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傷寒論慢慢教 第十周 第二課

 红葡萄9h6w8cei 2018-06-17

譚傑中(JT叔叔):台灣著名經方家,中醫培訓推廣者,在台灣與倪海廈、黃成義並稱經方三劍客,其中醫理論,深入淺出,見解獨到,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加附子汤&桂麻各半汤

上次讲到这个桂枝加附子汤哦,那本来今天是要来看医案的,然后再来看桂枝去芍药汤,然后再来看桂枝去芍药汤的医案,可是呢,今天我要,我这个教法要做一点更动,今天我,想要呢,快快的把从桂枝去芍药汤到后面的那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呢,一次就把它全部带一遍,也就是所有的那个,本草跟药方的结构的这个细部说明呢,我们留到下礼拜再讲,因为这个东西啊,这个地方的条文啦,呃,如果是分开来像我们之前这样子慢慢的讲的话,我会觉得不太能够读到张仲景的这个,写这几条的笔法的滋味,所以我,我想要,我们这几个所谓的各半汤哦,这个,三个,就是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以及桂枝二越婢一汤,这几个方的条文,以及这条文中间夹杂的其它的条文,我想要一起带一下。

然后呢,让同学,比较熟悉这个张仲景的这个笔法之中所蕴含的一种想法,而当我这么教的时候呢,其实对于同学来讲,我想是比较虐待,比较虐待,怎么讲呢,就是这样子学习同学可能会觉得想睡觉,因为听起来那个,它的逻辑这样的翻来翻去,其实对头脑来讲是有压力的。可是呢,我会觉得,这个地方哦,照张仲景的写法跟想法跟文法来读哦,其实呢,也就是一个我们这些学习者,能不能跨入一个正式而正确的经方派的,一个门槛,就是如果我这样子读它,我们读不下去,觉得很烦,那其实这个说不定就代表我们其实不是那么适合使用张仲景的这套思考逻辑,呃,我再讲白一点就是啊,其实《伤寒杂病论》里的方哦,药性都还蛮强的,所以你要说这个药够不够力,其实很够力,可是呢,我就觉得我们的学习哦,一个艺道上面的修炼,大概都是要感知力跟表现力,这一体两面的这个能量,一起在进步的,那,我从前在教中医基础班的时候,有的时候会批评有一些中医学习者,他好像把把脉练到很精,可是不会开药,变成他只能用把脉术知道病人身体里面有很多的八卦,却不知道如何来帮他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他能够感知却不能够表现。

可是呢,当我现在在教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时候啊,我就会更容易面对到另外一层问题,就是你只能表现而无能感知,就是你的辨证不够准确代表你感知不精确,对不对?可是有些同学会很敢,这个汤他会开下去,那个汤他会开下去,把人家打伤或者打死,都不太感觉得出来自己发生、、、自己做了什么事情。也就是你要驾驭伤寒杂病论里面这些力量很强大的这些方,你必须要有很强的感知力,去感知出这个病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样才不会用错药,所以,如何训练我们辨证功夫会变成在伤寒杂病论这个课里面非常难的一门功夫,因为这个,感知力这个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提升的,那必须要经过一番修炼的,所以,这个东西,就是这一块地方,如果同学愿意用张仲景的这个思路,去把它吃进去啊,那可能对于我们日后在经方的学习上的辨证的功夫哦,你那个根基就会比较扎实。

就象我上一次的经方本草的课在结束的时候,就跟同学讲说,诶!其实还有一位萧圣扬老师在教中医哦,那萧老师的东西是我目前知道的跟我教的东西互补性是最高的,也就是他讲的东西都我都是不知道的,你知道那种互补性非常高的,那后来也有同学就去肖老师那边学习或者是买录音带,然后后来,那我也有朋友很好心他就有萧老师的录音带就借我听一听啊,那我听了之后,刚好这个时侯我就是在准备这一段课的时候听到肖老师的录音带,那我听的时候就会觉得说如果是我的学生啊,如果是伤寒论的初学者我的学生去听了肖老师的课的话,大概他的伤寒论的功力会完全散架,就是肖老师他对人的病机的这个五脏六腑的这个分类做得非常细致,但是那个东西是很,就是如果对经方派这个辨证的这一门功夫来讲的话,是完全不同的学门啦,就是会不太一样,所以呢,一旦,有些如果初学者他学习了萧老师的那一套思维逻辑的话,他其实会比较不太能够再适应张仲景的这一套辨证的系统。

那我就觉得,可是我听萧老师的课我就觉得啊很有,很有收获,觉得获益很大,那我会觉得,因为刚好我在准备这一段的课,我就觉得说,哦,真的是准备到这里,才听到这位先生讲的课对我来讲是很有缘,因为我,真的觉得张仲景的东西,我愿意把这几节条文用张仲景的思路走进去的话,那个时侯啊,我才会觉得,诶,我的这个伤寒论的这个基本功啊,好像不会被肖老师的课吞没,不然的话肖老师的课会把我伤寒论的基本功,全部都拆一片一片的吃到他的系统里面去,就好像两种不同的病毒在互相吞噬一样,就是他的课有这样的魅力啦。

那,如果说有同学已经去听萧老师的课,然后觉得说啊他的这样想法真好哦,然后就因此呢,就,再也没有办法进入伤寒论的这个辨证体系,其实,这样的人啦,是不是他就没有损失呢?我会说,其实还是有损失的,因为肖老师他的病啊,把每一种病的那个分类以及五脏阴阳虚实以及什么都分得非常仔细。可是,那萧老师的学生呢,那萧老师本人的医术当然很厉害啊,是那种西医判定什么一辈子都不能恢复、什么什么机能的那种中风吃他二贴药就好了噢,就是那种,那医术当然是很厉害的。但是呢他那么细腻的病机分类这种,呃,教学的内容,如果他的学生不够勤劳,不愿意用那么细致的方法去判断这个病人的这个病的话,那其实一样使不出他老师的功夫。那也就是在我来讲,我会觉得你要能够驾驭萧老师所教的、这些五脏阴阳虚实的道理,或者是驾驭张仲景所说的这些方剂,其实你都需要在“辨证”这个地方,有,就是要有死心塌地的那种情感,就是,虽然这么麻烦,可是我还是愿意去把它弄清楚,这样的一种心情。

那,我会觉得,现在我,但我不是跟同学那么熟,我只能说现在啊,无论是在网路上面,或者是什么地方看到,或者是,有些同学啊问问题的那个内容,我有时候就会觉得说,当然同学的话我是不会责怪,因为大家才刚开始学啊,但是我会觉得在网路上面,或者谁哟,有时看到谁给谁一个什么意见,谁给谁给一个什么意见,我就觉得说,好像太快了,你还没有掌握到更精确的情报,去确认他真的是不是这个地方出问题,你只是大概大概就丢出去了,那张仲景的这个自己伤寒论里面就有写说,其实他所认同的那个好的医者,就是要慢慢的、仔细的去辨析这个病人的、各个层面的状态,在每一个层面都能够理解了才开药,那这就是张仲景认为的一个好医生必须做到的负责任,像台湾之前过去有一位很有,呃,医术也很高的中医,先生叫恽子瑜,他就有一句话,他说,当我没有确切的认识到这个病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之前,我绝不开药,哦,那这个,这句话其实很值得尊敬的,因为连我都没办法做到,因为我有时候也会跟同学说,不然这ABC三个方你试试看,就是看哪个比较有效,因为我分不清楚,就是、、、

那,但是当我们读到张仲景的接下来的这几条的时候啊,其实就给了我们一个反省的机会,就是我们必须要自己的辨证技术有到那么精,这样子我们才能够驾驭得了这些方剂,那相对来讲,如果我接下去教的这几条内容,同学觉得说,哈,学一个中医要这么麻烦啊,就觉得很不甘心很不适应的话,那我想,可能大家就是这个对中医这件,至少对中医这本书啊,可能就是缘尽于此了吧,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很劲爆,就是它的药性很猛烈,你就是要必须要有那么好的一个头脑,那么精,那么龟毛的一个头脑,你才能够驾驭你的开出去的药不出事,那如果你不愿意拥有那么认真、那么费力的头脑的话,那其实你开出去的药也会比较危险啊,那到时候是救人还是害人就比较难说了。

我想,我会觉得我们台湾的学习者啊,或许多多少少在头脑上有一点点懒,我怎么说呢,就是,你如果到香港啊,这个茶餐厅去点菜啊,你同时四五桌的人跟服务生讲啊,我要奶茶不加糖,我要鸡蛋少加什么,然后我要加那个,然后那个加什么,我要这个什么两个餐蛋面不要蛋,我要餐蛋面不要肉啊什么这些,啪啪啪这样讲完,然后服务生就说,哦你是这个你是这个,你是老主顾我记得你昨天要点什么,然后就没有一个人搞错,这样的心力哦,其实在香港是一般店员会拥有的,可是呢我们台湾的人好像不太拥有诶。

那我们到底,其实我们,很可能我觉得学中医,尤其学经方派,很怕一个东西叫做不认真。那台湾人在跟这个隔壁的香港比起来,我们台湾人其实有很多事情不太认真,就是会有让人觉得这事情是有一点风险的,因为大家都不认真,所以呢就没有人互相要求了。就是大家活在一个比较模糊的感知力的世界里面,那这个当然就是学经方派的大敌了,因为张仲景不是这个时代的台湾人,所以,他的,他的那个对他自己心灵的品质的要求可能比我们要高一些啊,就是大概是这种感觉。

那么我们接下来看桂枝去芍药汤,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这个卷六第二十二条啊,他说,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这个,满这个字哦,如果是在我们医书里面,说到这个胸满或者是胁下满,其实是允许我们直接把它念做‘闷’就好了。就是好像一个水杯子里面装到水满出来叫做满,那如果这边觉得胀胀的这种可以称之为闷,啊,所以念法上是这样的。那,我们之前就讲过说,我们太阳病,当我们病邪还在表面,我们要做的正确的疗法是把病邪推出去,对不对?那如果用了下法就是一个误治,那误治的话会害我们的元气掉下来,那元气掉下来的时候呢,就有可能把病邪也拉进来。那我也说过,这个病邪就像波辛格那个电影里的小钢珠一样,它掉下来之后要掉到哪个洞就不一定了。所以,病邪被扯进来之后,它的很多很多种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这一条讲的这个脉促胸满”哦。

那这个脉促胸满呢,等于是元气不足的情况哦,这个胸口的阳气有受损,然后呢,这个病的风邪之气呢又掉进来,就好像这团病邪已经不在皮肤表面,而环绕在你的胸口这边,那这个邪气压在胸口,会有这个什么样的反应呢?这个脉促哦,它,这里要跟同学们讲一下这个我们中国人对于心跳不规律的这个脉象有哪几种说法,这个,心跳不规律的脉象,我们中国人,有的脉书是有一个说法叫做结,有一个说法叫做促,有一个说法叫做代,那么,促这个脉呢,一开始是跳的比较快对不对?可是我们标准说,跳的比较快、频率比较高的脉,我们是用数这个字对不对?这个才是比较急急忙忙的脉,那促跟数它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一般都会说,脉数,比较会说,这个人有热,就是身体比较热偏寒热的这个热的时候,脉会跳得比较快,但是,促脉的话呢,就比较是一个人,阳虚的时候会出现的脉,怎么讲呢?就是当我们的这个心脏的能量比较弱的时候啊,我们好像每打一下的时候,能够输布出去的这个血液,跟含氧气的量,以及这个无形的这个能量,都不够的时候,我们的心脏就必须有代偿反应,就是多打几下,对不对?所以,如果,我们,在一般的量脉搏,可能有些人一分钟是,脉搏是七十下,有的人一分钟脉搏,坐在这边不动,是九十下,那我们都会知道,这个跳90下的人,其实很可能身体比跳70下的人要虚,是不是这样子?就是身体气血越不足的人,心脏往往跳动会更多一点

啊,那这个结的话呢,它就有一点像是,我们一般比如说心跳跳动这样子一个波动好了(JT在黑板上画波浪线),它有两个脉这样子,好像两个跳动砸成一坨,那两个跳动堆起来变成一坨,我们称之为结脉,当然,结促跟代,其实都有很多不同的讲法,那我只是讲这个临床上面一般用起来还OK的说法啊,就是,可能有别的书有不同的讲法。那促脉呢,就是啊,它的心跳不规律是,因为比较虚,所以呢,每一分钟跳的次数会比较多,可能里面会少跳一下这样子,那那个少跳一下就是,这个心脏好像会这样的,很努力的要拼命跑,可是它跳的那个气,他能够输布的气血已经有一点乱乱的,那刚好,好像它有一个跳到有一点,好像打出的气血被弹回来一个,然后就被推回来一下,这样子的感觉。那这个是促,所以呢,促就是跳的频率比较高,就是一分钟跳的次数比较多,可是有少跳一下的这种就叫促代的话,就是完全跟你正常时候的频率是一样,没有比较快,可是会少跳一个。像伤寒杂病论里面有一条哦,是后面那个太阳篇之后有一个炙甘草汤症。在宋本啰,就写这个炙甘草汤症,它的症状是,脉结代心动悸,那在桂林本就写,脉结促心动悸。那这个结促跟结代,哦,这个,桂林本其实到底是不是真本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桂林本对宋本做了很多修正,而且桂林本修正的地方都是宋本很严重的有问题的地方,那像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为什么桂林本会只能够允许它写脉结促,不能够允许脉结代呢,因为啊,中国人在,对于这个代脉的看法是比较负面的,就是,我们一般说这个人心跳不规律,其实,没有说这个人心跳不规律三两天他就一定死吧,没有吧?对不对?可是中国人的医书会认为,如果你是一个代脉的话,可能三两个礼拜,你非死不可,因为我们对于代脉有一个,背后的它的存在的本质有一个看法,就是结脉跟促脉,我们都还可以说是一个在跳动的心脏有一些它本身的问题。

可是代脉的形成在,有一些中医的解释上面会认为,它不是一个心脏的问题。它会认为说,我那个数字,是随便乱掰的哦,比如说,人有五脏六腑嘛,那五脏六腑加起来十一个东西对不对?那有一个脏已经在里面死掉了, 比如说两个肾脏死掉一个了,那一个肾脏占到11个东西的22分之一,对不对?但,那个已经死掉的肾脏就已经再不需要血液了,那你的心脏就傻傻的跳动,然后呢,于是跳二十二下,里面会有一下用不到又被顶回来。

所以就是,代脉的话,比较中医用来判定这个人可能五脏六腑已经死掉几个了,死掉越多个,它的代脉就会少越多这样子,那这样子,所以代脉哦,我们就是说,认为就是一个比较危险的,那已经救不了的脉,那这个促脉的话,我们就说它,因为比较阳气虚,然后阻抗又大的时候,会这样跳很快然后被挡回来一下,啊,这样子一种状况。那这个脉促胸闷啊,这个这样子的状态代表说,我们的邪气压进来了,然后我们的心阳没有能量把它推开,那我们之前在讲到桂枝汤的时候啊,不是说,芍药这味药,为桂枝汤画出一个作用的这个框框,是不是这样的?就是芍药让桂枝汤能够不要太散,等于是芍药把这个药,把药性往里面拉

那,那这个,如果呢,我们的这个邪气已经被拉进来了,然后我们的心阳被它压住了,所以感觉到这种闷的感觉了,那,那我们要继续要用桂枝汤把这个感冒医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让这个桂枝汤的力量外开的力量再大一点呢,所以这样子,我们就把这个桂枝汤束,把这个桂枝汤抓紧的这个芍药拿掉,然后这样子这个桂枝汤就变成一个力量是外开的桂枝汤,所以它就能够把这个陷下来的气哦,再推回原位,然后它里面也有姜枣啊,也有甘草啊,就是照桂枝汤原来的这个结构啊。其实,桂枝去芍药汤等于是桂枝甘草汤再加姜枣。所以就是桂枝甘草汤就是一个很单纯的就是让心阳比较强的药嘛。然后再加姜枣来调和营卫,去这个风邪啊。

所以,就用这样的方式呢,把这个心阳重新输布开来,把这个邪气再推出去了。所以就是,那相反来讲的话,像太阴病的那个篇章里面呢,太阴篇里面有这个桂枝,再加芍药汤,就是桂枝汤如果芍药再加一倍的时候,那这个桂枝汤力量就完全在里面做事情,就在里面治疗脾胃里面的事情。所以呢在这个,其实这个桂跟芍啊,我们在用桂枝汤用得很习惯,会觉得桂芍啊,好像都是用起来还是蛮温和的,可是,如果有机会我们用到,只有桂,或者只有芍的时候,都会发现,这两味药,其实都还蛮猛的。就好比说,后面有一个方叫做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啊,其实桂枝汤一旦没有这个桂,这个芍药往里面拉的力量会变得很强很强的,那以后讲到那个或者是像桂枝汤不放桂,然后放黄芩叫做黄芩,那,黄芩汤的那个往里面拉的力量就非常强,所以就会知道说,哦,芍药其实是有这么厉害的,只是跟桂枝搭配看不出来而已。那一旦芍药拿掉,那桂枝的力量就变得很强,可以把它推开。

那这个,二十三条桂林本,是单独出来一个,说太阳病,下之后,其人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那在宋本的地方呢,宋本里面就是,直接写说,就是补着上面一条写说,“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那这个,所以如果我们是读宋本伤寒论,就会觉得,哦,很清楚就是,桂枝去芍药的这个方子,如果这个人,微恶寒,那你就再加一些附子就好,那再加一点附子补阳气,就会在宋本的结构上很单纯的。

那,那个微,因为宋本是写微恶寒嘛,所以啊,解释这个宋本的医者呢也会对这个微恶寒做一个说法,他说,如果是微恶寒,你如果定义说这个人,有一点点怕冷,其实不是很适当,因为,我们本身在桂枝汤的范畴里面,桂枝汤证的范畴或者是麻黄汤证的范畴,这个人到底有多恶寒,就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就是说,同样是桂枝汤证,这个人可以有一点点怕风到非常怕冷,都有可能。就是那个,那个汤证本身的幅度就很大了。所以这样子的话,如果你在这里面说一个微恶寒,其实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就是我们,如果问你说有没有怕冷哦,不是很怕冷,或者说只有一点点怕冷哦,这样子问其实人家会有一点呆住,就是,什么叫做一点点怕冷?哦,就是一点点怕冷就感觉不出来了嘛,所以它,注家都喜欢说,你不如把这个微恶寒解释成脉微而恶寒,就是怕冷就代表一个怕冷就好了,但是呢,需要用到附子的呢,它多半脉都是比较微弱而无力的,因为它是桂枝汤要去芍药,代表它那个能量是比较掉到里面的,所以脉应该不会浮得很出来,所以是,比较虚弱的脉哦。当然是,用这样子的辨证点,

那么所以呢,在这个,这里呢它的桂枝汤去了芍药以后,还可以再加一枚附子,那这样子来补充这个人的阳气,所以,前面有桂枝加附子汤,对不对?那这里这桂枝又去芍药加附子汤,那基本上呢我觉得临床上面的话,我们就姑且把它看做是接续了前面一条,就是有这个脉促胸满的这个症状啊,然后会,然后呢又有一点开始觉得怕冷的时候,那你就可以补充这个附子啊,因为,附子跟芍药其实是好朋友,因为之后啊,我们会教到芍药甘草汤,然后芍药甘草汤教过之后又会教到,芍药甘草附子汤。所以同学就会看到说,其实芍药甘草这个组合跟附子很容易合并的啊。所以就是,大概是,有这样子的一个开药的路子存在。

那,这个桂枝去芍药汤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临床上到底什么时候用到呢?你现在说,如果同学跟我讲说,哎呀,我现在学了伤寒论的嘛,已经不再是无知的白痴了,我们不会误下的啊,所以,这汤可以从书上撕掉了,因为不会用到啦,没有到下之后脉促胸闷,这种事我们家不会误治不会发生,所以伤寒论有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可以撕掉啊。因为你已经会了正确的治法,所以这些不用学。那倒不是这样子,其实,这个方子啊,是实际上生活中啊,有机会用得到,而且很好用的,就是所谓的,有一种冠心病的患者,就是,有一种心脏病就是它的冠状动脉,这个比较里面有,那个动脉管比较窄,比较沉淀的东西,所以冠状动脉有一点,有些硬化变窄,乃至于这个人,他的这个心脏经过冠状动脉,来供应心脏本身跳动的这个氧,跟营养都不够了,那这个人他就会胸闷、胸绞痛,那冠心病的这种发作呢,当然,你如果说是,任何一种心绞痛都是要用这种方法,那绝不是啊。因为,这书后面还有很多很多治心脏病的方子,那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但是呢,如果你的这个胸口绞痛呢,是天黑了会发作,或者天冷了会发作,或者冬天会发作,那就符合这一条的内容,因为这一条就是风寒之邪压到胸口来了,对不对?所以,如果你是,这个心绞痛是天黑发作,天冷发作,或者是累了发作,或者是冬天发作,这样子的这个方子就有用。

而且,你说这个方子是治标吗,其实未见得啊,因为啊,人的血管会淤积,其实都代表你的这个血液的热度跟冲力的不够,所以它的那个血管才会沉淀东西。那你如果你用了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之类的方子,你用了之后它会能够把这个,把你的这个血液弄得比较流动得更有力量一点,所以久而久之还是有可能把这个血管再冲干净一点,比较能够恢复正常,当然,实际上要操作这个把这个冠状动脉弄好的话,中医啊,后来近代的中医,都会主张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因为古时候的中医不是那么的擅长西医的病理学啊,所以,如果说胸阳不振,阴邪之气盖上来,所以我们要去掉阴邪之气,提升胸阳。就是一般古时候传统中医治这个病就用这一招也就医得不错,可是到了近代,因为西医的解剖,会告诉你说,哦这是血管里面有沉淀这些东西,所以现在的中医就会想说,那我们再加一点能够把这个血管的沉淀挖干净的药不是更好吗?所以就会在这一类的方子,其实也不、、、能够提振心阳的方子其实很多哦,绝不只是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只是其中之一,像比如说什么四逆汤、真武汤,哦这一类补阳的药,基本上都可以强心阳,然后在那一类阳药里面,再放一些能够化瘀的药,比如说什么丹参啦,什么鸡内金啦,这一类的药再放一点,那日子久了的话,心阳也恢复啦,然后血管的淤积也就化掉啦。

所以这个病如果是冠状动脉的这一个类型的证的话,就大概是这个路子。那当然还有很多种心脏病,它的我们的医如果在经方的里面来治疗,那不是在处理那个心,而是心周围发生的什么事,就是那个心被,湿气、痰水压住,以至于变成一些不对劲的现象啊,那,像我们所谓心室肥大,心肌肥大,或者是血管里面堆积了东西对不对?其实在中医的阴阳虚实里面同学都要记得,这是阴实啊,就是因为你阳虚到极点之后,你的心脏没有办法发动它的功能,以至于它拼命的用它心肌的力量去打,搏动它自己,然后,能量那边不够,用肌肉的力量然后,最后心脏练出肌肉,也就是心脏,心什么肥大,对不对?那或者是,这个阳气不通畅,以至于心的血管堆了东西以至于血管越来越硬,那这也是一个阴实啊,所以,如何补阳而破阴实,这个,这个治疗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当然我这个阶段绝不是在教同学治心脏病哦,这个还没有教到,但是呢,我们现在还在感冒的世界里面,但是呢,至少,我们就是说知道说哦这个某一种心脏病的这个心绞痛患者,这个方啊,临床上还蛮好用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嘛,因为这个,这个东西如果你不是用这个汤来处理的话,那西药就是要含那个硝化甘油,哦,那硝化甘油比这个难吃哦,就是以美味度来讲的话,还是吃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好喽。

那,那接下来呢,我们要看到哦,接下来几条其实就是,我会尽量快一点讲,但是同学听起来哦,可能会吃力啊,所以如果同学呢,哦,吃力的话,请记得我们这个班的班规哦,就是有一点困就赶快趴下去睡觉哦,千万不要硬撑着,那样很难过的,那你赶快趴下去睡觉呢,回家以后再拿录音档哦,稍微,每天听五分钟,要睡的时候关掉,这样子复习一下,比较有希望,就是不要太努力哦。

这个接下来的就是有几条,它是用的药方啊也很类似,然后病症也很类似,类似到读伤寒论的读者会有一点想要翻桌子,说,你又何必写成三条?你跟我们讲说大概用这样的方就算了嘛。就是会觉得说你为什么要讲到这么龟毛,临床上有用吗?就是有那种,会觉得张仲景这个人的那个个性上怎么那么,那么吹毛求疵哦,就是会有这种感觉。但是我啊,我是觉得,医术要走到那一步哦,必须要有这个吹毛求疵的基本功,所以我们就来看一看张仲景怎么写哦。

它是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哦,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这个地方,首先,这里的“八九日”,如果照伤寒论的一般注解的这个常规来说,我们会说伤寒啦,就是感冒之后八九天,它这个八九天其实不是,不要管,是不是真正的日数,就是有一段时日了,那我们因为知道伤寒论它是在一个六经传遍的架构上建立起来的书,对不对?所以呢,八九日它就提醒我们说,这个病人呢,本来到这个时候呢,是有可能传到少阳,有可能传到阳明。那它当然是古时候的汉朝,我们现在台湾人这个时候早就传到三阴经去了哦,就是古时候的人,阴虚,可是走路多,所以,阴虚一些,阳旺一些,那我们现在的人,是阳虚而阴实啊,就曾经有一个小助教哦,跟我讲说,老师啊,现在是一个阳虚而阴实的年代,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现在的人看人,都会先觉得这个人长的漂不漂亮,帅不帅,不会先觉得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好人。好人是灵魂上的品质,然后呢,漂不漂亮是肉体上的品质,那现在人都是直接会看阴的东西不看阳的东西。那么,看到一个人就会觉得,他有没有钱,然后不会想到他有没有能力让我幸福,那这就是一个阳虚而阴实的现象,他的感知力都归在有形的东西上。无形的东西我们都不能感觉它的价值跟它的存在啊,这样好像还蛮有道理的,所以我们现在果然是这种人,包括我啊,我看电视也是看谁长得比较好看。

那,那这个,所以呢,我们现在的人可能已经八九日不知传到哪里去了,可是呢,他这个古时候的人呢,他这个八九日是在标示,这个时候呢,有可能已经传到阳明了,有可能传到少阳去了,那么,他说如疟状,同学知道疟疾的特征是什么呀,就是,发热一阵又发冷一阵,对不对?可是呢他说,发热恶寒啊,就是,疟疾的这种往来的寒热,那在这里其实就有一个,如果同学看过。大概的读过整本的伤寒论就会晓得,发烧一阵又不烧一阵,发烧一阵又不烧一阵,这个往来寒热是少阳病的特征,往来寒热是少阳病的特征并不是太阳的特征,可是在这篇却是在讲太阳病哦,它,那这个,发热恶寒,然后呢热多寒少,那这个热多寒少其实也有一点点指标意义,怎么讲呢,就是,一个人如果是,太阳病还没有解,对不对?多半他都会有一点怕风怕冷是吧,因为,邪在表的人,那个太阳的表邪就不是风邪就是寒邪吧。所以,多半都会有恶寒的感觉,那他在发烧我们就知道他有发热的感觉,可是呢它这边说,热多寒少,这个热多寒少,其实是在标示这个人不是真正的得疟疾,因为真正得疟疾的人是,大热了之后会大寒,对不对?同学,就算我们没有看过身边人真的得疟疾,但是有电视节目都会知道,对不对?就是疟疾人,哇,出汗大热之后,之后就要裹棉被在那边颤抖对不对?所以那个不叫、、、,真正的疟疾不叫热多寒少,它是热多寒也多,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热多寒少,它是在标示说,这个人的寒大概就是一直维持在这种伤风感冒的恶风恶寒这种感觉,没有什么变动,但是他本身自己会感觉到什么、、、,烧一烧又不烧,烧一烧又不烧,也就是这个人不是真的发冷,只是烧一烧、烧一烧、烧一烧这种感觉,就是他一阵一阵的发烧啦,就是这样子,但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疟疾。

那他说,接下来呢,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这个,张仲景的书,我们在读它的时候喜欢这样解释哦,说,张仲景很喜欢拿呕吐这个事情来标示少阳证。其实我们现在如果得了少阳病的话,也不一定会呕,因为少阳病可以有很多种症状,不一定需要呕吐的,可是张仲景呢,就是,习惯性的会拿呕这件事来标示少阳,所以,这个其人不呕,那我们注家注解的人就会说,这条告诉我们说,这个人他虽然一阵一阵发热,很像是少阳柴胡汤剂的那个范围的症状,可是他没有少阳证的指标。那,这个不呕其实是一个提示值,那,少阳病的特征还有什么?脉弦对不对!脉是弦的就是勒成一条像一条绳子一样,所以,或者是少阳病还有什么?嘴巴苦啦,或者是会有一个,头晕目眩啦,就是少阳病有很多少阳病的症状群。所以他提出不呕,我们就知道,那如果我们看他没有呕,还不确定他是不是没少阳,那我们再把把脉嘛,看有没有脉太弦。那脉不弦,嘴巴苦不苦啊?头昏不昏啊?这些都可以问嘛,就是你把少阳经一条全部都问完啦,总可以确认了吧?所以,这地方只是用不呕来提示我们,我们要确定他没有少阳区块的病,不然的话它往来寒热就确实是柴胡汤证,就吃柴胡汤就好啦,也就不用那么在这边搞了,所以这边我们先把少阳的可能性排除掉。

然后第二个呢是“清便欲自可”,这个清字啊,其实清字呢,就是我们身体啊,把不要的东西排掉叫做清啊,所以就是上大号就是叫做清,所以我们这个清是一个动词啊,所以我们说是一个人,他的那个身体很虚寒拉肚子啊,就是有完整的这个吃进去的东西的形状,那我们就说它叫下利清谷,对不对?那清谷不是说你拉出的谷,稻谷是很干净的,而是说你是在拉这个谷,或者说,拉血,血便我们说是清血,那听说大陆有那种中医考试哦,让他解释清血是什么。那学生说,哦清血是他写错字了,是血清写反了嘛,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不是啊,这清是动词啊!

那,那这个,后来呢,因为我们清这个动作都是在厕所里面做嘛,那厕所是需要一点隐私权的哦,所以到后来上厕所,我们就渐渐帮他盖一栋房子哦,就写成这个“圊”了啦。但是,比较早的话就写这个清就好,就是中国的这个,茅房文化的这个诞生与否哦,就是大概是这样子。

那么,那这个“清便欲自可”之外哦,还有一个“欲”字,就是它这个后面这个“欲”字,在古时候的韵部,是通着这个“续”字的。那,欲,续是古时候常用的假借字,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拉大便啦,继续的是自可的,自可的意思就是,他的身体可以自行把这个事情处理得还OK,叫自可,就是他的身体还能够,help it self,就是还能够帮助他自己拉出来大便,那这个,而且是一直持续的,就是维持这个大便正常,不太软不太硬拉得出来的状态。那,这个是在说什么呢,这是在标示这个人没有阳明的症状。因为呢,我们阳明病啊,这个人发高烧,然后身体会越来越干,所以,阳明病的这个承气汤证,他的这个,特征是这个人便秘,拉不出大便,大便就干在里面了。所以呢,他在这边用这个,啊,清便欲自可哦,就是大便还能够一直正常来标示说,这个人他的热度,也不是从阳明区块发出来的。

当然我们也要说哦,阳明病在还没有进入大肠腑哦,还在阳明经上,就是所谓的白虎汤证,因为拉不出大便是承气汤证。还在白虎汤证的时候啊,那也不一定会便秘,但是,你懂得这个,张仲景的提纲的意思的话,你就可以问他一些白虎汤有时候会有的症状,就是,脉有没有很洪大而实,或者是,有没有狂出大汗脉洪大,或者是,口很渴又烦躁,然后或者是,头痛在两个眉毛这个地方,就是,这些都是一些,可以标示阳明病的这个指标。所以呢,在这里他就是说,张仲景要说的是,在这个一阵一阵发烧的这个状况之下,我们要先排除所有少阳的可能,再排除所有阳明的可能。那像阳明也是会一阵一阵发烧的哦。阳明的话是,据说是,潮热,就是快要到黄昏的时候烧得特别厉害哦,那是阳明的一个特色。那,他说,“一日二三度发”,那,他的这个热的状态是怎么样呢,就是一天会烧两三次,其实啊,如果是我们的临床的呃辨别的话,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认为说,一次啊往来,一天里面会往来寒热两三次,其实就已经有一点在标示这个往来寒热不是少阳了,因为,少阳柴胡汤的往来寒热哦,往往没有那么多次,但是这不是一个绝对,只是一个往往,就是,一般来讲,比如说像小柴胡汤这种发烧哦,我觉得比较容易遇到的是那种,我们早上起来啊,觉得诶,好像感冒已经好的OK了,可以去上班了。然后到了公司到了学校,又觉得烧起来了,然后就觉得不行了不行了,赶快请假回到家躺一躺,然后,躺了之后又觉得,诶,退烧了,就觉得,好像又好了哦,那就终于是好了,然后第二天早上起来继续上课,然后又觉得,没事出门,然后又到公司又开始烧起来。就是那种,就是少阳病,它比较多的状况是这样以日为周期这样往来寒热的。但是,并不意味少阳病没有一日两三次的,还是有,有些人他得少阳病是这样子,一下子就有这个转换出现。所以,“一日二三度发”,不能够说是一个绝对的,证明它不是少阳的指标。但是,这样的讲法跟典型的少阳其实是有一点差别的啦,就是、、、

然后呢,那他先把这个大前提就是这个往来寒热、热多寒少,然后这个人不呕吐又没有便秘,然后,一天发两三次这个大前提讲了,他底下就给你几个可能性,就是,首先啦,他说,第一个可能性是,“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这是可能性一。就是这样子的状况,每天发两三次烧,可是呢你把这个人的脉呢他的脉是微而缓。那么,同学啊,我们要知道,微,缓的脉象的相对是什么呀,是洪,数,对不对?就是微脉的相反的脉是洪大的脉,是不是?那,缓脉的相反呢?对不起缓脉不是数脉(口误),相反是紧脉,就是,有力而紧。那么,如果你的脉是,不是有力而紧的,可是你这个人一天还能发两三次烧,那这个,我们就要去问哦,就是问自己,那这个病人到底身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他可以一天发两三次烧,然后他的脉既不强也不紧,他的身体发生什么事。那张仲景就给你一个答案说,那是他快好啦!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脉象其实就是,标示着我们体内的元气往哪边跑啦。元气都到表面来脉就浮啦,对不对?那都逼在表面就脉浮紧,是不是这样子?那如果元气都不到表面来,那,他的脉是松松的,软软的。那这样其实意味着啊,他身体里面的那个,真正那个抵抗力的那个核心啊,已经,打完收工了。就好像说,一场战争啊,已经战到,对方是必败的状态了。于是呢,将官级的啦,连长、排长、班长啦,都回去开庆功宴,庆功宴了,就留些二等兵在这边收拾残局,说那边还有些尸体烧一烧,把它烧掉,然后那些怎么样。就是,还有那个敌方还有两个坦克车我们不会开把它炸掉。就是,就是有一些那种,没什么重要性的兵在那边收拾残局。

所以那个,一天发两三次的那种烧,其实,真正你的身体已经,是,就是身体的那个抗病机制的那个核心,其实已经是悠哉闲哉的了。那能够这样子悠哉闲哉的一天发两三次烧,代表那个发烧的那个,抵抗力的这些残余的抵抗的能量,我们身体已经判定自己是,必胜无疑了,就是不需要再担心了。所以我们不用再努力跟它战了,反正就是已经一定打得赢了。所以当身体有这种自信的时候呢,人的脉就会微缓了。哦,所以再这样子的话,就不用医呢。它这个,两三烧,很快就会烧完的,它就会进入痊愈的状态了。所以,第一个可能性就是说,当你这样一天发两三烧,然后脉是这样的,根本没什么浮了,就这样松松的,软软的,那就没事了。啊,这是第一个可能性。

那第二个可能性呢,他说,如果这个“脉微而恶寒”,如果这个人一天发两三烧啊,可是,他这个脉啊,把起来好像若有若无的,然后呢,那这样子的话呢,他就会说这是阴阳都虚了。就是如果说我们的,这个,我们如果是,阴虚的话,血管里面就是血分的能量不够,我们的血液会让我们觉得那个脉很微弱。然后,但是,如果是血分的能量很微弱,理论上这个人应该烧不起来才对,那如果还烧得起来的话,其实意味着这个烧是阳虚的烧,这阳虚的烧,现在讲对同学讲可能有一点陌生。但是将来我们读了真武汤之后,同学就会习惯什么叫做阳虚的烧。就是当一个人能量不够的时候,身体也会有这种代偿性的烧。那,所以就是阴阳两虚的烧。那,阴阳两虚的烧呢,是不可以再给他发汗,或者吐,或者下

那这个,我们中医有很多种治病的方法。那么,汗法、吐法,跟下法,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一定会伤元气,伤津液,对不对?所以,当他已经阴阳两虚的时候,那,你不能说,治病哦,已经阴阳两虚的,你还用汗吐下,里面的任何一种方法。那好象在跟人家讲说,哎呀没关系吧,死人是不会感冒的。就是,到底什么比较重要啊,对不对?不是为了治感冒而把人杀死吧?所以,当然就不能用这些疗法。那至于用什么疗法?后面有一个,后面的条文有一块地方这个很相似啊。那里有一个,可能可以用的方法存在,但是这个地方我们就先保留一个开放的可能性,就是,当这个人一天发两三烧,然后他又怕冷,他的脉又很微弱,那这样的人,至少不是可以用发汗药来把他解决的,哦,至少不是桂枝汤也不是麻黄汤哦。就是,我要保留这个开放的可能性。所以这个逻辑就先开在这些,等待我们日后再与他的答案相遇哦。

那我们再看第三个可能性。第三个可能性呢他说,如果呢,这个人看起来面色反有热色者,就是这个人的脸看起来有一点啦红红的。那个红红的,就是他的气血有一点,好像都逼到表面来了。简单来讲那个红色是什么样的感觉啊?就是,这个,你这样的打自己几巴掌那种颜色啊,就是那种,就是皮肤表面有一点血管、微血管充血的那种红。那,他说这样子就代表没有,病还没有解透。那他就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一定要知道,他这一条一开始是染病已经八九天了对不对?病八九天了,这个人其实会,一定会有一个状况就是,其实,跟他不病的时候相比,病了八九天,很可能就是邪气也比较弱,可是这个人元气也比较弱。那么这个人,邪气弱、元气弱,其实就会变成一个,比较不方便用某些药的状态。比如说,用了麻黄汤的话,那个人一发就虚脱了,因为他身体已经没有那么多元气让他发了。但是呢,这里又在提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可是如果你不用麻黄汤的话,他那个病邪哦,就是刚好,你的汗孔不够开,所以病邪哦就贴在皮肤表面出不去。那你用桂枝汤又打不动,就桂枝汤用的话会被打回来,可是麻黄汤会把这个人虚死。所以这个时候会让人考虑到是不是要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那,但是这个各半汤在使用的时候啊,他一个原则是蛮重要的。他这个地方讲到一个重要的辨证点。他说,因为他不能得小汗出,所以这边这几条称之为小发汗三法。这个小汗的意思就是说,他其实已经不需要发大汗了,因为,他的病邪,都没有这么多了。那,他说“身必痒”哦。那这个身上一定会痒是在标示什么事情啊?身体会痒,就是身上好像有一种感觉,好像起风疹块,就是起、起疹子那种痒,像过敏那种痒。那我们中国人呢,都认为我们人体的抗毒功能,有一个很大的部分是把这个毒气逼到表面的。比如说,像是,鱼虾蟹吃了食物过敏,对不对?这是,疹子就出在皮肤表面。就是,也就是食物过敏的人,其实,我们都常常以为食物过敏。当然有些人他是食物过敏是,里面会有变化,会拉肚子,肚子痛数脉。但是,其实很多种过敏,我们都是从表面。像我们之前讲到用葛花来解酒,也是把这个酒气从皮肤表面逼散,对不对?也就是中国人所认为的人体哦,就是当这个毒性或什么东西,到很重,不需要动用肝脏的解毒功能的时候,其实就是身体的功能就会把它逼到表面来,如果你有元气还够这个力量,就是把毒性逼到皮肤表面散掉。

就像我们有一个,去这个什么东南亚国家旅行的,一定要带的这个叫做藿香正气散,就是万一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哦,用藿香正气散来医。那这个藿香正气散它也是用芳香的药,把你一吃下去这个东西,食物里面怪怪东西都逼到表面来。所以中国人都会认为,我们身体有个自然的功能,是有些毒性的东西我们把它逼到表面去,其实邪气也是一样。所以,这个地方哦,桂麻各半汤其实我们经方就拿来用在我们皮肤过敏或者什么上面。那,这是我们相信人的身体有这个路径。所以像是,一个老人家如果他老年斑比较多的话,其实他比较会长寿。因为,就我们的那个医学角度会认为说,他的身体有能力把一些有毒的东西逼到表面来。那一个老年斑都没有的反而我们会觉得,这个不一定很安全哦,说明都在内脏里面,哦,就是会有这样的感觉啊。

那,那所以呢,当他的这个风邪,就是他这个东西啊,就是一个,有风邪有寒邪,然后这个身体里面哦,它一天能够发两三次烧,对不对?意味着这个身体已经很急了。在急什么呢?就是,这个风邪只是一点点,我身体的抵抗力一直给它推到最表面,可是就是最表面的一点点,只差那一点就可以踢出去了。可是,就像动作片,把这个坏人,逼到那个机舱旁边,一下子就可以把他推出去摔死了。然后,临时那个机舱门锁住,然后用脚拼命踹,让他不能反击,对不对?因为你没办法丢出机舱外面。所以就只好在那边拼命打他,让他没有力气反击,一天两三度,就是那个样子的感觉。就这样逼到这个边边,可是不开门,不能把他丢出去。那这样的状态就会有这种,脸色看起来有一点红红的,然后身体发痒。它在标示,这个邪气被,逼到一个只差临门一脚就被轰出去了的状态,那这个是用这样子的思辨方法来定出桂麻各半汤的证。

>>>>> 

文章來自網絡,版本歸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