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风险是在整个项目期间,监督商定的风险应对计划的实施、跟踪已识别风险、识别和分析新风险,以及评估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项目决策都基于关于整体项目风险敞口和单个项目风险的当前信息。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图 11-20 描述本过程的输入、工具与技术和输出。图 11-21 是本过程的数据流向图。 ![]() 图 11-20监督风险:输入、工具与技术和输出 ![]() 图 11-21监督风险:数据流向图 为了确保项目团队和关键相关方了解当前的风险敞口级别,应该通过监督风险过程对项目工作进行持续监督,来发现新出现、正变化和已过时的单个项目风险。监督风险过程采用项目执行期间生成的绩效信息,以确定:
11.7.1 监督风险:输入11.7.1.1 项目管理计划见 4.2.3.1 节。项目管理计划组件包括(但不限于)风险管理计划(见 11.1.3.1 节)。风险管理计划规定了应如何及何时审查风险,应遵守哪些政策和程序,与本监督过程有关的角色和职责安排,以及报告格式。 11.7.1.2 项目文件应作为本过程输入的项目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11.7.1.3 工作绩效数据见 4.3.3.2 节。工作绩效数据包含关于项目状态的信息,例如,已实施的风险应对措施、已发生的风险、仍活跃及已关闭的风险。 11.7.1.4 工作绩效报告见 4.5.3.1 节。工作绩效报告是通过分析绩效测量结果而得到的,能够提供关于项目工作绩效的信息,包括偏差分析结果、挣值数据和预测数据。在监督与绩效相关的风险时,需要使用这些信息。 11.7.2 监督风险:工具与技术11.7.2.1 数据分析适用于本过程的数据分析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11.7.2.2 审计见 8.2.2.5 节。风险审计是一种审计类型,可用于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项目经理负责确保按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所规定的频率开展风险审计。风险审计可以在日常项目审查会上开展,可以在风险审查会上开展,团队也可以召开专门的风险审计会。在实施审计前,应明确定义风险审计的程序和目标。 11.7.2.3 会议适用于本过程的会议包括(但不限于)风险审查会。应该定期安排风险审查,来检查和记录风险应对在处理整体项目风险和已识别单个项目风险方面的有效性。在风险审查中,还可以识别出新的单个项目风险(包括已商定应对措施所引发的次生风险),重新评估当前风险,关闭已过时风险,讨论风险发生所引发的问题,以及总结可用于当前项目后续阶段或未来类似项目的经验教训。根据风险管理计划的规定,风险审查可以是定期项目状态会中的一项议程,或者也可以召开专门的风险审查会。 11.7.3 监督风险:输出11.7.3.1 工作绩效信息见 4.5.1.3 节。工作绩效信息是经过比较单个风险的实际发生情况和预计发生情况,所得到的关于项目风险管理执行绩效的信息。它可以说明风险应对规划和应对实施过程的有效性。 11.7.3.2 变更请求见 4.3.3.4 节。执行监督风险过程后,可能会就成本基准和进度基准,或项目管理计划的其他组件提出变更请求,应该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见 4.6 节)对变更请求进行审查和处理。 变更请求可能包括:建议的纠正与预防措施,以处理当前整体项目风险级别或单个项目风险。 11.7.3.3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管理计划的任何变更都以变更请求的形式提出,且通过组织的变更控制过程进行处理。项目管理计划的任何组件都可能受本过程的影响。 11.7.3.4 项目文件更新可在本过程更新的项目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11.7.3.5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可在本过程更新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但不限于):
|
|
来自: KyunraWang > 《1.11.项目风险管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