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踝泵运动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开心100mm05xkw 2018-06-09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不正常地凝结,导致静脉管腔阻塞,引起静脉回流的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三大主要因素引起,多发生于长期卧床患者、术后患者、骨折患者、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对预防DVT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采取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物理预防、化学预防以及二者结合。物理预防主要方式有踝泵运动、空气压力泵等,化学预防主要是使用相关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类、华法林等。




踝泵运动方法

踝泵运动是主动或被动屈伸踝关节的运动。方法是患者取平卧或是坐位,先尽最大角度的向上勾脚,使脚尖朝向自己,保持 10s,后用力绷脚,脚尖尽力向下踩,在最大位置保持10s。其起到预防DVT作用的主要原理是当脚尖向下踩的时候小腿三头肌的收缩变短,胫骨前肌肉放松、伸长,当患者脚尖向上勾的时候胫骨前肌肉进行收缩变短,小腿三头肌放松、伸长,当患者肌肉收缩的时候,挤压血液和淋巴液使之回流,当放松的时候新的血液又重新流入,这样就能够加强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进行踝关节的旋转动作可以带动更多的肌肉收缩放松,即踝泵运动主要通过踝关节的屈曲、外展、旋转等活动带动下肢肌肉收缩,加快血液回流,促进肿胀消除及肢体功能康复,同时能增快高凝状态的血液流动,抑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踝泵运动的效果研究

综合文献来看,踝泵运动对预防DVT是非常有效的。李丽娟等通过对照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运动的59例患者和术后未进行踝泵运动的79例患者DVT发生率表明:术后即刻开始踝泵运动并且坚持到术后的4 ~8周,可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血流滞缓,能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耿艳莉等研究结果表明踝泵运动不会增加手术创面的活动性出血,对预防术后DVT有明显效果,而且安全易于施行。潘麒羽等通过对 78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显示踝泵运动后患者凝血功能各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踝泵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降低 DVT发生率。


关于踝泵运动的运动方法及节律研究

踝泵运动对于预防DVT有显著效果,但是怎样做踝泵运动更加有效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做踝泵运动时,平卧位取得的效果较好。术后早期的开始做踝泵运动可以使高凝状态的血液流动增快,避免血液淤滞,因此术后尽早做踝泵运动是有根据的。冯周莲等通过观察股静脉血流发现,踝关节跖屈 45°至背伸30°,在3s时股静脉血流已达高峰,3s后血流速度开始下降;表面肌电图结果显示,3s时屈伸肌群力量达高峰,3s后肌力开始下降,即做踝泵运动是踝关节保持在屈伸位的持续时间在3s时效果更佳,其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论相佐。研究证实,肌肉收缩与舒张具有时限性,早期肌肉收缩、舒张速度过快,会影响泵出与接纳血液;后期肌肉收缩、舒张速度过慢,肌肉疲劳、活动力量减弱而影响效果。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踝泵运动将踝关节跖屈、背伸后维持停留3s时,更有利于肢体功能康复,并非10s或者时间越久越好。但是关于踝泵运动节律的研究比较少,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证明这一观点。

踝泵运动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而且简单易行,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对踝泵运动的依从性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完整地进行踝泵运动很难做到有效监督。同时,关于如何去做踝泵运动并使之达到最大效率的研究不多,临床上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规范,这不利于踝泵运动的有效实施。而在患者健康宣教上,量化踝泵运动是有效的,但笔者认为视频教育更加利于患者接受,也更加形象。


来源:王昕宇, 王真真, 苏 丹, 郝圆圆, 耿文君, 姚雪梅, 李姗姗. 关于踝泵运动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研究进展[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 3 (5): 972-97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