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俗谛与究竟谛

 天地虚怀xia 2018-08-04

世俗谛是以概念法为基础而建立的,它是一种身见(萨迦耶见)。我们称这种见解,为世间通称我论。

 

这种我论本身虽然微弱,但是却很有影响力。因为世人就是受到这种见解的影响,而无法生起究竟的智慧。

 

如果不能除去这种见解,世人便无法见到究竟名色法,无法获得名色分别智。而且,也不能了解这些名色法的因缘,不能获得缘摄受智,即无法拥有缘起法的智慧。

 

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修行佛法观禅的基础观智,它们是观禅的开始阶段。若开始的阶段都还无法修行成功,则无法修行真正的佛教观禅。

 

不修行观禅,便无法证悟涅盘与道果,无法脱离四恶道,无法脱离三十一界,无法脱离生死轮回。因此,我们需要修行观禅,去除身见,自‘世间通称我论’中拔出。

 

然而,有时为了制定戒律或者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当佛陀教导这些戒律时,他必须使用世俗谛,他不可能如此教导:“你不应杀害名色。”他必须教导说:“你不应杀害其它众生。”

 

佛陀也不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名色法。”而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父母亲、师长、比丘。”他也不会说:“名色,请到这里来。”而会说:“比丘,请到这里来。”

 

再者,止禅当中的地遍似相、安般似相等,都只是概念法、世俗谛。如果想要修成禅定,你必须专注于这些世俗谛。若有系统地专注于安般似相,你将能达到第四禅。

 

但是,若以究竟名色法作为修止禅的对象,则你无法达到禅定。因此,有时为了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有时,佛陀为了保护世间而教导世俗谛。根据《阿毗达摩》,如果分析佛陀、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我们只见到名色法而已。一切都是名色,这是究竟谛(胜义谛或真谛)。

 

但是,如果不能分辨:‘这是父亲’、‘这是母亲’、‘这是女儿’、‘这是儿子’…那么将有许多问题产生,人们会互相做出错误的行为来。若他们那样做,则会造许多恶业。


佛陀对一切众生有无限的慈悲,因此为了保护世间的缘故,有时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然而,单靠世俗谛并不能证悟涅盘。如果想要证悟涅盘与道果,我们还必须要了知究竟谛。

 

我们应当通过止观禅的修行,去透视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缘。然后,再透视究竟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样的观智才能令到我们证悟涅盘。所以,佛陀教导了世俗谛与究竟谛两者。

编摘于南传尊者的开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