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拜昂精神分析容器理论(一)

 黄沙流留 2018-04-26

拜昂精神分析容器理论

吕英军

南京师大学报


[摘 要] 拜昂是20 世纪中后期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客体关系思想家和实践者之一,后克莱因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扩充和深化了克莱因的投射性认同思想,将其发展为一种独特的人际互动的容器理论。拜昂认为,容纳是母亲和婴儿最早的沟通方式,也是患者和分析师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模式。在此过程中,母亲或分析师发挥着容器的功能,将婴儿或患者投射的贝塔元素转变为阿尔法元素。


[关键词] 拜昂;阿尔法元素;贝塔元素;容器;内容物


威尔弗雷德·拜昂(Wilfred R. Bion,1897 —1979)是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家,克莱因学派第二代成员中的领军人物。斯蒂芬·A ·米切尔指出:“被明确称为‘克莱因派’的克莱因理论和概念,主要是由威尔弗雷德·拜昂进行扩展和阐释的,以至于当代克莱因思想更准确地应称为克莱因-拜昂派。”(斯蒂芬 . A . 米切尔,2007,第124 页)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王国芳,2007)。拜昂自1945 年起开始接受她的个人分析,前后持续了8 年,这一经历对拜昂后来成为一名精神分析理论家和分析师产生了重要影响。拜昂的传记作者布莱翁登把克莱因与拜昂的相遇看成是“女人世界与男人世界之间的碰撞,克莱茵的分析唤醒了他的巨大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一直伴随到他生命的结束。”(Bleandonu,1994,p. 2)拜昂在个体精神分析和团体过程两个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在个体精神分析方面,他提出了容器理论(the theory of container),以解释不同主体之间的相遇如何能够将心理事件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进而促进人格的成长,他的容器-内容物结构模型可以看作是当前精神分析领域有关主体间性争论的先声。


一、 精神分析容器理论的思想渊源


拜昂提出的容器理论是建立在对某些先天无法忍受的心理状态的观察基础上的。这种观察并非全新,弗洛伊德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提出压抑(repression)理论来详细解释不能忍受的心理状态。在弗洛伊德看来,不能忍受的心理状态倾向于被从意识中排除,并被压抑进潜意识,在那里继续发挥着作用。观念或思想一旦被压抑就不再受制于控制意识和理性思考的规则,摆脱了其他观念的批驳及后续经验的矫正。然而,被压抑的思想会继续影响心理,其力量恰恰就来源于它被压抑,因而意识观念和知觉系统无法对其施加调节作用这一事实。


拜昂的容器理论与弗洛伊德的压抑说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它更直接的根源则是克莱因的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无法忍受的思想被推入潜意识,而克莱因则强调自体无法忍受的部分被投射进客体。1946 年,克莱因首次提出投射性认同概念,认为婴儿将自我和内部客体的分裂部分投射给外部客体,并在潜意识幻想中使外部客体认同为这些被投射的部分,从而达到控制客体的目的。最初,克莱因设想投射性认同是一种攻击性客体关系,即将自我不喜欢的或危险的部分投射出去,以便摆脱它们,或者攻击和摧毁外部的坏客体。但是不久之后她就认识到,爱的情感也可以在幻想中被投射进外部客体,从而产生一种爱和仁慈的联结。通过将其再次内射,个体就获得了在自己内部世界建立一个强大的好客体的手段。这样,投射性认同的范围就扩大了,它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防御机制,而是变成了一种与客体建立关系的过程。然而,在克莱因的理论中,投射性认同完全是在潜意识幻想中操作的,其目的是排除内在的焦虑和危险。


拜昂在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分析实践中发现,在投射性认同运行过程中,潜意识幻想常常伴随有想要唤起客体在现实上产生被投射的心理状态的欲望。他将这种现象称作现实性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具有现实成分这一事实意味着,分裂和投射人格的某一方面进入客体的能力需要对客体一定程度的(通常是潜意识的)依从。因此,这个过程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投射者的心理状态,也取决于客体的心理状态。其结果是,客体的心理状态能够影响主体对投射性认同的使用,进而影响他的心理状态。这成为拜昂容器理论的切入点。对投射者来说,无法忍受的心理状态的“现实性”投射产生了一种可能,即它们仍然可以被其他人的心理所忍受,其他人在接受这些投射并将其转变为比较能够忍受的形式后,再将其返还给投射者。投射者和接纳者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人格的分裂和被投射进客体的过程可以逆转,分裂和投射变成内射和整合。这就是拜昂所谓的容器理论。在容器理论中,投射性认同除了是一种防御机制之外,它还是人际间的一种交流模式、客体关系的主要形式和心理变化的途径。作为一种防御,投射性认同使个体产生了远离自体不想要的、令人恐惧的内容的心理感受;作为一种人际交流模式,投射性认同是在另一个人身上诱发出与自己相一致的情感,从而创造一种被认为与这个人相一致的感受的过程;作为一种客体关系,投射性认同是与分离的部分客体建立关系的手段;最后,作为心理转变的途径,投射性认同是一种过程,借助该过程由另一个人对那些个体与之作斗争的情感进行心理加工,然后以修正后的形式再次将其内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