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晓钟老师:从瑜伽真实的角度谈手抓脚单腿侧伸展式

 玉蝴蝶YOGA 2018-03-01

体式名称:

Utthita就是非常强烈的伸展,hasta就是手,pada是脚,直译为站立的手拉脚的单腿直立打开向外的体式。

提醒:

这个体式是半月式的一个延续,关注大腿内侧的伸展是重要的。当然伸展大腿内侧的前提是根基的深入,双腿和骨盆的稳定,之后带来的是大腿内侧的伸展。

有些人,只是为了不掉下来而练习这个体式,并没有任何的大腿内侧的延展,这就是挂在髋关节上,失去了练习意义。有些人骨盆不稳定,会造成腰椎的侧弯,也失去了练习意义。瑜伽就是那么让你百思不解,但是一旦你入门了,那么一切瑜伽体式都是一个目的,提高自己的觉知,让自己变得更加真实。只有获得觉知,才可以面对真实,成为真实。

练习这个体式不应该只是在简单的探讨肌肉如何伸展,骨盆如何稳定,根基如何深入,臀部如何伸展,肩膀如何稳定,这些都是身体层面的调整,它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感受身体调整过程中的感受,感受这些真实的发生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才会让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当中提升觉知,觉知是一种发觉真实的动力,它无法被描述,也无法去讲述,你必须全身心的投入体式的练习整个过程,才可以在推出体式之后留下那么一点点的精华,也可能在初期什么也没有留下,这也是正常的,瑜伽永远是让我们成为真实的艺术。

体式意义:

虽然这个体式的名称是手抓脚的练习,但是练习之初僵硬的人是无法做到的,所以需要伸展带和墙壁练习。你的练习必须满足骨盆的正位和稳定,髋关节不能有任何挤压,所以如果你比较牵强的抓住脚就会让你的臀部过高,失去了骨盆的正位和平衡;其次,由于根基的不深入,会造成打开的腿的脚掌无法有力的压紧在墙上,而且在地上站立的髋部容易向外侧挤压而产生疼痛。

在大腿站立的时候去打开髋部,而且保持骨盆的正位稳定是很难的,也是需要勇气的。

细节分析:以右侧腿为例,利用伸展带和墙壁练习。

1.      练习的顺序是:山式站立tadasanaà把伸展带拉住右侧脚的足弓或者脚跟,让右侧大腿外旋且抬起后右脚掌压紧墙壁à要调整臀部保持等高à保持右侧腿的弯曲,找到右脚的四个脚掌点的根基有力à保持支撑腿左侧腿的有力,在有限的空间里,把右腿伸展直到伸直à弯曲右侧腿à山式站立tadasana

2.      从山式进入,保持左侧腿有力站立,弯曲右侧腿,用伸展带拉住右脚足弓或者脚跟(膝关节受伤者需要落在脚跟处),然后外旋右侧大腿髋部,把右脚掌压紧在墙上,需要保持右侧腿的弯曲,让根基非常的清晰,同时右脚踝,右膝关节,右髋关节保持正位和稳定,此时,需要右手拉紧绳子,左侧的髋部外侧,左侧的大腿,左侧的小腿,右侧的脚踝外侧都需要向右侧对抗右腿伸展,在对抗中伸展右侧腿的肌肉直到伸直。

3.      调整腹部需要内收且伸展向上,肋骨同骨盆前侧保持顺位的线性连接不要外翻。

4.      保持颈椎前后左右的均匀有力的伸展,也就是耻骨伸展向胸骨底端的剑突,胸骨再向上伸展向下颚,尾椎沿着脊椎伸展向颅骨的底端,两侧的髋部沿着侧腰向上伸展向颈椎的两侧。这样颈椎没有任何压力,神经得到伸展而放松,大脑就保持了放松清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