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平安的股票现在可以买了吗?(4月19日)

 creazybo 2018-08-03
中国平安这个超级大白马,在2017年几乎翻倍,现在还可以买吗?
这个问题收藏了好久,一直拖着没有写,因为写平安的人太多了,怕写不出什么新意。
面对着去年翻倍的股价,马总提出用PEG来衡量平安,他的意思就是平安不贵,那到底对不对呢?
peg都是用来衡量那些稳定增长的公司,如果你用这个股票去衡量那些业绩大起大幅的公司就没有意义。
那平安是不是一个业绩稳定增长的公司呢?先看看过去5年平安的增长情况
近5年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增长,而且增长率很高,只在2016年稍微低一点,所以他是可以用PEG去测试的,而且结果肯定是小于1,因为今天它的市盈率才12.95倍。
而如果用PB去衡量的话,平安就会比较贵,达到2.45倍,所以对平安的估值在于如何认定他,这个问题等下再讨论。
一平安是一家什么公司?
几乎每个老百姓都熟悉平安,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他们的产品,因为他们的产品非常丰富,几乎覆盖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平安是中国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金融公司,旗下有很多的金融产业:
核心业务:保险,银行,投资,围绕核心业务是支持性的科技板块,各版块的业绩占比和净利润:
核心业务还是保险,2017年净利润寿险357亿,财险133亿,这一块加起来占了55%,另外就是银行134亿,占15%,投资159亿占16%,金融科技和医疗科技占比15%。
总战略是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经营模式是“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所以你可以看到,平安的销售很多,产品也很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篇文章主要是解决几个问题:
1保险行业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2行业如何分析,估值
3最后平安能不能买结果自然出来了
我们我们先搞清楚行业现状,未来空间,竞争态势,风险等,只有懂了行业,你心里才有底。
1保险行业增长情况
保险行业从2001年的2116亿增长到今天的36581亿,用了17年时间,年均年增长19.6%,
2017年增长18.12%;行业净利润2567亿,同比增长30%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保持这么长时间二位数的增长,是非常难的,而且还在加速增长,
这正是投资者需要寻找的行业,“风来了,猪都会飞”,说的就是高速增长的行业钱容易赚,
因为只要公司保持和行业同样的增长,就会给投资人带来很好的回报率。
而在一个增长很慢的行业,你获得同样的增长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这真的没有办法,有的行业就是赚钱容易,有的就是难。
而为什么保险行业会高速增长呢?
保险是一种典型的中产阶级消费产品,因为当人们很穷的时候肯定不怎么考虑保险,但是一旦有钱就开始考虑转移风险,这是刚需。
保险行业在人均GDP到2000美金的时候进入快车道,收入与保险的关系是:收入每增加1个点,保险需求增加1.35,人们越富有,这个比例越大,比如发达国家的比例是1.75。
中国目前的人均GDP是8000美金,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这意味着行业还有巨大的空间。
2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去年我老婆认识了一个同小区买保险的,然后就经常来我们家串门,送各种小礼物,结果就是我老婆背着我买了二份平安的保险。
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特点,需保要险代理人去面对面销售,尤其代理人加入保险公司之后,会给自己,亲人朋友都拉一遍保险,所以保险代理人的数量,增长率,和对代理人队伍的管理水平是业务增长非常重要的引擎。
2017年保险行业代理人806万,同比增长23%,拉动保费增长30%。
中国平安的保险代理人数量是138.7万,占整个行业队伍的17.2%,同比增长25%,比行业平均增长高2个百分点,人均产能同比增长7%。
这是平安寿险业务增长非常重要的保障。
行业的核心驱动除了保险代理人,我认为还有在互联网科技方面的投入,因为金融产品本质是信息的流动和交互,所以互联网化是非常合适的,这将极大的提高金融行业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3行业未来发展空间
今天中国的GDP人均是8000美金,那么保险行业未来还有多大空间呢?看下图:
这是2013年的数据,中国的人均保费201美元,保费占GDP的比例是3%,我们不拿台湾17.6%和南非的15.4%作为对比,仅仅以美国作为参照,人均是3979美元,我们还有20倍的空间,从保费占GDP的比例来说也有2倍多空间。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3.1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随着老百姓越来越有钱,保险行业的市场空间巨大,现在远没有到头,如果按照美国7.5%的水平计算,保险行业2017年的规模应该是5.1万亿,而实际只有3.1万亿。
如果与台湾,香港,日本等东亚文化圈相比,中国的比例更低,空间更大,从保险的增速来看,中国人是特别喜欢保险的,以他们的比例看,中国的2017年的市场在7万亿以上。
3.2如果按照6%左右的GDP增长,未来保险行业会在以上基础上更快的发展。
4保险行业的收益水平
保险行业是需要把钱投出去赚钱的,在过去保险只能投资银行存款,但是在2013年保监会放开了投资范围,可以投资信托,银行理财,未上市公司股权,金融衍生品,还可以到海外去投资。
现在保险行业的投资收益稳定在5%以上。
二行业未来的竞争风险分析
1行业竞争状况
做投资实现要追求保证本金安全,所以行业越集中,排在前面的公司护城河就越深,老大市场份额越多对投资人越安全,收益也越高,比如腾讯,阿里为什么给投资人那么高的回报,关键就是垄断,具有行业的定价权,这是做投资的非常关键的思维。
从国外的经验看,保险行业是很分散的,美国有2000多家财产保险公司,寿险业也有2000多家,但前10家的比例是50%,但是中国前十市场份额是85%,第一名就有30%,这说明中国的保险行业比美国更优质。
看看数据变化:
产险前三名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2006年:67%
2013年:64.8%
2016年:63%
寿险前三名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2006年72%
2013年52.9%
2016年38.9%
可以看出市场份额在逐年下降,这并不是好事。
但这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2006年保险公司的数量是93家,而到了2013年保险公司的数量就变成了143家,相对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前三名(人保平安太保)的市场份额只是小幅度的下降,这说明他们的竞争力还在。
第二,我们也应该看到,保险行业是一个需要牌照的行业,这和国外是不一样的,所以未来行业不会欧美出现那么多,行业是有壁垒的,对投资者来说也是更好的安全保护。
2面对互联网行业的冲击
除了保险公司增多这个风险,其实互联网行业也在带来了竞争,我觉得冲击肯定有,比如我就在网上买了好几个疾病险。
根据美国的情况,互联网销售占市场总比例为14%,今天中国还没有达到这个比例,所以会被抢走一些市场份额。但是也要看到,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已经是全球顶级水平了,但是保险代理人的队伍为什么却还是越来越大?业务增长还是那么快?其关键就是保险这个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不一样,因为人们日常对保险的需求感知是不明显的,是需要人去唤醒,所以才需要代理人队伍。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险行业受到互联网行业冲击还是有限的。
三投资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对行业有了信心,但是平安到底竞争力怎么样?现在估值高不高?这是二个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1战略分析
先看平安的战略: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也许你体会不到,我给你描述一下:
假如你想买一部车,你会到汽车之家(平安子公司),然后做汽车消费贷(平安消费金融),买平安的车险,然后销售给你说应该给老婆孩子买一点保险,保险还可以去做抵押进行消费,如果你缺钱,可以给你做各种贷款。
如果你有钱可以存平安银行,如果要投资可以到平安证劵,平安财富通,海外投资,如果生病了,可以用平安好医生....
一个人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金融需求平安都可以满足你,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你网住,所以为什么个人代理人如此重要,因为这就类似于养鱼,把客户感情培养好,就有长久的业务保障。
但光有保险带来人肯定不够,所以为了执行这个战略平安在科技上投入很大,也收到了很大的回报,比如平安科技下的平安好医生重组后收益108亿,而金融科技和医疗科技的业绩占比也达到了15%,这说明投入的效果非常好。
平安在互联网科技孵化出四家独角兽:
陆金所,估值780亿,互联网金融第一,高于蚂蚁金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