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陶煜:酱油肉的底气

 零q点 2018-06-20

有了一块好酱肉,只需简单蒸熟,或者放在新米上蒸熟就好。所谓化繁为简,一目了然,在底气面前,一切套路都显得多余了。


原标题:酱油肉

文|陶煜 

插画|郑莉


入了冬的江南水乡小镇,是富庶的酒池肉林。古镇的河道两旁挂满了酱鸭、酱鹅、酱鱼,放眼望去,酱货在阳光下油亮油亮的。


吃货们只瞥一眼,很自然地脑补了最诱人的那个画面:一盘热气腾腾的枣色半透明的肉,一口一片,入口油润……没办法,江南人打小就跟酱货感情深啊


江南民间各地都有擅做酱肉的巧妇,唯独“酱油肉”的叫法源自温州。其实,温州的酱油肉和江南其他地方的酱肉从口味到做法都并无不同。


梁实秋先生曾在文章里写道:“南方猪肉质嫩而味淡。”但江南人人青睐的酱肉就不一样了,因为淡,那索性就在“淡”上面做文章——味淡,可塑性更强,发挥空间更大,宜“浓墨重彩”地加工


每年到了置办年货的时候,也是各种酱货打擂最激烈的时候。今年杀入江湖的黑马是江南虞府,连见多识广的沈宏非也被这块不寻常的酱肉惊艳了。


江南虞府有位老黄,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给各种肉食动物提供好猪肉。去年春天,老黄加入了中华老字号“雪舫蒋”的团队。这一次,他出品的酱肉索性就用“金华两头乌”的前腿和五花肉制作


两头乌是中国猪肉中的珍品,一直是金华火腿的制作材料。素来讲究“本国产农产品”的日本人将“两头乌”译作“金华豚”,在日本,“两头乌”还有一个名字叫“中华熊猫猪”


普通的猪肉肉质松弛绵软,腌渍风干后,缺乏弹性,也没有馥郁的肉汁。但雪舫蒋选用的两头乌,是遵循古人的养育之道,散养在盆地的山谷中,谷物野菜饲养,无激素及添加剂,不催长,保证饲养十二个月以上。过惯了自由撒欢的日子,两头乌拥有不输高原猪肉的饱满弹性,制成的酱肉在一众庸脂俗粉面前,有“一览众山小”的优越


酱肉的做法并不繁琐,把五花肉切条,浸入酱油(老抽),加糖、白酒以及各家独门配方的酱汁腌制入味,再挂到室外通风处晾晒即可,但也非常考验人们的厨艺基本功和手感。浸泡和晾晒若有偏差,肉质容易过咸过黑、变硬变柴,吃起来就少了一份张弛有度的怡然。


好的酱肉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要可退可守,质地适中。这个“适中”的把握是一种行为艺术。老黄用自制的低盐酱油和少许白糖、高度白酒,将每条肉边浸泡边按摩,选晴好的冬日晾晒,三日后即成。


江南的冬天,寒风呼啸如刀,亦有干燥的阳光。晴朗大风天是制作酱肉的天然工场,阳光可以合成天然的氨基酸,大风又使得酱肉肉质紧实,这是加工厂里的烘烤箱制品无法比拟的鲜香。


有了一块好酱肉,只需简单蒸熟,或者放在新米上蒸熟就好。所谓化繁为简,一目了然,在底气面前,一切套路都显得多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