,气阻而不行也,故深在阴分。痒者,气行而不畅也,故浅在阳分。)
凡刺痛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诡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请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腧泻之。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甚则入心。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桁不可以运。
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阴缩肿,桁内热,好卧屈膝。
太阴厥逆,桁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厥阴厥逆,足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
手少阴心主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

(缪刺论太长,故不载)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其病难已,刺足太阳郄中出血。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数便如癃状,非癃也,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手足寒,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刺足少阴。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
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
先项背痛者,先刺之。
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
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出血。
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桁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锐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身体小痛,刺至阴。

(刺腰痛太长,故不载)
(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太长,故不载)

====================
五脏六腑与痛====================
A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B
(春脉)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C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头痛腰痛足清,名曰肝痹。
A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B
(夏脉)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睡,下为气泄。
A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
A
肺病者,喘咳逆气汗出,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耑桁足皆痛。
B
(秋脉)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A
肾病者,胫肿腹大身重,喘咳,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B
(冬脉)太过则令人解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咳论)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肾咳之状,咳则腰脊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腧也。
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少腹痛胀。
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面热,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取之三里。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曜曜,冬月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鱼络血者,手阳明病,取之巨虚上廉。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手太阳病,此其候也,取之巨虚下廉。
膀胱病者,小腹遍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取委中央。
(五脏大小高下,或痛者,文长故不载)

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为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

====================
脉与痛====================
夫脉者,血之腑也……涩则心痛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
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
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
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
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
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歧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所胜治之,则愈也。
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刚乍甚乍间。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
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

====================
杂病与痛====================
眇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噫嘻。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
躄膝伸不屈,治其健。
坐而膝痛,治其机。
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
立而膝解,治其骸关。
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
连桁若折,治阳明中俞髎。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泄风之状,上渍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身体尽痛则寒,其风不能劳事。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桁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
歧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也。
黄帝问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
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
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知病主安在?
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
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腰痛也。
帝曰:善。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岐伯曰: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黄瘅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脏不平,六腑闭塞,脾肺之所生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胞气不足,魄汗不尽,暴痈筋软,随分而痛,治在经腧。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灵病已。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诸分尽热病已止。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分肉间筋上为故,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灵,病已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其道大分小分,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骨热病己止。
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
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
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满痛。
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
在缺盆中者,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

====================
五运六气与痛====================
岁木太过……甚而摇落,反胁痛而吐甚,上应太白星。
岁火太过……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肤痛)而为浸淫,太渊绝者死不治。
岁土太过……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岁金太过……民病胸痛引背,两胁下满,痛引少腹……病反胠胁暴痛,不可反侧
岁水太过……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
岁木不及……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
岁火不及……民病寒中,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屈不能伸,髋髀如裂
岁土不及……民病食少失味,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瞤酸
岁金不及……复则……病寒中口疮,甚则心痛,头脑户痛
岁水不及……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踹股膝不便,烦冤。尼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跗肿

(六气内容太多,故不载)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心者火也,病痛为寒,病疮为热,病痒为气行而不畅)

=================
昏割线====================
整篇皆是搜集资料,分析并不多,为以后研究“何为邪”,开了个头。
至于其他基本概念还是下回分析吧╮(_)
读伤寒——营卫气血
此文讲《伤寒悬解》卷首卷三营卫气血之理。对粗体原文进一步解释。

太阴主营,阳明主卫,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原也。(气血互化,营卫互根)
卫气为阳,营血为阴,(营气行于脉中,十二经皆有动脉,故营为血)

然血升而化神魂,是阴含阳也,故肝血温暖而升散,(清降而收敛者,气欲化血也,血足化气则温暖)
  气降而化精魄,是阳含阴也,故肺气清凉而降敛。(温升而发散者,血欲化气也,气密收敛则不散)

风性疏泄而寒性闭塞,气性收敛而血性发扬。(发扬则血化气,收敛则气不散,风开腠理散气,寒闭腠理气不散而生热)
营血化气,是产生能量,卫气外敛,是控制能量耗散速度。
风愈泄而气愈欲敛,故内遏营血而生里热。(风欲泄其气,而卫气敛之,不敛则风入化寒)

寒愈束而血欲泄,故外闭卫气而生表寒。(寒气伤人,卫不能御,中于营血,营血愈化气,若不化则寒深入,营卫不能御敌,直中腑脏,病发为重也)

卫敛而窍闭,中风则气欲敛而风泄之,是以有汗。(风中于卫,营血未伤,腠理欲闭而不得,故有汗)
风气加快了能量耗散,则伤卫气的散热系统,卫气抵抗,进一步减小热量耗散的速度,则发热而汗出。
营泄而窍开,伤寒则血欲泄而寒束之,是以无汗。(寒气中营,卫气已伤,腠理全闭而无汗,血愈化气而里热盛)
寒气的冷量入侵人体,则伤营血的产热系统,营血抵抗,则加快产生热量的速度,由于卫气已伤,腠理已闭,故发热而无汗。
故体表之病,有汗无汗,恶风恶寒,发热不发热,全在营卫气血,腠理开阖。
(全在能量变化尔)
五十营卫
试解五十营的计算问题。(原文以粗体标出)
1
、先说尺寸。“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此处八尺不同于现在的八尺(33.3*8=266.4cm),根据不同穴位之间距离的推算,对于一个身高约176cm的人来说,一寸约为2.2cm,一尺约为22cm。这个寸的大小每个人都不同,否则将无法取穴。所以这个尺当时的大小,推测在20cm~22cm上下。
2
、再说《五十营》中需要修改的部分,这属于明摆的传抄错误。
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日行一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日行二十分)。
黄老板为了解决呼吸不对数的问题,在《四圣心源》里如此解释。黄老板解释的很好,我就不多说了。
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脉六动。一息六动,人之常也。一动脉行一寸,六动脉行六寸。
3
、解释“水下百刻”。水下百刻计时法,一天分一百刻,一刻钟为864秒,即1424秒。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对应八刻钟,子午对应十刻钟,共计百刻。
4
、再说卫气“于数未合”的问题。黄老板认为“卫气二刻一周,半日二十五度,应行十二周半,此仅六周,一周四刻,于数未合。”
其实呢,是能合上的。
营气一日百刻,五十营于身,一营二刻。人之左半身有六阴六阳十二经脉,右半身有六阴六阳十二经脉,左右阴阳二十四经脉行遍,合为一营。
卫气一日百刻,五十周于身,一周二刻。经云: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看似一周四刻,盖营气行左右阴阳二十四脉,而卫气傍左右十二阳脉行,假令营气卫气行速相等,营行一周,卫可行二周,即二周四刻也,还为一周二刻。
(写的时候突然发现之前想好的解释不对,我就在想,人家黄老板“空明研悟,自负古今无双”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你个小呆逼也能想通?想着想着突然灵感一来,就想通了。)
5
、“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脏之二,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的问题。我只能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营卫之气,一日五十周于身者,乃概数也,或有多少,或有盛衰。举一以例其余,圣人立言之法,头脑僵硬的人,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6
、“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这里为100/28=34/7
7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这种营卫之气的运行,你们感受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