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讲堂】高道告诉你,为人处世“小聪明”要不得

 cxag 2018-04-17

“终南捷径”这个成语我们都很熟悉,通常用来形容便捷方法或途径,或为人处世的“小聪明”,含有一定贬义,意指追名逐利规避正常的竞争与规则,进而达到目的。



这一成语来源于唐代,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和道教修仙渊源颇深,今天就讲一下这个小故事。


卢藏用(约664年——713年),字子潜,唐代诗人,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出身官宦世家。



史书记载,卢藏用才华横溢,自幼便以文辞才学著称,可在考中进士后,却仕途不顺,便与兄长两人一起在终南山隐居,做起了隐士。


在山中,他跟随隐修道长修习道法和道术,相传将道家辟谷方术练到了一定的境界,可以几天几夜不吃饭,但是卢藏用的心思还是在仕途之上,他之所以选择在终南山隐居也是因为这里靠近当时政治权力的中心——都城长安,而当皇帝去了洛阳之后,他又跑到嵩山隐居,因此,有人就给他起了一个“随驾隐士”的称号。



后来,因为唐朝尊崇道教,对隐士也十分推崇,皇帝知道卢藏用隐修多年后,就将他请出山,任命为官,几年后,又因为卢藏用政绩优秀而升为吏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官员。


自此以后,许多人都效仿卢藏用,在终南山上隐居,以此求得做官之路。



当时,卢藏用和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交好多年,但他们二人在人生志向上相差很多。有一天,司马承祯奉唐睿宗之命前往长安宫中谈道说法,临别之际,卢藏用来给他送行。


交谈间,司马承祯向其表明了自己想退隐他乡的意愿,而卢藏用则建议他到终南山隐居,并说:“这座山里有很多好地方,你何必远走他乡呢?”,司马承祯立刻就明白了卢藏用话中含义,当即正色说道:“在我看来,终南山只不过是通向官场的一条便捷之道罢了。”卢藏用闻言,面露愧色,无言以对。


自此,终南捷径这个成语逐渐流传下来。


高道司马承祯


古人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实际上,真正的“隐”,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心态,就像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所说的那样:“心远地自偏”。


地偏,并不重要,心远,才是关键,为人处世老想着“走捷径,耍小聪明”可要不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