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

 MAY的学习簿 2018-02-1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43


  

  


  楷书

  行书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43


每日一题:书展形式介绍

    书展形式很多,按地域有全国展和地方展,按人数有个人展和多人展,按书体有综合展和单一书体展,还有国内展和国外展等等。到场书展的人员一般有新闻界、商业界、书法界同仁及领导,当然更少不了政府官员的出席。办书展很费时、费力,也费不少财力,多半免不了炒作、包装和哄抬,一般多为谋求发展的阶层人士所为。当然也不排除有真正以交流、提高为目的的书展。

每日一字:武

    楷书结体第一短横要稍长处戈勾或至少要相交,戈勾要斜度大、弯度小。行书要写好这个“止”字的草写。草书《草诀百韵》中有一句口诀“玉出头,即为武”。

    草书中,戈勾常变为一竖笔。



 
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


 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 ——《說文》 

 武,楚庄王说:“武力,确定战功,止息战争。所以'止、戈’会意为'武’。” ——《象形字典》

 武,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汉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

 
     武与“文”相对。古文字的武字,从戈从止,戈是武器的代表,止本是足趾的象形,表示行进。所以武字的本义乃是指有关军事的活动,是有关军旅和技击、强力之事的通称,又引申为勇猛、刚健之义。
   武力:兵力。又指强暴的力量。
   武功:战功,指军事方面的功绩。
   武烈:威猛刚烈。
 
另:
 
 
   【构造】会意字。甲骨文从戈,从止(脚),会持戈行进之意,是阅兵或征伐示威之象。金文稍讹。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承接篆文写作武。
 
   【本义】《说文·戈部》:“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所释是当时社会思想的反映,非本义。本义当为行进征伐示威。
 
   【演变】武,由本义行进征伐,引申泛指①有关军事、技击、强力等活动的:整军经~|~装|~术。又指②威猛,勇武:孔~有力|威~。由于“武”从一“止”,故也指③半步,足迹:离堤不一二十~,海在望中|接~传歌咏。
 
   【组字】武,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止部。凡从武取义的字皆与行步等义有关。
   以武作声符的字有:鹉、赋、娬(妩)。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

   武 wǔ,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止从戈,止为脚趾,有行走、行动义,戈为武器,隶定为“武”。本义表示持武器征伐,宣扬武威,引申为勇猛、猛烈、有关军事或技击的事物、脚步、足迹等。
 
   【辨析】以“武”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u,但声母不同。wǔ:鹉∣fù:赋。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

  这个“武”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上部是“戈”(武器),下部是“止”(脚),有“戈”有“止”,表示征伐动武。金文②的形体与甲骨文基本相同。③是小篆的写法,也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④是楷书的写法,只是将其中的“戈”减少了一撇,左上部又多了一横,其余并无变化。
 
  “武”字的本义是指“军事”,与“文”相对,如《尚书·武成》:“偃武修文。”“偃”字为“停止”义,这是说停止武的,提倡文的。从“军事”义又可以引申为“勇猛”,如《诗经·郑风·羔裘》:“孔武有力。”“孔”为“很”义,这句话是说:很勇猛有力气。要搞行军打仗的武事,部队的行列一线相从,所以“武”字又可以当“脚步”讲,如屈原《离骚》:“继前王之踵武。”“踵”是脚后跟;“前王”指楚国过去强盛时期的君主。这句话的大意是:跟上前王的脚步。从“脚步”又可以引申为长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如《国语·周语下》:“不过步武尺寸之间。”这是说距离很近的意思。
 
  在写法上还要注意:“武”字的右边没有一撇,不能写成“戈”字。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扛枪上战场,戍边保家乡——“武”、“戍”二字趣释
  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作为一个公民应毫不犹豫地扛枪上战场,戍边保家乡。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武”和“戍”两个字将这种精神充分展示出来了。
 
  “武”字的甲骨文为“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上面是“戈”,“戈”是古代作战时用的兵器,在这里代指交战用的武器;下面是“止”,为脚,在这里表示“行走”、“行动”。可见“武”字是由“戈”和“止”组成的会意字。其意思是:扛着武器上战场,去攻打敌人。总之是用武力去战胜对方。于省吾先生在《释武》中说:“武从戈,从止,本义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也。”
 
  《说文解字·戈部》:“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许慎对“武”作了另一种解释,他在训释“武”字时吸收了《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所载的一句话,楚庄王说:“武力是为国建立功业的重要行动,用它可以将天下的兵器收集起来,从而去制止那流血的战争。”这就是从“止”、从“戈”的“武”字的意思。许慎认为这就是“武”字的本义。其实不然。楚庄王并不是一位文字学家,他也不明白“武”的造字意义,他只不过借“武”字来表达和发挥春秋时代一种普遍的反战思想。他认为“止”为“制止”的意思,“戈”代指战争,所谓“止戈”就是制止战争。应该说这种反战思想在甲骨文的“武”字中还没有产生,即造字之初的先民们还不具备这种思想意识。
 
  “武”字的楷书“戈”字上没有一撇,其实它将一撇隐匿其中。受此影响,初学者写“武”字时总要加上一撇,这纯属蛇足之举。楷书的“武”中“戈”上为什么不能加一撇呢?这是因为“戈”字上的一撇移到一横上面去了,这一撇移动后,我们就不会再在“武”字的“戈”字上加一撇了。
 
  由于“武”字中含有“戈”,“戈”为作战用的兵器,所以“武”字又引申指兵器、武器。如《逸周书·允文》:“收武释贿。”其意思是:收取别人的兵器,不接别人的财物。又由于“武”字中包含有“止”,上战场时,人的足总要在地上留下足迹,所以“武”又引申为“足迹”的意思。如《楚辞·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其意思是:我匆匆忙忙地忽前忽后为你奔走效力,其目的就是要追赶上先王并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进。
 
  “武”还用作姓,其始祖为周平王的幼子姬武。据《姓纂》一书载:“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为氏。”其意思是:东周迁国都于洛阳的周平王的小儿子姬武刚出世时,人们发现他的手掌中有一种特殊的纹理,看上去就像一个“武”字,因此,就给他取名武。不仅如此,他后来的子孙也因此以“武”为姓。也有人认为以“武”为氏,其先祖一定是尚武者。此说也有它一定的道理。
 
  当国家受到外敌的侵犯时,人民应毅然去戍边卫国。古人根据这种思想创制了“戍”字。“戍”字的甲骨文为“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由“人”和“戈”两字构成。“戍”字的这种结构从甲骨文一直延续到金文、小篆及楷书,而无变化。其意思是:一个人(即战士)扛着兵器(戈),在那里守卫边疆。可见“戍”的本义就是“戍边”,即守卫边疆。由此“戍”又引申为“守卫”。《说文解字·戈部》:“戍,守边也,从人持戈。”如《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其意思是:他那个人,不和我守卫申地。
——吴东平《汉字文化趣释》


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

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

——《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

 【043-武-个人书展中的问题】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6/06/19/001334296.shtml(北方网) 

 
来源: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