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5.1把握现在天命在我之养生六德•恬憺虚无 随遇而安1

 钟家台 2018-05-21

2.5.5.1把握现在天命在我之养生六德·恬憺虚无随遇而安1

第二章把握现在天命在我

第五小节养生六德

五、养生六德

何谓德?《北溪字义》:“道是天地间本然之道,不是因人做功夫论,德便是就人做功夫处论。德是行是道而实有得于吾心者,故谓之德。何谓行是道而实有得于吾心?如实能事亲,便是此心实得这孝;实能事兄,便是此心实得这悌。大概德之一字,是就人做功夫已到处论,乃是做功夫实有得于己了,不是就方做功夫时说。”“德”是遵循“道”的实践,是遵循“道”的行动,将“道”在实践中贯彻到底,就心安而理得,“孝”就在其中,“悌”就在其中。没有“道”的指引没有“德”,有始无终也不是“德”。“德”是始终如一地行“道”,行什么样的“道”,就有什么样的“德”。

《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中医之德,是健康长寿,是最佳生命结局,未病要防病,《素问.四气调神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已病要防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2.5.5.1恬憺虚无随遇而安

知“道”是行“道”的前提。“道”有不同,路有千万条,不同方向,通向不同未来。人们所知之“道”,所行之“道”,有方向,有规范,沿着“道”走下去,“德”才会产生。知生命之道,修生命之德,在中医最重要的是“恬憺虚无”,随遇而安,可概括为一句话-心态平和,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性的素养-“恬憺虚无”,无野性之争的困扰;二是处世态度-随遇而安,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不慕名,不逐利,满足于现在拥有的生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恬憺虚无”是内在精神的修养,随遇而安是外在处世的态度,有了“恬憺虚无”的精神境界,就会有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

健康长寿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人的心性,是人生的境界,如青少年时期能够修养“恬憺虚无”、随遇而安的心性,有人性之善的人生境界,健康长寿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错过了青少年时期的人性修养,生命德行欠佳,进入学校、社会,都免不了要计较名利得失,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拼搏,不知道放弃、不知道舍去,中老年就步入多事之秋,病痛缠身,早早地就患上不治之症。

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可在现实之中,有几个人真正在为健康长寿努力?人们羡慕的是,怎么赚钱,谁的地位高、名气大,如果听说谁晚上十点就睡觉,就觉得很不可思议。平时没有“恬憺虚无”的心态,没有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没有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精气神都消耗在了财富之争、名利地位之争,以后就很难保证有健康的身体、愉快的生活。

人要是专注于野性之争,不知道舍弃,样样都要抓在手里,要财富、要名利地位,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健康长寿的希望一般比较渺茫。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身体状况是普通的,奢望名利财富和健康长寿双丰收,鱼与熊掌都兼得,到后来可能一样都没有得到。我们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本钱有多少,对财富名利具有“恬憺虚无”的心态,不要透支身体,不要用自己的寿命去换取财富名利。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太追求物质财富,没有知足之心,疾患降身,后悔莫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