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也许从未想到过的中西医之别

 winer58 2018-08-27


近年来,中医西医争论无论在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各执一词,怼得难分胜负。表现无非在以下几点:

1,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这类观点认为中医不是科学,不值得信任。

2,中医是传统的、民族的东西,是瑰宝。中医疗效神奇,能治疗很多西医不能治的病。甚至有人发明了什么治未病,来为中医做解读。

3,中医西医各有优势,中医治本,西医治表。

4,中医有些神奇的办法对疾病很有效。科学也是有局限的。

各种观点之间,他们究竟在争什么?谁更有理?

当我们要讨论一个确定的问题之前,必须先定义概念,既定义中医和西医。中医是指中国传统的医术,西医是指在西方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我非常佩服汉文化专家,仅仅用中西两个字来形容医并形成概念广为传播,就构建了从民族感情上造成的并列与对立并存的模糊引导,直至现在仍然难以自拔。接下来我试图对关于中西医几个普遍存在的争议来针对性解读。 

一、中医西医各有优势,中医治本,西医治表,中医辨证,西医孤立静止。

讨论之前,我先举个例子。人类怎么认识树?有两种认识方法,一种是来自感知,一种来自细化分析。

面对一棵树,我们认为有树叶、树枝、树根、树皮这些我们能感知到的必要部件,就可以认识树,并自以为了解了树的全部。而分析方法则会在来自感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分析树叶里面有纤维、叶绿素,并完成光合作用。树枝有营养成分和补水系统、支撑树叶和分支,为树叶提供养分。树根埋在土里,为整棵树吸收水、营养成分。树皮有角质层坚固了树干树枝并提供保护、锁定水分。所有部分都含有各种有机体、细胞。而细胞分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等。。。。看见了吗?

细化分析会从细微的、人类无法感知只能仪表观察检测得到、甚至将来会出现以现在科学技术无法察觉的微粒,从这些知识中逐步提高对一颗树的全面的认识。即便如此,人类也不敢说自己完全了解了树的全部。那么,一个对表都无法认识清楚的理论,可以说自己能治本?一个对孤立的静止的树根都没弄懂的人,何来勇气说自己可以辩证地了解树的全部,这种辩证了解的实际指导意义何在?

前者是依靠感知和猜测来认识事物,后者是依靠分解细化再不断重构或不断补充对树的理解。很显然后者是科学的方法论,而前者还停留在蒙昧状态。前者会产生一个无所不知的高人,而后面一大帮跟随者,干啥都不专业、确总吹得无所不能。后者会产生大量社会分工、比如微生物学家、工程人员、土壤分析专家等等,整合这些分工形成合力完成对树的专业级保护、生产、繁殖。由此可以看出,所谓中医治本,辩证并不科学,也站不住脚。


二、中医是传统的、民族的东西,是瑰宝。中医疗效神奇,能治疗很多西医不能治的病。

持这种论点的人属于屁股决定立场,立场决定正确,毫无争辩必要。与此类似的说法有“没有中医、你祖宗怎么治病,中国人是咋活到今天的?”这话居然很有市场。我想问,没有中医,老鼠是咋活到今天的?没有中医,西方人又是咋活下来的呢?

对此,还是有必要正面解读一下,可以把问题看得更加清楚。一般来说,第一,中医理论越古老越厉害,越神秘越厉害。第二,地位越高的人享有更好的药材和郎中。第三,地位越高的人生活条件越好。那么,我们来看看清朝皇子格格的平均寿命,根据清史稿,清历代皇帝(不包含皇帝)共生皇子103名,皇女82名,皇子平均寿命32岁,皇女26岁。不可能皇家营养不良吧,注意哦,这不可不是老百姓的平均寿命。如果这还觉得不够的话,我们再来看现在的人均寿命,201776.7岁。再看下图,会不会有些感触?

平均寿命其实并不主要和治病能力相关,而是健康的生活习惯,现代卫生消毒系统,传染病疫苗的普及等,这些东西依然现代医学的贡献。就算是告诉你应该怎么样才是科学卫生的,我们也未必会主动拥抱先进的东西,而是抱残守缺、图自己方便。比如卫生习惯的养成有时候就是被逼着养成的,我们来看一段八国联军时期对北京的文字描述:“各国界内虽不准在沿街出恭,然俱建设茅厕,尚称方便。德界并无人倡率此举,凡出大小恭或往别界,或在家中。偶有在街上出恭,一经洋人撞见,百般毒打,近日受此凌辱者,不可计数可以看出当时北京的卫生状况就是大街上随地大小便、或者家中便完弃于街中偏僻之处,以及八国联军的措施。我记得看过一个电视剧叫“神医喜来乐”,其中有一段情节大体意思是德国军人到北京常生病,找喜来乐看病。喜来乐得知是德国军官得病而且经常生病,大为开心,说什么水土不服,老天有眼云云。我当时就差点喷饭,什么水土不服,完全就是卫生条件太差,空气中人的、家畜的粪便味,灰尘满天飞,水被污染,缺乏消毒器材所致。而当时的中国人不过是习惯了祖上传下来的哪种环境,不自知而已。


三、中医有些神奇的办法对疾病很有效。科学也是有局限的。

这里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有效”,即对某种病痛产生减缓或者治愈的效果。下面我将谈谈有效和科学的区别。以当下的科学水平要想认识并解决所有问题,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因此,医学是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学科。有些医疗办法有效但不知道原因,正是当下科学水平未能达到的地方。这种有效需要用科学方法去认识,脱离了科学的方法人们认识上会走更多弯路,甚至迈入迷途。注意:科学水平不够与科学方法论是两个概念。

个例子来说,古书《本草纲目》中记载合欢树皮有宁神作用。实际的情况是树皮中有皂苷的成分,而皂苷已经被现代医学确认有镇静的作用。这样一来至少引出三个问题:1、树皮确有镇静的作用,树皮还有其他可能有害的物质、其他无明显作用的物质。2、皂苷对身体的副作用是什么?3、根据病情,应该如何界定用量用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中医西医分别的解决办法。

中医知道树皮可以安神,则把整个树皮熬制汤药,不管树皮中是否还有其他有害物质。中医不明确其副作用。用量用次完全靠郎中的经验。这种办法仅仅对安神有效,但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可能对其他器官有害。长期服用中药的人,不同程度都有其他器官的损害,因为服用了大量不明物质。

西医明确知道是皂苷有镇静作用,仅仅提取该有效物质使用。通过研究也明确副作用,如不能明确也会注明副作用不明。根据病情用量用次,适用人群,不适用人群都会明示。这种办法不仅对安神有效,而且不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就算有伤害也会充分给你知情权。利弊取舍由你决定。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有效是感官的感受,仅属于经验性的个体体验。有效也是现代医学要达到的最低要求,除开这个要求之外,现代医学还要考虑可以批量应用,量化、安全可控,有无副作用。政府部门的决策往往是面向大量的人群,这就使得科学性尤为重要,肯定是首选安全可控的现代医学手段。这又使得现代医学的受众更为广泛,获得的科学数据更加精确,又给予了现代医学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这里我还想谈谈另外一个相关的话题,双盲测试。由于人体的构造复杂、其本身的系统性自愈能力,免疫能力,精神导向、适应能力难以估量。有些疾病由于精神暗示、习惯改变,生活环境改变,心情良好等原因会不治而愈。为避免试验的对象或进行试验的人员的主观偏向影响实验的结果。双盲测试病人被随机编入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被给予安慰剂,而实验组给予真正药物。无论是病人或观察病人的实验人员都不知道谁得到真正的药物,直至研究结束为止。这种测试本身就是建立在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尽可能避免未知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而设定,其结果自然更加严谨可靠。这种求真,求实的科学方法论正是现代医学基础所在。


三、中医难道就一无是处?

对于中医方子来说,对于同一种病可能出现不同郎中的千万种治疗方法,药材采用天然药材,也可能因为保存年份,本身品质等原因使得药效受影响。而西医治疗由于是有效提纯的物质,除超过保值期的药品,其药性量化准确。只要不是疑难杂症,治疗方案也归于类似几种。不会出现一个病万种方子的情况。

可以看出,中医依然是停留在经验之上,而西医则是从治疗方案,到药理学全面科学化基础上的实践,尽管也有经验,但这种经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经验,不是仅从经验上建立经验。所以中医的问题是方法论的不科学,理论基础的玄学化,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但是中医一些药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上的积累,类似针灸之类的技术可能会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根据这些经验,在科学方法指引下应该会有新的发现,对人类有所贡献。这是中医可值得研究的地方。但在没有科学结论之前,中医只能是一种文化。当然中医作为一种文化,在西医明确无法治疗的情况下,作为自负责任、自选治疗或安慰的一种手段,也无可厚非。


完成了上面有针对性的解读,我们再来正面解读:

一、各自的理论基础。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辩证,这些都是来自感性认知的思想。西医理论基础是包含了解剖学、生物学、分子化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科学体系。可以说,没有近现代科学,就不可能有什么现代医学,既西医。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我们都学过物理,化学,是否存在着中国物理、中国化学?当然没有,因为物理,化学不仅是对事物现象规律的科学认识,本身也是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也许将来他们还会有新的认识发现,但离开这个科学的方法论,所谓新的发展一定逻辑上站不住脚。再举一个更贴切的例子,在现代医学没有建立发展起来之前,西方各个国家民族也有自己的经验医术,类似炼金术,巫术,草药等,但随着现代医学体系的成熟与发展,既现代医学方法论的成熟与发展,他们都没有饱含民族热情地坚守传统医术的无敌状态,而是理性地放弃了落后的方法论,转而专心在新方法论上求新发展,新跨越。这也是现代医学能够突飞猛进的根本原因----新的方法论--科学。


二、实践数据积累

实践数据积累可以大幅减少甚至杜绝已确立的治疗手段产生的医疗事故,并随着实践数据的积累不断增加对尚未验证的治疗手段利弊,应用条件,安全注意事项的确立。

对中医来说,这种数据的积累少得可怜,即便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技术,也由于郎中为了保持神秘感,保持自己优势地位而不会在业内公开讨论。随着时间推移,病人白白做了试验品,而并没有形成宝贵的经验数据,并留存于后人。对西医来说,医院的规范化管理,病例制度,医疗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固定运作章程,使得宝贵的实践数据可以留存,并在业内互相借鉴交流。使得医疗事故,治疗失败等等实践手段的不完美,为完美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使得以后的治疗方案与适用条件更加明确与更具有针对性。极大减少了治疗失败,增加了治疗可靠安全性。与此同时,由于治疗流程的透明化,规范化,为医疗事故责任界定提供了法律责任追究根据,遏制了由于医疗人员道德水平、执业能力、责任心等个人原因对医疗事故的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现代科学不断地为现代医学发展提供先进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医学不断提供可靠技术手段,这点上中医西医差别更明显。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技术领域。

1. 诊断技术X射线心电图、梅毒血清反应、脑血管造影、心脏导管术脑电图光学内窥镜 X射线断层成像(CT)以及磁共振成像技术这些包含了现代各种电子技术的设备仪表为准确诊断病情提供了坚实基础。

2,内分泌学甲状腺素、胰岛素、各种性激素等相继分离提纯,40年代提取出了肾上腺皮质激素50~60年代分离出了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60年代提出第二信使学说,阐明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推动内分泌学向分子领域发展。

3,营养学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20世纪后半叶认识到锌、铜、锰、钴、钼、碘等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

4,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促进了分子医学的发展及人类对“分子病”的认识。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学等。

5,医学遗传学经典遗传学在20世纪初取得很大进展,通过家系调查已搞清许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但只有在分子生物学兴起后,人们才逐渐能够在基因层次上探讨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以后陆续明确了许多疾病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产生缺陷的功能蛋白

6,免疫学。20世纪后,一系列的预防疫苗相继研制成功,对控制许多传染病效果显著。20世纪初便已发现人体内可有抗自身组织的抗体。

7,手术学科的发展器官移植和人造器官脑外科、心血管外科、矫形外科、消化外科及整形外科等等。医学与生物学、化学、电子学、数学、力学、高分子化学、工程学等融为一体,出现了生物医学工程学,各种人造器官是其成就之一。

从上面并不全面的统计,我们都可以明显看出,现代医学本质上是各种科学技术领域的集大成者,是把人类所有对自然认知与掌握应用于人的健康,脱离了科学谈现代医学,基本上现代医学就不存在了。中医是什么情况,我想我们中国人都比外国人更了解。

总而言之,现代医学无论从诊断、治疗、药理乃至治疗流程规范与管理,都是科学化的方法论指导下的产物。它本身也是医学的科学方法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所有基础都坚实地站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站在人类认识最高、最新水平之上,持续不断地刷新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并提供更安全可控,适用大众的治疗预防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