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207条-210条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18-03-21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主持人:许永芳老师

时间:2018年03月13日20:00-21:00

参与者: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讨论伤寒条文:207条、208条、209210

各位老师、同仁们好,《伤寒论》是一部经典,几千年来塑造了无数名医。书中每一条文、每个方子都意义深远,深入地理解它,都能指导我们临床实践,让我们在临床中能够如鱼得水。为了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造福百姓这一共同目标,今晚我们再次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书中的每一个条文,以期获得仲师的真传。我们逐条讨论,先讨论 207条,请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先讨论207条,请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许永芳: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方一。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佳明老师:

阳明病,不吐,不下,未经吐下的治疗,没有呕吐和下利,心烦者,为热烦,大便难引起的胃不和而烦,与调胃承气汤和胃则愈。

陈青:

207阳明引起心烦缘由胃中燥热上扰,心神不安而导致的,但阳明燥热初结,尚未明显,治以缓攻泄热,微和胃气。

许永芳:

欢迎各位老师一起讨论!

许永芳:

阳明病为里实阳证,未经吐下,而心烦者,则属实烦,可与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

林利城:

阳明病未经吐下,则津液不虚,是阳明实热,上扰心神所致,仅以心烦为主症,说明阳明燥实未成,予较缓和的调胃承气汤泄热除烦。

许永芳:

大家对这个条文还有什么见解?

许永芳:

调胃承气汤大便不干结可以用吗?

许永芳:

好的,那我们进入下一条讨论。

许永芳: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气汤。方二。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佳明老师:

阳明病因里热盛,一般脉洪大,脉尺,为里实之应,脉实于里相当程度,血行受阻而脉迟,脉迟不进主寒,有时也主里实,还有时主虚,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为阳明证,是身必重,为湿郁于表,短气为有微饮。

潮热,热势已盛于里,可攻于里,也不一定是选择太承气汤,还要辨方证。

手足輯然汗出者,是大便硬的确证之一,阳明病有潮热,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为桂枝汤证,当桂枝汤解其外,待外解乃可攻里。

其热不潮,不可以大承气汤,即使有腹满,大便不通,也只宜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林利城:

阳明病脉迟,是迟滞且有力。是里热壅滞,腑气不通,脉道滞涩所致。非表证,故不恶寒,当伴有身重、腹满而喘、潮热,当周身汗出变成手足濈然汗出,这是肠中已燥,体内已没有足够的津液蒸发于全身所致,此时才可用大承气汤。如果汗多,而非手足濈然汗出,伴微发热恶寒者,这是表证未解,燥屎未结,不可用承气汤。此时如果大便不通,需要泻下通腑,但燥屎未结,不可用大承气汤峻下,仅可与小承气汤,缓缓泻下。

陈青:

208阳明病脉迟伴见腹满而有潮热、身重、手足澉然汗出,乃为阳明燥结,腑气不通,气机郁滞,脉道不利所致,故迟脉乃迟滞而涩。此时阳明燥结已成,故治“可攻里也”。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是指表证兼里实,宜先表后里,而不可径与承气汤攻下。

如果表证已解,腹满甚,大便不通,是阳明里实,然无潮热、手足然汗出,可知内热较轻,燥坚不甚,则宜用小承气汤轻下,而不宜用大承气汤峻下。

覃秋玲:

对条文208的理解

阳明病,若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者,表证未解;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提示邪入里。若汗出不恶寒,并有潮热者,是外邪欲解之征象,可攻里,其手足濈然而汗出,大便硬,成阳明腑实证,与大承气汤下之。其热不潮,是热未成实,不可与大承气汤,当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许永芳:

阳明病见脉迟,并见汗出不恶寒,但其人身重、短气、腹满而喘等表里虚实交错互见之证,若有潮热等阳明腑证乃予三承气汤攻之。

许永芳:

大家对这个条文还有什么见解?

许永芳:

好的,那我们进入下一条讨论。

许永芳: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三。(用前第二方。)

陈青:

209潮热,是旧明明燥热结实的重要标志之一,只头要具备潮热,即使大便结硬不甚,也当考虑运用大承气汤。若“不硬者”则不可贸然用大承气汤。

在“恐有燥屎”前提下,试以汤药入腹中,若转矢气者,此有燥结,是药力推动,浊气旁泄故的缘故。然小承气汤,难以以攻下燥屎,故可再用用大承气汤攻下。

若服小承气汤后,若不转失气,则非燥屎结滞,仅是大便初硬后溏而已,乃燥湿不调所致,故不可攻下。若误误用攻下,则致脾气虚寒,中阳不运,见腹胀满而不能食,甚者胃气衰败,胃气上,饮水则哕则等变证

下后津伤,邪热复炽,仍可大便复硬,故“'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是告诚不可妄攻。

佳明老师:

阳明病,发潮热以属里实可下之候,若大便微硬可以大承气汤攻之,大便不硬者,不可与之,不大便六七日,欲知其有无燥,可先与小承气汤。若燥结成硬,断非此药所能下,服后只能使其转气,可大承气汤攻之。

服小承气汤后,下初硬后溏大便,无转气情况,不可与承气汤。

大承气汤与之,大伤中气,虚胀虚满不能食,欲饮水者,胃虚不受而吐。

许永芳:

欲知有无燥屎,可试服小承气汤,若下初硬后溏的大便,里已不实,误予大承气攻之,则病轻药重,势必大伤胃气,致腹满而不能食,欲饮水者,亦必因胃中虚冷,与水则嗳气。

林利城:

阳明病,使用大承气汤的指征,需同时有潮热和大便硬,若潮热而大便不硬者,不可用大承气汤。如果大便硬,而不确定是否燥屎内结,可以用小承气汤试探,服药后仅有矢气,无大便稀泻,是内有燥屎,病重而药轻,可以用大承气汤。如果没有矢气,这是大便初硬后溏,燥屎未结,不可用大承气汤,用大承气汤攻下,则伤脾胃,脾失运化,则胀满不能食,胃中虚冷,饮水则哕。攻下后又出现发热,必然是阳明余热未清,大便又硬,但因为之前已经泻下所以燥屎减少,此时不能再用大承气汤,频繁攻下恐伤胃肠之气,可以服用小承气汤调和胃肠之气。若是不转矢气,千万不要使用攻下的方法!

许永芳:

今晚群里的各位老师都比较安静

曹永恒():

下法是大法。我不敢用。

许永芳:

大家对这个条文还有什么见解?

许永芳:

@长春曹永盛 病房有时用的挺多的

曹永恒():

患者腹泻有怨言。

许永芳:

大便难也是挺苦的,可以适当使用

许永芳:

好的,那我进入今晚最后一条讨论。

曹永恒():

我有一本专讲大黄运用的书,但内心终不得法。

庆凯:

如何识得承气汤证最为重要

许永芳: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许永芳:

@长春曹永盛 欢迎老师分享

佳明老师:

实,热实于里,谵语说胡话,胡言乱语,虚津虚,郑声者,言语重复,语音低微,津液耗怠丧尽,不能荣养目系而发直视,或喘满,或下利,为虚脱现象。

覃秋玲: 

对条文210的理解

热实于里,热盛津伤过甚,导致精气耗竭,扰乱神明,出现谵语、郑声;津液亏虚不荣于上出现直视,气随津脱出现喘促、下利。

陈青:

210谵语与郑声,都是意识不清而妄言乱语,谵语多由邪热热盛,扰乱神明所致,表现为声高气粗,胡言乱语,多属实证。郑声多由精气虚,心神无主所致,表现为声低息微,语言重复,属虚证。谵语而见直视,是阳热极盛,阴液竭,精气不能上注于目,已属危候。如果再见喘满,为阴而阳无所依附,正气将脱于上;若再见下料,是中气败,利复伤阴。此皆邪实正虚,预后不良。

许永芳:

阳明邪热内扰心神出现谵语(说胡话),胃虚有热出现郑声(说话重复)。

曹丽君:

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多见于虚寒重症的后期。

庆凯:

谵语是意识不清,狂言乱语,声高气粗,为阳明热证

曹永恒():

郑声神志清么?

林利城:

谵语是指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声音洪亮;郑声是指病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谵语多见于阳明实证,阳明燥热干扰心神所致。而郑声多见于正虚之证。

病人如果出现谵语,还伴有眼睛直视,喘而胸满等症,是阴液耗伤,津液不能上荣于目,可见直视;肺的气阴耗伤,必然喘而胸满。这些预后都差。若见下利,则阳气不固,津液下泄,亦是预后不好的表现。

曹永恒():

郑声咋治呢?

庆凯:

郑声意识也不清,但语声重复,声音微弱

曹永恒():

郑声是寒或热呢?

许永芳:

@长春曹永盛 都有

曹永恒():

我看教材上讲郑声也是热扰神明。

曹永恒():

上学时,我也没好好学。

许永芳:

大家对这个条文还有什么见解?

曹永恒():

用生脉散合四逆汤加三七治郑声。让生脉散出头。行么?

许永芳:

要辩证哦@长春曹永盛 

许永芳:

那今天的讨论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同仁的踊跃发言,我们期待下一次的讨论,也期待有更多的老师无私分享自己的知识(中医、养生、传统文化),生活因为分享而美好。谢谢大家!

本文由永芳整理,谢谢永芳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